在人工智能领域,机器学习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系统的构建和优化。机器学习的核心定义是通过经验来提高系统的性能,即系统自我改进的过程。这种技术使得计算机能够通过从数据中学习并根据学到的知识改进其性能,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 机器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推断给定世界的模型。然而,因为观察能力的限制,我们只能获取到世界的一个有限子集,也就是样本集。基于这些样本,机器学习旨在构建出一个准确的模型,以反映这个世界的本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机器学习有三个关键要素:一致性假设、样本空间的划分和泛化能力。 一致性假设是关于世界和样本集之间的关系的假设。在统计学意义下,一般假设这两个集合具有相同的分布,或者世界上的所有对象都是独立同分布的。这个假设是机器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前提之一。第二个要素是样本空间的划分,即将样本集映射到一个n维空间,并找到一个超平面以划分不同的对象区域。第三个要素是泛化能力,即所学到的模型能够对未见过的数据做出正确的响应,这是衡量模型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这三个要素的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在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样本空间的划分上,而近年来,随着对模型泛化能力重视的提升,这个方向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在未来,随着迁移学习(Transfer Learning)的兴起,一致性假设成为了研究的新方向。 迁移学习是机器学习中的一个突破性领域,其核心思想是把在一个任务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另一个任务中。这与人类的学习能力相似,比如学习了国际象棋的人,往往能更容易地学习跳棋。在计算机科学中,迁移学习允许系统在面对新任务时,不是从零开始学习,而是利用先前任务的学习成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减少所需的资源。这种方法通常被比喻为“举一反三”。 传统机器学习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意味着系统只能处理它被明确训练过的任务,而对于那些需要学习新任务的情况则表现不佳。而迁移学习则赋予了系统更强的泛化和适应能力,让其能够在不同任务和领域之间转移和利用知识。 机器学习在人工智能领域内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它通过让系统自我学习、自我改进来执行任务,涉及到了一致性假设、样本空间划分和泛化能力三个核心要素。迁移学习的提出,让机器学习从传统的单一任务学习,扩展到了可以跨任务迁移知识的新领域,这无疑为未来机器学习的研究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5-11-10 11:32:11 8.37MB
1
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技术是微处理器与外部设备或者微处理器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一种重要方式,尤其在微型计算机系统和现代测控系统中广泛应用。串行通信相对于并行通信,具有传输线少、长距离传输成本低的优点,适合利用现有的电话网络等基础设施。然而,它的数据传输控制比并行通信更为复杂。 串行通信可以分为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异步通信允许发送和接收设备使用各自的时钟控制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不强求双方时钟完全一致,但是每个字符内部的位是同步传输的,字符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任意。这种通信方式通常需要附加起始和停止位,因此传输效率相对较低。而同步通信则要求发送和接收设备的时钟严格同步,数据位之间的间隔是固定的整数倍,整个数据帧之间没有间隔,确保位同步和字符同步,但实现起来较为复杂,通常需要额外的同步机制。 通信的方向性分为三种: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单工通信只能沿着一个方向传输数据,无法反向传输;半双工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输数据,但必须分时进行;全双工则允许数据同时双向传输,如常见的电话通信就是全双工的例子。 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是串行通信中的关键环节,它用于改变信号的物理特性以便在特定的传输介质上传输。调制可以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在模拟信道如电话线上传输;解调则相反,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常见的调制技术包括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在单片机应用中,调制和解调通常由专门的硬件模块完成,如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 80C51单片机是广泛使用的微控制器,其内置的串行口提供了实现串行通信的能力。80C51的串行口可以工作在多种模式,如8位数据传输的模式0、1和2,以及9位数据传输的模式3。这些模式可以支持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通过编程配置相应的寄存器来设置波特率、奇偶校验、停止位等参数,以满足不同通信需求。 80C51的串行口还可以实现多种串行通信协议,如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I²C(Inter-Integrated Circuit)等,这些协议在嵌入式系统中用于连接各种外围设备,如传感器、显示屏、存储器等。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模式和协议,配置好单片机的串行口,就可以实现高效、可靠的串行通信功能。 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技术涉及了通信的基础概念、异步和同步通信的原理、数据传输方向、信号调制解调等多个方面,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进行单片机系统设计和开发至关重要。通过80C51等单片机的学习,我们可以深入理解串行通信的工作原理,并能应用于各种实际的嵌入式系统中。
2025-11-08 18:10:00 1.37MB
1
在深入探究大语言模型PPT的相关技术内容时,首先需要了解自然语言处理(NLP)的基础,其中涵盖了文本表示和核心任务。文本表示在NLP中是将符号转化为向量的过程,目的是让计算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语言信息。文本表示技术的关键在于核心特点、优势和局限性的平衡。例如,向量空间模型(VSM)利用TF/TF-IDF为词语赋予权重,虽然简单直观且适用于基础文本分析,但其高维稀疏性导致无法准确捕捉词序和上下文信息。而3-gram模型则通过前N-1个词预测当前词,能够实现简单的基础任务效果稳定,但当N增大时,数据的稀疏性问题同样凸显。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低维密集向量技术如Word2Vec应运而生。Word2Vec使用CBOW和Skip-Gram两种方式学习词向量,从而能够捕捉词语的语义关系,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无法处理一词多义的问题。为此,ELMo利用双向LSTM预训练模型,支持多义性词语的理解,并能够捕捉复杂的上下文信息。ELMo通过动态调整向量来适应不同的上下文,从而更好地捕捉语义的多样性。 Transformer架构是NLP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它采用了注意力机制来支持并行计算,有效地捕获长距离序列中的依赖关系。Transformer的核心机制包括注意力机制,这是通过query、key和value计算权重,从而对上下文进行加权求和的过程。注意力机制的本质是通过相似度计算来分配注意力权重,以此聚焦于关键信息。 在大语言模型的应用上,能够看到NLP基础任务的实践,如文本分类、实体识别、关系抽取、文本摘要、机器翻译和自动问答等。这些任务是通过上述提到的技术手段来实现的,例如使用中文分词、词性标注、子词切分等方法来拆解和理解人类语言。文本分类和实体识别依赖于机器学习算法对文本进行分类和提取关键信息。关系抽取和文本摘要则是对文本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信息提炼。机器翻译和自动问答则是在理解语句含义的基础上,实现跨语言的信息转换和问题解答。 大语言模型PPT涉及了自然语言处理的核心技术,包括文本表示、核心任务以及各种模型算法的详细介绍和应用实例。这些技术和模型构成了现代NLP的基石,使得机器能够更加深入和准确地理解和处理人类语言。
2025-10-24 10:36:30 2.17MB
1
MySQL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尤其在Web应用程序中被广泛应用。《MySQL实战45》这本书可能是针对初学者和中级用户设计的,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掌握MySQL的使用。下面将根据书名和标签,结合常见的MySQL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 1. 数据库基础:MySQL是一个开源、免费的SQL数据库,支持多种操作系统。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如关系模型、表、字段、键等,是使用MySQL的第一步。 2. 安装与配置:学习如何在不同的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OS)上安装MySQL,并进行基本的配置,如设置root用户的密码、调整性能参数等。 3. SQL语言:掌握SQL语言,包括数据查询语言(DQL)、数据操纵语言(DML)、数据定义语言(DDL)和数据控制语言(DCL)。比如,SELECT用于查询,INSERT用于插入,UPDATE用于修改,DELETE用于删除,以及CREATE、ALTER、DROP等用于创建、修改和删除数据库对象。 4. 数据类型:理解MySQL中的各种数据类型,如数值类型(INT、FLOAT、DECIMAL等)、字符串类型(VARCHAR、TEXT等)、日期时间类型(DATE、TIME、DATETIME等)。 5. 表操作:学会创建、修改和删除表,包括主键和外键的设定,以及索引的创建和管理,以提高查询效率。 6. 视图:了解视图的概念,它是虚拟表,基于一个或多个表的查询结果。视图可以简化复杂的查询,并提供数据安全性。 7. 存储过程和函数:学习编写存储过程和自定义函数,它们可以封装复杂的逻辑,提高代码复用性和执行效率。 8. 触发器:掌握触发器的使用,当满足特定条件时自动执行某些操作,用于实现业务规则。 9.事务处理:理解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特性,掌握如何在MySQL中使用事务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10.备份与恢复:学习如何备份和恢复MySQL数据库,包括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以及如何利用mysqldump和mysqlpump工具。 11. 性能优化:了解索引原理,学习如何通过优化查询语句、合理设计数据库结构和调整系统参数来提升MySQL的性能。 12. 高可用与集群:探讨MySQL的复制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同步,以及MySQL集群的搭建和管理,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扩展性。 13. 安全性:学习如何设置用户权限,管理用户账户,以及使用SSL加密连接,保障数据库的安全。 14. 其他高级特性:包括分区表、窗口函数、JSON支持、全文搜索等MySQL的高级功能。 通过《MySQL实战45》的学习,读者应该能够掌握MySQL的基础知识,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过,实际应用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结合至关重要,因此,在阅读书籍的同时,实践操作和不断探索将是提升技能的关键。
2025-10-20 10:52:11 44.85MB 网络 Mysql
1
1.  网络的普及带给了人们更多的学习途径,随之而来的管理远程网络教学的“远程网络教学系统”诞生了。  “远程网络教学系统”的功能需求如下: 学生登录网站后,可以浏览课件、查找课件、下载课件、观看教学视频。 教师登录网站后,可以上传课件、上传教学视频、发布教学心得、查看教学心得、修改教学心得。 系统管理员负责对网站页面的维护、审核不合法课件和不合法教学信息、批准用户注册。  1)学生需要登录“远程网络教学系统”后才能正常使用该系统的所有功能。如果忘记密码,可与通过“找回密码”功能恢复密码。请画出学生参与者的用例图。 2)教师如果忘记密码,可以通过“找回密码”功能找回密码。请画出教师参与者的用例图
2025-10-20 00:57:48 390KB
1
强化学习是机器学习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的是如何通过与环境的交互来学习决策策略。在强化学习的过程中,智能体(agent)通过执行动作(action),从环境(environment)中获得反馈,并且逐渐学习到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动作来最大化预期的累积奖励(cumulative reward)。 在强化学习中,4x4网格世界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入门案例,它可以帮助初学者理解强化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算法。在这个环境中,我们可以将网格世界想象成一个4x4的方格,每个方格可以看作是一个状态(state),而智能体的目标是从起始点开始,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到达目标点,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最优策略。 强化学习的主要元素包括状态(state)、动作(action)、奖励(reward)和策略(policy)。状态是智能体所处环境的描述;动作是智能体能够采取的行为;奖励是智能体在执行动作后从环境中获得的反馈;策略是智能体根据当前状态采取动作的规则,是学习的目标。 为了在4x4网格世界中进行强化学习,我们需要定义状态和动作空间。状态空间通常由网格中的每个位置构成,动作空间则包括向上下左右移动等基本动作。智能体在每个状态下选择一个动作来执行,环境则根据这个动作更新状态,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智能体在学习过程中会使用不同的强化学习算法,如Q学习(Q-learning)、Sarsa和深度Q网络(Deep Q-Network, DQN)等。Q学习是其中最简单的形式之一,它利用一个Q表来记录每个状态下每个动作的预期累积奖励,并通过不断与环境交互更新这个表。随着学习的进行,智能体将越来越能够准确地评估在每个状态下采取特定动作的好坏,并最终学会一条通往目标的最优路径。 此外,4x4网格世界也展示了强化学习中的探索与利用(exploration-exploitation)问题。探索是指智能体尝试从未知的动作来获得更多信息,而利用是指智能体使用已知信息采取行动以获得最大的即时奖励。在学习初期,智能体需要大量探索不同的动作来理解环境;随着学习的深入,智能体应该越来越多地利用已知信息来获得最大奖励。 强化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它用来评估智能体在给定状态下采取动作的长期回报。最常见的价值函数是状态价值函数和动作价值函数(即Q函数)。价值函数是策略评估的基础,也是策略改进的关键依据。 在4x4网格世界的环境中,强化学习的目标是让智能体学会如何在没有外部指导的情况下,通过不断试错和学习,最终能够高效地从起始位置达到目标位置。这个学习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智能体逐步理解并适应其所在环境的过程,它必须能够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作出正确的决策。 在实际应用中,强化学习被广泛用于游戏、机器人控制、自动驾驶等领域。尽管4x4网格世界非常简单,但它涵盖了强化学习的核心概念,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起点。通过掌握4x4网格世界的强化学习,学习者可以进一步深入理解更复杂的强化学习算法,并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应用。
2025-10-13 10:24:43 74KB 强化学习
1
第11 UCOSIII时间片轮转调度ppt,ALIENTEK UCOS学习视频(课件)
2025-10-04 18:42:32 4.87MB 51单片机
1
摩托罗拉MOTOTRBO无线对CPS2.0写频软件2025最新版MOTOTRBO-CPS-2.0-2.155.258.0 截止2025年8月8日最新版本
2025-09-21 01:15:24 717.03MB
1
《给产品经理技术(第一季)》是一本专门为产品经理编写的书籍,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技术知识,以促进与开发团队的有效沟通。书中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技术沟通的基本原则、程序员的日常工作内容、如何正确地提出需求、需求文档的编写指南、产品经理与程序员沟通时的禁忌以及项目延期的原因分析等。 在技术与沟通方面,作者强调,产品经理不必深入掌握所有技术细节,只需了解关键概念,即可避免在技术沟通时处于不利位置。书中以幽默的笔触展开讨论,旨在使阅读体验轻松愉快,同时也不乏技术深度。 书中还探讨了程序员的工作状态,介绍了一些容易触怒程序员的言行,以及产品经理如何以正确的方式提出需求。作者建议产品经理应采用“状态机”等方法来清晰地表达需求,从而让开发团队更容易理解和实施。 在数据处理领域,作者提供了NoSQL数据库的基础知识,以及数据恢复原理的简要介绍。此外,书中还涉及了非关系型数据库的概念和分布式计算的基础——MapReduce模型。 整体来说,《给产品经理技术(第一季)》是一本内容丰富、指导性强的技术沟通指南,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是一本帮助非技术背景的产品经理提升技术素养、增进与技术人员沟通的实用手册。
2025-09-03 12:47:37 12.72MB
1
本文主要介绍了SMART-PTT集群通信系统的组成、特点、功能、终端应用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