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概论》是一本系统介绍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结构和设计的教科书,由Yale N. Patt教授编著。该书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改进,旨在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计算机系统知识。本书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中,是学生和专业人士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系统结构、软件硬件交互以及性能优化等重要概念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从计算机的历史发展讲起,逐步深入到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核心概念,包括数据表示、指令集架构、处理器设计、存储层次结构、I/O系统以及网络和通信等方面。每个章节不仅阐述理论,还包括实际案例分析,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Yale N. Patt教授精心设计的课后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对计算机系统理论知识的理解。这些习题覆盖了从基本概念到复杂系统设计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学生通过实践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习题类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分析题和设计题等,能够锻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本书的第二版在内容上做了重要更新,增加了许多新的技术发展和创新,例如加入了关于多核处理器、并行计算、云计算等现代计算机系统发展趋势的内容。新版的课后习题同样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扩充,确保习题内容与当前技术发展同步,并且更加注重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供的资源是《计算机系统概论(第二版)》的课后习题完全答案,这对学习和理解计算机系统有着极大的帮助。通过这些答案,学生和专业人士可以验证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答案的正确性,及时发现和弥补知识上的漏洞。同时,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这些答案也为他们准备课程和评估学生作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这套答案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权威的学习辅助材料,无论是学生复习课堂知识,还是教师准备教学,或是自学者自学计算机系统课程,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料。尤其对于初次接触计算机系统领域的人来说,它能起到引导入门和加深理解的作用。 由于计算机系统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涉及到的知识和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因此,即使是教科书也需要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技术变化。本资源作为《计算机系统概论(第二版)》的补充,不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参考资料,还有助于学习者跟上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 《计算机系统概论(第二版)》的课后习题完全答案是一套对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专业人士以及教育工作者都极为有益的参考资料。它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学习和检验知识的平台,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概念和技术细节,同时为教师提供了评估和指导学生的有效工具。通过使用这套答案,学习者可以提升自己对计算机系统知识的深入理解,并为将来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5-09-12 00:18:22 1.06MB
1
周版871第二版补丁测试报告 周版871补丁修改版相比之前的版本的区别是修改日期更新了,打补丁时见有第二版的标志 测试环境:WINDOWS SERVER 2008 +Vmware6.0,VM环境为WINDOWS 2003SP2 +SQL2005 用友871, 测试流程: 1、进行补丁安装注册 2、查看登陆站点 3、测试是否有第一版十多分钟就出现登陆错误的问题 4、在windows server2008中开三个远程登陆 VM环境的U871,加VM本身的登陆,共4个登陆测试3站点补丁 5、修改系统时间,重新登陆2008年的账 6、修改系统时间为2018年,登陆建账测试 测试结果如下: 1、该补丁为3站点补丁,但使用远程4个用户登陆操作正常,但登陆站点仍显示3个站点 2、进入演示账套测试两天,分别超1小时,未见第一版的十多分钟出现错误的问题 3、4用户进行操作除显示为3用户外,系统管理显示了4个操作,无其他问题 4、时间改为2018年,显示可使用站点为0,但建账测试正常,系统管理无演示标志,显示登陆操作正常。 结论: 1、用WINDOWS终端远程可以超3用户,说明可以超更多的用友,或者用友只对客户端站点才有限制 2、补丁除超3个站点和超过2011年的站点检测显示不正确外,操作一切正常,定论是U871第二版补丁完美。
2025-09-11 10:08:12 523KB U871
1
《学术英语(理工)》是蔡基刚教授为理工科学生量身打造的英语学习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在专业领域内提升英语应用能力。第二版于2016年出版,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发行,适合正在寻求提高学术英语水平的理工科学生和专业研究人员。 书中涵盖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学术论文写作、学术报告的准备和演讲技巧、科技英语阅读与理解、以及专业英语词汇的积累等方面,全面覆盖理工科学生在学术交流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英语使用场景。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大量的实例、练习和活动,帮助学生在实际使用中不断巩固和提高英语水平。 教材着重教授如何准确、高效地使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其中包括对学术英语写作规范的深入讲解,如何正确引用文献,避免学术不端行为。同时,书中还介绍了如何应对国际学术会议上的提问,以及如何撰写和提交学术论文,这些都是理工科学生在学术领域成功不可或缺的部分。 《学术英语(理工)》第二版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英语知识,还配备了大量真实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此外,教材还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在学术英语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处理复杂的语言结构、专业术语的准确使用等。 蔡基刚教授的这本教材通过结构化、系统化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逐渐提升语言能力,最终达到能够自信地使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目标。因此,无论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材料,还是个人自学的参考书,这本教材都是理工科学生学术英语能力提升的得力助手。
2025-09-10 08:15:09 185.04MB
1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的起源 第二节 计算机网络结构 第三节 数据交换技术 第四节 计算机网络性能 第五节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第二章 网络应用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应用体系结构 第二节 网络应用通信基本原理 第三节 域名系统 第四节 万维网应用 第五节 Internet 电子邮件 第六节 FTP 第七节 P2P 应用 第八节 Socket 编程基础 第三章传输层 第一节传输层的基本服务 第二节 传输层的复用与分解 第三节 停-等协议与滑动窗口协议 第四节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第五节 传输控制协议(TCP) 第四章 网络层 第一节 网络层服务 第二节 数据报网络与虚电路网络 第三节 网络互连与网络互连设备 第四节 网络层拥塞控制 第五节 Internet 网络层 第六节 路由算法与路由协议 第五章 数据链路层与局域网 第一节 数据链路层服务 第二节 差错控制 第三节 多路访问控制协议 第四节 局域网 第五节 点对点链路协议 第六章 物理层 第一节 数据通信基础 ... 第七章 无线与移动网络 第一节 无线网络 ... 第八章 网络安全基础 第一节 网络安全概述 在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最初的简单连接,到现在能够覆盖全球的信息共享平台,计算机网络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升级。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这门课程时,我们可以从李全龙教授的笔记中了解到计算机网络的起源、结构、应用以及核心技术等多个方面的详细内容,为网络世界的探索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计算机网络的起源是多学科交叉的成果,它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信息技术的创新史。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催生了网络的雏形,随之而来的数据交换技术的进步,更是推动了网络技术的革新。在这一过程中,协议的作用不可或缺,它确保了不同设备和系统间能够按照既定规则进行通信。 网络的基本功能涵盖了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信息检索等多个方面,使得网络不仅仅局限于数据的传输,更是在数据处理和利用上展现了巨大优势。网络应用的多样化,如云计算、云存储和SaaS服务,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计算机网络按照其覆盖范围和拓扑结构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的分类体现了网络设计上的多样性和适用性。个人区域网(P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各有特点,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拓扑结构的选择则影响着网络的性能、可靠性和维护的复杂度,因此在构建网络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慎重考虑。 数据交换技术作为网络核心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电路交换到报文交换,再到分组交换,每一种技术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电路交换类似于传统电话系统,适用于需要实时通信的场合,但其缺点在于连接建立和维持的开销较大。报文交换通过发送整个报文实现通信,但这种方式可能造成网络延迟。而分组交换则通过将大块数据分割为更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大大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成为目前最常用的交换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结构中,网络边缘、接入网络和网络核心是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边缘包含了所有与网络相连的设备,如计算机、手机等。接入网络负责将这些边缘设备连接到核心网络,而核心网络则通过各种交换设备(如路由器和交换机)高效地中继和转发数据包。网络层次化的结构设计使得网络的管理和维护变得更加高效。 传输层是网络通信中极其关键的一个层次,它提供了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在这个层面上,我们接触到了停-等协议与滑动窗口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以及传输控制协议(TCP)等。这些协议各有特点,它们在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顺序性以及流量控制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网络层是位于传输层之下的另一个重要层次,它负责数据包的传输和路由。网络层服务、数据报网络与虚电路网络、网络互连设备、网络层拥塞控制以及路由算法与协议都是这个层次需要深入理解的内容。网络层的核心目的是确保数据包能够正确、高效地从源端传输到目的端。 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是网络通信的基础。数据链路层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帧传输服务,它通过差错控制和多路访问控制协议等技术确保了数据帧的准确送达。而物理层则关注于数据在物理介质上的传输,包括数据通信基础和物理介质的特性等。 无线与移动网络作为当前网络技术的一个热点,它们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网络的可访问性和便利性。无线网络的应用,如4G和5G技术,正逐步改变我们的通信方式和生活习惯。 网络安全基础是网络世界中不可忽视的议题。网络安全不仅涉及到网络数据的安全,还包括了网络服务的可用性、完整性和合法性。在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对于保护个人和企业的网络资产安全至关重要。 计算机网络原理的知识涵盖广泛,从基础概念到实际应用,从物理介质到网络安全,每一部分都是网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计算机网络,使其为人类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5-09-08 23:55:45 3.67MB 网络 计算机网络原理 04741
1
山东大学软件学院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资料,包括往年题及答案、复习笔记等。这门课对软件工程专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一门集背诵、理解、计算于一体的王炸课程,最后学到跟同学放言要在考场上自创网络体系...... 必须要说的是,特别感谢学长学姐们和我的学习搭子积累与分享给我的资料,所以我也想着尽力帮助以后的学弟学妹们,希望大家能渡过这一难关,预祝大家考试顺利!
2025-09-07 12:54:23 195.43MB 网络 网络
1
《数字图像处理冈萨雷斯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是一个针对学习数字图像处理的宝贵资源,特别是对于那些使用冈萨雷斯所著的第三版教材的学生和研究人员。这本书是图像处理领域的经典之作,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图像的数学表示、变换、分析以及应用等核心概念。 数字图像处理是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传媒科学等多个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图像的获取、增强、复原、编码、分析和理解等多个环节。冈萨雷斯的《数字图像处理》以其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案例,成为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的教材。 “绝对完整”的标签意味着这份习题答案覆盖了教材中的所有章节,提供了全面的解答,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掌握每个概念。这对于自学或者复习来说极其重要,因为它确保了学生可以系统地检查自己的学习进度,理解每一个习题背后所涉及的理论知识。 文件列表中的"README.md"通常是一个文本文件,包含有关压缩包内容的说明,可能是关于如何使用答案或解答的提示。而"第三版答案.pdf"则是主要的学习资料,它提供了书中的所有课后习题的详细解答,格式清晰,便于查阅和学习。 在解答这些习题的过程中,读者将深入学习到如傅里叶变换在图像频域分析中的应用,图像的线性和非线性滤波,颜色模型,图像分割,特征提取,以及图像识别等关键知识点。通过实践,读者可以熟练运用各种算法和方法,比如中值滤波用于去除噪声,高斯滤波进行平滑处理,DFT(离散傅里叶变换)和IDFT(逆离散傅里叶变换)在频域处理中的作用,以及直方图均衡化提升图像对比度等。 此外,还会接触到一些高级主题,如小波分析在图像压缩和细节提取中的应用,以及利用边缘检测算法如Canny算子或Sobel算子来定位图像的边界。习题答案中可能还包含了编程实现部分,例如使用MATLAB或Python进行图像处理实验,这有助于读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 《数字图像处理冈萨雷斯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是一个全面的学习工具,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的巩固,还有实践操作的指导,对于提高读者在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的专业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2025-09-06 11:04:08 2.22MB 绝对完整
1
这一份教学资源专门为准备参加Python国家二级考试的学生设计,涵盖了教学课件、例题源代码以及课后习题答案源代码。教学资源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是教学课件,其中包含了详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内容,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和目标,提供了系统的教学指导。 其次是例题源代码,提供了一系列Python国家二级考试中常见的例题源代码。这些例题涵盖了不同难度和类型的题目,有助于学生理解题目要求、掌握解题思路,并提升他们的编程能力。 最后是课后习题答案源代码,为学生提供了课后习题的答案源代码。学生可以通过对比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检查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准备Python国家二级考试。 通过学习这份教学资源,学生将能够系统地掌握Python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为成功参加Python国家二级考试做好充分准备。这些资源将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帮助他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份教学资源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准备Python国家二级考试,提供了系统化的学习内容和丰富的例题源代码。学生将通过这些资源的学习,更加自信地面对考试
1
很好用的一款中文网络分析软件 一些朋友问这款软件的用途,这里我简单说明一下: sniffer是一款网络监视和嗅探软件,他可以实时监视和分析你的网络上流经的各种数据,通过抓包,你可以看到网络上的数据流(二进制),并由此分析出数据来源,数据目的,对应的传输层端口,上层服务,等等.使用这款软件要求使用者对网络尤其是osi模型比较熟悉. ########################### Sniffer 的网络分析器可以运行于桌面、便携式和笔记本PC,使用了400多种协议解释和强大的专家分析功能,可以对网络传输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和响应缓慢的原因。它甚至可以对多拓扑、多协议网络进行分析---所有这些功能都可以自动地实时实现。 Sniffers(嗅探器)几乎和internet有一样久的历史了.他们是最早的一个允许系统管理员分析网络和查明哪里有错误发生的工具.不幸的是,crackers也会运行Sniffers以暗中监视你的网络状况和窃走不同种类的数据.这篇文章讲讨论什嘛是Sniffers,一些比较普遍的Sniffers和如何保护自己不受损失.也讨论一种叫antisniff(防监听)的工具, 它可以自动运行并发现运行在你网络中的Sniffers. 那么什么是Sniffer 在单选性网络中, 以太网结构广播至网路上所有的机器, 但是只有预定接受信息包的那台计算机才会响应. 不过网路上其他的计算机同样会"看到“这个信息包,但是如果他们不是预定的接受者,他们会排除这个信息包. 当一台计算机上运行着sniffer的时候并且网络处于监听所有信息交通的状态, 那么这台计算机就有能力浏览所有的在网络上通过的信息包. 如果你是个internet历史方面的白痴并且在想sniffer这个词从何而来.sniffer是最初是网络的产物.然后成为市场销售的领先者,人们开始称所有的网络分析器为"Sniffers”.我猜测这些人是和管棉签叫q-tip的人一样的. Sniffer便携式分析软件包 实时网络分析 如果要迅速检测和解决网络故障和性能问题,我们的便携式Sniffer将是全球网络工程师的第一选择。它的专家分析功能可以找出网络、数据库和应用程序故障的根本原因。 Sniffer 的网络分析器可以运行于桌面、便携式和笔记本PC,使用了400多种协议解释和强大的专家分析功能,可以对网络传输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和响应缓慢的原因。它甚至可以对多拓扑、多协议网络进行分析---所有这些功能都可以自动地实时实现。 部门网采用Sniffer Basic,可以使用Sniffer的监控和解释分析功能。低成本的实时监控和解释功能使得Sniffer Basic成为MIS人员的理想选择,他们可以对小型企业、远程旃液筒棵磐兄С帧M保琒niffer Basic为一线的IS 人员提供了一个可以进行常规故障解决的强大工具。 Sniffer Pro LAN和Sniffer Pro WAN 它们适用于有完整的专家分析和Sniffer先进的协议解释功能要求的网络。Sniffer Pro 对LAN和WAN 网段上的网络传输的所有层进行监测,揭示性能问题,分析反常情况,并推荐解决方案---所有这些功能都可以自动地实时实现。 Sniffer Pro High-Speed 它是用于优化最新的ATM及千兆位以太网性能和其可靠性的工具,Sniffer 独一无二的SmartCapture功能提供了对LAN仿真数据流和IP交换环境的监测。 支持ATM 它在企业网络中,针对每个ATM OC-3和OC-12高速链路,为您提供了一个单独的解决方案。 支持Gigabit它是以全双工速度捕获,解决千兆位协同性问题的唯一的分析器。其强大的处理功能可以提供对千兆位以太网的非对称监测。 Sniffer 分布式分析软件包 集成的专家分析和RMON监控软件包 分布式Sniffer 解决方案对应用程序传输和网络设备状态进行全天候分析,可以使应用程序保持最高的运行效率。其中包括对部门网、校园网和主干网的集中监控、设备级别报告和故障解决。 分布式Sniffer系统 从一个单独的管理控制台启动自动RMON-适应网段监控和故障识别。Sniffer专家分析软件可以使您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故障---即使有复杂的网络拓扑、协议和应用程序。   企业故障和网络性能管理解决方案--Distributed Sniffer System/RMON 可以对整个网络中的主要网段(LAN、WAN、ATM和千兆位以太网)提供网络监控、协议解释和专家分析功能。基于标准的监控和专家分析的强有力的结合使之成为多拓扑结构和多协议网络的最优管理工具。
2025-08-30 17:43:11 15KB sniffer 计算机网络
1
电子学圣经哈佛经典The Art of Electronics 第二版 很经典
2025-08-28 09:12:58 60.23MB
1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通过各种通信技术将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连通性是指网络能够使用户与远程的其他用户或资源进行连接,而共享则指的是网络中资源的共用,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 分组交换是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一种数据交换方式,它结合了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技术通过将数据分割成较短的块,即“分组”,并为每个分组加上控制信息以标识发送者和接收者。这些分组在网络中独立地选择路径,然后在目标端重组成原始数据。分组交换具有灵活性高、利用率高、传输时延小和交互性好的特点。 电路交换则是一种通信方式,通过预留一条固定的通信电路进行信息传递。这种方式适用于实时性强、对时延要求高、通信量大的应用场景,例如电话通信。 报文交换指的是将报文存储在交换节点上,等待输出电路空闲时再进行传送。报文交换的优点在于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实现不同速率和协议的终端之间的互通,但存在传输时延大、占用存储资源多等缺点。 因特网作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其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最初是由ARPANET发展起来的,而后经过三级结构的建设,并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网络体系。因特网标准的制定分为四个阶段,包括互联网草案、建议标准、草案标准和因特网标准。 在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中,主要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和传输介质来进行。按地理范围分类,有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局域网通常覆盖较小的区域,使用有线连接;城域网覆盖整个城市,技术上与局域网相似;广域网地理覆盖范围最广,技术上更为复杂。按传输介质分类,则包括有线网和无线网。有线网使用同轴电缆、双绞线等,而无线网通过电磁波进行通信。 此外,关于internet和Internet的区别,internet是一个泛指多种网络互联的通用名词,而Internet特指全球最大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TCP/IP协议族,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从上述内容可以了解到,计算机网络的类型多样,不同的网络类型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对于掌握整个计算机网络的架构、通信协议以及相关技术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技术来服务于我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
2025-08-24 17:01:27 128K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