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介绍微污染水处理的常规方法和具体应用,结合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目前实际情况,详细阐述了臭氧-生物活性炭联用的微污染水处理技术。
2024-03-03 22:06:17 88KB 微污染水 污水处理 生物活性炭
1
为寻找新的水基甲烷吸收剂,设计了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植物油蓖麻油、橄榄油、棉籽油及薄荷油按一定比例进行复配,并添加适量的活性炭、十甲基环五硅氧烷来改善甲烷的吸收效果。研究过程中采用气相色谱顶空萃取法测试吸收甲烷的体积分数,筛选出SDS与蓖麻油复配体系。利用激光粒度仪对溶液中的胶束粒径大小进行分析,研究了复配体系状态与甲烷吸收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复配体系可以增大活性炭的悬浮量,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可以增溶进胶束内部,最佳复配方案为SDS与蓖麻油的质量比为19∶1时,加入0.017 g活性炭和2 g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对甲烷的吸收率可达11.92%。
2024-02-27 17:29:33 451KB 行业研究
1
利用微波加热装置,用活性炭作催化剂,进行CO2重整CH4的实验研究,考察了微波功率和CH4/CO2比值对重整反应的影响,测试了活性炭的催化性能,借助比表面积分析和Boehm滴定法分析了活性炭失活原因。研究表明:增加微波功率和减小CH4/CO2比值有利于提高CH4和CO2转化率以及出口气体中合成气比例,并导致H2与CO的摩尔比降低;反应初期活性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40 min后活性炭催化性能显著降低;孔结构特性的改变和含氧官能团数量的减少是造成活性炭失活的主要原因。
2024-02-26 11:40:55 497KB
1
气水联合反冲洗生物活性炭反应器的试验研究,吉芳英,邱雪敏,反冲洗是生物活性炭反应器运行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合理控制反冲洗过程有助于改善其整体运行性能。试验以反冲洗出水浊度、反冲洗前
2023-10-04 10:33:21 281KB 首发论文
1
由于内扩散阻力的影响,对于粒径在3 mm及以上的活性炭颗粒脱除SO2,采用以气膜控速为基础的LDF模型存在很大的误差。建立了适合3 mm以上活性炭颗粒脱除SO2的气固床传质模型,考察了活性炭吸附不同SO2浓度时几种吸附动力学模型的相关性系数,讨论了影响活性炭颗粒吸附SO2的控制步骤;以固相扩散模型为基础,研究了单颗粒下不同吸附动力学模型为基础的吸附速率方程吸附速率与吸附量之间的关系;以Vermeulen模型作为粒内推动力模型,建立了穿透曲线模型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活性炭吸附SO2主要为内扩散控制,可以使用Boyd模型进行描述;以Boyd模型为基础的Vermeulen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活性炭颗粒吸附速率与吸附量之间的关系;以Vermeulen模型为推动力建立的穿透曲线模型可以精确地预测3 mm及以上活性炭颗粒在不同SO2浓度和不同空塔线速度下的出口浓度。
2022-06-08 15:57:53 518KB 活性炭 吸附动力学 烟气脱硫
1
活性炭吸附工业有机废气的工程设计.pdf
2022-02-11 09:03:57 9.83MB 教育
活性炭吸附工业有机废气的工程设计.rar
2022-02-11 09:03:57 9.11MB 教育
中国活性炭布行业调研摘要
2022-02-10 19:02:00 309KB 行业分析
1
_甲烷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及充放气研究.caj
2021-11-09 14:02:49 4.6MB fluent 吸附 CFD 多孔介质
1
基于间歇式流化床反应系统研究流态化粉末活性炭低温吸附氧化NO的动力学。结果表明:O2存在时,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和催化剂,将NO氧化成NO2,达到稳定的NO转化率,粉末活性炭的性能优于颗粒活性炭的性能;稳定阶段NO的转化率随O2浓度、NO浓度的增加而增大,NO的氧化速率对O2的表观反应级数从0.9变化到0.2,对NO的表观反应级数为1.3;粉末活性炭低温吸附氧化NO过程包括NO二聚体(NO)2的生成和NO2的歧化反应。
2021-11-09 12:26:51 460KB 行业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