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4GHZ无线SOC芯片NRF24LE1
2023-08-25 23:02:03 1.04MB 超低功耗单片
1
本书主要介绍了5G系统设计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及相应的国际标准化内容,其中空口技术部分主要涉及初始接入设计、控制信道设计、大规模天线设计、信道编码、NR与LTE共存几个主要部分。高层设计及接入网架构方面将涵盖NSA/SA、CU/DU分离、双连接等内容。本书不仅对这些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还对这些技术的标准化过程及标准化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 第 1章 5G标准制定概述 1.1 ITU 5G需求的制定 3 1.2 中国参与5G需求的研究制定 5 1.3 5G标准的制定过程 7 1.3.1 ITU关于IMT-2020(5G)标准的制定过程 7 1.3.2 3GPP 5G国际标准制定 11 第 2章 5G系统设计架构与标准体系 2.1 5G系统网络架构 16 2.2 无线接口 19 2.2.1 物理层 19 2.2.2 数据链路层 22 2.2.3 RRC层 24 2.3 物理层系统设计架构及关键技术 26 2.3.1 物理层系统设计架构 26 2.3.2 物理层关键技术 29 2.4 NR标准体系架构介绍 33 参考文献 38 第3章 5G NR基础参数及接入设计 3.1 基础参数及帧结构 40
2022-07-14 22:04:12 20.07MB 5G移动通信技术
1
无线系统中AC和AP的区别.doc
2022-05-09 19:09:54 80KB 文档资料 AP AC
1
两径模型衰落Matlab代码太赫兹无线系统框架 该存储库提供了一个基于Matlab的框架,可对结合了小规模衰落和天线失准效应而获得的信道模型进行数值分析。 该分析也可以使用蒙特卡洛模拟进行验证。 我们还包含了代码,专门用于波动的两射线(FTR发行版),这是Terahartz Wireless Systems信道模型的最新成员。 要使用此代码,请将此存储库克隆到您的项目文件夹中。 为什么波动两射线? 最近进行了一项测量活动,以测量在304.2 GHz和8 GHz带宽下工作的THz信道。 梯度下降用于拟合高斯,里斯,中上米和FTR分布的分布参数。 FTR分布比其他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度。 此外,FTR分布是小规模衰落时更常用的概率分布的概括。 FTR的基本原理: 通过无线信道传输的信号幅度的小范围波动可以通过叠加一组N个主波(称为镜面分量)来建模,并在这些主波上添加其他扩散传播的波。 X + jY是一个复数的高斯随机变量,因此X和Y遵循具有零均值和标准偏差sigma的正态分布。 随机相位遵循零和2 pi之间的均匀分布。 振幅Vn是常数。 FTR概率分布: 使用此代码的详细信息: :将函数句柄
2022-05-07 10:58:49 9KB 系统开源
1
瑞利信道matlab代码多载波传输 描述 它包含用于仿真多载波无线系统的Matlab / Octave代码。 已实现以下特征: 传输方案:OFDM 系统类型:SISO 副载波调制类型:BPSK 副载波频道:中上米瑞利 特征 实作 并行编程 线性规划 支持 如果您遇到问题,请告诉我们。 我们有一个邮件列表,位于:in_development 执照 该项目已获得MIT许可。 版权 版权所有2019,Alexandros-Apostolos A.Boulogeorgos。 版权所有。 作者 Alexandros Apostolos A. Boulogeorgos(电子邮件:)
2022-04-23 15:09:32 182.31MB 系统开源
1
无线系统中的微波与射频设计PPT是美国David M.Pozar 原版书籍国内电子科技大学老师制作的授课PPT讲义
2022-02-25 09:26:02 8.99MB 微波 射频RF 无线系统 电子科技大学
1
系统采用NRF905作为无线收发器,四个从机采集到温度信息分别发送给主机,主机显示四点的温度信息,并且可通过按键设定温度的上下限报警值,超限能够进行声光报警。 具体参考博客:https://blog.csdn.net/yagnruinihao/article/details/118342915?spm=1001.2014.3001.5501
1
系统采用NRF905作为无线收发器,四个从机采集到温度信息分别发送给主机,主机显示四点的温度信息,并且可通过按键设定温度的上下限报警值,超限能够进行声光报警。 具体参考博客:https://blog.csdn.net/yagnruinihao/article/details/118342915?spm=1001.2014.3001.5501
1
系统采用NRF905作为无线收发器,四个从机采集到温度信息分别发送给主机,主机显示四点的温度信息,并且可通过按键设定温度的上下限报警值,超限能够进行声光报警。 具体参考博客:https://blog.csdn.net/yagnruinihao/article/details/118342915?spm=1001.2014.3001.5501
未来无线系统6G概要报告
2022-02-10 09:02:40 167KB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