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Sense 2.0 双线负载、端口映射和回流、指定出口访问的设置" 本文主要介绍了使用 PFSense 2.0 实现双线负载、端口映射和回流、指定出口访问的设置。作者使用了两条 ADSL 宽带,一条是电信 ADSL 的 PPPOE 拨号,另一条是电信 ADSL 的固定 IP。作者首先介绍了网络端口的设置,包括 WAN 和 OPT1 的设置,并说明了在 PFSense 2.0 中如何设置双线负载。 双线负载的设置可以在 System --> Routing 中实现。作者提供了详细的步骤和截图,介绍了如何设置 WAN 和 OPT1,如何在网关中设置双线负载。 端口映射和回流的设置可以在 Firewall-->NAT 中实现。作者介绍了如何在 PFSense 2.0 中实现端口映射和回流,并提供了详细的步骤和截图。 指定网关出口访问的设置可以在 System-->Advanced-->Firewall/NAT 中实现。作者介绍了如何在 PFSense 2.0 中实现指定网关出口访问,并提供了详细的步骤和截图。 本文提供了详细的步骤和截图,帮助读者快速掌握 PFSense 2.0 双线负载、端口映射和回流、指定出口访问的设置。 知识点总结: 1. PFSense 2.0 的双线负载设置可以在 System --> Routing 中实现。 2. 端口映射和回流的设置可以在 Firewall-->NAT 中实现。 3. 指定网关出口访问的设置可以在 System-->Advanced-->Firewall/NAT 中实现。 4. 在 PFSense 2.0 中,需要将动态的外网端口放在第一个 WAN 口,其它的外网端口放在 OPT 的端口。 5. PFSense 2.0 支持回流,但默认设置是禁用回流的。 6. 在设置双线负载时,需要编辑网关组和 WAN 设置。 7. 在设置端口映射和回流时,需要在 Firewall-->NAT 中添加规则。 8. 在设置指定网关出口访问时,需要在 System-->Advanced-->Firewall/NAT 中添加规则。 总结来说,本文提供了详细的步骤和截图,帮助读者快速掌握 PFSense 2.0 双线负载、端口映射和回流、指定出口访问的设置。
2025-08-12 22:28:56 1.37MB PFSense
1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在Simulink环境中构建并优化双区域负荷频率控制模型的方法,重点在于将风电机组纳入传统两区域互联模型中,通过AGC(自动发电控制)进行二次调频。首先,建立了双区域模型,模拟电力系统的动态行为。接着,在模型中加入了风电机组,考虑其输出波动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然后,引入AGC调频技术,通过编写代码实现自动控制,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最后,展示了模型的高效运行及其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研究、仿真建模以及自动化控制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电力系统稳定性和效率提升方法的专业人士,特别是那些关注风电接入电网后的调频控制策略的人群。目标是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来评估和改进电力系统的性能。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模型可以直接在Simulink中运行,运行速度快,便于进行更多的模拟和测试。
2025-08-09 09:21:09 575KB
1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基于下垂控制的三相逆变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在电力电子领域的应用。首先介绍了下垂控制的原理及其在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优势,如自动调节输出电压和频率,实现系统自动并网和负载均衡。接着详细解释了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的工作机制,即电压环控制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电流环控制输出电流的大小和相位,确保逆变器有良好的输出特性和快速的动态响应。然后,利用MATLAB/Simulink和PLECS等工具建立了仿真模型,设置了不同的负载和输入条件,进行了SPWM调制,并配置了PI控制器和PI+前馈控制器。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展示了逆变器的良好输出特性和动态响应以及分布式电源间的负载均衡效果。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新能源发电系统设计与研究的专业人士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三相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研发人员,旨在提升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仿真工具和控制方法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控制系统性能。
2025-08-08 16:33:41 537KB
1
在电子工程领域,DAB(Dual Active Bridge)即双活桥变换器是一种高效、灵活的电能转换装置,它能在多个电源与负载之间提供双向能量流动的控制。在给出的文件信息中,DAB仿真模型通过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以及单移相控制策略,实现对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精确控制。 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是一种先进的控制方式,它通过监控和调节电压以及电流两个参数,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在DAB系统中,这种控制方法有助于平衡输入与输出端的能量,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动态性能。单移相控制则是一种调节功率传输的方法,通过改变相位差来控制功率流动的方向和大小,实现对电能的精确控制。 根据文件描述,该DAB仿真模型的输入电压为700V,输出电压设定为350V,并且具有可调性。这意味着该系统可以通过调节内部参数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负载要求。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对于整个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需要精密电压控制的应用场合。 主电路部分是DAB系统的核心,它负责实现电能的转换和传输。文件中提到的主电路及输出波形,可能指的是模拟或实际的电路设计及其在工作时产生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图。电路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系统性能和效率,包括功率因数、转换效率、热损失等多个关键性能指标。 从文件名列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多个文件涉及到了DAB仿真模型的各个方面。例如,“仿真模型技术分析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txt”和“仿真模型研究与应用一引言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txt”可能是对DAB技术发展背景和应用前景的概述;“仿真模型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的探索与实现在数字电路.txt”和“仿真模型解析技术深度剖析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技术发.txt”可能涉及双闭环控制策略和数字技术在DAB中的应用;“在广播领域中仿真模型的建立是非.txt”可能探讨了DAB在广播通信领域的应用;而“仿真模型是一种基于电压电流双闭环单移相控制.doc”和“仿真模型研究与应用一引言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txt”可能包含了对整个DAB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的详细研究和分析。 DAB仿真模型在模拟和实际操作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高效的能量转换和精确的控制策略,使它成为电力电子技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对电压电流双闭环和单移相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DAB系统不仅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性能,而且为各种电子和通信设备的优化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
2025-08-05 22:54:50 175KB
1
内容概要:本文档介绍了如何在Ubuntu系统上进行VSomeIP(车辆通信中间件)的环境搭建与应用实现。详细讲解了从虚拟机网络配置、vsomeip协议栈编译、Helloworld样例编译及其双机通讯配置、Wireshark数据包抓取分析等多个步骤,最终成功实现了基于VSomeIP的请求与响应流程以及订阅通知等功能。整个教程适合对车载网络感兴趣的初学者参考学习。 适合人群:汽车电子、嵌入式Linux开发者;对于VSOMEIP感兴趣的技术新人。 使用场景及目标:通过实际动手实验加深理解车辆内部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细节;掌握基本的VSomeIP编程技能以及利用Wireshark工具分析网络流量的方法。 其他说明:本教程提供详细的步骤指导,涵盖环境准备、代码编写、程序执行与结果验证全流程。此外还特别指出了一些容易忽视却至关重要的设置点,比如防火墙关闭、虚拟机桥接模式连接、组播地址加入路由表等。
2025-08-05 11:31:34 3.31MB 嵌入式Linux 车载通信 Wireshark Ubuntu
1
ADZS22112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 本文档对ADZS22112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该继电器是Panasonic Corporation的一款工业自动控制产品。下面是对该继电器的技术参数和特点进行的详细解释。 概述 ADZS22112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是IEC62055-31 UC3 compliant的工业控制继电器,具有高开关能力和低操作功率的特点,可以应用于智能电表、充电站、时间开关等工业设备中。 技术参数 *coil voltage: 5V, 12V, 24V *操作特性:1 coil latching:1.5 W, 2 coil latching:3.0 W *尺寸:W: 38.5 x L: 30 x H: 17.5 mm *接触形式:AgSnO2 type *rated voltage: 250 VAC (Resistive load) *contact rating: 90 A 应用场景 ADZS22112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可以应用于智能电表、充电站、时间开关等工业设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特点 *高开关能力:90 A *低操作功率:1.5 W (1 coil latching), 3.0 W (2 coil latching) *小尺寸:W: 38.5 x L: 30 x H: 17.5 mm *IEC62055-31 UC3 compliant Ordering Information *Part No.:ADZS12105, ADZS22105, ADZS12112, ADZS22112, ADZS12124, ADZS22124 *Standard packing:Carton, Case *Contact material:AgSnO2 type 注意事项 *操作特性可能会受到安装条件、ambient temperature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请在±5%的rated coil voltage范围内使用继电器。 *‘Initial’ means the condition of products at the time of delivery. ADZS22112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是一款功能强大、体积小巧的工业控制继电器,适用于智能电表、充电站、时间开关等工业设备中。
2025-08-05 08:17:07 382KB 磁保持继电器
1
面对可用焦深日益缩短的趋势,高精度的焦面控制技术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双工件台光刻机中采用的焦面控制技术,介绍了基于偏振调制的光栅检焦技术及其测量原理,研究了双工件台光刻机中的调平调焦技术。基于平面拟合、最小二乘法及坐标变换公式推导了曝光狭缝内离焦量计算公式;研究了一种离焦量解耦算法,该算法将曝光狭缝内离焦量解耦为调平调焦机构三个压电陶瓷的独立控制量,并使狭缝曝光场中心在调平调焦运动过程中不发生平移。经仿真分析表明,该算法可用于调平调焦精度优于10 nm 的高精度调焦调平系统, 能满足线宽小于100 nm 投影步进扫描光刻机的需要。
2025-08-04 15:48:52 1.4MB 光学器件 双工件台 optical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Simulink仿真的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储能变流器的研究与实现。系统采用1500V直流母线电压,连接到690V或10kV交流电网,功率配置为300kW逆变和200kW整流,实现了能量的双向流动。调制方式为SPWM和载波层叠,特别关注中点电位平衡,确保电压、电流THD低于4%,满足并网标准。双闭环控制策略包括外环的Q-U控制和内环的电流控制,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转换。仿真结果显示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低谐波失真。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技术、储能系统设计与仿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三电平储能变流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Simulink仿真环境中的建模与控制策略的人群。目标是掌握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方法,优化系统性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仿真模型和控制策略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有助于推动三电平储能变流器在实际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
2025-08-03 11:22:07 1.16MB 电力电子 储能系统
1
基于DIgSILENT PowerFactory的风储联合系统:风电机组双闭环DFIG控制与蓄电池特性建模分析,DIgSILENT PowerFactory风储联合仿真研究:基于双闭环DFIG风电机组与蓄电池特性建模的无穷大系统分析,DIgSILENT PowerFactory 风储联合,蓄电池进行特性建模,风储并网无穷大系统,蓄电池特性如下,风电机组采用双闭环DFIG,可以根据风速变化验证蓄电池和风机的联合作用。 有SOC特性 ,核心关键词:DIgSILENT PowerFactory; 风储联合; 蓄电池特性建模; 风电机组双闭环DFIG; 蓄电池与风机的联合作用; SOC特性。,风储协同系统下蓄电池特性建模及联合运行研究
2025-08-02 15:37:46 3.19MB 数据结构
1
基于结构的新双氯芬酸设计:理化、光谱、分子对接、动力学模拟和ADMET研究 本研究旨在设计新的双氯芬酸结构,以减少副作用,提高安全性。通过在核心结构的不同位置插入新的官能团,如CH3、OCH3、F、CF3、OCF3、Cl、OH、COOH、NH2、CH2NH2、CONH2、NHCOCH3,并进行几何优化、光谱计算和分子对接、动力学模拟、ADMET研究。 双氯芬酸是一个非甾体抗炎药,常用于镇痛、解热和抗炎治疗。然而,它也显示出一些严重的副作用,如对人体和其他生物的肾脏、胃肠道和心血管损伤。如果长期服用高剂量,它也会引起胃肠道副作用,如出血和穿孔。肝脏毒性也是与口服双氯芬酸相关的另一个问题。 为了提高其安全性,已经尝试设计一些新的潜在药物,以减少副作用,具有更好的药用作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可以帮助设计新的药物结构,预测药物的生物学活性和毒性。 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来设计新的双氯芬酸结构。我们插入了新的官能团到核心结构的不同位置,并进行了几何优化和光谱计算。然后,我们使用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来预测蛋白-药物复合物的结合亲和力、键合作用和稳定性。 ADMET研究也被进行,以寻找新的双氯芬酸结构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如吸收、代谢和毒性。物理化学和光谱数据支持新的结构构象。分子对接和动力学研究揭示了药物作用的改善,药代动力学预测表明其副作用较母体药物降低且无致癌性。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新的双氯芬酸结构具有更好的药用作用和安全性,降低了副作用的风险。这项研究为开发具有改善的临床安全性的新药提供了潜力。 此外,本研究还讨论了双氯芬酸的历史、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特性,以及其在医疗中的应用和副作用。同时,本研究也强调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在药物研发中的重要性。 本研究旨在设计新的双氯芬酸结构,以减少副作用,提高安全性。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新的双氯芬酸结构具有更好的药用作用和安全性,降低了副作用的风险。这项研究为开发具有改善的临床安全性的新药提供了潜力。
2025-08-01 12:03:50 1.81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