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盐胁迫对植物的各种影响,通常在盐分高的地区避免使用芝麻作物。 除了物种之间的差异外,已知盐度效应会因同一物种的基因型以及植物发育阶段而异。 因此,通过用盐水灌溉植物,本研究评估了在不同物候阶段,新芝麻基因型对盐胁迫的耐受性。 使用芝麻基因型BRS Seda,LAG-927561和LAG-26514在温室条件下进行了三个实验。 在发芽和初始生长期以及整个作物周期中,使用具有不同电导率水平(ECw = 0.6、1.6、2.6、3.6和4.6 dS m-1)的水灌溉植物。 还研究了生长和生产阶段对盐胁迫的耐受性(3.6 dS m-1)。 盐度不影响芝麻发芽,但从1.6 dS m-1开始的ECw阻碍了幼苗的生长,而株高是受影响最大的生长变量。 种子生产受盐度的影响,无论植物处于盐度的物候阶段如何。 LAG-927561和LAG-26514菌株在对盐胁迫的适应性研究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迹象。
2025-11-22 21:04:11 883KB 发展阶段 相对产量
1
一个水稻长穗颈突变体eui1(t)的鉴定和基因定位,唐彦强,杜川,利用EMS(甲基磺酸乙酯)诱变优良恢复系缙恢10号种子,在其后代获得了一个长穗颈高秆突变体,暂命名为eui1(t)。与诱变亲本相比,倒一
2025-10-30 23:32:50 280KB 首发论文
1
SnpEff是一个快速且功能强大的遗传变异注释工具,广泛用于生物信息学领域。它能够根据参考基因组和基因组注释,预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插入/缺失变异(indels)以及结构变异对基因功能的影响。SnpEff提供详细的变异注释,包括对基因编码区域、非编码区域及其他基因组功能区域的影响分析,帮助研究人员理解变异的生物学意义。
2025-10-18 15:15:09 61.88MB linux 生物信息学
1
GMOL是设计用于可视化3D基因组结构的应用程序。 它允许用户以多种尺度查看基因组结构,包括:全局,染色体,基因座,纤维,核小体和核苷酸。 该软件是基于Cheng教授团队的预先存在的Jmol软件包构建的。 该软件由美国密苏里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程健林教授的生物信息学,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实验室开发。 该项目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授权号:DBI1149224)的支持。 如果您在研究中使用GMOL,请引用:Nowotny,Jackson,Avery Wells,Oluwatosin Oluwadare,徐凌飞,曹仁志,Tuan Trieu,何晨风和郑建林。 “ GMOL:用于3D基因组结构可视化的交互式工具。” 科学报告6(2016):20802。
2025-09-05 16:26:02 12.57MB 开源软件
1
安塔基2021 自闭症的表型谱归因于罕见变异,多基因风险和性别的综合作用 资料档案 数据文件包括SummaryGeneticData_Reach_SSC_SPARK.csv和master_phen_4.csv (包括临床表型信息)。 这些将被存入SFARI。 目录 Summary_Genetic_Data_REACH_SSC_SPARK [ SummaryGeneticData_Reach_SSC_SPARK ] 该表包含用于稀有变异分析,常见变异分析和回归模型构建的所有遗传特征。 标头 FID 家庭ID IID 个人编号 表型 表型:1 = ASD; 0 =控制 性别 性别:0 =男性; 1 =女 同类群组 样本的数据收集。 REACH,SSC或SPARK 家庭类型 给定后代的家庭结构。 三人组(父母均已排序),母亲(母亲均已排序)或父亲(父亲均已排序) 家庭案件 一个家庭中
2025-06-23 16:12:32 16KB JupyterNotebook
1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一个散发病例致病基因ATP2C1突变检测,张鼎伟,涂晨,综目的 研究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Hailey-Hailey disease,HHD)一个散发患者ATP2C1基因的突变及可能致病原因。方法 通过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
2025-06-17 10:17:38 623KB 首发论文
1
阿里电视 教程 阅读的文档。 依存关系 网络浏览器 有关perl的部分,请参见 安装 您无需安装任何程序即可尝试AliTV的交互式可视化。 只需导航至页面即可尝试示例数据集(七个叶绿体基因组)上的所有功能。 您也可以在该页面上导入自己的json文件。 将您自己的数据加载到AliTV时,它不会传输到服务器,而是保留在您的本地计算机上。 如果要为基因组生成json文件,则可以使用命令行脚本alitv.pl,如下所示: # Install perl dependencies e.g. with cpan, cpanm or package manager (example: apt) # apt install libyaml-perl libhash-merge-perl bioperl git clone --recursive https://github.com/AliTVTeam/
2025-05-28 13:12:47 37.54MB HTML
1
基因编辑技术,作为一种前沿科学技术,拥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起,基因编辑就已经应用于动物实验,并逐渐扩展到植物和人类。其中,CRISPR技术因其高精度、低成本、简便操作而成为了基因编辑技术的主要推动力。基因编辑的主要目的,是对特定基因进行敲除、添加等操作,以实现特定目标。 然而,基因编辑技术的使用并非没有争议。其引发的伦理问题,尤其是在人类基因上的应用,更是成为社会公众和科学界关注的焦点。2018年贺建奎宣布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就引起了极大的舆论反响。公众担忧和批评主要集中在基因编辑技术的安全性、准确性及其潜在的风险上。由于基因编辑技术目前尚未成熟,贸然使用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基因编辑技术的积极效应主要体现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上。理论上,基因编辑技术能通过改变特定遗传性状,预防和治疗由基因问题导致的疾病,如软骨发育不全、侏儒症等。在特定情况下,基因编辑技术也可能比传统医学技术更有效、更经济。此外,基因编辑技术还为人类提供了更多选择,比如避免遗传疾病的发生。 在探讨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问题时,必须考虑其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例如,在人类基因编辑中,改变生殖细胞的基因可能会对后代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这涉及到代际伦理问题。此外,基因编辑技术的使用还可能引发社会不平等问题,如基因编辑技术可能仅对富裕阶层开放,从而加剧社会不平等。因此,探讨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原则和规范,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确保技术的安全、合理运用,对于科学界和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 展望未来,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精准和安全性。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伦理规范的建立,基因编辑技术将可能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从而真正造福人类社会。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和沟通,以提高社会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形成科学、理性的公众讨论环境。
2025-05-21 10:52:27 30KB 基因编辑 工程伦理
1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在不同磷浓度处理下的根系养分吸收特性,进而揭示大豆品种(品系)对磷素吸收及利用效率的差异。研究结果对理解磷素营养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选育磷高效利用的作物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中提到的“磷素”指的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磷,它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尤其是细胞分裂、能量转移以及养分转移等生理过程至关重要。磷在植物体内以有机磷和无机磷的形式存在,参与了DNA和RNA的合成,也与ATP的形成密切相关。 “磷效率基因型大豆”指的是大豆品种在磷营养利用方面的遗传差异,它们在低磷土壤条件下的生长表现和磷吸收利用能力各不相同。根据它们对磷的利用效率,可以将大豆分为磷高效品种和磷低效品种。磷高效品种能在磷营养受限的条件下维持较好的生长发育,吸收更多的磷素以满足自身的生长需求。 研究指出,在低磷处理下,磷高效品种的大豆在鼓粒期和始熟期根系氮的百分含量显著高于磷低效品种。氮素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参与了植物体内氨基酸、蛋白质、叶绿素等重要化合物的合成。磷高效品种在磷胁迫条件下,通过提高氮素的吸收与转化效率来支持其生长,这是其适应低磷环境的一种策略。 除了氮素,磷高效品种在不同生育期的磷(P%)和钾(K%)的含量也均高于磷低效品种。钾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对植物的光合作用、酶活性调控和物质运输等均有重要作用。磷高效品种较高的磷和钾含量反映了其根系吸收养分的高效性。同时,磷高效品种的磷和钾的积累量也高于磷低效品种,其平均高出71.7%,说明磷高效品种在吸收和积累磷、钾方面的优势。 高磷处理下,磷高效品种的氮和磷积累量在不同生育期均高于磷低效品种的,且在开花期、鼓粒期到始熟期磷高效品种根的钾积累量显著高于磷低效品种,平均高出150.2%。高磷条件下,磷高效品种的养分积累优势更为明显,这表明其在磷营养丰富环境下的吸收利用能力依然保持高效。 研究中还发现,与低磷相比,中磷和高磷处理能显著增加磷低效品种的根系氮、磷和钾的积累量。但磷高效品种在不同磷水平下的相对变化较小,说明其即使在较低的磷浓度下,根系也能有效地吸收较多的氮、磷和钾。这表明磷高效品种对于磷营养水平的适应性更广,可以在磷素资源较为有限的环境中保持相对稳定的生长状态。 关键词“大豆”,指的是本研究的对象植物,它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植物蛋白资源,对全球农业生产和食品供应有着重要的影响。“磷高效”是描述植物对磷营养吸收和利用能力的一种特性,与植物的遗传背景、根系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紧密相关。“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根系的发育状况和功能直接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效率。“养分”则涉及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这项研究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类型的大豆品种在不同磷处理条件下的养分吸收特性,揭示了磷高效基因型大豆根系的养分吸收和积累优势,为今后大豆品种的选育和磷肥的科学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025-05-11 15:31:03 269KB 首发论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