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DRAM基础知识与特性 #### 一、SDRAM概述 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DRAM)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系统的内存类型。它通过与系统时钟同步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了内存访问的速度,并且能够支持更复杂的控制逻辑。 在Micron Technology的产品线中,MT48LC系列是其经典SDRAM产品之一,包括了MT48LC16M16、MT48LC32M8和MT48LC64M4三种不同规格的芯片。这些SDRAM芯片的设计旨在满足高性能计算系统的需求,具备高度集成度、低功耗以及高速访问等特性,特别适合于那些对内存性能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场景,如个人电脑、服务器以及其他嵌入式系统等。 #### 二、MT48LC系列SDRAM特点 - **PC100及PC133兼容性**:这些SDRAM芯片符合PC100和PC133标准,确保了与主流主板的良好兼容性。 - **全同步设计**:所有信号均在系统时钟的正沿处被注册,这有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 **内部流水线操作**:允许每个时钟周期内改变列地址,从而实现快速的数据读写操作。 - **内部银行机制**:可以隐藏行访问和预充电过程,进一步提升了访问速度。 - **可编程突发长度**:支持1、2、4、8或整页长度的突发访问模式,为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了灵活性。 - **自动预充电功能**:支持自动预充电和同时自动预充电模式,简化了内存管理。 - **自刷新模式**(仅适用于非汽车级设备):提供了一个无需外部控制器介入的自刷新机制,降低了系统设计复杂度。 - **自动刷新**:根据工作温度范围的不同,提供了64ms或16ms的自动刷新周期。 - **低电压TTL兼容输入输出**:采用+3.3V±0.3V的单电源供电,符合LVTTL标准,简化了电路设计。 #### 三、MT48LC系列SDRAM配置参数 - **MT48LC64M4A2 – 16兆×4×4个银行** - 刷新计数:8K - 行地址:8K (A0–A12) - 银行地址:4 (BA0, BA1) - 列地址:2K (A0–A9, A11) - **MT48LC32M8A2 – 8兆×8×4个银行** - 刷新计数:8K - 行地址:8K (A0–A12) - 银行地址:4 (BA0, BA11) - 列地址:1K (A0–A9) - **MT48LC16M16A2 – 4兆×16×4个银行** - 刷新计数:8K - 行地址:8K (A0–A12) - 银行地址:4 (BA0, BA1) - 列地址:512 (A0–A8) #### 四、关键时序参数 SDRAM的时序参数对于理解其性能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时序参数: - **时钟频率**:不同的速度等级对应不同的最大时钟频率,例如-6A等级支持的最大时钟频率为167MHz。 - **访问时间**:即CAS延迟(CL),表示从发出命令到数据可用的时间间隔。例如,在CL=2时,-6A等级的访问时间为5.4ns。 - **设置时间**:信号必须在时钟上升沿之前稳定的时间,通常为1.5ns。 - **保持时间**:信号必须在时钟上升沿之后保持稳定的时间,通常为0.8ns。 #### 五、封装选项 MT48LC系列SDRAM提供了多种封装选项,包括但不限于: - **54针TSOPII OCPL2封装**(400mil),这是一种标准封装,支持铅基或无铅版本。 - **60球FBGA封装**(8mm×16mm),适用于x4和x8配置,也支持铅基和无铅版本。 Micron的MT48LC系列SDRAM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适用性成为了许多高性能计算系统中的首选内存解决方案。无论是从技术角度还是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这些SDRAM芯片都体现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水平。对于那些希望深入了解SDRAM内部工作原理及其在现代计算系统中角色的专业人士而言,Micron提供的SDRAM说明文档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学习资源。
2025-09-04 09:51:05 2.59MB sdram MT48LC 说明文档 动态存储
1
编写名为strdup的函数,此函数使用动态存储分配来产生字符串的副本。例如调用 • p= strdup(str); • 将为和str相同的字符串分配空间,并且把字符串str的内容 复制给新字符串,然后返回指向新字符串的指针,如果非配 失败则返回空指针。
2022-05-11 10:35:17 387B strdup 动态存储分配 地址匹配
1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m0_37814112/article/details/122170537
2021-12-27 19:01:22 12.56MB nfs动态存储
1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m0_37814112/article/details/120864787 说明:测试资源,包含镜像及yaml资源清单文件以及pvc测试文件
2021-10-22 09:00:51 12.56MB nfs-client kubernetes
1
cpp代码-(动态存储)设n阶矩阵,输入n*n个元素,并输出指定的第k行
2021-07-15 18:03:45 846B 代码
1
,在sql server存储过程中进行日期计算,按日期建表效率最高,下面就公司项目的部分动态存储过程粘贴出来
2021-07-15 11:51:34 37KB 日期 保存数据 存储过程
1
这是动态存储分配算法的实验报告, 包含有界面和源码。
2021-07-07 14:56:07 172KB 操作系统
1
在压缩包下存放的是图书管理系统课设报告以及在 centos 7 操作系统下开发的基于 C 语言开发的图书管理系统,开发环境为 centos 7 下的 gcc 编译器,本代码复制粘贴到该编译器下后,配置好必要的环境之后,便可以正常运行,对于图书信息的存储采用了文件的动态存储方式进行数据信息的存储和读取。本系统适用于 Linux 操作系统初学者对于课程设计的需求,操作简单,欢迎广大初学者朋友的下载与学习。
2021-06-20 11:03:09 114KB C centos7 gcc 动态存储过程
编译预处理和动态存储分配
2021-06-14 22:00:05 2.87MB 编译预处理和动态存储分配
1
多年前写的复制目标数据库指定表的数据到本地表。 程序丢了可惜,分享下。 执行存储过程,通过指定目标数据库登录信息,动态生成dblink,打开游标,按批次插入本地指定表中,每批次1万条数据。同步记录和日志信息写在自动生成的sync_log表中。同步完成后自动删除动态生成的存储过程、dblink。 本程序不同步blob和clob字段,玩oracle的人都懂,用sql同步此类数据,速度上不去,此类数据应该要用导出导入的方式提升速度。 具体请参阅程序,可根据自已需要进行修改。 参数说明: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syncTable( ip IN VARCHAR2,--目标数据库ip地址 port IN NUMBER,--目标数据库端口号 sid varchar2,--目标数据库SID ora_user VARCHAR2,--目标数据库登录用户名 passwd VARCHAR2,--目标数据库登录密码 src_table_name IN VARCHAR2,--目标数据需要同步的表(数据源) dest_table_name IN VARCHAR2,--把目标表同步到本地库的表名,无则创建与目标表一致的表名 errMsg OUT VARCHAR2)--输出执行信息。 程序同步到执行结束时的目标表所有数据,不按任何字段排序,只判断并记录row_number()到日志表,中断后重新执行可继续同步,如果目标表频繁读写,不保证数据完全正常,故最好是目标表不变动情况下执行同步。 有问题请私信或留言。
2021-05-11 13:17:36 13KB oracle dblink 复制表数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