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高温热害问题,基于煤矿采掘工作面的空间特征和工艺特点,提出了以液态CO2作为冷源的高温矿井液态CO2相变制冷降温技术,运用液态CO2相变释放的冷量与工作面的高温空气进行换热作用,降低工作面的环境温度及湿度,同时将相变产生的气态CO2注入采空区防治煤自燃。液态CO2相变制冷降温系统具有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备投入成本低、适应性强等优点。在板石煤矿52305掘进工作面进行液态CO2相变制冷降温技术的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液态CO2的平均消耗速率为1.015 m3/h时,掘进工作面空气温度降低了6.9℃,含湿量减少4.94g/kg,液态CO2的冷量利用率为77.36%。液态CO2相变制冷降温技术能够有效改善井下工作环境,具有较强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2025-11-18 23:50:28 1.22MB 行业研究
1
MATLAB仿真级联H桥储能变流器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2MW 10kV高压直挂式储能系统相内相间SOC均衡与单极倍频调制技术,matlab仿真级联H桥储能变流器,高压直挂式储能变流器,储能变器,相内SOC均衡,相间SOC均衡,零序电压注入法,单极倍频载波移相调制,2MW 10kV等级,14级联,可以根据要求修改级联数目 ,MATLAB仿真;级联H桥储能变流器;高压直挂式储能变流器;储能变换器;相内SOC均衡;相间SOC均衡;零序电压注入法;单极倍频载波移相调制;2MW 10kV等级;级联数目,MATLAB仿真级联H桥储能变流器(2MW 10kV)的零序电压均衡控制
2025-11-18 22:15:47 727KB
1
每一种电子式的测量计都会有精度误差的,但是由于各个国家所标的精度等级是不一样的,比如,中国和美国等国家标的精度是传感器在线性度最好的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测量范围的10%到90%之间的精度;而欧洲标的精度则是线性度最不好的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测量反的0到10%以及90%到100%之间的精度.如欧洲标的精度为1%,则在中国标的精度就为0.5%。
2025-11-15 11:15:23 48KB 压力变送器 精度等级 接液材质
1
罗斯蒙特的3144P型温度变送器是一款广泛应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高精度温度测量设备。这款变送器能够将热电偶或热电阻传感器的信号转换为标准的4-20mA直流电信号,便于远程传输和控制系统读取。通过这次“罗斯蒙特-3144P型温度变送器培训”资料,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功能特点、安装调试方法以及日常维护等重要知识点。 我们要了解温度变送器的基本概念。温度变送器是一种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设备,它通常与各种类型的温度传感器(如热电偶、热电阻)配合使用,将物理温度量转换为工业上常用的电流或电压信号。罗斯蒙特的3144P型变送器支持多种类型和等级的热电偶与热电阻,提供宽广的温度测量范围和高精度。 3144P型变送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传感器的温度变化产生的微小电压或电阻变化,通过内置的电路进行放大和线性化处理,最终输出稳定的4-20mA电流信号。这个电流信号与被测温度成正比,且不受线路电阻的影响,保证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在培训中,我们还将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热电偶或热电阻,考虑的因素包括测量范围、精度要求、环境条件以及安装位置等。同时,3144P型变送器的接线方式也至关重要,正确接线能确保信号的准确传输。 安装调试方面,我们会探讨最佳的安装位置,以避免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避免强电磁场、振动以及热源直射等。此外,设置变送器的零点和量程也是调试的关键步骤,这需要根据实际应用的温度范围来调整。 在维护方面,定期的检查和校准可以确保变送器的长期稳定性和准确性。了解如何检测和处理故障,例如信号漂移、异常报警等,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3144 培训.PPT”文件很可能包含了这些内容的详细讲解,包括变送器的结构图、工作流程图、实际应用案例以及故障排查指南等。通过学习这份资料,无论是工程技术人员还是操作人员,都能提升对罗斯蒙特3144P型温度变送器的理解和使用技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各类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需求。
2025-11-14 16:35:57 1.32MB 综合资料
1
6.6KW双向DAB CLLC变换器是一种高效能的电力电子转换设备,它采用CLLC谐振技术结合双有源桥(DAB)结构,实现了高效率的功率双向传输。CLLC谐振变换器由电感L和电容C组成的谐振电路,结合变压器的漏感和互感特性,以达到在宽负载范围内的高效能传输。CLLC结合DAB技术的变换器,可以在不同工作模式下实现AC/DC和DC/AC的双向转换,广泛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充电器、储能系统和电力系统中。 本资料包含了双向DAB CLLC变换器的设计和测试全过程的关键文件。其中包括原理图和PCB设计文件,这是进行硬件设计与调试的基础。原理图展示了变换器的整体结构和各个电子元件的布局与连接方式,而PCB文件则详细记录了电路板的物理布局,包括走线、焊盘、元件封装等信息,这有助于深入理解电路板的设计思路和制造要求。 DSP源码部分涉及到变换器的数字信号处理,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在这里用于实现对变换器的精确控制和管理。源码是变换器能够正常运行的核心,它包含了变换器启动、运行、保护、故障处理等多方面的控制算法。开发者可以通过分析源码来了解变换器的控制逻辑和执行流程,为后续的二次开发提供参考。 仿真模型则为变换器的设计提供了验证平台。通过使用仿真软件建立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可以模拟变换器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快速识别设计中的潜在问题。仿真模型的建立基于变换器的电路原理和元件参数,它可以帮助设计者优化电路结构,提高设计的成功率和效率。 计算资料是变换器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包括了变换器工作时所需的电气参数计算、损耗估算、效率分析等。通过精确的计算,设计者可以对变换器的整体性能有一个全面的预估,并据此调整设计参数以达到最优的性能指标。 测试报告则对变换器的最终性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测试报告通常包括变换器的效率、稳定性、温度测试、EMC测试和安全测试等内容。通过测试报告,使用者可以对变换器的实际运行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判断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应用标准。 6.6KW双向DAB CLLC变换器的相关资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设计参考。从原理图PCB到DSP源码,从仿真模型到计算资料,再到测试报告,每一个环节都对变换器的设计和优化至关重要。这些资料不仅适用于从事电力电子技术的工程师进行学习和参考,也是相关专业学生进行深入研究的宝贵资源。
2025-11-13 21:15:34 1.51MB
1
三相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整流器:双闭环与多种控制策略详解(2020b版及以上),三相MMC整流器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深度解析双闭环与多种控制策略及载波移相调制技术,模块化多电平变器(MMC),本模型为三相MMC整流器。 控制策略:双闭环控制、桥臂电压均衡控制、模块电压均衡控制、环流抑制控制策略、载波移相调制,可供参考学习使用,默认发2020b版本及以上。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三相MMC整流器;双闭环控制;桥臂电压均衡控制;模块电压均衡控制;环流抑制控制策略;载波移相调制;2020b版本及以上。,三相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整流器:双闭环与均衡控制策略解析与应用
2025-11-10 23:04:54 7.46MB sass
1
逆变技术是电力电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将直流电(DC)转换为交流电(AC)。在本项目“DanXiangNiBian_逆变_matlab/simulink_universal_universalbridge_”中,我们将重点探讨如何使用MATLAB/Simulink环境中的Universal Bridge模块来构建一个简单的单相逆变器模型,以及PWM(脉宽调制)Generator在其中的作用。 让我们了解什么是Universal Bridge。在Simulink中,Universal Bridge是一个多功能的电力开关模型,它可以模拟不同类型的电力开关电路,如半桥、全桥或推挽等。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关注的是全桥逆变器,它由四个开关器件(通常是IGBT或MOSFET)组成,通过控制这些开关的通断状态,可以将直流电压转换为可调频率和幅值的交流输出。 PWM Generator模块是控制逆变器的关键组件。它生成一系列宽度可调的脉冲,这些脉冲的占空比决定了逆变器输出的平均电压。PWM技术允许我们在不改变电源电压的情况下调整输出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从而实现对逆变器输出功率的精确控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PWM Generator通常可以设定调制频率、死区时间等参数,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在“DanXiangNiBian.slx”模型文件中,我们可以预见到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 **PWM Generator**:生成控制逆变器开关的PWM信号。这里的设置可能包括PWM的频率、占空比以及死区时间,以确保开关器件的正确同步并避免直流通路。 2. **Universal Bridge**:作为主电路模型,四个开关器件根据PWM信号的高/低电平状态交替导通,形成交流输出。模型会考虑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和延迟效应。 3. **直流电源**:提供逆变器输入的直流电压源,可以是电池、超级电容或者燃料电池等。 4. **滤波器**:为了消除开关过程中产生的高频谐波,通常会在逆变器输出端添加LC滤波器,以获得更纯净的正弦波形。 5. **测量与显示**:监控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电流,以及开关器件的状态等,以便于分析和优化逆变器性能。 6. **控制逻辑**:这部分可能包含一个简单的控制器,用于根据设定的参考电压和实际输出电压之间的误差调整PWM Generator的占空比,实现闭环控制。 这个项目非常适合初学者,因为它提供了从基础出发理解逆变器工作原理的机会。通过仿真和调整模型参数,学习者能够深入理解PWM调制、开关器件操作以及逆变器控制策略等关键概念。同时,Simulink的可视化界面使得模型分析和调试变得更加直观和便捷。在掌握基本逆变器设计后,可以进一步探索多相逆变器、有源滤波器、最大功率点跟踪等高级话题,从而深化对电力电子系统设计的理解。
2025-11-10 14:21:35 22KB matlab/simulink universal
1
光伏系统是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的一种发电系统,它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电能。这一转换过程主要通过光伏电池板实现,而光伏电池板的主要构成单元是太阳能电池。在发电过程中,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换为直流电能。为了能够将这种直流电能转换为符合电网标准的交流电能,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电力电子转换装置,其中包括升压电路和逆变电路。 升压电路,即boost电路,是一种DC-DC变换器,它的主要功能是将光伏板输出的电压进行提升,以达到所需的直流母线电压水平。在本文中提到的400V直流母线电压,就是一个经过boost电路提升后的电压值。这一步骤对于确保整个系统的效率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逆变器能否高效工作。 逆变器的作用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而单相SPWM逆变器是一种特定类型的逆变器,它利用正弦脉宽调制技术产生与电网频率同步的交流电压。SPWM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输出电压的谐波含量,达到电网并网的要求。本文中提到的输出交流电压为220V,这是通过SPWM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后得到的电压值。 负载可调指的是在仿真系统中可以模拟不同大小的负载需求,以便于研究系统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性能。THD小于5%说明输出的交流电波形纯净度高,总谐波失真小,满足电网的质量要求。纹波小则是指电压或电流输出中的波动幅度小,这同样是为了保证电能质量。 Simulink是MathWorks公司推出的一款基于MATLAB平台的多域仿真和基于模型的设计工具,它广泛应用于复杂动态系统的建模、仿真、分析和原型设计。在光伏系统的仿真中,Simulink可以用来构建包括光伏电池模型、boost电路、SPWM逆变器以及电网模型在内的整个发电系统,进行动态特性和控制策略的分析研究。 从文件名称列表可以看出,这些文件内容涉及了光伏系统电路、单相逆变并网仿真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文档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光伏系统的设计、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通过逆变并网技术将太阳能转换的直流电能有效地接入到交流电网中。此外,还包括了对输出电能质量的控制,如THD和纹波控制,确保能够满足并网标准并提供高质量的电能输出。 在光伏系统电路和单相逆变并网仿真方面,相关研究和分析将有助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减少损耗,优化电能质量,这对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光伏系统作为太阳能利用的重要途径,其技术进步将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的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5-11-10 14:19:37 132KB
1
### 基于PyTorch框架的变分自编码器(VAE)图像生成项目 ####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一个基于PyTorch框架实现的变分自编码器(VAE)项目,专注于图像生成和重建任务。VAE是一种生成模型,通过学习数据的潜在分布来生成新的数据样本。本项目使用自制数据集进行训练,数据集中包含中间有一条不规则黑线的图像。 #### 项目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1. 数据处理 使用自制数据集,数据集中包含中间有一条不规则黑线的图像。 数据集处理包括加载和预处理图像数据。 2. 模型架构 编码器连续使用卷积层、批量归一化和LeakyReLU激活函数(CBL)来学习图像特征。 重参数化对学习的特征进行正态分布采样。 解码器使用反卷积层、批量归一化和LeakyReLU激活函数(DCBL)将采样后的数据还原回原图。 3. 效果展示 重建效果展示了模型对输入图像的重建效果,图像质量较高。
2025-11-10 10:31:49 683KB
1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基于SSA(Summarized Square Algorithm)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在风电功率分配中的应用。传统VMD和EMD方法虽有一定效果,但面对复杂风电功率波动时表现不佳。SSA优化后的VMD(SSAVMD)能更精准地分析风电功率信号的模态分布,提高功率分配精度。文中提出高频功率分配给超级电容、低频功率分配给蓄电池的策略,同时引入了由样本熵、聚合代数和Pearson相关性组成的创新适应值函数,提升了优化过程的科学性和效率。最终,该策略在混合储能系统中展现了显著效果,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新能源技术研究的专业人士,以及对风电功率分配感兴趣的科研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优化风电功率分配的混合储能系统,旨在提高风电功率的稳定输出和分配效率,推动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发展。 其他说明:该策略不仅理论新颖,而且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色,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深化并拓展其应用范围。
2025-11-08 22:40:29 1.01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