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1955-2022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

上传者: 40717107 | 上传时间: 2025-04-23 21:50:05 | 文件大小: 452KB | 文件类型: PDF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 LY/T 1955—2011《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与LY/T 1955—201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林地的定义(见第 3 章); ——修订了林地落界的定义(见第 3 章,见 2011 版第 3 章); ——修订了林地落界的任务,增加了林地范围确定及林地更新调查评价(见第4 章,见2011版第4 章); ——删除了落界工作内容(见第 4 章,见 2011 版第 4 章); ——增加了落界基本单位(见第 5 章) ——修订了林地分类系统、数学基础(见第 5 章,见 2011 版第 5 章)——修订了区划体系(见第 6 章,见 2011 版第 7 章) ——修订了林地落界条件与方法(见第 7 章,见 2011 版第 7 章);——增加了落界流程章节(见第八章) ——将原检查认定与验收章节,修订为质量检查和成果认定上报两个章节(见第9 章和第11章,见 2011 版第 9 章); ——修订了成果产出(见第 10 章,见 2011 版第 8 《LY/T 1955-2022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是中国林业行业的标准,旨在规范林地保护与利用规划中的边界界定过程,确保林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本规程按照GB/T 1.1—2020的标准进行编制,对2011年的版本进行了全面修订,提升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在新版本中,规程增加了“林地”的定义,明确林地是指覆盖有森林植被,或者具备森林形成条件的土地,包括天然林地和人工林地。同时,修订了“林地落界”的定义,即指在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基础上,将规划林地的具体边界落实到实地的过程,以确保规划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规程的修订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林地落界的任务扩展,不仅包括原有的工作内容,还新增了林地范围的确定和林地更新调查评价,以更全面了解林地现状和动态变化。 2. 删除了原有的落界工作内容,可能是因为这部分内容已经融入到其他章节或被新的工作任务取代。 3. 引入了“落界基本单位”,可能是为了便于操作和管理,将林地划分为更小的管理单元,便于精确界定和分析。 4. 对林地分类系统进行了修订,以适应新的生态和管理需求,可能包括了对不同类型的森林、林木、林地功能等方面的细化分类。 5. 区划体系的修订,可能涉及到林地的功能分区、保护级别、利用方式等方面的调整,以更好地适应林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策略。 6. 林地落界条件与方法的修订,可能涉及了采用的新技术和方法,如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等,以提高划定边界的工作效率和精度。 7. 新增了“落界流程”章节,详细阐述了从规划到实际落地的整个过程步骤,包括数据收集、分析、决策、实地操作等环节,增强了规程的指导性。 8. 原有的“检查认定与验收”章节被拆分为“质量检查”和“成果认定上报”两个独立章节,强化了质量控制和成果的标准化上报。 9. 成果产出的修订可能涉及到新的成果形式、内容要求和提交方式,以满足信息化管理和决策支持的需求。 规程还包括多个附录,如林地落界属性因子及代码、林地质量等级评定方法、数字正射影像DOM的主要技术要求、林地落界检查表和统计表,这些都是实际操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和参考。 LY/T 1955-2022规程的修订加强了林地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合规性,对于提升林地保护利用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件下载

评论信息

免责申明

【只为小站】的资源来自网友分享,仅供学习研究,请务必在下载后24小时内给予删除,不得用于其他任何用途,否则后果自负。基于互联网的特殊性,【只为小站】 无法对用户传输的作品、信息、内容的权属或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科学性、完整权、有效性等进行实质审查;无论 【只为小站】 经营者是否已进行审查,用户均应自行承担因其传输的作品、信息、内容而可能或已经产生的侵权或权属纠纷等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基于网友分享,根据中国法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二条之规定,若资源存在侵权或相关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人员,zhiweidada#qq.com,请把#换成@,本站将给予最大的支持与配合,做到及时反馈和处理。关于更多版权及免责申明参见 版权及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