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者: soorou
|
上传时间: 2025-09-10 08:46:55
|
文件大小: 2.89MB
|
文件类型: PDF
2025年我国网络安全发展形势展望报告指出,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将进入新的快速增长阶段,零信任安全架构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数据安全技术和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能力都将得到提升。但是,我们还需面对包括国家级网络对抗加剧、产业发展动能待释放、新型基础设施防护体系不健全、技术创新能力待提高、政策法规可操作性待完善以及新技术应用引发的安全风险等挑战。
报告建议从六个方面着手应对,分别为:提高网络安全攻防能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培育网络安全优势企业、加强新型工业化网络安全体系、完善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和强化关键基础设施的防护能力。
在网络安全产业方面,预计将迎来新的增长阶段,零信任市场持续扩大,数据安全技术和应用进程加快,通用网络安全产品市场继续主导,数据与隐私安全市场快速增长。同时,网络安全产品与服务将趋向集成化、多元化发展,安全产品将集成更高级的威胁检测、自动化响应和数据保护功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网络安全产品将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以满足各行业企业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
零信任安全架构将在各行各业加快应用落地。全球各国已持续投资研发零信任相关技术,抢占网络安全技术制高点。我国也已发布相关国家标准,预计未来零信任技术将拓宽应用边界,重点行业加快落地,提供数字经济发展的安全保障。
面对这些发展形势,赛迪研究院提出在六个方面的建议措施,以全方位强化我国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这六个方面包括全面提高网络安全攻防能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培育网络安全优势企业、加强新型工业化网络安全体系、完善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强化关键基础设施防护能力。
在展望2025年网络安全发展形势时,报告也强调了网络安全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挑战包括:国家级网络对抗风险加剧、产业发展动能释放不足、新型基础设施防护体系不健全、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数据安全政策法规可操作性需提升以及新技术新应用融合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机遇则在于,随着安全成为企业新诉求,产业规模有望持续扩大,数字化转型深入将推动安全企业能力整合和服务化安全运营,人工智能的赋能效应将推动网络安全产品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此外,零信任架构的快速发展和技术标准的完善将为产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展望2025年,网络安全产业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有望形成新的发展动能,并在提升产业规模、推进技术创新和深化行业应用等多方面取得新的突破。通过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能够为我国网络安全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