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R P.838-3建议书

上传者: m0_56846436 | 上传时间: 2025-08-14 20:32:33 | 文件大小: 747KB | 文件类型: PDF
国际电联提供的降雨损耗计算建议书,可用于计算由于降雨导致的信号传输损耗值。 根据本建议书,基于C++语言编写的代码可参考:https://blog.csdn.net/m0_56846436/article/details/134816435?spm=1001.2014.3001.5502 《ITU-R P.838-3建议书》是国际电联发布的一份关于降雨损耗计算的重要技术文档,主要用于计算因降雨导致的无线电信号传输损耗。这份建议书提供了科学的预测方法,适用于频率范围从1到1000 GHz的各种通信系统。降雨损耗计算在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因为降雨可以显著影响电磁波的传播。 建议书中,降雨损耗(γR,单位为dB/km)是基于降雨强度R(单位为mm/h)的幂次律关系计算得出的,具体公式为γR = kR^α。这里的k和α是与频率f(单位为GHz)相关的系数,可以通过以下两个等式确定: 1. 系数k的计算公式为: ∑j = k + aj * log(f/1 GHz)^bj + cj * exp(mk * log(f/1 GHz) + ck) 2. 系数α的计算公式为: ∑j = α + aj * log(f/1 GHz)^bj + cj * exp.mj * log(f/1 GHz) + cα 这两个等式是通过对离散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到的。系数k和α分为水平极化(kH,αH)和垂直极化(kV,αV)两种情况,其具体数值分别在表1、表2、表3和表4中给出。表5则列出了不同频率下kH、αH、kV和αV的数值,便于快速查询。 此外,对于线极化和圆极化的情况,可以通过等式(4)和(5)计算k和α的组合值,其中θ是路径斜角,τ是相对水平位置的极化斜角(对于圆极化,τ=45度)。 建议书还附带了图表,如图1至图4,分别展示了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的k和α系数随频率变化的趋势,帮助工程师直观理解并应用这些数据。 《ITU-R P.838-3建议书》为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确保在降雨条件下通信链路的可靠性和性能。通过理解和应用书中的计算方法,工程师能够预估降雨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补偿措施,保证通信质量。

文件下载

评论信息

免责申明

【只为小站】的资源来自网友分享,仅供学习研究,请务必在下载后24小时内给予删除,不得用于其他任何用途,否则后果自负。基于互联网的特殊性,【只为小站】 无法对用户传输的作品、信息、内容的权属或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科学性、完整权、有效性等进行实质审查;无论 【只为小站】 经营者是否已进行审查,用户均应自行承担因其传输的作品、信息、内容而可能或已经产生的侵权或权属纠纷等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基于网友分享,根据中国法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二条之规定,若资源存在侵权或相关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人员,zhiweidada#qq.com,请把#换成@,本站将给予最大的支持与配合,做到及时反馈和处理。关于更多版权及免责申明参见 版权及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