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者: louis7617
|
上传时间: 2025-10-31 11:08:24
|
文件大小: 16KB
|
文件类型: DOCX
为了应对软件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种突发事件,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档制定了一系列的应急预案措施。文档首先界定了信息系统由计算机设备、网络设施、软件及社会保险数据等组成,强调了制定预案的必要性,并指出预案应遵循国家关于信息安全分类分级指南、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治理指南等相关法规。
文档将信息系统的突发事件分为八类,包括网络攻击、信息破坏、信息内容安全、网络故障、软件系统故障、灾难性事件以及其他突发事件。这些事件根据对信息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被划分为四个等级:一般级、较大级、重大级和特别重大级。
为了保障信息系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恢复,文档提出了以下保障措施:备份系统数据、预留网络硬件和服务器设备、与专业技术公司合作、签订维护保养协议、强化信息安全教育和意识、组织信息网络安全教育等。
预警机制是该预案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外部预警信息和内部预警信息的分类。预警信息涉及监测局域网通讯性能、网络与安全设备的运行状态、服务器性能、数据库性能、应用系统性能、安全审计记录、计算机和网络漏洞报告、病毒公告等。应急小组负责日常监测工作,并在发现预警信息时迅速分析并根据预警信息采取相应措施。
在工作职责方面,文档指出有一个预防和处理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工作协调小组(应急小组),负责整个预案的实施和业务协调,发布应急指令,并明确领导与成员的职责。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小组应及时响应,组织人员分析故障原因,并在规定时间内初步确定故障等级,对于较大或以上的事件,则需要上报领导,并及时对外公布信息。
响应程序明确要求信息系统使用单位或人员在发现突发事件时立即报告给应急小组,由应急小组在短时间内组织人员查找故障原因,并初步判定故障等级。对于较大或以上的突发事件,应急小组应及时通知全体员工并做好相关解释工作,通过电话、网络、短信等方式通知参保单位经办人员。
本文档详细制定了关于软件信息系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的分类与级别划分、保障措施、预警机制、工作职责和响应程序,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和影响,保证信息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