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者: a18007931080
|
上传时间: 2025-09-04 16:16:34
|
文件大小: 329KB
|
文件类型: DOC
全国计算机一级MS-Office选择题涉及计算机基础理论、术语及应用等领域的知识点。以下内容基于提供的文档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1.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名为ENIAC,这台计算机标志着现代计算机时代的开始。它在1946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2. 计算机主机电子器件的发展顺序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进化。这一发展历程体现了计算机技术从最初的笨重和低效到如今的微型化和高效率的转变。
3. 第二代计算机主要特点包括使用晶体管作为逻辑元件、运算速度大幅提高、使用磁芯作为主要内存材料、外存储器使用磁盘和磁带。第二代计算机较之第一代计算机在速度、存储、可靠性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
4. 世界公认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于1946年。这台计算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电子计算机时代。
5. 根据GB2312-80国标编码规定,二级次常用汉字数量为3008个。这一标准为中国信息处理提供了统一的标准,有助于汉字的存储和处理。
6. 在计算机发展中,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巨型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体现了计算机技术向更便携、互联、智能和功能强大的方向发展。
7.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简称为CAD,它在工程设计、建筑设计、制造行业等领域应用广泛,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精确度。
8.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涉及到计算机控制的机械制造过程,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则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教育和学习过程。
9. 仿真模拟,如核爆炸和地震灾害模拟,属于计算机辅助科学计算的范畴。这方面的应用体现了计算机技术在科学实验和灾害预测中的重要作用。
10. ASC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是一种用于字符编码的标准,用于计算机通信和数据处理。在ASCII码中,字母和数字都有对应的一个唯一的编码值。
11. 计算机中最小的数据单位是位(bit)。它代表着一个二进制数字,即0或1。位是构建更复杂数据类型如字节、字等的基础。
12. 数据和信息的关系是密切的,数据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是数据经过处理后的结果。数据处理可以产生有意义的信息,但数据本身并不具备意义。
13. 计算机的主要特性包括处理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逻辑判断能力强、网络和通信功能强等。这些特性使得计算机能够应用于各种领域,从科研、教育到娱乐和日常管理。
14. 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和交互性是其最主要的两个特点。集成性指的是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交互性则意味着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与多媒体内容进行实时交互。
15. 计算机字长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计算机系统或同一系统的不同配置都可能有不同的字长。字长指的是计算机进行运算时,CPU一次性处理数据的位数,影响着计算机性能。
以上知识点覆盖了计算机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从计算机发展史到具体技术应用,再到信息与数据的关系,对计算机一级MS-Office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进行了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