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人工鱼群算法的寻优机理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自适应人工鱼群算法,通过赋予人工鱼更多的智能,使每条人工鱼都能根据鱼群的状态自动地选择并适时调整自身的视野和步长,从而简化了参数设定,提高了收敛速度和寻优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人工鱼群算法,在寻优精度、收敛速度及克服局部极值的能力方面均有提高。
2024-09-25 09:12:57 517KB 论文研究
1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实现对关键参数testab的生成,并通过合理的防封禁策略确保接口请求的安全性。每个步骤的代码和逻辑都经过仔细测试,确保无bug且能正常运行。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在实际项目中有效地使用jsvmp算法生成关键参数并进行接口请求。以上内容仅供学习参考,需要代码的关注私信。​代码禁止用作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自负!!!!!!!代码禁止用作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自负!!!!!!!代码禁止用作商业或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自负!!!!!!!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2024-09-24 15:52:14 30KB
1
随机森林算法 机器学习5—分类算法之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pdf 机器学习5—分类算法之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pdf 机器学习5—分类算法之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pdf 机器学习5—分类算法之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pdf 机器学习5—分类算法之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pdf 机器学习5—分类算法之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pdf 机器学习5—分类算法之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pdf 机器学习5—分类算法之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pdf 机器学习5—分类算法之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pdf 机器学习5—分类算法之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pdf 机器学习5—分类算法之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pdf 机器学习5—分类算法之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pdf 机器学习5—分类算法之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pdf 机器学习5—分类算法之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pdf 机器学 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是一种基于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理念的分类算法,它通过构建并结合多个决策树来进行预测。随机森林的核心在于利用多个决策树的多样性来提高整体预测准确性,减少过拟合的风险。 1. **随机森林的构成** 随机森林中的“森林”指的是由许多决策树组成的集合,而“随机”体现在两个方面:每棵树的训练样本是从原始训练集中通过有放回抽样(Bootstrap Sampling)得到的子集,这种方式称为自助采样,确保了样本的多样性和重复性;构建每棵树时,不是从所有特征中选择最佳分割点,而是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特征进行分割,增加了特征选择的随机性。 2. **随机森林的特点** - **抗过拟合**:由于样本和特征的随机性,随机森林能够避免单一决策树的过拟合问题。 - **稳定性**:随机性导致每棵树的性能可能有所不同,但整体上增强了模型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 **无需特征选择**:随机森林可以在高维数据上运行,不需要预处理进行特征选择。 - **并行计算**:因为每棵树可以独立训练,所以适合并行化处理,加快训练速度。 - **可解释性**:虽然整体模型解释性不如单棵决策树,但可以分析各个特征的重要性,提供一定的解释性。 3. **随机森林的生成过程** - **样本抽取**:从原始训练集中随机抽取与原数据大小相同且有放回的子集,形成训练每棵树的数据集。 - **特征选择**:在构建决策树节点时,不是从所有特征中选取最佳分割点,而是从k个随机选取的特征中选择最佳,通常k等于特征总数的平方根。 - **树的构建**:基于抽样的数据集和随机特征子集,构建决策树。每棵树都尽可能生长到最大深度,以增加多样性。 - **集成预测**:对于新的输入样本,通过所有树进行分类,多数投票决定最终类别。 4. **优缺点** - **优点**:抗噪、无需特征选择、处理高维数据能力强、并行化效率高、实现简单。 - **缺点**:参数调整复杂、训练和预测速度相对较慢、模型解释性相对较差。 随机森林的性能通常优于单一的决策树,因为它通过集成学习减少了过拟合的风险,增强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同时,它还能通过计算特征重要性来辅助特征选择,是机器学习领域广泛应用的分类算法之一。
2024-09-24 14:54:11 619KB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
1
路径规划在IT行业中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在机器人导航、游戏设计和地图绘制等领域。A*(A-star)算法是路径规划领域中一个经典的启发式搜索算法,它在保证找到最优解的同时,相比于Dijkstra算法,大大提高了搜索效率。本教程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Python来实现A*算法。 A*算法的核心思想是结合了Dijkstra算法的全局最优性和贪婪最佳优先搜索的局部最优性。它使用了一个评估函数f(n) = g(n) + h(n),其中g(n)是从初始节点到当前节点的实际代价,h(n)是从当前节点到目标节点的预计代价(启发式函数)。启发式函数通常是曼哈顿距离或欧几里得距离,但也可以根据具体问题定制。 Python实现A*算法需要以下步骤: 1. **数据结构**:我们需要定义节点类,包含节点的位置、代价g(n)、预计代价h(n)以及父节点引用,用于构建搜索树。 ```python class Node: def __init__(self, position, g=0, h=0, parent=None): self.position = position self.g = g self.h = h self.parent = parent ``` 2. **启发式函数**:根据问题定义h(n)。例如,如果是在网格环境中,可以使用曼哈顿距离或欧几里得距离。 ```python def heuristic(node1, node2): return abs(node1.position[0] - node2.position[0]) + abs(node1.position[1] - node2.position[1]) ``` 3. **开放列表和关闭列表**:开放列表存放待评估的节点,关闭列表存放已评估过的节点。 4. **主要搜索函数**:这是A*算法的核心,包含一个循环,直到找到目标节点或开放列表为空。 ```python def a_star(start, goal, grid): open_list = PriorityQueue() open_list.put(start, start.g + start.h) closed_list = set() while not open_list.empty(): current_node = open_list.get() if current_node.position == goal.position: return reconstruct_path(current_node) closed_list.add(current_node) for neighbor in get_neighbors(grid, current_node): if neighbor in closed_list: continue tentative_g = current_node.g + 1 # 假设相邻节点代价为1 if neighbor not in open_list or tentative_g < neighbor.g: neighbor.g = tentative_g neighbor.h = heuristic(neighbor, goal) neighbor.parent = current_node if neighbor not in open_list: open_list.put(neighbor, neighbor.g + neighbor.h) ``` 5. **路径重建**:从目标节点开始,沿着父节点回溯,构造出完整的最优路径。 ```python def reconstruct_path(node): path = [node] while node.parent is not None: node = node.parent path.append(node) path.reverse() return path ``` 6. **邻居获取**:根据问题环境定义如何获取当前节点的邻居,例如在二维网格中,邻居可能包括上下左右四个方向。 ```python def get_neighbors(grid, node): neighbors = [] for dx, dy in [(0, -1), (1, 0), (0, 1), (-1, 0)]: # 上下左右 new_position = (node.position[0] + dx, node.position[1] + dy) if is_valid_position(grid, new_position): neighbors.append(Node(new_position)) return neighbors ``` 7. **位置有效性检查**:确保新位置在网格内且无障碍。 ```python def is_valid_position(grid, position): x, y = position return 0 <= x < len(grid) and 0 <= y < len(grid[0]) and grid[x][y] !=障碍物 ``` 在实际应用中,`grid`通常是一个二维数组,表示环境地图,值为0表示可通行,非0表示障碍物。通过这个Python实现,我们可以为各种环境生成最优路径。 在"压缩包子文件的文件名称列表"中提到的"AStar"可能是一个包含上述代码实现的Python文件或者一个已经运行过的示例。通过阅读和理解这个文件,你可以更深入地掌握A*算法的Python实现细节,并将其应用到你的项目中。
2024-09-24 09:25:41 10KB python 人工智能
1
匈牙利算法,又称Kuhn-Munkres算法或KM算法,是一种用于解决完全匹配问题的图论算法。在数学优化领域,它能在一个赋权二分图中找到一个最大匹配,使得所有匹配的边的权重之和达到最小。在实际应用中,这种算法常用于任务分配、工作调度、资源配对等问题。 MATLAB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数学计算软件,它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库和环境来实现各种算法,包括匈牙利算法。在MATLAB中实现匈牙利算法,首先要理解其基本步骤: 1. **计算成本矩阵**:这是问题的输入,通常是一个n×n的矩阵,其中的元素代表两两之间匹配的成本或权重。矩阵的行和列代表两个集合中的元素,目标是找到一个匹配使得所有匹配的元素对的成本最小。 2. **寻找独立零**:在成本矩阵中查找独立的零元素,即那些不在任何已匹配边上的零元素。如果不存在这样的零元素,算法将进入下一步;如果存在,需要进行调整。 3. **校验**:通过操作矩阵(如增广路径)确保每行和每列至少有一个非负数。这一步是为了保证算法的可行性,因为匈牙利算法假设存在一个完美匹配。 4. **打勾划线**:算法的这一阶段涉及到一系列操作,如增加非零元素、减小零元素、标记匹配边等,以找到一个改进的匹配。这些操作会改变矩阵的结构,使得匹配更加优化。 5. **调用匈牙利算法主体**:MATLAB中,可以编写函数实现匈牙利算法的核心逻辑,该函数接收成本矩阵作为输入,并返回一个最优分配,以及匹配过程中的最小成本。 6. **返回最优分配结果**:经过一系列迭代,算法最终会找到一个满足条件的最优分配,即每个元素都被匹配且总成本最小。分配结果通常是一个大小为n的向量,表示各元素的匹配伙伴。 7. **最小成本**:除了分配结果,匈牙利算法还会返回匹配的最小总成本,这有助于评估优化程度和决策。 在MATLAB环境中,实现匈牙利算法通常涉及自定义函数或者使用已有的优化工具箱函数,例如`assignement`函数。通过阅读和理解`HungaryAlgorithm_matlab`这个压缩包中的代码,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如何在MATLAB中具体实现这个算法。这个代码可能包括定义成本矩阵、调用匈牙利算法函数、处理输出结果以及可视化匹配等步骤。 匈牙利算法是一种高效且实用的优化工具,MATLAB提供了便捷的平台来实现和应用这个算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匹配难题。
2024-09-23 20:31:09 2KB matlab 匈牙利算法
1
c语言实现的伊朗历和公历的相互转换 函数名称:ShamsiToMiladi 函数说明:转换波斯历为公历 函数名称:MiladiToShamsi 函数说明:转换公历为波斯历
2024-09-23 11:09:31 4KB
1
### Visual_C++数字图像处理典型算法及实现 #### 一、概述 《Visual_C++数字图像处理典型算法及实现》是一本系统性介绍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书籍,由杨枝灵、王开等人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于2003年1月出版。本书不仅涵盖了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还深入探讨了多种典型算法及其在Visual C++中的实现方法,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学习路径。 #### 二、主要内容概述 本书共分为12章,各章节内容紧密相连又各自独立,覆盖了数字图像处理的多个方面: 1. **位图及图像类的概念**:介绍了位图的基本概念和图像类的定义,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图像获取**:探讨了图像的采集方法和技术,包括硬件设备的选择和软件接口的使用。 3. **图像增强**:讲解了如何改善图像质量,使图像更清晰、更易于分析。 4. **图像复原**:针对图像因噪声或失真导致的质量下降问题,介绍了相应的复原技术。 5. **正交变换**:正交变换是图像处理中的一个重要工具,本章详细阐述了其原理和应用。 6. **压缩编码**:针对图像数据庞大的特点,介绍了多种有效的压缩编码技术。 7. **图像配准**:介绍了如何对多幅图像进行精确对齐,以提高图像融合的准确性。 8. **运动检测**:探讨了如何检测图像序列中的物体运动,这对于视频监控等领域非常重要。 9. **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图像识别的基础,本章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 10. **图像分割**:图像分割是将图像划分为若干个有意义的区域的过程,对于图像分析至关重要。 11. **图像识别**:基于图像的特征,介绍了几种图像识别的技术。 12. **其他相关知识**:包括了3D重建、图像模型建立等内容,为读者提供了更广泛的视角。 #### 三、特色与亮点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提供了大量的Visual C++源代码示例,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像处理技术。 2. **最新研究成果**:书中融入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如小波变换、Canny边缘检测算法、JPEG2000图像编码标准等,使读者能够接触到图像处理领域的前沿技术。 3. **实用性强**:通过具体的编程实例展示了图像处理的实际应用效果,便于读者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 4. **面向对象编程**:本书采用了面向对象的编程方式,这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同时也便于初学者学习面向对象编程思想。 #### 四、适用人群 - **科研人员**:对于从事图像处理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来说,本书是一本宝贵的参考资料。 - **工程师**:对于需要进行图像处理软件开发的工程师而言,本书提供的实用技巧和代码示例非常有价值。 - **学生**:对于学习计算机科学或相关专业的学生,本书不仅可以作为教材使用,也是自学的好帮手。 - **爱好者**:对于对数字图像处理感兴趣的爱好者,本书同样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 五、总结 《Visual_C++数字图像处理典型算法及实现》是一本全面而系统的数字图像处理专著,它不仅介绍了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和算法,还通过具体的Visual C++编程实例展示了这些理论和技术的实际应用。无论是对于专业研究人员还是对图像处理感兴趣的初学者来说,本书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学习资源。
2024-09-22 21:03:34 6.24MB 图像处理 图像处理实现
1
STM32F407是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推出的一款基于ARM Cortex-M4内核的微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设计。在本项目中,我们关注的是其高级数字转换器(ADC)功能,特别是多通道数据采集与DMA(直接内存访问)传输的结合,以及如何通过ADC测量获取的信号来估算CPU温度的均值。 ADC在STM32F407中的作用是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这对于实时监测物理参数如电压、电流或温度至关重要。STM32F407内置多个ADC通道,可以同时对多个输入源进行采样,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精度。ADC配置包括选择通道、设置采样时间、分辨率和转换速率等参数。 多通道ADC采集意味着我们可以同时从不同的传感器读取数据,例如,一个系统可能包含多个温度传感器分布在不同位置以监测CPU和周边环境的温度。每个通道的配置都需要独立设置,并且可以按照预定义的顺序或者并行方式进行转换。 接下来,DMA在STM32F407中的应用是为了减少CPU负担,实现数据的自动传输。在ADC采集过程中,一旦转换完成,数据可以直接通过DMA控制器传输到内存,而无需CPU干预。这种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能,因为CPU可以专注于其他更重要的任务,而数据处理则在后台进行。 要计算CPU温度的均值,我们需要对来自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平均。在STM32F407中,这可以通过在内存中累积所有ADC转换结果,然后除以传感器的数量来实现。为了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可能还需要考虑ADC转换误差和温度传感器本身的漂移。此外,如果ADC的结果是12位或16位,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位右移以获得浮点或整数均值。 为了实现这一功能,编程时应创建一个循环,该循环会触发ADC转换,等待转换完成,然后通过DMA将数据传送到内存缓冲区。在缓冲区填满后,可以进行平均计算,并更新CPU温度的均值。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在中断服务程序中执行,以便在每次新的ADC转换完成后处理数据。 在实际项目中,还可能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 **数据同步**:确保所有传感器在同一时刻或几乎同一时刻采样,以减少因采样时间差异导致的温度偏差。 2. **滤波**:应用低通滤波器或其他滤波算法以去除噪声,提高温度测量的稳定性。 3. **误差校正**:可能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对ADC读数进行温度传感器的校准,以得到更准确的温度读数。 4. **电源管理**:考虑到功耗,合理安排ADC和DMA的唤醒与休眠模式,特别是在低功耗应用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STM32F407ADC多通道采集配合DMA传输是一种高效且实用的方法,用于嵌入式系统中获取和处理多个传感器的数据,尤其是当需要实时监控CPU温度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硬件配置、软件编程以及误差处理等多个方面,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2024-09-21 22:49:08 3.51MB stm32 均值算法 文档资料 arm
1
Delphi是一种强大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常用于开发桌面应用程序。在编程过程中,数值算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解决各种数学问题,包括计算、优化、预测等。本资源集合提供了一组针对Delphi开发者的常用数值算法,且附带了配套的源代码,这对于学习和应用这些算法非常有帮助。 1. **线性代数算法**:线性代数是计算科学的基础,包括矩阵运算、解线性方程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计算。例如,高斯消元法用于求解线性方程组,LU分解和QR分解则常用于矩阵求解和求逆。 2. **数值积分**:数值积分是估算函数在一定区间下的积分值,常见的方法有梯形法则、辛普森法则和高斯积分。在Delphi中,可以使用递归或非递归的方式来实现这些算法。 3. **数值微分**:数值微分用于估计函数的导数,这对于曲线拟合和优化问题至关重要。常见的方法包括有限差分法,如向前差分、向后差分和中心差分。 4. **优化算法**:包括一维搜索(如黄金分割法、二分查找法)、多维优化(如梯度下降法、牛顿法、拟牛顿法、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等)。这些算法广泛应用于机器学习、工程设计等领域。 5. **插值与拟合**:插值用于通过已知数据点构造一个函数,使得该函数在这些点上的值与原始数据相匹配。拉格朗日插值、样条插值是常见方法。拟合则是找到最佳的函数模型来逼近数据,如最小二乘法拟合。 6. **随机数生成与统计**:在模拟和统计分析中,随机数生成是关键。Delphi提供了随机数生成器,可以配合各种分布(如均匀分布、正态分布)生成符合特定概率特性的数值。 7. **数值解微分方程**:微分方程描述了许多自然现象,如欧拉方法、龙格-库塔方法用于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而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则通常涉及有限差分、有限元或谱方法。 8. **排序与搜索算法**:虽然不是纯数值算法,但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快速排序、归并排序、二分查找等算法在Delphi中不可或缺。 9. **图形和图像处理**:在Delphi中,数值算法也应用于图形和图像处理,如像素操作、滤波、边缘检测等。 10. **物理和工程计算**:数值算法在物理学(如流体动力学、电磁学)和工程学(如结构分析、信号处理)中有广泛应用,如傅立叶变换、傅立叶级数等。 通过这个Delphi常用数值算法集,开发者不仅可以学习到基础的数值计算方法,还能深入了解如何在实际项目中高效地实现这些算法。配套代码使得学习过程更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提升开发者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09-21 18:09:15 26.95MB
1
智能电网技术是现代电力系统发展的核心方向之一,它涉及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电力技术融合到传统的电网中,以实现电网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行。智能电网的目标是提升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特别是在多种能源发电、调度以及高效利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多种能源发电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 在智能电网中,多种能源发电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是核心内容。所谓多目标优化,指的是在考虑多个目标函数的同时,寻求这些目标之间的最优平衡。在电力系统中,这些目标可能包括但不限于最小化火电机组的煤耗、水电机组的用水量、电网的网损以及降低风电场的危险等级等。通过构建这种模型,可以全面评估发电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系统的经济性,从而在保证电力供应可靠性的基础上,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2. 仿水循环粒子群算法 为了有效解决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的复杂性和求解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仿水循环粒子群算法。这是一种启发式算法,借鉴了自然界水循环机制,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随机算法在面对复杂优化问题时耗时长和难以收敛到全局最优解的问题。仿水循环粒子群算法利用了水循环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如蒸发、降水、径流等,将这些现象转化为算法中的粒子运动规则,通过模仿水循环的方式迭代搜索最优解。 3. 风电机组出力的不确定模型 在智能电网的多种能源发电中,风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其发电量受到风速随机性的影响,导致风电机组的出力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本文采用了随机机会约束规划理论,建立了一个能够描述风速随机分布特性的风电机组出力不确定模型。该模型通过机会约束规划将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等价形式,使得调度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4. 案例分析与验证 为验证所提出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和仿水循环粒子群算法的实用性与有效性,研究以一个包含10个燃煤电厂、8个水电站和2个风电场的区域电力系统作为实例进行分析计算。通过计算结果,可以分析模型对电网的适应性,并评估仿水循环粒子群算法在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中的可行性与效率。 关键词解释: - 智能电网:指采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电网相结合,实现电网的智能化管理,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等环节。 - 多种能源发电:指在一个电力系统中同时或相继使用不同类型的发电方式,包括火电、水电、风电等。 - 多目标优化调度:是针对电力系统中的多个相互冲突的优化目标,同时进行优化以寻求各个目标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 仿水循环粒子群算法:一种基于自然水循环现象的新型优化算法,用于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 本文介绍的智能电网多种能源发电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及其仿水循环粒子群算法,不仅在理论上构建了一个高效、节能、环保的电力调度模型,而且提出了一种高效的算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研究意义。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优化算法的不断创新,这些研究成果将对提升智能电网的性能和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起到积极的作用。
2024-09-21 13:01:54 533KB 首发论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