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光的偏振和琼斯矩阵的表示。在光学中,偏振光可以用琼斯矩阵来描述,由R.C.琼斯在1941年发现。偏振光由琼斯矢量表示,线性光学元素由琼斯矩阵表示。 当光穿过光学元件时,通过取出光学元件的琼斯矩阵和入射光的琼斯矢量的乘积来找到出现的光的极化。 请注意,琼斯微积分仅适用于已经完全极化的光。 随机极化,部分极化或不相干的光必须使用米勒微积分进行处理。
2021-11-21 19:01:20 2.65MB 光的偏振
1
在现代光学中,偏振器件用一个2×2矩阵---琼斯矩阵表示。本文提出两种求取矩阵形式的方法,并举例说明。
2021-11-21 16:56:38 2.54MB 工程技术 论文
1
基于matlab的圆偏振光/两相交流电模拟,可以导出gif; 1. 模拟不同频率平面偏振光的合成; 2. 模拟不同相位平面偏振光的合成; 3. 模拟不同幅值平面偏振光的合成; 4. 导出gif
2021-11-14 13:46:23 298KB matlab 偏振 两相交流 gif
1
一种熊猫型单偏振光纤的制作方法.docx
2021-11-12 17:02:10 16KB
极化 App 是一个示例 App,它显示了电场极化取决于其分量 Ex 和 Ey 以及这些分量之间的相位。 您可以选中标记复选框来跟踪电场。 编辑字段中给出的 Ex 和 Ey 分量之间的相位差,单位为 rad。
2021-11-10 21:33:53 40KB matlab
1
这段代码是使用GUIDE创建的,用于创建一个交互式窗口,有助于可视化光的偏振。 在生成的图中可以看到圆形,椭圆形和线性极化。 您可以输入两个相互作用的光波的相位,并且将显示偏振的类型。
2021-11-07 15:44:59 60KB matlab
1
针对穆勒矩阵成像椭偏仪的系统误差源提出一种简化分析方法,将光强曲线的理想傅里叶级数系数组与实际系数组进行近似匹配,建立穆勒矩阵测量误差与误差源参数之间的线性模型。针对解析式复杂的随机方位角误差,从统计学角度提出了一种等效噪声模型以分析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采用上述简化方法系统分析了椭偏仪的6种系统误差源和2种随机误差源对穆勒矩阵测量结果的影响,并以一个典型光刻投影物镜的穆勒光瞳为检测对象,进行了检测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分析的准确性。
2021-10-28 23:19:42 6.96MB 成像系统 光刻 偏振像差 穆勒矩阵
1
针对雾天降质图像,提出了一种新的有雾偏振图像复原方法。对大气光强及传输率函数进行估计,并优化传输率函数,利用大气散射模型,对3 个任意角度的偏振图像进行图像复原,以实现图像去雾。实验比较了3 个任意角度与2 个正交角度偏振图像复原质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及对比度,有效改善了雾天的降质图像,且3 个偏振图像的角度选取是任意的,不需对偏振角度进行配准,有利于工程的实际应用。
2021-10-21 13:46:32 1.35MB 图像处理 偏振图像 图像去雾 偏振角度
1
计算成像技术(CIT)是一类有别于传统光学成像“所见即所得”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方式的新体制成像方式。随着新型光电器件的发展和硬件计算能力的提升,计算成像技术在光电成像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计算成像技术通过对光场信息进行采集和计算,达到传统成像无法企及的信息利用率和解译度,满足“更高(分辨率)、更远(探测距离)、更大(光学视场)”的光电成像需求。从成像全链路的信息获取与丢失过程出发,通过透过散射介质成像、偏振成像及仿生成像等几种典型的计算成像方式对光场多物理量信息获取和解译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计算成像技术的方法原理及实现途径。根据成像技术的发展趋势,前瞻性地提出了计算光学系统设计和超大口径望远镜的设计思想。计算成像技术在提高成像分辨率、扩大探测距离、增大成像视场及减小光学系统体积和功耗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有望穿透云雾、活体生物组织等实现更远距离、更大深度的成像,应用前景广阔。
2021-10-19 21:32:00 62.99MB 计算成像 透过散射 偏振成像 仿生光学
1
极化 偏振图像和视频处理代码
2021-09-29 10:25:00 20KB C++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