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系统采用 MATLAB图形用户界面( GUI)设计实现,参数设置灵活,界面友好,并且能够模拟硬件方 案中脉宽( PW)和到达时间( TOA)的测量和提取方式,使系统能更有效地用于研究雷达脉冲分选的过程和验证 各种常用算法的可行性。通过比较各算法的性能,挑选出最优方案,指导硬件系统设计,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实践证明,该系统能很好地应用于雷达脉冲信号的分选研究。
2022-03-05 00:45:27 1.52MB 工程技术 论文
1
文中基于OpenGL对舰船目标进行红外热像模拟,根据红外物理和传热学知识,综合考虑面元之间辐射、传导、对流以及面元与周围大气、海面、太阳之间的辐射、对流,建立较为完善的舰船目标红外物理模型,计算出舰船各部分的温度分布及辐射亮度分布。根据辐射亮度量化为灰度信息,经过建模、视点变换、环境设置等一系列处理并渲染输出红外图像,并利用双缓存技术实现动态红外图像的生成。
2022-03-04 21:56:42 105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微波谐振腔具有很高的品质因数,因而灵敏度很高;谐振频率是谐振腔最重要的参数,通过对谐振腔谐振频率的测量是目前为止最快速、最有效的湿度测量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对单端开口同轴微波谐振腔的谐振频率测量方法,并设计了系统的具体实现。通过实时检测谐振腔耦合出来的输出功率的最大值,测量在该最大值点对应的频率值,从而快速得到谐振频率的大小。实验证明,该系统具有高灵敏性和高精确度,适合工业的在线应用。
2022-03-04 11:33:04 277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以IGS发布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ft content, TEC)数据为样本,利用时间序列分析进行预报。将TEC时间序列分解为趋势项、周期项和随机项的组合,并利用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确定模型阶数。对IGS提供的2008年TEC数据进行预报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时间序列分析能达到较高精度,预报7d时的平均相对精度为87.75%,预报精度大于60%的预报值占所有预报值的95%以上,预报精度大于85%的预报值占所有预报值的72.6%,95.3%的预报残差小于±3TECU。
2022-03-04 10:59:52 256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介绍了求解抛物型波动方程的分步傅里叶变换(split step Fourier transform,SSFT)算法计算过程,分析了算法的并行性,并基于西方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est Fourier transform in the West,FFTW)函数库研究了2种分步傅里叶变换算法并行方案。所做测试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案尤其是分布式模式方案,对于实现波动方程的快速求解是有效的,且所做工作对于以波动方程为基础的电波传播、电磁环境数据生成等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22-03-04 10:45:08 366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为了研究适合Ka波段AIGaN/GaN HEMT的栅结构尺寸,借助二维器件仿真软件Silvaco Atlas,在完善仿真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Γ型栅各部分对AlGaN/GaN HEMT特性的影响,包括栅长与短沟道效应的关系、栅与沟道距离对短沟道效应和饱和漏电流的影响,以及栅金属厚度对fmax,栅场板对fT、fmax和内部电场的影响。根据典型器件结构和材料参数的仿真表明,为了提高频率并减轻短沟道效应,栅长应取0.15~0.25 μm;减小栅与沟道的距离可略微改善短沟道效应,但会明显降低器件的饱和漏电流,综合考虑
2022-03-03 19:27:19 331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针对标准粒子群算法进行多峰函数优化时存在的易陷入局部极值和搜寻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子种群划分和自适应惯性权重改进方法来求解多峰函数。根据群体微粒的相似度将粒子群分成子群体,各子群体围绕一个有最佳适应值的群体中心进行建立,并通过几个经典函数进行求解。实验表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能快速有效地找到多峰函数的全局最佳值。
2022-03-02 21:09:14 310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介绍了符合CCSDS标准的RS(255,223)码的参数与译码器结构,给出了一种改进型无逆BM算法用于求解关键方程,使用Verilog语言完成了基于该算法的译码器设计与实现。测试结果表明,该译码系统性能优良,在尽可能节约硬件资源的同时满足了高速处理的需要。
2022-03-02 20:09:15 235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在日常生活中和自动控制系统中,时间与实时数据采集都需要时钟。DS1302是一款优秀的实时时钟芯片。介绍了DS1302的主要工作原理和编程思路,给出了AVR单片机Atmega16与DS1302的硬件接口电路和软件程序设计。系统在Proteus平台上进行了软、硬件交互仿真,实现了数码管时钟设计。
2022-03-02 19:06:49 921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介绍了干涉仪测向基本原理,针对干涉仪测向模糊问题给出了长短基线法、参差基线法、虚拟基线法、 无模糊长基线干涉仪测角法、立体基线法5种解模糊的方法,并分析总结了各种解模糊方法的特点以及适用条 件。
2022-03-02 18:37:52 244KB 工程技术 论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