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NN的姿势识别 帮助机器通过相机了解人类的行为很重要。 一旦实现,机器就可以对各种人体姿势做出不同的React。 但是该过程也非常困难,因为通常它非常缓慢且耗电,并且需要非常大的存储空间。 在这里,我们着重于实时姿势识别,并尝试使机器“知道”我们做出的姿势。 姿势识别系统由DE10-Nano SoC FPGA套件,相机和HDMI监视器组成。 SoC FPGA捕获来自摄像机的视频流,使用CNN模型识别人体姿势,最后通过HDMI接口显示原始视频和分类结果(站立,行走,挥动等)。 单据 我们在这里上传论文。 并演示了该项目的详细信息。 专案 我们上载我们的项目,包括Matlab,Python和Quartus。 软件版本为: Matlab R2017b 的Python 3.6.3 Python5.1.0 TensorFlow-gpu 1.3.0 Quartus 14.0
2023-03-28 19:48:50 93.62MB Verilog
1
JS人体艺术网站图集相册特效是一款可以直接使用鼠标进行前后导航,也可以通过缩略图来切换图片。
2023-03-20 16:52:17 1.06MB JS 人体艺术 图集相册 个人相册
1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人体反应速度测试仪.doc
1
本设计将基于OpenCV,采用“关键点提取并归一化”与“分类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多人正常和异常姿态识别的设计。关键词 OpenCV 人体姿态估计 多分类 行为识别;主要功能是通过MoveNet对前期用于训练的视频内容进行人体骨骼关键点信息的提取,MoveNet将在每帧上将人体骨骼关键点的x和y坐标提取出来,通过一定的算法进行归一化,并保存数据。首先,通过OpenCV将视频读取,通过OpenCV进行简单的视频预处理,进行BGR转RGB的操作,然后加载MoveNet的关键点模型将人体骨骼关键点信息提取出来,对每帧的x和y的坐标进行归一化,将不同大小的骨骼标准化,按帧存入数据库中,这个过程将按WALK、STAND、FALL、FIGHT这四类动作分别进行提取与处理。主要功能对前期数据库内容进行数据分割,生成4个LSTM模型,对分割好的数据进行导入,并和导入对应标签进行迭代训练,最后生成Loss值最低的模型。主要功能对前期数据库内容进行数据分割,生成4个LSTM模型,对分割好的数据进行导入,并和导入对应标签进行迭代训练,最后生成Loss值最低的模型。
2023-03-14 10:33:01 794.28MB opencv LSTM 人体姿态估计 神经网络
1
HC-SR501 人体感应模块说明书。HC-SR501是基于红外线技术的自动控制模块,采用德国原装进口 LHI778 探头设计,灵敏度高,可靠性强,超低电压工作模式,广泛应 用于各类自动感应电器设备,尤其是干电池供电的自动控制产品。手册非常详细!
2023-03-14 09:59:49 3.2MB 单片机
1
基于matlab设计:人体异常姿态行为检测[GUI界面,万字文档]
2023-03-13 15:49:45 8.75MB 人体姿态检测 系统 matlab
1
这是一篇关于人体运动建模的文章,从单目相机中拍摄的人体运动视频来生成物理真实的计算机人体3d运动。
2023-03-11 14:16:39 13.45MB 计算机 图形 人体运动
1
0 引言 目前检测心率的仪器虽然很多,但是能实现精确测量、数据上传PC机并且具有声光报警等多种功能的便携式全数字心率测量装置很少。本文介绍的数字人体心率检测仪可以在人体的手、腕、臂等部位均能准确测量出心跳次数,同时还具有掉电存储、测量数据上传PC机及声光报警等多项功能。 1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本设计以单片机为主控信号,外辅少量硬件电路,完成数据处理、记忆、显示、通信等功能。                                     首先,在系统开机时通过键盘设定系统的工作方式,然后,将压电陶瓷片检测到人体心跳信号经过放大、滤波及整形处理后输入给单
1
人的姿态检测,尤其是老年人的行为监护,比如站,坐,躺,以及摔倒等。
2023-03-06 14:54:01 84.77MB openpose 姿态检测 深度学习 摔倒检测
1
人体建模、网格划分、边界条件的处理、湍流模型的选择及模拟结果分析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如何 利用 Fluent进行人体散热的数值模拟以及舒适性分析。在相同工况条件下,完成了基于三类边界条件的人体 散热的数值模拟计算,经分析比较后指出第一类、第二类边界条件模拟的种种弊端和在反映人体舒适性问题 方面上的不足,然而与场函数结合的第三类边界条件具有自动适应周围流场的特点,其模拟结果能更为精确 地反映人体各部位的散热量,从而反映各部位的冷暖感觉。
2023-03-02 20:06:30 6.67MB 工程技术 论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