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有机构出发,利用拓扑理论,将梳毛机推毛板的原始机构转变为了机构拓扑图。结合机构的数目综合理论,将其转化为一般化运动链。然后通过构件间连接关系的变化和运动副的不同配置,派生出了与原始机构具有相同或相近功能的一系列新型机构设计方案,为实现机构的自动综合创造了条件。
2021-05-14 19:03:15 289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针对机械故障诊断知识的近似最优属性约简不惟一要求,从得到多个满足分类精度的属性约简集合的目标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选择和变精度粗集的属性约简方法。该算法将特征选择过程,从由完全属性集开始的属性删除方式转变为从核属性出发以增加关键属性为主的多目标方式;同时引入决策属性支持度,保证了约简结果对于论域对象分类的准确率。通过机械故障状态数据的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可获得旋转机械各类典型故障的关键属性,得到了给定准确度下的多个约简集合。
2021-05-14 19:03:15 401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运输高速化和重载化的发展要求对车辆系统动力学提出了新课题和挑战,特别是由其中的弹性体引起的一系列动力学问题。笔者结合多体系统与有限元理论,研究分析了车辆系统中弹性体的弹性变形以及基于d'Alembert原理和Jourdain虚功原理的多体系统中弹性体的运动学方程,研究分析了弹性体特征的有限元法描述以及这些特征信息在车辆系统中的应用。基于以上理论和方法,把车辆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底架作为弹性体来考虑,通过计算表明,参考点处的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最大值和平均值误差都没有超过9.58%,特别是平均值最大
2021-05-14 19:03:14 340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利用声发射设备对二维、三维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及不同铺排方式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的静拉伸试验进行全程监测,采集了四种试样在拉伸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通过对声发射参数(能量、计数和幅值等)和应力-应变曲线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了这些复合材料的拉伸损伤过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材料拉伸过程中的声发射参数分析,能够有效分析材料的损伤形式及其演化过程,不同基体的复合材料其拉伸过程中的损伤演化有所不同,编织方式和铺排方式对于损伤演化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2021-05-14 19:03:12 336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为了减少能量损失,提高叶片式抛送装置的抛送效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叶片式抛送装置内部的三维气流流场进行了仿真,获得了流场气流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对计算出的气流速度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检验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同时,对其叶片数、叶片倾角等几何参数的不同变化作了对比模拟,得出4叶片、后倾10°叶片更有利于抛送,且适当提高喂料口的位置、减小轴承座处的间隙将有利于减少叶轮区的涡流,从而减少能量的损失,产生更有利于物料抛送的气流流场。
2021-05-14 19:03:11 438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信息集成现阶段已成为集成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笔者在“基于全局本体多视点模型的制造资源信息集成框架”基础之上,依据制造企业信息资源的特征,对局部本体在全局本体集成框架中的注册实现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1)分析了本体注册框架中的注册要素;(2)设计了针对本体注册框架的局部本体注册模型;(3)提出了局部本体在全局本体注册中的匹配算法;(4)以工具对象为例验证了本体注册框架在信息集成中应用模式。最后对本体注册框架的技术特征进行了总结。
2021-05-14 19:03:11 460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按照后部导管的长度、是否安装导叶和导叶长度,针对通风机对数螺旋线扩散器进行分类组合。利用COSMOS/FLOWORKS软件,对各种组合的扩散器内部流场进行模拟和数值分析,得到每种组合工况下的静压力景数Cp曲线、大气压力系数Cpa和扩散器效率η。通过对内部流场数据分析,得出扩散器后部导管长度、是否安装导叶以及导叶长度对扩散器性能影响的规律。
2021-05-14 19:03:09 5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阐述了基于FPGA的B超成像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FPGA产生脉冲串,经过功率放大电路驱动超声波换能器,超声波经过探测后到达接收换能器,利用时间增益补偿电路对信号进行补偿,再用对数放大器TL441对回波信号进行检波放大,经过A/D转换到FPGA进行动态滤波,最后由FPGA控制信号在显示屏上显示输出.
2021-05-14 19:03:07 1.13MB 工程技术 论文
1
对现有的单点登录模型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合基于代理模型与基于经纪人模型的优点,提出了更易在中小企业网络中构建的三层单点登录模型。
2021-05-14 19:03:06 1.71MB 工程技术 论文
1
对基于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单逆变器并联双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由于自适应伪降阶观测器的极点不依赖于感应电机的转速,将其应用到磁链观测中,有利于提高转速和转矩的响应速度;给出了单逆变器控制并联双感应电机的直接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方案,并推导出旋转坐标系下励磁电流分量和转矩电流分量,构建其仿真模型,并对电机参数和负载不平衡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电机参数和负载不平衡情况下,系统具有良好的动、稳态性能.
2021-05-14 19:03:05 908KB 工程技术 论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