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英文版 PD IEC TS 63019:2019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s (PVPS)- Information model for availability(光伏发电系统-可用性信息模型)。IEC TS 63019:2019提供了一个框架,PVPS的可用性指标可以从中得出并报告。它描述了如何对数据进行分类,并定义了通用的信息类别,根据时间分数、系统健康状况和条件,考虑到内部和外部条件,可将PVPS的时间分配给这些类别。 - 考虑到可用性和生产,PVPS的通用信息类别。 - 信息类别的优先级,以区别同时进行的类别。 - 每个信息类别的进入和退出点,以分配时间的指定。 PVPS包括所有光伏组件、逆变器、直流和交流收集系统、电网互联设备、场地、其基础设施和所有功能服务元素。本文件中的公式为标准化提供了规范性指导。除此之外,本文件无意确切规定其他未定义的、基于时间的可用性指标应如何计算。附件是制定可用性指标的计算和估算方法的例子和指导原则,但须经有关利益相关者了解和同意使用。估计和计算也有关于如何使用它们作为信息功能的一部分的建议。
2021-06-25 14:02:43 12.86MB PD iec 63019 光伏发电
CIM基础平台总体架构应包括三个层次和两大体系,包括设施层、数据层、服务层,以及标准规范体系和信息安全与运维保障体系。横向层次的上层对其下层具有依赖关系,纵向体系对于相关层次具有约束关系 1 设施层:应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和物联感知设备; 2 数据层:应建设至少包括时空基础、资源调查、规划管控、工程建设项目、物联感知和公共专题等类别的CIM数据资源体系; 3 服务层:提供数据汇聚与管理、数据查询与可视化、平台分析、平台运行与服务、平台开发接口等功能与服务; 4 标准规范体系:应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指导CIM基础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应与国家和行业数据标准与技术规范衔接; 5 信息安全与运维保障体系:应按照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政策和标准要求建立运行、维护、更新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保障CIM基础平台网络、数据、应用及服务的稳定运行。
1
以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IoT)等技术为基础,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多维多尺度空间数据和物联感知数据,构建起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
2021-06-16 17:01:42 832KB 城市信息模型 CIM 数字孪生 BIM
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技术导则》2020.pdf
2021-06-16 17:01:39 530KB 智慧城市 城市信息模型 CIM
CIM基础平台宜对接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和国土空间基 础信息平台,应对接或整合已有工程建设项目业务协同平台(即“多 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功能,集成共享时空基础、规划管控、资源 调查等相关信息资源;8 2 CIM基础平台应支撑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运行、公共 服务、城市体检、城市安全、住房、管线、交通、水务、规划、自然 资源、工地管理、绿色建筑、社区管理、医疗卫生、应急指挥等领域 的应用,应对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 台等系统,并支撑智慧城市其它应用的建设与运行
2021-06-16 09:02:21 856KB CIM 城市信息模型 城市孪生
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技术导则》2020
2021-06-15 19:01:25 531KB CIM
1
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技术导则》(修订版)2021
2021-06-15 19:01:25 845KB CIM
1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人文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满足生产、生活的人工环境。建筑是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社会经济理念等学科的综合载体。近 40 年来,随着信息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等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些技术越来越深入地应用于建筑行业,形成了智慧建筑的理念。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要求建筑更具有人性化,和智慧化。智慧建筑采用了物联网、传感技术、多媒体融合、定位与导航、建筑信息模型、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技术。从技术发展趋势而言,构筑基于人工智能的云平台,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融合,使该平台具有持续学习和不断优化的能力。智慧建筑涉及到建筑、信息通信、互联网等相关行业,其中建筑设计院、互联网和 IT 企业、相关运营商、服务商正积极参与到智慧建筑的研发、建设、运维、经营等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行业的智慧化水平。本书提出的框架结构、技术方向等,对于标准制定、产业规划、科技研究的协同发展,以及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的合作共赢具有一定促进效果。目前,本书提到的一些技术如:建筑设施管理、智慧消防管理、多媒体融合管控、定位与导航、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节能降耗、能源大数据分析、智能办公等技术已有成功应用案例。这些成果加以推广应用,将促进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建设。例如,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等项目,就是对上述技术和新型商业模式的综合应用。未来推动智慧建筑的规模化实施需要在标准化、产业联盟、场景驱动、产业链协同、安全管理等方面做好工作。白皮书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设计分会和 ICA 联盟发起并组织编写。旨在通过对智慧建筑及新兴技术的诠释,对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2021-06-14 18:02:00 4.34MB 智能建筑 传感器 智慧消防 物联网
Health informatics — Device interoperability — Part 10201:Point-of-care medical device communication — Domain information model(健康信息学 — 设备互操作性 — 第 10201 部分:床旁医疗设备通信 — 域信息模型)。本项目的范围是定义一个通用的面向对象的信息模型,该模型可用于结构化信息和识别在即时 (POC) 医疗设备通信中使用的服务。 范围主要集中在急性护理医疗设备和患者生命体征信息的交流上。
2021-06-13 13:02:19 3.12MB iso 11073-10201 设备 医疗
铁路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_1_0版_.pdf
2021-05-19 19:02:14 2.84MB 铁路BIM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