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的《西游记》可谓家喻户晓,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韵味深远,作者渊博的学识与精湛的文笔着实令人佩服。如果我们用现代管理学的角度观察,会发现《西游记》原来还是一部古典团队建设理论教科书,其中尤以《三打白骨精》最为精彩,从团队建设的反面案例角度为我们剖析一个失败团队的种种败相,只要我们细细品味,完全可以从中“吃出北京烤鸭的味道”,对我们今后的团队建设将有诸多裨益。众所周知,三打白骨精时的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团队刚刚组建,尚处于团队的磨合期,师徒四人的价值观、性格、经历、心理状态截然不同,师徒的之间沟通不足,默契程度不高:悟空火眼金睛,但性急遇事不请示领导;八戒贪色、偷懒、馋嘴,喜好溜须奉承和邀功。
2021-02-27 09:07:41 172KB 看《西游记》悟团队建设
1
当一个研发或产品线团队人员数量达到几十人规模时,点对点的平面式沟通管理模式势必成为产品研发和团队发展的瓶颈,这时候就需要从人员组织架构上做出调整,即从点对点的平面式管理转换为金字塔型的梯队式管理。作为一个研发团队,技术研发主管(本文指的是带领一个小团队进行研发和管理工作,团队规模通常在3~7人之间)作为梯队式管理中的基层主管在技术人员管理以及产品开发过程把握上发挥其核心作用。本文从团队管理角度出发,从技术研发主管的定位开始展开,对如何培养和建设技术主管队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个人2.过程3.工具4.团队我举一张龙舟图对研发主管的定位进行描述,见下图。图中除了坐在船体里划桨的队员之外,最
1
只要你读过敏捷方法的介绍书籍,或者参加过任何初级敏捷课程,就会了解所有敏捷方法基础的价值和原则,尤其是信任、责任与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建立和维护团队工作的这些方面,面对面沟通所扮演的角色。现在我们都知道,就算大家达成共识,这个目标都很难实现,而且现实是,通常情况下他们都不会达成共识!。我的大部分“敏捷生活”都是工作在教科书中从来没有提到过的条件下——从引导跨地区工作坊,培训异地客户的产品负责人,到辅导不同地区和不同阶段的多个项目的敏捷实施。到目前为止,我的敏捷旅程都是极具有价值的(尽管动荡)!并且近年来,随着正在进行的“全球化”和离岸伙伴方式的IT公司数量的增长,这种“非教科书条件”很有可能变成
2021-02-26 16:07:17 223KB 敏捷新挑战:如何打造混合团队
1
摘要:“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是很多职业经理人的真实缩写。但往往忙碌了一天,拖着疲惫身躯回家,回头想想,所有的工作都在进展中,却越来越复杂,没有一样真正完成。为什么会这样?团队都把时间用到哪里去了?“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这是很多职业经理人工作的真实缩写。然而事实往往是忙碌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回头想想这一天虽然处理了不少事,但没有一样是真正完成的,所有的工作都是在进展中,而且越来越趋于复杂,依赖因素也越来越多。对于实现安排的完成日期也越来越没有信心。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的团队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导致效能这么低?在项目初期就给团队树立了明确的目标,但团队都把时间用到哪里去
2021-02-26 15:05:25 164KB 精益化的团队高效协作
1
团队土壤顶板项目 统计土壤稳定剂Web界面
2021-02-26 12:05:49 185KB JavaScript
1
五星内训师团队管理
2021-02-26 12:02:32 851KB 五星内训师团队管理
许多年来,我一直领导谷歌搜索日志的数据科学团队。经常需要我们对一些乱七八糟的结果来赋予意义,对日志记录的操作来挖掘新现象,验证别人的分析,以及用于解释用户行为的度量指标。有些人似乎天生就擅长做这种高质量的数据分析。这些工程师和分析师常常被描述为“谨慎”、“有技术”。但实际上这些形容词是什么意思?您怎么做才能赢得这些标志?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将Google公司的经验整理进一篇文档,并得意地将他简单命名为“好的数据分析”。令我惊奇的是,这篇文档比我在谷歌过去十一年做的其他任何文档的阅读量都高。在上次大改版之后的四年时间里,每次检查的时候,我甚至发现有许多Goolge员工翻看它。为什么经过这段时间,
1
1.从开始工作到现在,我经历过没有代码版本管理、代码集中式管理,以及现在的分布式管理,我深刻体会到它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2.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很多客户都存在对于代码版本管理的各种问题、困惑和不同的需求。所以我希望将我在这个方面的经验分享给更多人,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团队解决在代码版本控制方面的问题和疑惑。代码版本管理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代:这代主要的特点提供本地代码版本控制,比如SCCS(1972)、PVCS(1985)等。这代主要实现了基本的代码版本管理,但缺点是无法让多人同时对一个版本库进行修改。这个也和当时软件规模不够大有关,也没有这样的需求。这代主要的特点是提供集中式服务器端代码版本
1
这家公司当时有200位研发人员和200多台服务器,我刚进这家公司时,系统已经玩不下去了,总是出现各种问题,例如日常发布系统时或访问量稍微过大时,系统就会出现很多故障,而且找不到故障发生的根本原因。我进公司后主要的任务就是对这个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写了份企业总体架构文档,文档共有124页,直接指导了之后的技术改造,下图是那份文档的目录,文末有相关资料下载地址。企业商务模型的内容主要包括主营业务、商务模式、商务主体、竞品分析、组织架构、商务运作模型和业务流程等。主营业务即公司做什么业务。商业模式即公司怎么赚钱。商务主体即哪几个人在一起做这门生意。竞品分析即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组织架
1
紧急响应系统(ERS)可以帮助市政当局或政府提高其应对紧急和严重事件的能力。 ERS的响应能力和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该系统是随信息技术(IT)演变而来的。 随着传感器网络和云计算的飞速发展,新兴的物联网(IoT)在ERS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传感器,公共服务和专家的网络可以相互交互,并基于实时数据对紧急情况做出科学决策。 在ERS中需要进行群体决策时,一个关键的挑战是充分了解海量和多样化的数据,并在高层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压力和严格的时间限制。 由于无组织的数据的性质和系统的复杂性,ERS取决于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的理解和判断。 在对紧急情况做出适当的决定之前,要评估对收集到的数据和应对计划达成的共识是具有挑战性的。 在本文中,将紧急情况下的群体决策制定为多属性群体决策(MAGDM)问题,对专家之间的共识进行建模,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在决策过程中以最大化的共识达成对应急计划的理解。 在实现过程中,所建议的方法与计算机程序集成在一起,并作为服务封装在服务器上。 新方法的目标是(i)增强对突发事件情景和响应计划的全面
2021-02-24 14:04:23 977KB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ER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