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MATLAB 的 IR-UWB 无线通信信道模型仿真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基于 MATLAB 的 IR-UWB 无线通信信道模型仿真,探讨了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分析了 TH-UWB 信号特点和传播特性,并对比了超宽带信道模型与窄带无线信道的不同。 一、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概述 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利用极窄脉冲传输数据,具有传输速率高、功耗低、抗多径能力强等许多优点。该技术以其独有的特性正受到通信学术界和产业界乃至军方的重视,并将取得进一步的发展,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 二、TH-UWB 信号特点和传播特性 TH-UWB 信号是一种特殊的脉宽调制信号,具有很高的带宽和非常短的脉冲宽度。TH-UWB 信号的特点是具有高频率、短脉冲宽度和高频率带宽,能够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和低功耗的特性。 三、超宽带信道模型与窄带无线信道的比较 超宽带信道模型和窄带无线信道模型是两种不同的信道模型。超宽带信道模型主要用于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而窄带无线信道模型主要用于窄带无线通信系统。两种信道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带宽和频率带宽的大小。 四、路径损耗模型和多径衰落模型对 PPM-TH-UWB 超宽带信号传输的影响 路径损耗模型和多径衰落模型是两个重要的信道模型参数,它们对超宽带信号传输的影响非常大。路径损耗模型描述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而多径衰落模型描述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和多径效应。 五、MATLAB 仿真分析 使用 MATLAB 仿真分析了 PPM-TH-UWB 和 PAM-TH-UWB 信号的时域表达式及其功率谱密度(PSD)。仿真结果表明了 PPM-TH-UWB 和 PAM-TH-UWB 信号的时域表达式和功率谱密度的特点,并且分析了信号在信道模型下的传输特性。 六、修改 S-V 室内信道模型 本文还修改了 S-V 室内信道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了修改后的 S-V 室内信道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超宽带信号在室内信道中的传输特性。 七、结论 本论文对基于 MATLAB 的 IR-UWB 无线通信信道模型仿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得出了丰富的仿真结果和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以为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25-07-23 10:48:39 1.82MB
1
本特效源码是一款使用纯CSS3制作的逼真的iphone 6手机模型效果的代码。该特效中通过简单HTML代码配合CSS3渐变等效果,制作出逼真的iphone6手机模型效果。本代码适用浏览器:搜狗、360、FireFox、Chrome、Safari、Opera、傲游、世界之窗,不支持IE8及以下浏览器。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来下载试试吧。本段代码兼容目前最新的各类主流浏览器,是一款非常优秀的特效源码。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2025-07-23 10:36:15 204KB JS特效-css样式
1
在本项目中,我们主要探讨如何使用纯CSS3技术来创建一个逼真的苹果iPhone6手机模型特效。这个特效代码展示了CSS3的强大功能,包括渐变、阴影、边框半径和变换等特性,使得开发者无需借助任何图片或者JavaScript库就能构建出栩栩如生的3D视图。 我们需要理解CSS3中的关键特性。`border-radius`属性用于创建圆角,这是模拟iPhone6边缘平滑过渡的关键。对于iPhone6模型,我们可能需要设置不同的边框半径值来模拟屏幕、顶部和底部的弧度。 接下来是`box-shadow`,用于创建阴影效果,这在模拟手机立体感时至关重要。通过调整阴影的水平偏移、垂直偏移、模糊半径和颜色,我们可以创建出逼真的阴影效果,使手机看起来像是浮在背景之上。 渐变 (`gradient`) 是另一个核心概念。CSS3支持线性渐变和径向渐变,可以用来模仿屏幕显示的亮部和暗部,以及手机外壳的光泽。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线性渐变从白色到透明,模拟手机屏幕的背光效果;或者使用径向渐变创建高光区域,以增强3D效果。 `transform`属性则用于旋转、缩放、移动和倾斜元素。在iPhone6模型中,我们可能会用它来调整手机屏幕的角度,使其看起来像是倾斜放置,或者让手机的边缘略微弯曲,以增加真实感。 此外,`transition`属性可以添加平滑的动画效果,当鼠标悬停或点击时,这些效果会让模型看起来更加生动。例如,我们可以添加一个过渡效果,使得当用户将鼠标悬停在手机上时,手机的高光或阴影会发生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HTML结构应简洁明了,每个部分(如屏幕、按钮、摄像头等)都应该有对应的CSS类,以便于管理和控制样式。同时,为了适应不同浏览器的兼容性问题,应该使用 vendor prefixes,如 `-webkit-`, `-moz-`, `-ms-` 和 `-o-`,确保在各种浏览器中都能正常显示。 压缩包内的"使用帮助.txt"可能提供了实现这些效果的具体步骤和代码示例,"谷普下载.url"和"说明.url"可能是指向更详细教程或下载资源的链接。而"1622"很可能是某个文件的错误命名,可能原本应当包含更具体的文件名,比如CSS或HTML文件。 纯CSS3实现苹果iPhone6手机模型特效是一项展示前端开发者技巧的挑战,它要求对CSS3的各个特性有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通过实践这个项目,开发者不仅可以提升CSS技能,还能更好地理解如何用CSS3创造出富有视觉吸引力的交互式设计。
2025-07-23 10:35:41 142KB CSS3
1
本特效源码是一款使用纯CSS3制作的逼真的iphone 6手机模型效果的代码。该特效中通过简单HTML代码配合CSS3渐变等效果,制作出逼真的iphone6手机模型效果。本代码适用浏览器:搜狗、360、FireFox、Chrome、Safari、Opera、傲游、世界之窗,不支持IE8及以下浏览
2025-07-23 10:35:00 202KB CSS3
1
shfmt_v3.6.0_windows_amd64.exe
2025-07-23 10:12:41 2.98MB
1
本资源主要用于电离层反演,通过观测得到的双频观测值,根据公式及球谐函数模型构建出大型矩阵,从而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卫星DCB。主要包含matlab程序,及本程序的参考论文,以30s为观测间隔,每两小时一组电离层模型系数,一般根据区域,大陆,和全球分别设置球谐函数的阶数为4,8,15
2025-07-23 09:53:05 1.17MB 球谐函数 matlab
1
本文档是关于C#语言实现的图片抠像项目,特别是利用RVM(Region-based Video Matting)算法,一个无绿幕的图片抠像技术,该项目包含了一个完整的运行模型,用户可以通过源码进行学习和运行。 从文件名来看,该压缩包包含了多个C#项目文件,主要的文件类型有: - .cs:这是C#程序的主要源代码文件,包括用户界面代码、业务逻辑处理代码等。 - .Designer.cs:这是自动生成的文件,用于存放Windows窗体设计信息。它与对应的窗体(如Form1)一起工作,用于管理界面元素的布局和属性。 - .config:这个文件配置应用程序的设置,比如连接字符串、应用程序设置等。 - .csproj:这是C#项目的配置文件,记录了项目的结构、依赖和构建规则。 - .resx:资源文件,用于存储非代码资源,如字符串、图像和用户界面布局。 - obj和bin文件夹:分别用于存放编译过程中的中间文件和最终的编译输出文件。 具体到每个文件的作用: - App.config:配置应用程序级别的信息,如数据库连接字符串和全局变量。 - Form1.cs和Form1.Designer.cs:这两个文件共同构成了用户界面的代码部分。Form1.cs包含实际处理UI逻辑的代码,而Form1.Designer.cs则负责界面的布局和控件属性的自动化生成与管理。 - LockBitmap.cs:这个文件可能包含有关处理图像的位图锁定和操作的代码,这在图片抠像过程中可能是必要的,因为需要访问和修改图像数据。 - Program.cs:这是C#程序的入口点,包含了Main方法,负责程序的启动和流程控制。 - 抠像-RVM.csproj:这个文件包含了项目的构建信息,指定了需要编译的文件和依赖关系等。 - Form1.resx:这个资源文件包含了Form1窗体使用的本地化资源,如字符串和图片等。 - obj、bin文件夹:存放编译生成的中间文件和可执行文件等。 在使用该源码时,用户需要注意的是,RVM算法是一种比较先进和复杂的图像处理技术,它通过分析视频中的区域背景,实现精确的图像抠取。而该项目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实现,包括了相关的算法处理和用户界面,使得无需绿幕即可实现图片抠像。这对于需要进行图像处理但又不想从零开始搭建算法模型的开发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另外,由于文档提到项目是"完整可运行"的,这意味着用户下载后只需要编译并运行,便能看到实际的效果,并可以通过源码进行学习和修改。这对于学习和研究图像识别技术,特别是RVM算法的开发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 根据上述分析,该项目适合的用户群体包括: 1. 刚接触图像处理和C#编程的初学者。 2. 想要实现复杂图像抠像功能的开发人员。 3. 对RVM算法有兴趣的研究人员和学生。 该项目以其完整性、可运行性和包含的高级图像处理技术,成为了一个宝贵的资源,对于广大图像处理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案例。
2025-07-23 09:21:11 150.77MB 图像识别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利用FAST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对5MW非线性风力发电机进行PID独立变桨和统一变桨控制的建模与仿真。首先介绍了NREL 5MW风机参数的基础,然后阐述了如何将OpenFAST与MATLAB/SIMULINK集成用于联合仿真,包括数据交互接口的设置。接着讨论了两种变桨控制策略的具体实现方法及其MATLAB代码示例,如统一变桨控制以转速为反馈信号,独立变桨控制则以叶根载荷为反馈。此外,还展示了仿真结果对比,揭示了两种控制方式在不同工况下的表现差异,特别是在应对突发风速变化时的表现。最后提到了联合仿真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挑战,如时钟同步问题,并分享了一些实用的经验和技巧。 适用人群:从事风电控制系统设计、仿真测试的技术人员,以及对风机变桨控制感兴趣的科研工作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风机变桨控制机制及其仿真验证的研究项目,旨在提高风机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优化控制策略。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所有模型和代码均可通过指定渠道获取,便于读者自行实验和验证。
2025-07-22 19:06:11 209KB
1
六相永磁同步电机Simulink仿真模型:PMSW矢量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研究与应用,六相永磁同步电机Simulink仿真模型:PMSW矢量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研究与应用,六相永磁同步电机PMSW矢量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simulink仿真模型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传统双闭环(转速,电流)svpwm矢量控制模型, 无感控制:非线性磁链观测器,滑模无位置传感器控制,超螺旋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关键词:六相永磁同步电机;PMSW矢量无位置传感器控制;Simulink仿真模型;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双闭环(转速,电流)SVPWM矢量控制;无感控制;非线性磁链观测器;滑模无位置传感器控制;超螺旋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核心关键词:六相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Simulink仿真模型;双闭环SVPWM矢量控制;非线性磁链观测器;滑模控制;超螺旋控制。,六相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模型研究与应用
2025-07-22 17:10:19 3.83MB safari
1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解析了一个经过实车验证的新能源汽车VCU(整车控制器)应用层Simulink模型。该模型涵盖了高压上下电、车辆蠕行、驻坡功能等多个关键模块。高压上下电模块通过状态机实现预充控制,确保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车辆蠕行模块利用动态扭矩分配算法,优化驾驶体验;驻坡功能则通过坡度传感器和温度补偿机制,确保车辆在坡道上的稳定性。此外,模型还包括能量管理模块,采用安时积分和开路电压联合校正方法提高SOC估算精度。每个模块都带有详细的标定策略文档,记录了大量实战经验和调试细节。 适合人群:从事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对VCU应用层建模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帮助工程师理解和掌握新能源汽车VCU应用层的设计思路和技术细节,加速新项目的开发进程。具体应用场景包括高压上下电控制、蠕行控制、驻坡功能以及能量管理等方面。 其他说明:模型已通过30万公里的实车测试,具备高度可靠性和实用性。附带的标定文档详尽记录了各个模块的调试过程和关键参数设置,有助于快速复现和优化现有功能。
2025-07-22 17:01:52 1.19MB Simulink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