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 0901-2013《紫外治疗设备》:紫外辐照强度、均匀性、照射剂量、非预期紫外辐射、紫外辐照度的稳定性、峰值波长、紫外残留辐射、电源电压波动的测试、紫外测试报告
1
实验研究了主动调Q掺镱光纤激光器(YDFL)中放大自发辐射(ASE)对调Q脉冲形成和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尾纤型声光调制器(AOM)打开过快和掺镜光纤(YDF)增益瞬态特性间的综合相互作用结果,使得注入至腔内的初始宽带ASE形成功率波动,并在腔内循环放大,导致输出脉冲呈多峰结构;而注入的宽带ASE因功率过高会导致YDF的增益自饱和效应,制约高增益的获取,使激光器难以获得调Q激光脉冲,输出脉冲主要为调Q的ASE脉冲;通过引入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可以有效抑制YDF中因ASE产生的增益饱和效应,YDF工作在高增益状态,有利于获得低阈值、窄脉宽和高峰值功率的调Q激光脉冲。引入FBG后,在160 mW抽运时,实验测得的调Q激光脉冲峰值功率和脉宽分别为40.7 W和30 ns。
2021-02-09 22:05:22 2.46MB 激光器 掺镱光纤 主动调Q 放大自发
1
辐射定标是光学遥感信息定量化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高分辨光学遥感器定量化应用的发展,在轨绝对辐射定标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灰阶靶标的在轨定标方法,采用实际测量的漫射辐照度与总辐照度比来代替辐射传输计算的气溶胶散射,同时布设高反射率靶标以提高辐射定标精度。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多灰阶靶标的高分辨率光学卫星传感器在轨绝对辐射定标方法,对假定的理论模型依赖较少,能够实现全动态范围的高精度定标,不确定度优于4%,而且满足复杂环境条件的应用要求。
2021-02-09 09:07:04 1.5MB 遥感 多灰阶靶 辐射定标 漫射辐照
1
电动汽车整车EMI研究
2021-02-09 09:04:06 530KB 电动汽车EMC
为了开发象光谱学、非线性光学、信息传输、同位素分离、激光化学和生物学等新的激光应用领域,需要红外波段频率可变的强激光源。目前制造这种激光器的问题还没有圆满解决。迄今还没有找到一种多用的激活介质,可用以研制成在宽红外光谱区平稳调谐频率、具有高能量特性的相干激光辐射源。
2021-02-08 19:06:04 1.73MB
1
一种新颖的抗辐射加固SR锁存器设计
2021-02-07 16:04:00 257KB 研究论文
1
目前野外工作大口径双波段红外经纬仪的外场辐射定标装置普遍采用大面积均匀扩展辐射源,该方法需要两套定标设备,功耗高、便携性能差、研制难度大。为解决这一问题,分析比较了不同定标方法的原理、过程及技术性能,得出琼斯法是对野外环境下工作的大口径红外经纬仪进行辐射定标最佳方案的结论。为此研制了双波段红外辐射计,该辐射计由黑体照明光管和参考辐射计两部分组成,采用牛顿式望远系统及中继光路系统,选用InGaAs和PbSe两款红外探测器分别接收短波红外和中波红外辐射信号,可对短波和中波双波段进行辐射定标。讨论了校准参考辐射计对保证红外经纬仪最终测量精度的必要性,并给出参考辐射计在短波和中波不同的校准方法和校准结果。对校准该辐射计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短波和中波校准不确定度分别为4.12%和2.35%。
2021-02-07 16:03:09 8.29MB 光学器件 辐射定标 琼斯法 红外经纬
1
对同步辐射红外光束线中由两个相同光学参数的超环面镜组成的对称式光学系统的像差和超环面镜缩放比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使用3倍压缩比的超环面镜可将上海光源同步辐射红外光束线站BL06B的500 μm波长的红外光在金刚石化学蒸汽沉积(CVD)窗上的透射率优化到50%左右;光学设计软件Zemax光线追迹结果表明,该对称式结构的像差不影响中红外光束的聚集性能。Synchrotron Radiation Workshop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使用3倍压缩比的超环面镜和直径15 mm的金刚石CVD窗获得的光子通量与使用1倍压缩比的超环面镜和直径45 mm的金刚石CVD窗获得的光子通量相当,但前者的碳峰吸收约为后者的37%。由两个3倍压缩比的超环面镜组成的对称式光学结构在兼顾近中红外性能的同时,优化了同步辐射红外光束线在远红外波段的性能。
2021-02-06 19:07:20 5.25MB 光学设计 同步辐射 优化设计 像差
1
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获取了泡沫镍的重建结构,将蒙特卡罗法与八叉树算法结合进行泡沫镍孔尺度辐射传递建模,分析了八叉树算法对辐射传递计算的加速作用。结果表明,采用八叉树算法的辐射特性计算值与未采用时相比,最大相对误差小于1‰。在最优空间深度范围内,空间深度越大和模型面元越多,计算的加速效果越明显。
2021-02-06 19:07:19 6.19MB 表面光学 辐射 计算效率 八叉树算
1
为探讨He-Ne激光对增强UV-B辐射造成的小麦“翘根”的影响,采用He-Ne激光(辐照剂量为5 mW·mm-2)辐照,对增强UV-B辐射(辐射剂量为10.08 kJ·m-2·d-1)条件下小麦根部肌动蛋白含量、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种类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后小麦主胚根长变短,肌动蛋白及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降低,而He-Ne激光组差异不明显;两种辐射的复合处理组结果低于CK组、高于UV-B处理组,“翘根”现象得到缓解;不同处理组的黄酮类化合物扩散速度不同,UV-B组黄酮类化合物种类发生变化。肌动蛋白及黄酮类含量变化是增强UV-B辐射后小麦“翘根”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He-Ne激光对UV-B辐射造成的小麦“翘根”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2021-02-06 19:07:19 5.49MB 生物光学 He-Ne激光 UV-B辐射 肌动蛋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