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 Server安装配置与管理》课程标准 一、授课对象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IT软件类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库管理能力和利用 高级编程语言进行数据库编程的初步能力;本课程应与计算机编程语言相配合,实现数 据库应用程序的编制。本课程应以程序设计语言为前修课程,是应用软件开发,软件工 程等专业课程的基础。 三、参考学时 64学时 四、学 分 4学分 五、课程目标 使学生具备本专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全面掌握软件技术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变化的 适应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打下一定基础;通过项目的解决,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敬业爱 岗和吃苦耐劳的品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A. 能进行数据库系统安装与维护。 B. 能在应用程序开发中设计数据库结构。 C. 会借助SQL Server数据库内置的各种工具,进行SQL语句编写与调试。 D. 能通过建立索引、主键、约束等实现数据库完整性。 E. 能编写与调用触发器、存储过程处理复杂数据。 F. 能在高级语言中连接、查询、更新数据库。
2022-07-03 13:03:21 108KB 文档资料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计算机应用基础》 1、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1.1 课程性质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所涉及的学生人数多、专业面广、影 响大,并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基础。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及 其功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熟 练掌握办公自动化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具有进行日常事务处理的能力,了解Internet 的一般知识,具有使用网上常用工具的能力。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从现代办公应用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以现代办公应 用为主线,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方式,通过"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 总结提高"四部曲展开。在宏观教学设计上突破以知识点的层次递进为体系的传统模式, 而是将职业工作过程系统化,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培养学 生规范、高效率、高质量地应用办公软件能力。 每个项目的学习以"做"为中心,教和学都围绕着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做到"教 、学、做"一体化,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
2022-07-03 13:03:15 73KB 文档资料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五年制大专)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名称 计算机应用基础 适用专业 公共课 课程学时 138 课程学分 课程安排 一年级、二年级 开课教研室 理科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全专业学生在入学一年级、二年级两学年的公共必修课。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是培养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为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要求、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它属于国家教委提出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三个层次课程体系中的第一层次,它为后续信息技术课程及其它相关课程打下基础。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自觉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计算机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有力工具,从而促进本专业相关学科的学习、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行动领域和项目导向"的理念,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按照实际工作中对计算机基本技能的要求,设计教学任务和项目内容,注重实际案例在教学中重要的作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1. "工学结合"的理念 1《
2022-07-03 13:03:08 53KB 文档资料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标准 学 分:6 建议学时:68 适用专业:高职各专业 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 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和《教育 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的精神, 制订本课程标准。 本标准所给学时,均为建议学时。 第一部分 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和作用 (一)课程性质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全院各专业教学的必修 公共课程,是学生基本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基础课程,影响力大、受益面广,也是我院重 点建设课程之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也是为后续课程和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计算机技能基础。课程具 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起到 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作用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 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2-07-03 13:03:07 118KB 文档资料
计算机应用技术 课 程 标 准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二〇一二年九月 《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一、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有关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主要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 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前沿知识的介 绍。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于计算机具有一定的操作应用能力以及对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 理具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应用、系统组成、常用输入法、日常 维护与故障处理等基础知识;灵活的运用现代办公中的文字处理、表格设计、演示文稿 、网上浏览、电子邮件通信等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从而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提 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技巧,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继续学 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所有的非计算机专业都开设 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要进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应该首先明确非 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的教育目标,这个目标不同于专业教育目标,但它是专 业教育的基础,是实现专业教育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它应
2022-07-03 13:03:04 52KB 文档资料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计算机基础及应用》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是为 培养应用型人才掌握使用计算机的技能而开设的。 (二)课程任务:本课程是一门有关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主要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 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 前沿知识的介绍,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了解当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掌 握微型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并掌握文字编辑、电子表格、电子演示文 稿、网络使用、多媒体等软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信息安全的知识。 (二)能力目标:学生学习强调以自学为主、动手为主,必须加强上机实验。课堂上认 真听讲,理解各个知识要点,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掌握操作步骤,上机时认真实践 ,完成各个实验任务。平时多接触计算机的书刊文摘,多用计算机,多使用新的软件。 (三)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 第一篇 计
2022-07-03 13:02:58 86KB 文档资料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标准
2022-06-27 20:00:22 31KB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标准全文共6页,当前为第1页。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标准全文共6页,当前为第1页。1. 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标准全文共6页,当前为第1页。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标准全文共6页,当前为第1页。 1.1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归口:现代教育技术教研室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五年制学生 学 时 数:36 学 分:2 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办公自动化、课件制作等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课程 1.2 课程性质与设置依据 该课程是一门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学生的公共平台课程,操作 和实用性强,是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技能课程。它旨在为高职高专各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基础操作所必需的知识与技巧,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Office 2010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网络基础知识及应用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工具,顺利完成后续课程的学习,并为将来运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在信息技术、Windows 7和MS Office 2
2022-06-24 19:04:28 47KB 文档资料
《VB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9802) 制订人: 审核人: 审定: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是高职信息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是《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课程的 后续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掌握结构化 程序设计的涵,理解对象、属性、事件和方法等重要概念,掌握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的 基本方法,为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B)和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专业职业岗位 工作具备基本计算机应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类型: 选修课 教学时间安排:第4学期,共44学时,2学分 1.2课程设计的理念 该课程总体设计理念是,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VB的兴趣,帮助他们建 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提高人文素 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三个 级别,并以学生"能够做某事"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学生能力发展 循序渐进的过程和后续计算机相关课程要求的有机衔接。
2022-06-20 18:04:46 74KB 文档资料
《VC++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B060504 课程类别:必修课 适用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 授课单位: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学时:102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牟学鹏 2010.8.12 学分:6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董国增 2010.9.15 1. 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VC++程序设计》是计算机控制专业的专业课程,该课程重点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程序设 计的思想方法与windows程序设计的能力,本课程与前序课程《C++程序设计》、后续课程 《测控软件实训》联系紧密,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以"多元智力的学生观"为课程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所体现的"逻 辑—数理智力"的同时,兼顾"言语—语言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等智 力的训练与培养。 1.3课程设计思路 采用以讲授为主、实践操作为辅的形式开展教学,由于课程难度较大,教学过程中应 注意跟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C++基础与实际情况,开展教学。C++程序设 计部分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开展教学),Windows编程部分以任务驱动的形
2022-06-20 18:04:39 92KB 文档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