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安全初学者,跟着公开课学习了一段时间,第一次在靶场环境下,边查询边过关,请教了不少人,对blueCMS系统存在的宽字节注入漏洞成功进入后台,找到后台文件编写路径,写入一句话木马,通过蚁剑连接成功后,开始提权,后面提权过程没有做表述。
2022-12-06 09:00:28 1.96MB 网络安全 渗透测试
1
可用于学习论文写作格式,时态等 本文包括引言、前人成果、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以及参考文献的各类写法
2022-12-03 14:56:44 26KB 学术写作
1
信息素养与职业发展
2022-12-03 12:19:29 33.3MB 信息素养 职业发展
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目录-2022
2022-12-01 12:27:56 1010KB 会议管理 期刊
1
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讲座(在线课程)2022年11.29日考试
2022-11-30 09:15:12 19KB 考试答案
1
硕士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对策研究_杨云霞.caj
2022-11-29 10:41:14 1.03MB
1
自己在网上整理的题库和资源,期末备考使用
2022-11-26 14:15:32 114KB 研究生科研伦理考试
1
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中文科技期刊目录 + 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目录,两个PDF文件。
2022-11-25 14:05:10 770KB ccf
1
网课《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课后答案2022-2023 科研伦理是指科研人员与合作者、受试者和生态环境之间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 科学研究活动本身涉及到伦理道德,身处象牙塔的科研人员也会成为道德主体,科研活动也会成为道德研究之对象。科研人员应遵循科学共同体公认的的行为准则或规范,及时调整自身与合作者(包括其他科研人员、资助者、受试者、社会公众/消费者)、科研人员与物(包括试验动物、生态环境等)之间的关系,合乎伦理地开展研究工作。这就引出了“科研伦理”和“科研道德”两个新的概念。鉴于“伦理”与“道德”的细微区别,“科学伦理”和“科学道德”的含义也各有侧重。 科学研究是一种涉及到科研人员、科技辅助人员、课题资助者、受试者/病人、社会公众/消费者、政策制定者等诸多活动主体的社会活动。身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复杂社会人际网络中的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要获取受试者的知情同意,尊重隐私、公正地分配负担和收益,研究方案要有可接受的“风险-受益比”,规避潜在的经济利益冲突,合乎伦理地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2022-11-23 09:14:59 3.63MB 科研伦理
1
网课《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2022-2023
2022-11-20 18:14:21 613KB 科研 伦理 学术 规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