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组件对象模型,是微软推出的一种软件组件技术,用于实现跨语言、跨平台的软件组件交互。《Inside COM》是一本深入解析COM技术的经典书籍,它为开发者提供了全面理解COM核心概念、设计哲学以及实现方法的详细指南。
COM的核心理念在于创建可重用的二进制组件,这些组件可以被不同的应用程序调用,无需关心组件的具体实现语言。这种技术在Windows平台上广泛应用于各种软件开发,尤其是系统级组件和服务。
COM的核心概念包括:
1. **组件**: 它是一个实现了特定接口的二进制模块,可以是DLL或EXE。
2. **接口**: 接口定义了一组方法,组件通过接口与外界通信。COM接口是纯虚的,无状态的,并且支持多继承。
3. **接口标识符(IID)**: 每个接口都有一个全局唯一的标识符,用于区分不同的接口。
4. **类工厂**: 类工厂是组件创建实例的入口点,它实现了`IClassFactory`接口,负责创建和销毁组件实例。
5. **组件标识符(CLSID)**: 类工厂对应的全局唯一标识符,用于标识组件的类型。
6. **查询接口(QueryInterface)**: 组件实例通过此方法暴露其他接口,实现接口的动态发现和使用。
7. **分发接口(IDispatch)**: 用于自动化和脚本环境,提供类型安全的方法和属性访问。
《Inside COM》详细介绍了如何设计和实现COM组件,包括:
1. **组件注册**: 注册组件到系统注册表,使得其他应用能通过CLSID找到并使用组件。
2. **COM服务器**: 包括本地服务器(Local Server)和进程内服务器(In-Process Server),以及远程服务器(Remote Server)和出门服务(Out-of-Process Server)的区别和使用场景。
3. **线程模型**: 如单线程公寓(STA)和多线程公寓(MTA)以及它们对线程同步的影响。
4. **事件和回调**: 如何通过COM实现事件驱动编程,以及如何使用IUnknown::AddRef和Release管理引用计数。
5. **错误处理**: 使用HRESULT进行错误代码传递和处理。
6. **自动化和类型库**: 自动化使组件能够被脚本语言调用,类型库定义了组件的接口和类型信息。
本书还涵盖了高级主题,如:
1. **接口继承**: 如何设计接口继承层次结构,实现接口的版本控制。
2. **接口代理和存根**: 在进程间通信时,如何通过代理和存根实现远程调用。
3. **安全性**: 讨论COM如何处理组件的安全性问题,如权限和访问控制。
4. **激活和生命周期管理**: 组件如何被激活,以及如何控制其生命周期。
5. **复合文档和OLE**: COM在实现嵌入式对象(如Excel中的图表)和对象链接(如Word中的Excel表格)中的作用。
《Inside COM》是学习和掌握COM技术的重要参考资料,无论你是Windows平台上的开发者还是对组件化编程感兴趣的技术人员,这本书都能提供宝贵的洞见和实践经验。通过深入理解并运用书中的知识,你将能更好地构建高效、可维护的组件化软件系统。
2025-10-16 14:27:54
9.27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