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系统一般由3大部分构成:标签、读写器以及后台数据库,如图1所示。   图1 RFID系统的基本构成   标签是配备有天线的微型电路。标签通常没有微处理器,仅由数千个逻辑门电路组成,因此要将加密或者签名算法集成到这类设备中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标签和读写器之间的通信距离受到多个参数的影响,特别是通信频率的影响。读写器实际是一个带有天线的无线发射与接收设备,它的处理能力、存储空间都比较大。后台数据库可以是运行于任意硬件平台的数据库系统,可由用户根据实际的需要自行选择,通常假设其计算和存储能力强大,时它包含所有标签的信息。   目前,主要有两种通信频率的RΠD系统共存:一种使用13
1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无线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与目前广泛采用的条形码技术相比,RFID具有容量大、识别距离远、穿透能力强、抗污性强等特点。     RFID技术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并获得了大规模商用,但超高频RFID技术相对滞后。本文分析了射频芯片nRF9E5的功能特性,并将其用于RFID系统中,设计了一套有源超高频(UHF)RFID系统。射频芯片的选取     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RFID系统主要是125kHz和13.56MHz系统,相应的RFID专用芯片也较多,主要有TI公司的S6700系列,NX
1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从20世纪80年代走向成熟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1]。在RFID系统中,为解决碰撞问题,必须采用一定的防碰撞算法,时分多址算法中的二进制搜索算法识别率较高,是RFID系统中最常用的防碰撞算法。介绍了常用防碰撞算法的原理,并详细分析了二进制搜索算法的原理和实现过程,最后对算法的效率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得出了改进的建议。
2021-11-09 15:29:12 299KB 防碰撞 二进制搜索算法 碰撞次数
1
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的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从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来说,射频识别技术在低频段基于变压器耦合模型(初级与次级之间的能量传递及信号传递),在高频段基于雷达探测目标的空间耦合模型(雷达发射电磁波信号碰到目标后携带目标信息返回雷达接收机)。1948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信奠定了射频识别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已
1
行业分类-外包设计-RFID标签、RFID系统和包括RFID标签的包装.zip
2021-09-04 18:03:46 5.19MB 行业分类-外包设计-RFID标签
2010年的物联网英文综述性文章,通过概念分析物联网,以及物联网所用到的技术和应用
2021-08-30 11:48:00 1.63MB 物联网;RFID系统;应用
1
行业-电子政务-用于在采用带通调制的电感耦合的RFID系统中产生专用数据信道的方法及装置.zip
RFID电子标签及RFID系统.zip
2021-08-21 09:33:38 245KB RFID电子标签及RFID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