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参数和设计要求: 1) 微带低通滤波器:通带频:1.5GHZ 止带频率:3GHZ 通带波纹:0.8dB 输入输出阻抗:50欧 止带衰减大于40dB 2) 微带功率分配器:工作中心频率:f=1.5GHZ P1:P2=1:1 3) 微带带通滤波器:带内波纹:0.1dB 中心频率:2GHZ 下边频:1.7GHZ 上边频:2.3GHZ 在2.8GHZ频率点衰减>30dB 4) 射频放大器:工作频率:2GHZ 增益:>20dB 带宽:>100MHZ 噪声系数:<3dB 完成微带低通滤波器,功率分配器,带通滤波器和放大器的一系列工作: 1) 电路原理图设计; 2) 进行相应的仿真和调试; 3) 进行相应的layout图的设计; 4) 进行电磁能量流图的仿真。
2022-12-08 21:01:27 368KB 低带通滤波器 功分器
1
采用TSMC0-18μmRF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Nauta跨导的Gm_C复数带通滤波器调谐电路,可实现滤波器的频率和Q值同时调谐.该调谐电路的频率调谐环路使用数字鉴频器和改进结构的数模转换器,Q值调谐电路采用能够在高输出电压下准确镜像电流的电流镜,整个调谐电路具备有利于改善滤波器线性度的高调谐电压输出能力.测试结果表明,1-8V电源电压下,调谐电路输出的调谐电压最高可达到1.71 V.调谐后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和带宽偏差降到小于3%.
2022-12-08 15:57:42 1.23MB 自然科学 论文
1
带通滤波器是用通过某一频段内的信号,抑制此外频段的信号。带通滤波器分两类,一类是窄带带通滤波器(简称窄带滤波器),另一类是宽带带通滤波器(简称宽带滤波器)。窄带滤波器—般用带通滤波器电路实现,宽带滤波器通常用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级联实现。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几和带宽BW之间的关系为 式中,Q为品质因数,fH为带通滤波器的上限频率,fL为带通滤波器的下限频率,其中fH>fL带宽BW越窄,品质因数Q越高。    来源:ks99
1
带通滤波器应用非常广泛,下面列举几个典型带通滤波器的应用电路。  1.高Q值的带通滤波器  如图所示为高0值的带通滤波器。图中,A1,A2是高输人阻抗型集成运放SF356。第一级是普通单级滤波器,其Q值较低,R3的值较小,信号衰减较大,放大倍数小.第二级是反相器,放大倍数为10倍。为了提高整个电路的Q值,用反馈电阻R2引入一定量的正反馈,所以此电路有较好的选频特性。   2.频率可调的带通滤波器   如图所示为频率可调的带通滤波器。在此电路中,A,,AL,,A,均是集成运放pA748,电位器RP1,RP2是同轴电位器。通过调节同轴电位器调节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在调节中心频率时,其Q值基本保持不
1
文中介绍了设计平行耦合带通滤波器的方法和流程,以相对带宽为9%的平行耦合滤波器为例阐述了具体设计过程,并对滤波器设计工程中原理图与版图仿真结果的差异进行分析对比,给出具体的调试解决方案。借助于射频借助于射频微波EDA工具ADS2008进行优化仿真,高效地完成了带通滤波器的设计,达到了设计要求。
2022-11-23 11:24:19 225KB 信号调理
1
由于通信领域对于多频带可调谐滤波器的要求,基于E型谐振器加载变容二极管设计了紧凑型频率可重构带通滤波器,并通过电磁仿真软件HFSS13.0进行验证。采用奇偶模分析法分析了E型双模谐振器特性,通过改变加载电容的外加偏压值控制偶模谐振长度,第一通带可调范围达到18.2%(1.60~1.92 GHz),通过调整馈线长度和缝隙控制外部Q值同时保证绝对带宽恒定为60 MHz,第二通带(2.25 GHz)保持不变,其加工实物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对吻合。
2022-11-12 14:36:16 521KB 变容二极管
1
第七章 滤波器实例 第七章 滤波器实例 第一节 带通滤波器 这个例子教你如何在 HFSS 设计环境下创建、仿真、分析一个带通滤波器建立模型 F.7.1 1 微波仿真论坛 组织翻译 第 316 页 (http://bbs.rfeda.cn原创: 微波仿真论坛 ) 协助团队 HFSS 小组 --- cnRFEDA. 拥有版权 http://www.rfeda.cn http://bbs.rfeda.cn http://blog.rfeda.cn
2022-11-07 23:27:08 992KB hfss 教程
1
使用matlab实现带通滤波器
2022-11-03 19:07:05 8.14MB 带通滤波器 matlab
1
Butterworth巴特沃斯带通滤波器音频分离Matlab程序,FFT频域处理,音频分离。
1
图 1.1 等效电路图 由基尔霍夫电压电流定律和谐振频率与电容电感的关系可得 [7] : SI , PI (2.13) (2.14) 假设接收线圈等效电路反映到发射线圈等效电路的等效电阻为 PSd IWMIR /)( , 代入上式有: (2.15) 则无线充电的效率为: (2.16) 代入上式有: (2.17)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得出结论:无线充电效率与电感的频率,负载电阻,内 22)( )( MwRRR URR I PLS PLs P    22)( MwRRR wMU I PLS P S   LS d RR Mw R   22 LS L pd d RR R RR R     222 22 )()( LSPLS L RRRRRMw RMw  
2022-10-26 13:35:52 2.81MB 电磁感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