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别(RFID)原理与应用[单承赣等编著][电子教案]第4章 数据校验和防碰撞算法.ppt
2022-05-26 14:07:20 879KB 算法 文档资料
射频识别(RFID)技术(第二版)
2022-05-25 10:18:32 19.89MB 射频识别
1
引言   自2004年起,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热潮,包括沃尔玛、宝洁、波音公司在内的商业巨头无不积极推动RFID在制造、物流、零售、交通等行业的应用。RFID技术及其应用正处于迅速上升的时期,被业界公认为是本世纪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它的发展和应用推广将是自动识别行业的一场技术*。而RFID在交通物流行业的应用更是为通信技术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将成为未来电信业有潜力的利润增长点之一。   1、RFID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   无需直接接触、无需光学可视、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完成信息输入和处理,且操作方便快捷,能够广泛应用于生产、物流、交通、运输、医疗、防伪、跟踪、
1
RFID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系统pdf,RFID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系统
2022-05-19 10:16:09 2.97MB 技术案例
1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RFID系统一般通过阅读器识别带有唯一电子产品代码(ID)值的标签。阅读器射频场范围内标签数量较多时不同标签返回数据发生重叠,导致阅读器对接收信号解码错误,可以将其称为标签冲撞。
2022-05-18 17:59:35 83KB 射频识别 标签冲撞 轮询算法 文章
1
基于射频识别的地下管线电子标识系统
在基于射频识别的室内定位LANDMARC算法中,由于待定位标签的定位精度受到参考标签的选择的影响,参考标签之间的信号会产生相互的干扰,所以就采用一种分别选择不同坐标轴上的参考标签的方法来减小参考标签间产生的信号的干扰,同时还可以提高待定位标签的定位精度。在一个13 m*10 m的房间中每隔1 m布置一个参考标签,在房间四角布置上4个读写器。经过多次实验,最终得出结论,使用改进后的LANDMARC算法比原来经典的LANDMARC算法的精确度提升了10%左右,且算法复杂度降低。
1
“十五年周期定律” IBM前首席执行官郭士纳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计算模式每隔15年发生一次变革。 1965年前后发生的变革以大型机为标志, 1980年前后以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为标志, 1995年前后则发生了互联网革命。 每一次这样的技术变革都引起企业间、产业间甚至国家间竞争格局的重大动荡和变化。而互联网革命一定程度上是由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战略所催熟。 2010年前后?物联网? * *
1
超高频标签是指840M到960MHz无源射频识别标签。这个波段的标签起源自EPCglobal Class 1 Generation 2标准。 其中EPCglobal是电子产品编码标准组织,第一类第二代RFID标准经常也被缩写为C1G2。这个标准规定了超高频860M-960MHz范围的射频识别协议。这个协议的特点是通过微秒级的读写器-标签应答,和较科学的防碰撞机制,实现快速、几十米距离的标签读写。理想情况下每秒盘点标签可达两三百个,识读距离可以达到30米左右,曾经一度被热捧为下一代智能物流的标准。其后ISO组织接受这个标准,转为ISO 18000-6C标准。近年来我国也在这个技术上发展革新,推出
1
为了提高射频识别(RFID)系统的多目标识别效率,研究了识别中的标签冲突,逐步主流防冲突算法-根据标签数动态调整帧长的动态帧交替ALOHA算法(DFSA算法)进行改进,建立了基于3级随机数适时选择机制的改进算法的数学模型。这种新的改进算法通过3级随机数优先级的划分,解决了冲突交替的重新利用,提高了算法的替代利用率,在DFSA算法的基础上显着提高了算法吞吐率,解决了DFSA算法最高吞吐率36.8%的转化。仿真结果表明,此改进算法可以使系统识别效率提高到69.35%,从而验证了此算法的有效性,为以后防碰撞算法的研究增多了基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