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公司面临着工作站中任务的排序,因为制造公司的能力是通过对工作站中任务分配的有效排序来利用资源。 因此,本研究从经验上考察了尼日利亚里弗斯州的制造公司的工作线平衡和生产效率。 还讨论了通过减少非增值活动,周期时间和通过工作线平衡过程在每个工作站上分配工作量来提高生产效率的内容。 工作线平衡的尺寸是标准化工作和单件流程; 而生产效率是通过产品产量,产品质量和交货时间减少来衡量的。 皮尔逊的产品力矩相关系数(PPMCC)用于检验工作量平衡尺寸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调查结果表明,工作站任务分配中的标准工作程序可提供更好的工作线平衡,并与产品产量和交货时间减少呈显着正相关关系。 而且,单件式流程被发现与产品质量比产品产量和交货时间减少有着更重要和积极的关系。 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在工作站中实施适当的工作线平衡应该是生产过程中的一项持续活动,而设置产能利用率基准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2024-01-15 15:23:40 312KB 行业研究
1
通过对2009—2012年我国27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了FDI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FDI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低层次的自主创新能力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高层次的自主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不显著;研发经费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作用,但不显著;研发人员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高层次的自主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明显;市场竞争程度和企业规模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不显著。在此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此结果的原因,并就今后如何更好地利用FDI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24-01-14 21:55:29 227KB 内资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
1
结构视角的企业出口中学习效应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实证,姚相如,刘凤朝,伴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出口贸易迅速发展,出口贸易的繁荣是否会促进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成长呢?本文利用2004-2007年中国工业
2024-01-14 21:53:51 488KB 首发论文
1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强国。 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印度和越南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劳动力成本上没有优势。 因此,中国的出口贸易,特别是制造业的出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能否确保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可持续性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基于生存分析,研究了1995年至2015年中国,美国和德国代表的前十个制造业分行业的出口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我们发现中国可以保持很长一段时间制造业出口贸易中的贸易关系。 从中位数生存时间和制造业子行业的生存率的跨国比较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制造业出口贸易在不同子行业中表现不同。 我们应该确保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可持续性,同时将不同的待遇扩展到不同的制造业子行业。
2024-01-12 21:02:31 366KB 制造业出口 生存分析 跨国比较
1
通过建立区位熵理论模型,对长三角地区苏、沪、浙省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集聚水平分别进行计算,并测算了两大产业的协同集聚指数,数据表明: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相对于苏浙具有明显优势,但制造业集聚水平略逊于江苏省和浙江省;苏、沪、浙两大产业的协同集聚指数随年份增加大致呈递增趋势,说明两大产业协同集聚效应逐年增强,即制造业的选址倾向于有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反之亦然。
2024-01-11 12:48:23 187KB
1
本文基于驱动模式和分工形式,即影响东道国制造业GVC演变的两条路径,构建了一种机制,研究它们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战略的影响,然后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来验证理论假设。 2003年至2014年期间,欧盟26个成员国和13个制造子行业的OFDI库存为样本。 综合广义最小二乘(GLS)估计获得的经验结果表明,从GVC驱动模型的角度来看,高科技水平,生产者驱动模型下的丰富人力资本以及基于买方驱动下的巨大市场潜力模式是影响中国在欧盟成员国中对OFDI位置选择的重要因素。 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角度来看,较高的垂直专业化水平和东道国在制造业子行业中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吸引了中国投资的流入。
2024-01-11 12:43:39 640KB 行业研究
1
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2024-01-10 16:16:42 4.43MB 制造企业 库存管理系统 开发与设计
1
环境规制与产业绩效--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庄莹莹,龙如银,目前,环境规制对产业绩效的影响引起了国际广泛的关注。一般认为,环境规制会损害产业绩效。本文利用1996~2007年中国制造业六个样�
2024-01-10 09:55:36 202KB 首发论文
1
装备制造业是为各行业生产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我国经济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其研发效率的高低尤为重要。基于此,文中以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从R&D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研发效率与企业规模的关系以及投入产出冗余等方面进行研发效率的测度与分析,发现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效率的整体水平偏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普遍较低导致了研发综合效率处于较低的阶段;规模大的企业研发效率较高;大部分企业研发活动的管理水平较为落后,造成企业投入过量但产出不足的状态。因此,文中提出鼓励不同规模企业选择多元化创新模式、改善研发创新管理机制、加强研发合作等建议,以提高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效率。
2024-01-10 09:44:51 260KB 行业研究
1
汽车行业面向智能制造的BOM物料管理.docx
2024-01-05 11:02:45 17K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