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Oracle 12c备份与恢复生存指南》是为每位数据库管理员精心打造的全面指南。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Oracle数据库12c的备份与恢复技术,涵盖备份的目的、不同类型的备份、备份策略、重做日志(redo)及其对数据库可恢复性的影响等内容。书中不仅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步骤和实用脚本,还结合了作者多年的经验,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实战技巧。无论是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DBA,都能从中受益匪浅。此外,本书还探讨了NOLOGGING操作、RMAN的新特性以及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12c的使用,帮助读者掌握最新的技术和工具,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025-11-14 11:39:02 12.46MB Oracle 备份恢复
1
Quartz是一款开源的作业调度框架,它允许开发者在Java应用程序中定义和执行复杂的定时任务。在给定的压缩包文件中,我们有两个重要的资源:一个是"Quartz Job Scheduling Framework 中文版 V1.0.0 (1).chm",另一个是"Quartz开发指南.pdf"。 "Quartz Job Scheduling Framework 中文版 V1.0.0 (1).chm"是Quartz的中文版文档,它详细介绍了Quartz的基本概念、配置和使用方法。在该文档中,你可以了解到如何创建作业(Job)和触发器(Trigger),以及如何将它们关联起来,以便在特定的时间点执行预定的任务。此外,还可能包含有关作业商店(Job Store)、调度器(Scheduler)、触发策略、插件等核心组件的说明。 "Quartz开发指南.pdf"则提供了更深入的开发指导,这通常包括实际编程示例,帮助开发者理解如何在项目中集成Quartz,编写作业类,定义触发器,以及处理并发和恢复策略。书中可能还有关于如何使用书签功能快速定位到特定主题或功能的提示,这对于快速查阅和学习非常有用。 Quartz的核心特性包括: 1. **可伸缩性**:Quartz支持多线程和多线程调度,可以轻松适应大规模的并发任务。 2. **灵活性**:它允许动态修改作业和触发器,无需重启应用,这对于业务需求变化频繁的场景非常适用。 3. **持久化**:Quartz可以将作业和触发器存储在数据库中,确保即使在服务重启后也能恢复之前的调度状态。 4. **插件支持**:Quartz提供了许多内置插件,如邮件通知插件,可以在任务完成或失败时发送通知。 5. **表达式支持**:通过Cron Trigger,你可以使用Cron表达式来定义复杂的时间安排。 6. **集群支持**:Quartz可以运行在集群环境中,保证高可用性和任务的均匀分布。 学习Quartz,你需要掌握如何配置Scheduler,创建Job类和Trigger,以及如何使用JobDataMap传递数据。同时,了解CronTrigger和SimpleTrigger的用法,以及如何处理并发执行的策略,比如设置并发限制或者采用优先级调度,都是关键知识点。通过阅读提供的中文版文档和开发指南,你应该能够全面理解和运用Quartz框架,实现高效的任务调度。
2025-11-14 11:37:31 1.46MB
1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Cadence Innovus 18.1版本中时钟树综合(CTS)的相关特性、设置方法及其优化技巧。主要内容包括:CTS在Innovus流程中的应用,早期时钟流(Early Clock Flow, ECF)的概念与操作,有用的偏斜控制(useful skew),时钟树内部流程,CTS性能改进,关键概念如时钟树与偏斜组、自动时钟规范创建、最大时钟树路径(Max Clock Tree Path),以及CTS调试工具等。此外,文档还涵盖了CTS对功耗的影响,灵活的H型树和多抽头时钟树的构建与调试,以及通用用户界面(Common User Interface, CUI)的属性设置和命令使用。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集成电路设计基础,特别是从事物理设计工作的工程师或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并掌握Innovus 18.1中CTS的新特性和优化方法;②提高时钟树设计的质量,减少时钟偏差,优化时序收敛;③通过合理的配置和调试,降低功耗并提升设计效率;④利用CUI简化CTS相关参数的设置与管理。 其他说明:文档中包含大量命令示例和技术细节,建议读者结合实际项目进行实践操作,并参考官方支持门户获取更多帮助和支持。对于具体命令的使用,应根据自身设计环境进行适当调整。
2025-11-14 11:04:49 4.05MB Cadence Innovus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Verilog在FPGA上实现W25Q系列(W25Q128/W25Q64/W25Q32/W25Q16)SPI Flash的驱动程序。主要内容涵盖SPI状态机设计、FIFO缓存应用、时钟管理、读ID操作、写使能状态机以及跨时钟域处理等方面的技术细节。文中还提供了丰富的代码片段和实战经验,包括时钟分频、状态机设计、FIFO配置、仿真测试等。此外,针对不同平台(如Cyclone IV和Xilinx Artix-7)的移植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并分享了一些常见的调试技巧和避免的问题。 适合人群:熟悉FPGA开发和Verilog编程的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尤其是对SPI Flash驱动感兴趣的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在FPGA项目中集成W25Q系列SPI Flash的开发者,帮助他们理解和实现高效的SPI Flash驱动程序,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理论知识,还包括大量实战经验和代码示例,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掌握相关技术和解决问题。
2025-11-13 14:10:15 351KB FPGA Verilog SPI Flash
1
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是NVIDIA公司推出的一种并行计算平台和编程模型,它允许开发者利用GPU(图形处理单元)的强大计算能力进行高性能计算。CUDA C++编程指南是为开发者提供的一份详尽的资源,帮助他们理解和利用CUDA API进行高效地GPU编程。在最新版的CUDA 12.3中,这一指南包含了更先进的特性和优化。 1. **使用GPU的好处** - **并行计算能力**:GPU设计用于大量并行处理任务,例如图形渲染和科学计算,能比CPU更快地执行重复性计算任务。 - **性能提升**:通过将计算密集型任务卸载到GPU,可以显著提高应用程序的运行速度,特别是在处理大数据和机器学习任务时。 - **能源效率**:相比CPU,GPU可以在较低的功耗下提供更高的计算密度,对于节能有显著效果。 2. **CUDA编程模型** - **CUDA核心**:GPU由大量的CUDA核心组成,这些核心能够并行执行相同或不同的指令。 - **线程与线程块**:CUDA编程模型中的基本执行单元是线程,线程被组织成线程块,线程块再组成网格。这种层次结构使得数据共享和同步更为高效。 - **内存层次**:CUDA有多种内存类型,包括全局内存、共享内存、常量内存和纹理内存,每种内存都有其特定的访问速度和用途。 3. **可伸缩的编程模型** - **多维度编程**:CUDA支持多维线程块和网格,这允许程序员根据计算任务的结构灵活地安排线程。 - **动态并行ism**:CUDA允许在运行时创建新的线程块和网格,增加了编程的灵活性。 4. **异构编程** - **混合编程**:CUDA C++允许同时利用CPU和GPU,实现数据预处理、结果后处理以及GPU计算之间的有效协作。 - **CUDA+C++集成**:开发者可以使用C++标准库功能,同时利用CUDA扩展进行GPU加速,创建混合程序。 5. **异步SIMT编程模型** - **单指令多线程(SIMT)**:CUDA的核心编程模型是SIMT,每个CUDA线程执行相同的指令,但可以独立调度和执行。 - **异步执行**:CUDA支持异步操作,这意味着可以同时进行多个计算任务,以充分利用GPU资源,提高效率。 6. **编程接口** - **NVCC编译器**:CUDA开发工具包包含NVCC,这是一个用于编译和链接CUDA程序的编译器,支持离线和即时编译模式。 - **CUDA运行时API**: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库,用于设备管理、内存管理和线程控制等,开发者可以直接在应用程序中调用。 7. **计算能力** - 每个CUDA版本都定义了不同的计算能力(Compute Capability),它决定了GPU支持的特性级别和性能指标。 CUDA C++编程指南是开发者掌握GPU编程的关键资源,通过深入理解并运用其编程模型、内存管理、异步计算和编程接口,可以有效地编写出高效、优化的GPU应用程序。随着CUDA版本的不断更新,开发者可以利用更多新特性来提升应用程序的性能和功能。
2025-11-11 19:43:31 4.3MB 编程语言 cuda nvidia
1
本文档是《嵌入式学习资料-h100硬件开发指南.pdf》的详细介绍,该指南主要聚焦于HM100类脑计算加速模组(以下简称HM100)的硬件设计,包括硬件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单板热设计建议等内容。文档版本为1.7.0,发布日期为2022年6月6日。版权归属于北京灵汐科技有限公司,本指南详尽地提供了硬件设计方法,适用于灵汐技术支持工程师、渠道伙伴技术支持工程师及单板硬件开发工程师等特定人员。 在文档中,有明确的符号约定,用以提示不同的潜在危险级别,以及用于强调正文信息的附加内容。通用格式约定也得到清晰的定义,如宋体为正文,黑体为标题,楷体为警告提示等。表格内容约定部分则说明了如何处理文档中的空白单元格和用户可自行配置的部分。 修订记录部分详细记录了每次更新的内容,包括修订日期、版本号以及修订说明,以便用户追踪文档的变更历史。从2021年10月26日的V1.0.0版本首次发布以来,文档经历了多次更新,最近的更新是在2022年6月6日的V1.7.0版本,其中增加了散热设计的说明并移除了连接器参考资料。 文档的内容涵盖硬件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单板热设计建议等方面。具体地,在PCB设计方面,指南提供了详细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对于类脑计算加速模组的特殊应用,文档给出了关于PCIe接口的配置和优化建议,以及对散热设计的具体建议,确保模组在高性能运行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文档还包含了硬件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保证产品的安全使用,文档中也包含了一个重要的安全声明部分。在使用HM100类脑计算加速模组之前,用户必须仔细阅读文档内的警示信息,确保安全、合理地使用产品,避免可能导致的数据丢失、元器件损坏、火灾、触电或其他伤害。此外,文档还强调了对本公司商业合同和条款的遵循,以及对文档内容的使用限制,即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修改或传播文档内容。 这份硬件开发指南是一份详尽且实用的参考资料,它不仅详细记录了硬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信息,还为开发者提供了安全使用指南,使其能安全且有效地进行HM100类脑计算加速模组的开发工作。
2025-11-08 15:19:12 1.12MB 嵌入式开发 PCB设计 类脑计算 PCIe接口
1
《正点原子》I.MX6U嵌入式Linux驱动开发指南是一本全面且深入的教程,专为那些想要在Linux环境下对I.MX6U处理器进行驱动程序开发的工程师们设计。I.MX6U是飞思卡尔(现已被NXP半导体收购)推出的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ARM Cortex-A9处理器,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设备。本指南以超过1500页的篇幅,详尽地阐述了如何在这一平台上进行驱动程序的编写和优化。 对于Linux驱动开发的基础知识,该指南涵盖了Linux内核的结构、驱动程序模型以及Linux设备模型。它解释了内核是如何管理硬件资源的,以及如何通过内核模块的形式实现驱动程序的加载和卸载。读者将学习到如何使用Makefile构建驱动程序,并理解内核编译和模块加载的过程。 针对I.MX6U处理器的特性,指南深入探讨了处理器的中断处理、时钟管理、电源管理等关键功能。I.MX6U拥有丰富的外设接口,如GPIO、UART、SPI、I2C等,这些在嵌入式系统中常用到的接口驱动程序的编写方法也会在书中逐一讲解。同时,指南还会涉及DMA(直接内存访问)和中断驱动的编程,这些都是提高设备性能的关键技术。 再者,图形界面和显示驱动是嵌入式Linux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I.MX6U这样的多媒体应用处理器上。书中会详细介绍如何配置和使用GPU,以及如何编写LCD控制器驱动,实现图形化用户界面。 此外,网络驱动也是现代嵌入式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I.MX6U支持以太网接口,因此指南会涵盖以太网控制器的驱动开发,包括网络数据包的接收和发送,以及TCP/IP协议栈的集成。 为了帮助开发者调试和测试驱动程序,本书还将介绍常用的Linux调试工具和技巧,如gdb、dmesg、sysfs等,以及如何通过日志系统来追踪和定位问题。 总而言之,《正点原子》I.MX6U嵌入式Linux驱动开发指南是一本实用性强、内容丰富的教程,不仅适合初学者学习Linux驱动开发的基本概念和技术,也适合经验丰富的开发者作为参考,进一步提升他们在I.MX6U平台上的开发技能。通过阅读并实践书中的案例,读者可以逐步掌握驱动程序开发的全过程,从而更好地利用I.MX6U处理器的强大功能,实现高效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1
### VRLink开发指南:深入解析MAK公司VR-Link 4.0.5的开发要点 #### 引言 在虚拟现实(VR)与仿真领域,MAK公司的VR-Link软件包作为一款强大的多层工具集,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灵活性。本指南旨在深入解析VR-Link 4.0.5版本的关键特性和开发流程,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软件。 #### 核心知识点详解 ##### 1. 协议独立API:VR-Link的核心优势 VR-Link设计了一个协议独立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意味着它能够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包括高级体系结构(HLA)、分布式交互仿真(DIS)等标准。这一特性使得VR-Link能够无缝地集成到各种仿真环境中,而无需关心底层通信协议的具体实现细节。 ##### 2. VR-Link的主要特性 - **文件与可执行文件管理**:VR-Link提供了对文件和可执行文件的有效管理,便于开发人员在不同平台上部署和运行应用程序。 - **仿真标准支持**:VR-Link支持多个仿真标准,如HLA 1.3和RTI 1516规范,以及DIS协议,确保了软件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 3. 配置与安装 - **安装过程**:无论是Windows还是Linux系统,VR-Link都提供了详细的安装指导,包括必要的配置步骤,如设置许可服务器、安装运行时间接口(RTI)等。 - **网络配置**:对于Distributed Interactive Simulation (DIS) 应用而言,正确配置网络参数至关重要,包括广播地址、子网掩码及UDP端口设定,以确保数据传输的高效与稳定。 ##### 4. VR-Link的概念模型 - **多层次工具集**:VR-Link被构想为一个多层面的工具箱,提供从高级抽象到底层细节的多级访问,满足不同开发阶段的需求。 - **HLA与DIS协议理解**:通过深入讲解HLA和DIS协议的基本概念及其在VR-Link中的应用,开发者可以更全面地掌握如何利用这些标准进行仿真系统的构建。 ##### 5. 实践操作指南 - **连接与初始化**: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VR-Link API进行连接初始化,包括创建会话、加入联邦等关键步骤。 - **对象管理**:涵盖如何在VR-Link中创建、更新和销毁对象实例,以及如何处理对象状态变更的通知。 - **数据交互**:讲解了如何发送和接收事件,以及如何利用VR-Link提供的机制进行数据交换。 #### 结论 VR-Link 4.0.5不仅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开发工具,更是连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桥梁。通过掌握其核心特性和开发流程,开发者能够在仿真和虚拟现实项目中实现更高层次的创新与效率。本指南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指导,旨在帮助用户充分利用VR-Link的强大能力,推动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 --- 本概述根据MAK公司VR-Link 4.0.5的开发指南整理而成,详细阐述了软件的关键特性和使用方法,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源。通过深入理解VR-Link的架构设计和功能特性,开发人员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这一工具,为虚拟仿真领域的项目带来新的突破和进展。
2025-11-05 18:41:29 1.92MB VR-Link
1
内容概要:本文档《RPKI 部署指南(1.0 版)》系统介绍了资源公钥基础设施(RPKI)的技术原理、部署流程及运维实践,旨在帮助网络运营商和安全技术人员防范互联网域间路由劫持、泄露和伪造等安全风险。文档详细阐述了RPKI的架构体系,包括证书签发、存储与同步验证机制,明确了签发主体和验证主体的职责,并提供了ROA签发规范、分阶段验证部署策略、运维监控方法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同时分析了RPKI在路径验证方面的局限性,并介绍了ASPA、BGPsec等演进技术。; 适合人群:网络运营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安全运维人员、技术决策者及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具备一定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知识的专业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指导组织部署RPKI以实现路由源验证(ROV),防止BGP路由劫持;②帮助网络管理者分阶段实施ROA签发与RPKI验证,确保业务平稳过渡;③提升关键基础设施的路由安全性,满足国际互联互通的安全合规要求;④为应对未来路由安全威胁提供技术演进方向。; 阅读建议:建议结合实际网络环境逐步推进RPKI部署,重点关注ROA签发规范与分阶段验证策略,定期审计配置一致性,并与其他路由安全机制(如IRR、MANRS)协同使用,全面提升路由安全防护能力。
2025-11-05 14:08:42 1.87MB 路由安全 BGP
1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星网锐捷IPPBX SU8300和SU8600的开局教程,涵盖设备介绍、组网方案、基本配置流程、高级功能配置及基本维护等内容。文档首先概述了IPPBX设备的基本信息及其硬件构成,接着描述了两种典型组网方案——单点和多分支组网。随后,详细讲解了从连接设备到验证配置的基本配置流程,包括设置电脑IP、登录WEB、配置设备IP、添加分机和中继等步骤。高级功能配置部分则涵盖了自动话务员、振铃组、呼叫队列、呼叫转接、一号通及各种前转业务等功能的具体配置方法。最后,简要介绍了基本维护操作,如查看系统信息、恢复出厂设置和备份配置文件。 适合人群:适用于具有基础通信网络知识的技术人员,特别是负责IPPBX设备安装、配置和维护的IT管理员或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技术人员快速掌握星网锐捷IPPBX SU8300和SU8600的配置和管理技能;②确保设备能够顺利集成到现有的通信网络中,提供稳定可靠的语音通信服务;③通过配置高级功能提升系统的灵活性和用户体验。 其他说明:文档提供了详细的图文指导,便于用户按照步骤操作。此外,还提供了官方联系方式和技术支持渠道,方便用户在遇到问题时寻求帮助。
2025-11-04 08:11:52 7.47MB IPPBX 组网方案 配置流程 电话系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