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香橙派4和树莓派4B构建一个Kubernetes(K8S)集群,并重点介绍K8S安装脚本的实践过程。这些脚本,包括`k8s-setup.sh`、`k8s-init.sh`和`k8s-grant-user.sh`,是构建K8S集群的关键组件,它们帮助自动化安装和配置流程,使得在这些小型硬件设备上部署K8S变得更加便捷。 Kubernetes,简称K8S,是一个开源的容器编排系统,用于自动化容器化的应用程序部署、扩展和管理。它允许用户通过定义服务、部署和其他资源来管理跨多个主机的容器化应用。K8S集群由多个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可以是一个服务器或像香橙派4和树莓派4B这样的小型计算设备。 我们来看`k8s-setup.sh`脚本。这个脚本通常用于初始化和配置K8S集群的基础环境。它可能包含以下步骤: 1. 更新系统:确保所有软件包是最新的,以避免潜在的安全问题。 2. 安装依赖:安装K8S集群所需的依赖软件,如Docker、CNI(Container Network Interface)、etcd等。 3. 配置网络:设置网络插件,如Flannel或Calico,以实现节点间通信。 4. 准备Kubernetes二进制文件:下载并安装K8S的最新稳定版本或者特定版本的二进制文件。 5. 初始化Master节点:在主节点上运行`kubeadm init`命令,创建必要的K8S组件和服务。 6. 配置Worker节点:将Master节点的配置信息传递给Worker节点,使它们加入集群。 接下来是`k8s-init.sh`脚本,它可能专注于启动和验证K8S集群。此脚本可能包括: 1. 启动Kubernetes服务:启动apiserver、controller-manager、scheduler等关键服务。 2. 部署核心DNS:K8S的核心服务之一,用于内部DNS解析。 3. 设置网络策略:根据需求配置网络策略,如允许或阻止特定的网络流量。 4. 验证集群状态:使用`kubectl`工具检查节点状态,确保所有组件都正常运行。 `k8s-grant-user.sh`脚本用于授权用户访问和操作K8S集群。这通常包括: 1. 创建ServiceAccount:为用户或应用创建服务账户,以便安全地与K8S API交互。 2. 创建Role和RoleBinding:定义用户的权限范围,例如只读权限或管理员权限。 3. 配置kubeconfig:生成或更新用户的kubeconfig文件,该文件包含了访问集群所需的认证信息。 总结起来,使用香橙派4和树莓派4B构建K8S集群是一种经济且有趣的实践,通过上述脚本的执行,可以有效地在这些低成本硬件上部署和管理容器化应用。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学习和实验,也可以用于轻量级的生产环境,如家庭实验室或边缘计算场景。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树莓派和香橙派的性能有限,对于大规模的生产环境,可能需要更强大的硬件支持。
2025-07-07 13:14:06 2KB kubernetes
1
集群系统主要解决:高可靠性。利用集群管理软件,当主服务器故障时,备份服务器能够自动接管主服务器的工作,并及时切换过去,以实现对用户的不间断服务。高性能计算。即充分利用集群中的每一台计算机的资源,实现复杂运算的并行处理,通常用于科学计算领域,比如基因分析,化学分析等。负载平衡。即把负载压力根据某种算法合理分配到集群中的每一台计算机上,以减轻主服务器的压力,降低对主服务器的硬件和软件要求。本文主要展示如何使用LVS来实现实用的WWW负载平衡集群系统。 Linux操作系统上的集群是一种技术,旨在提高系统的高可用性、实现高性能计算和负载平衡。集群系统通过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上的单一系统,从而达到这些目标。当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集群管理软件可以自动将服务切换到备份服务器,确保不间断的服务。在高性能计算方面,集群能够并行处理复杂的计算任务,例如在基因分析和化学分析等领域。 Linux操作系统提供了多种集群解决方案,其中Linux Virtual Server (LVS)是由章文嵩博士领导的一个优秀项目。LVS被广泛应用于负载平衡场景,特别是对于提供WWW服务。许多商业集群产品,如Red Hat的Piranha和TurboLinux公司的Turbo Cluster,都基于LVS的核心代码。 LVS提供了三种负载平衡方式:NAT(网络地址转换)、DR(直接路由)和IP Tunneling。在实际应用中,DR方式最为常用,因为它能直接将流量路由到真实服务器,减少网络延迟。在这个配置实例中,我们将重点讨论DR方式的LVS负载平衡。 配置LVS集群涉及以下步骤: 1. **网络拓扑**:集群中的服务器通过交换机或集线器连接在同一网段内。理想情况下,虚拟服务器和真实服务器应位于不同网段,以提高性能和安全性。 2. **服务器配置**:虚拟服务器(负载平衡器)接收来自客户端的请求,并将其分发给真实服务器。每台服务器都需要适当的内核和网络配置,例如设置IP地址和虚拟接口。 3. **内核编译**:为了启用LVS功能,需要在虚拟服务器上重新编译内核并应用LVS补丁。这包括下载最新内核源码和LVS补丁,然后在内核源码目录下进行补丁应用和编译。 4. **集群配置**:在虚拟服务器上,配置LVS规则以指定如何将流量分发到真实服务器。这通常涉及设置IPVS规则,定义负载均衡算法(如轮询、最少连接等)。 5. **服务配置**:在真实服务器上,需要配置应用程序以支持集群环境,例如配置Web服务器(如Apache或Nginx)以监听特定的IP和端口。 6. **测试与监控**:完成配置后,通过客户端进行测试,验证负载平衡是否正常工作。同时,需要设置监控工具来跟踪集群的状态,以便在出现问题时快速识别和解决。 Linux集群和LVS提供了一种强大且灵活的方式,通过高可用性、高性能计算和负载平衡来优化服务器资源的使用。这种技术对于处理大量并发请求或执行大规模计算任务的环境尤其有用。正确配置和维护这样的集群系统是保持服务连续性和效率的关键。
2025-07-04 14:42:56 41KB
1
Linux操作系统中的集群技术是一种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以解决高可用性(HA)、高性能计算(HP)以及负载平衡等问题。集群系统通过特定的软件配置,能够在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时,自动将工作负载转移到备份服务器,确保服务的不间断。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提供WWW服务时,集群技术常常被用来分发流量,减少单个服务器的压力。 LVS(Linux Virtual Server)是章文嵩博士创建的开源集群解决方案,它为多种商业集群产品提供了基础,例如RedHat的Piranha和TurboLinux公司的Turbo Cluster。LVS的工作原理包括NAT(网络地址转换)、DR(直接路由)和IP Tunneling。在实践中,DR模式因其高效性和安全性而最为常用。 配置LVS集群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网络拓扑**:集群中的服务器需要通过网络设备如交换机或集线器连接。理想情况下,虚拟服务器(负载均衡器)和真实服务器位于不同网段,以提高性能和安全性。 2. **服务器配置**:集群中的服务器可以有不同的硬件和软件配置。LVS允许根据服务器的性能和负载情况调整负载分配策略。在例子中,vs1作为虚拟服务器,将用户请求转发到rs1和rs2真实服务器。所有服务器都需要进行相应的网络配置,如设置IP地址。 3. **内核编译**:为了支持LVS,需要在虚拟服务器上重新编译内核并应用LVS的内核补丁。补丁与当前使用的Linux内核版本相匹配,例如,对于2.2.19内核,需要下载相应的LVS补丁文件。 4. **内核配置**:在重新编译内核时,要确保启用相关的内核模块,如IPVS和必要的网络选项,以便支持LVS的功能。 5. **LVS配置**:在虚拟服务器上设置负载均衡策略,例如DR模式,需要配置IPVS规则,指定真实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负载均衡算法,如轮询、最少连接数等。 6. **服务启动**:完成配置后,启动LVS服务并监控其运行状态,确保所有服务器正常运行并能响应客户端请求。 7. **测试与优化**:使用客户端(如Windows 2000的client)进行测试,验证负载平衡效果,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建立一个实用的LVS WWW负载平衡集群系统,有效地分散来自客户端的网络流量,提高服务的稳定性和可用性。LVS由于其开源、高效和灵活性,已成为Linux环境下实现集群技术的重要工具。
2025-07-04 13:44:08 60KB
1
LVS有三种负载平衡方式,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DR(Direct Routing),IP Tunneling。其中最为常用的是DR方式,因此这里只说明DR(Direct Routing)方式的LVS负载平衡。为测试方便,4台机器处于同一网段内,通过一交换机或者集线器相连。实际的应用中,最好能将虚拟服务器vs1和真 实服务器rs1, rs2置于于不同的网段上,即提高了性能,也加强了整个集群系统的安全性。本文给出了一个LVS配置的实例。
2025-07-04 12:17:37 50KB
1
LVS是章文嵩博士发起和领导的优秀的集群解决方案,许多商业的集群产品。LVS有三种负载平衡方式,NAT,DR,IP Tunneling。其中,最为常用的是DR方式,因此这里只说明DR方式的LVS负载平衡。为测试方便,4台机器处于同一网段内,通过一交换机或者集线器相连。实际的应用中,最好能将虚拟服务器vs1和真 实服务器rs1, rs2置于于不同的网段上,即提高了性能,也加强了整个集群系统的安全性。 Linux系统下的集群技术是构建高可用性、高性能和负载均衡解决方案的关键工具,尤其在大型互联网服务和企业级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集群系统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高可靠性(HA)、高性能计算(HP)以及负载平衡。 高可靠性(HA)通过集群管理软件确保当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备份服务器能无缝接管其工作,确保服务不中断,从而提高系统稳定性。 高性能计算(HP)则是通过并行处理技术,将复杂的计算任务分散到集群中的多台计算机上执行,以提高计算效率,适用于科学计算、大数据分析等领域。 负载平衡则通过特定算法将负载均匀分布到集群中的每台服务器,减少单一服务器的压力,提升整体系统的处理能力。在实际应用中,LVS(Linux Virtual Server)被广泛用来实现负载均衡,特别是为HTTP服务提供支持。 LVS是章文嵩博士领导开发的一种开源集群解决方案,其核心技术被多个商业产品如Red Hat的Piranha和TurboLinux的Turbo Cluster所采用。LVS提供了三种负载平衡模式:NAT(网络地址转换)、DR(直接路由)和IP Tunneling。在实际部署中,DR模式因其高效性和安全性而最受欢迎。 在DR模式下,LVS工作原理是让客户端的请求直接发送到真实服务器,而虚拟服务器仅负责转发控制信息,这种方式减少了网络延迟,提升了性能。在实验环境中,四台服务器配置在同一网段,通过交换机或集线器连接。在生产环境中,虚拟服务器和真实服务器应位于不同网段,以增强安全性和性能。 配置LVS集群需要在虚拟服务器上进行,包括重新编译内核、安装LVS内核补丁等步骤。需要下载最新版本的Linux内核(例如2.2.19)并解压到/usr/src/linux目录。接着,获取与内核版本匹配的LVS补丁,将其解压到同一目录,并使用patch命令应用补丁。随后,重新配置并编译内核,确保LVS功能被集成进去。 集群配置完成后,虚拟服务器(如vs1)会接收客户端(如client)的请求,并根据设定的策略将这些请求分发给真实服务器(如rs1和rs2)。真实服务器需要配置相应的接口(如dummy0)来接收和处理这些请求。每个服务器的网络配置应当明确,例如vs1使用192.168.0.1作为对外接口,rs1和rs2的eth0接口用于内部通信,而dummy0接口则用于接受LVS转发的请求。 通过这样的配置,LVS能够在保持高性能和高可用性的同时,实现负载的智能分配,有效提升整个系统的健壮性和响应速度。对于需要处理大量并发请求的服务来说,LVS集群是一种经济且高效的解决方案。
2025-07-04 10:11:58 58KB
1
介绍如何在windows系统中布置redis集群,同时要以后台服务的模式运行。布置以脚本的形式,一键完成。 对应的博文见链接:http://blog.csdn.net/mingojiang/article/details/78961190
2025-06-30 18:43:35 22.58MB redis windows services cluster
1
内容概要:该论文探讨了利用灰狼群体合作捕食行为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的无人机集群动态任务分配方法。首先分析了灰狼在捕食过程中展现出的社会层级结构以及合作行为,提出了灰狼互动和合作捕食行为的动力学模型。然后,文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将这一自然现象转化为有效的任务分配流程应用于无人机系统之中,强调在不同条件下该方法能显著改进资源均衡分配并提升执行任务的效果。最后通过仿真实验比较新型算法和其他传统任务分配方式(例如拍卖机制)的效果,结果显示新方案在任务收益和资源均衡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该研究成果有助于增强无人机集群系统的灵活性与鲁棒性,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多样化且复杂的任务需求。 适合人群:具备机器人技术基础的研究人员、从事无人机开发的专业人士和关注智能化无人系统的学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无人机集群在军事侦察、紧急救援等领域中需要高效的任务管理和资源分配策略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此外,本研究所提出的任务分配方案亦可用于解决工业级无人机在物流配送等方面面临的类似挑战。 其他说明:该研究表明,在面对不确定的任务环境或者多个任务节点变化的情形时,模仿生物界群体行为的人工算法可能比传统基于规则的方法更加
2025-06-29 20:02:34 2.61MB 无人机 灰狼算法 任务分配
1
基于博途1200 PLC与HMI交互的十层三部电梯控制系统仿真工程:实现集群运行与功能优化,基于博途1200 PLC与HMI十层三部电梯控制系统仿真程序:高效集群运行与全面模拟实践,基于博途1200PLC+HMI十层三部电梯控制系统仿真 程序: 1、任务:PLC.人机界面控制三部电梯集群运行 2、系统说明: 系统设有上呼、下呼、内呼、手动开关门、光幕、检修、故障、满载、等模拟模式控制, 系统共享厅外召唤信号,集选控制双三部电梯运行。 十层三部电梯途仿真工程配套有博途PLC程序+IO点表 +PLC接线图+主电路图+控制流程图, 附赠:设计参考文档(与程序不是配套,仅供参考)。 博途V16+HMI 可直接模拟运行 程序简洁、精炼,注释详细 ,核心关键词:博途1200PLC; HMI; 十层三部电梯控制; 仿真; 任务; 人机界面控制; 集群运行; 模拟模式控制; 共享厅外召唤信号; 集选控制; IO点表; 主电路图; 控制流程图。,基于博途1200PLC的十层三部电梯控制仿真系统
2025-06-26 19:26:23 4.63MB sass
1
VM、hadoop、Hive、HBase、Mahout、Sqoop、Spark、Storm、Kafka的安装部署手册
2025-06-25 13:11:07 5.94MB
1
Kubernetes认证管理员CKA(Certified Kubernetes Administrator)是Kubernetes官方推出的认证考试,旨在评估和验证考生管理Kubernetes集群的能力。CKA v1.30题库是针对2024年CKA考试版本v1.30的模拟试题集,为考生提供了一套与真实考试环境和题型相近的练习材料。题库的内容全面覆盖了Kubernetes的不同知识点,帮助考生熟悉考试形式和内容,进而提高通过考试的概率。 在准备CKA v1.30考试时,考生需要了解考试环境的配置和操作要求。官方考试环境使用名为“PSI Bridge”的Chrome浏览器插件,实现全屏页面操作。考试界面分为试题展示区和远程登录操作区,考生需要远程登录到Xubuntu设备,并通过shell终端进行操作。考试要求考生能够快速地切换不同的Kubernetes集群上下文,以便对集群中的资源进行管理。题库中的题目可能涉及创建不同的用户、角色、命名空间以及可能完全相反的操作要求,如网络策略的限制方向可能与常规思维相反。因此,考生在考试时需要仔细审题,以免由于思维惯性导致疏忽。 考试操作还包括了对考试环境的熟悉度要求。例如,如果考生使用candidate用户登录到master或node02节点,需要执行两次exit命令才能完全退回到node01节点。考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因远程登录服务器导致的网速问题,因此考生需要提前熟悉操作环境,并在非网络高峰时段参加考试,以减少网络延迟带来的影响。考生在考试时可以访问Kubernetes官网等网络资源,但建议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熟练掌握相关的搜索关键字和操作流程,以减少考试时查找信息所消耗的时间。 在操作细节上,考生应利用题库中的蓝色字体链接,快速复制并粘贴到操作终端中执行命令,以避免手动输入错误。模拟环境下的粘贴操作可能会因为格式问题导致错误,需要在VIM中执行特定命令以保留格式正确粘贴。考生在练习时应尽量背诵能记住的内容,如yaml文件中的关键配置部分,以便在考试中迅速完成任务。 考生在准备考试过程中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涵盖了Kubernetes的基本概念,如权限控制(RBAC),以及查看Pod的CPU资源使用量等。考生应根据题库目录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并结合模拟系统进行实战演练,确保在真实考试中能够熟练操作。CKA v1.30题库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接近真实考试的练习平台,通过系统的复习和练习,考生能有效提高自身管理Kubernetes集群的技能,并最终顺利通过CKA认证考试。
2025-06-17 10:21:50 6MB Kubernetes CKA认证 容器编排 集群管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