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STM32F103的3.6kW光伏储能逆变器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了BOOST升压电路和全桥逆变架构,利用STM32F103的Cortex-M3内核进行PWM波生成、并离网切换、保护机制、通信以及温度控制等功能的实现。文中提供了多个关键代码片段,如PWM配置、ADC采样滤波、并离网切换逻辑、过流保护、在线升级等,展示了硬件和软件的具体实现细节。此外,文章还讨论了PCB布局、波形生成算法、开发环境的优势等方面的内容。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对光伏储能逆变器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STM32F103在光伏储能逆变器中的应用,掌握其实现方法和技术细节的人群。目标是帮助读者理并能够自行开发类似的储能逆变器系统。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方案不仅降低了开发成本,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特别适合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2025-09-28 21:47:45 186K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8位Polar码的编码过程,涵盖了MATLAB仿真实现和FPGA硬件实现两大部分。首先展示了MATLAB环境下Polar码的编码和基于成功概率传递(SC)算法的码方法,重点析了生成矩阵的递归构建以及比特反转操作。接着深入探讨了FPGA实现中的具体挑战和技术细节,如利用Verilog进行编码器的设计,采用流水线结构优化性能,以及状态机控制下的SC译码器实现。文中不仅分享了代码片段,还讨论了一些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如LLR更新中的数值溢出问题和信噪比对误码率的影响。 适合人群:对通信系统、信号处理、数字电路设计感兴趣的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尤其是希望深入了Polar码编码机制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学术研究、教学演示或工程项目中需要将通信算法从理论转化为实际运行代码的情况。目标是帮助读者掌握Polar码的工作原理,并能够独立完成从仿真到硬件部署的全流程。 其他说明:作者提供了完整的GitHub代码链接,鼓励读者动手实践并参与进一步的技术交流。同时提醒读者注意硬件实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独特现象,如量化误差带来的意外效果。
2025-09-28 17:50:18 1.31MB 数字通信
1
自动控制原理是研究如何使系统在各种扰动和环境变化下达到和维持某一特定工作状态的科学。本篇文档针对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的习题全及MATLAB实验,详细析了第1章和第2章的习题内容,涵盖了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工作原理和常用术语,以及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的比较,负反馈作用,闭环系统特征,控制系统职能方框图的绘制方法,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等关键知识点。 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是自动控制系统中最基本的两种类型。开环控制系统结构简单,系统稳定性好,调试方便,成本较低,适合在输入量与输出量关系固定,扰动因素不大或可预测并补偿的情况下采用。然而,开环系统对元器件的精度要求较高,且当受到系统外部扰动或内部元件参数变化时,系统不能自动进行补偿,抗干扰性能差。闭环控制系统,又称为反馈控制系统,具有抑制扰动能力强,对参数变化不敏感的优点,可以实现较高的控制精度和动态性能。闭环系统的引入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参数选取不当可能导致系统振荡甚至失稳,是自动控制理论和系统设计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自动控制系统通常由多个环节组成,包括给定元件、测量反馈元件、比较元件、放大元件、执行元件、校正元件以及被控对象。给定元件提供期望的控制输入信号;测量反馈元件测量被控量并产生相应信号反馈;比较元件比较控制量与反馈量产生偏差信号;放大元件对偏差信号进行放大;执行元件操纵被控对象;校正元件用于改善系统性能;被控对象是控制系统所要控制的目标。各个环节在控制系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协同工作以实现系统的控制目标。 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包括稳定性、控制精度和动态性能。系统稳定性要求系统能够保持在某一工作状态或在受到扰动后能够返回到稳定状态。控制精度要求系统在稳定状态下,输出与期望值的偏差尽可能小,即稳态误差要小。动态性能则要求系统对输入变化的响应过程平稳且迅速,能够快速达到新的稳定状态。 通过本篇文档的详细析,可以深入理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掌握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的特征与区别,以及如何绘制控制系统职能方框图等关键内容。这对于学习和应用自动控制原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025-09-28 16:23:13 2.68M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STM32F103与多摩川绝对值磁编码器进行通信的完整决方案,涵盖硬件设计要点、协议析及代码实现技巧。首先讨论了硬件连接部分,强调了电平转换、PCB布局和信号隔离的重要性。然后深入析了多摩川特有的通信协议,包括同步头捕获、CRC校验、数据帧结构以及位移拼接等关键技术点。文中还提供了优化后的代码示例,如DMA+中断组合用于高效数据收发,查表法实现快速CRC8校验等。此外,作者分享了许多实际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决方案,如时钟分频系数设置不当、机械安装同心度不足等问题。最后,附带完整的工程文件下载链接,便于读者复现实验。 适合人群:具有一定嵌入式系统开发经验和STM32编程基础的研发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高精度角度测量的应用场合,如电机控制、机器人关节等。通过本方案的学习,读者能够掌握多摩川绝对值磁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与STM32的通信方法,从而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所有代码均已经过实战验证,并且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调试建议。对于初学者来说,建议先从简单的硬件搭建开始,逐步深入到复杂的协议析和高级功能实现。
2025-09-28 12:55:56 104K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STM32F103与多摩川绝对值编码器进行高效通信的设计方案。首先探讨了硬件设计的关键要点,如隔离电路、PCB布局、电平转换等,确保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接着深入讲了DMA双缓冲技术和CRC校验的实现方法,决了高波特率下的数据丢失和校验效率问题。最后分享了多个实战经验和调试技巧,包括上电时序、接地环路处理以及高频通信中的常见问题决办法。 适合人群: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伺服控制系统设计的专业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实现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编码器通信的项目,如工业自动化设备、精密机械控制等领域。目标是帮助开发者掌握高效的通信设计方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和硬件设计建议,附带完整的工程文件和测试数据,便于读者快速理和应用。
2025-09-28 12:52:02 2.79MB
1
:“htc g13软锁”指的是对HTC G13手机进行软件级别的锁操作,以除其安全启动(S-On)状态。在Android系统中,S-On是一种安全机制,它防止用户对手机的系统分区进行修改,比如安装自定义固件或kernel。软锁通常涉及到运行特定的工具或脚本来改变这个状态。 :“本人亲自试验过,可行。如果你的不行在想想别的办法吧”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已经成功地对HTC G13进行了软锁,并且认为这个方法是可行的。然而,由于每台设备的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其他人尝试时遇到问题,可能需要寻找其他决方案或尝试不同的锁方法。 :“htc”和“s-on锁”进一步强调了这是关于HTC品牌手机的安全启动锁教程。S-On状态通常限制了用户对手机的高级自定义,因此“锁”是指通过特定步骤将其转变为S-Off状态,这样用户就能自由地对手机进行个性化定制,如刷入第三方Recovery、安装自定义ROM等。 **详细知识点:** 1. **安全启动(S-On)**:这是Android系统中的一个安全特性,旨在保护设备免受恶意软件或未授权修改的影响。当S-On状态开启时,非官方的系统更新或修改将被阻止。 2. **HTC G13**:这是一款由HTC公司生产的智能手机,型号为Wildfire S,运行Android操作系统,具有一定的用户基础,因此关于软锁的需求存在。 3. **软锁过程**:软锁通常涉及使用特定的软件工具,如Revolutionary、Unrevoked或Virtuous Toolkit等,这些工具可以绕过S-On保护,使设备变为S-Off。过程可能包括下载工具、连接设备到电脑、执行脚本以及可能的fastboot命令。 4. **风险与后果**:软锁虽然提供了更多自定义空间,但也有一定风险,如可能导致设备变砖、失去保修、电池寿命下降,甚至增加感染恶意软件的可能性。因此,锁前应确保备份重要数据,并充分了可能的风险。 5. **失败处理**:如果按照描述的方法无法锁,可能需要检查设备的Bootloader状态、USB调试设置、驱动程序安装,或者尝试其他锁工具或教程。每个设备可能存在差异,成功锁需要耐心和细心的操作。 6. **HTC A510e s-on to so-off.zip.zip**:这个文件可能是锁过程中使用的资源,包含了针对HTC A510e(可能与G13类似)的S-On转S-Off的工具或教程。文件名的双重.zip可能是由于压缩错误,通常只需压一次即可得到实际内容。 7. **自定义Recovery**:锁后,用户通常会安装自定义Recovery,如ClockworkMod (CWM) 或TWRP,以便更方便地刷入自定义ROM、备份/恢复系统,或执行其他高级操作。 8. **自定义ROM**:S-Off状态允许用户安装来自社区开发的第三方ROM,如CyanogenMod、AOSP等,以获取不同的功能、性能优化或界面设计。 软锁是Android爱好者为了追求设备最大化的自定义和优化所采取的一种技术手段,但需要谨慎操作,以免对设备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在尝试之前,确保具备足够的知识和准备,遵循正确的指南,并时刻保持谨慎。
2025-09-26 22:43:20 19.99MB s-on解锁
1
Zigbee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低复杂度的无线网络技术。它采用了IEEE 802.15.4无线物理层的优点,包括省电、简朴和低成本的规格,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逻辑网络、网络安全和应用层。ZigBee联盟成立于2023年,初期由英国Invensys企业、日本三菱电气企业、美国摩托罗拉企业和荷兰飞利浦半导体企业等四大企业加盟,随后加盟企业不断增加,至目前已经涵盖了IT领域以及其他行业的150多家企业。 ZigBee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包括无线数据采集、无线工业控制、消费性电子设备、汽车自动化、家庭和楼宇自动化、医用设备控制、远程网络控制等场合。ZigBee无线技术适合组建WPAN(无线个人设备)网络,特别适合于数据采集和控制信号的传播。 ZigBee无线技术的特点包括其低功耗设计,这使得电池可以工作很长时间,尤其是在低耗电待机模式下,2节5号干电池可以支持1个节点工作6~24个月。此外,ZigBee还具有低成本优势,通过大幅简化协议,降低了对通信控制器的要求,并且免协议专利费,芯片价格大约为2美元。Zigbee还具有低速率和近距离的特性,工作在20~250kbps的较低速率,传播范围一般介于10~100米之间,通过路由和节点间通信的接力,传播距离可以更远。 ZigBee的物理信道包括2.4GHz的ISM频段、欧洲的868MHz频段、以及美国的915MHz频段,不同频段可使用信道分别为16个、1个和10个。在2.4GHz频段上具有16个信道,带宽为250K。ZigBee无线技术适合组建大规模网络,网络节点容量可达65535个。 ZigBee技术还具有短时延的优势,从睡眠转入工作状态只需15ms,节点连接进入网络只需30ms,进一步节省了电能。此外,ZigBee还具有高容量的特点,可采用星状、片状和网状网络构造,一种主节点最多可管理254个子节点。 在技术特征和性能分析方面,ZigBee技术的优势还体现在其协议栈的设计,这使得它能够支持更多的应用,并且其网络拓扑构造支持星状、片状和网状等多种结构,可以灵活地适应不同环境的需求。ZigBee的网络设备类型分为协调器、路由器和终端设备。其抗干扰能力强,能够确保传输的可靠性。 Zigbee无线通信技术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在物联网、智能家庭、工业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是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设备互联互通的理想选择。
2025-09-26 22:41:26 618KB
1
U盘锁/锁屏,朋友说教室的电子白板,课间会有学生到讲台搞,于是设置了密码,然后将密码发给各科老师, 密码也告诉班长(怕各科老师忘记)。不用多久,很多人知道密码了,再改密码……如此反复操作。 于是我弄了这个小软件。开始想着弄成检测U盘必须要有某个指定内容的文件才锁的,后来想着要将那个文件放到各人的U盘,有点麻烦,所以就不那样弄,现在弄成任何U盘都可以使用。 使用方法: 1、准备好一个没有问题的U盘! 2、将ulock.exe(不能改名)复制到C盘根目录,双击ulock.exe运行即可。 运行后,会全屏显示如下画面: 插入U盘自动锁,拔掉U盘自动锁屏。
2025-09-26 21:09:58 71KB
1
ANSYS APDL与SIMPACK联合仿真的课程与实践资料集: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模型详,[1]包括simpack和ansys联合仿真的课程,和模型 ansys apdl和SIMPACK车桥耦合振动分析,资料包括: (1)120m连续钢混组合梁桥模型(实体单元+壳单元+梁单元+栓钉建模细节、支座建模细节、桥墩建模细节); (2)空间整车模型(均可考虑车体竖向,俯仰和侧倾振动加速度); (3)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程序(可以修改车速,车重和路面不平整度); (4)结果提取可以提取桥梁任意节点位移时程曲线,加速度时程曲线,车辆多个方向动力响应。 [2]SIMPACK学习资料和视频 有基础培训视频 包括地铁车辆动力学建模计算,动力学分析,轮对,转向架车体建模,地铁轨道耦合动力学,激励添加,齿轮模型,碰撞模型,CAD文件导入等,实例模型PDF版 送SIMPACK2021x安装包 以及安装教程 ,simpack; ansys联合仿真; 模型; ansys apdl; 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连续钢混组合梁桥模型; 空间整车模型; 振动加速度; 结果提取; 节点位移时程曲线; 地铁车辆动力学建模计算
2025-09-23 15:57:31 2.11MB edge
1
在深入探讨ARM CMSIS 5.9.0 pack包的内容之前,首先需要明确CMSIS的概念。CMSIS(Cortex Microcontroller Software Interface Standard)是ARM公司推出的针对Cortex处理器的一套标准化的软件接口。它旨在简化软件开发流程,提供跨芯片、跨供应商的硬件抽象层以及一系列中间件组件,从而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稳定可靠的系统。 ARM CMSIS 5.9.0 pack包是指ARM公司提供的符合CMSIS标准的库文件集合,版本为5.9.0。这个包中包含了为Cortex-M处理器设计的软件开发组件,它遵循CMSIS标准,确保了软件的兼容性和可移植性。5.9.0版本是在之前版本基础上的更新,提供了新的功能、性能改进以及对新硬件的支持。开发者在使用该版本时,需要掌握Cortex-M系列处理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的软件开发工具链。 压密码“1234”是用于打开或压缩此pack包的密码。这个密码可能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在实际工作中,正确的密码对于保证软件包的授权使用和安全性是十分必要的。 在文件名称列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唯一的一个条目ARM.CMSIS.5.9.0。这表明,该压缩包中应当包含了与CMSIS标准相关的所有库文件和文档,它们都被组织在了一个以版本号命名的文件夹中。这种命名方式有助于开发者快速识别他们正在使用的CMSIS包的版本,确保了开发环境的一致性和可复现性。 具体来说,ARM CMSIS 5.9.0 pack包可能包含以下内容: 1. 中央处理器核心(Cortex Core)相关的软件接口,这包括启动代码、系统初始化代码以及核心寄存器定义。 2. 设备特定的外设访问层(Device Peripheral Access Layer, PAL),为特定微控制器的外设提供寄存器映射和抽象层。 3. 中间件组件,如硬件抽象层(HAL)和硬件抽象层标准服务(HAL Standard Services),这些组件为常见的外设操作提供了统一的接口。 4. 样例代码和演示应用程序,它们通常用于展示如何使用CMSIS库和组件进行开发。 5. 相关文档,包括库函数的参考手册、使用指南和API文档。 由于文档中并未提供具体的文件列表,因此我们无法详细列举该包中的每个文件或文件夹。不过,基于CMSIS包的一般结构,以上列出的内容是开发者在安装和使用该包时可以期待的组件。 ARM CMSIS 5.9.0 pack包的发布,体现了ARM公司对于软件开发标准化的支持,以及对于持续优化和更新其产品线的承诺。这对于希望提升开发效率、缩短产品上市时间的开发者而言,是一个宝贵的资源。通过使用标准化的库和组件,开发者可以减少对硬件细节的关注,专注于应用逻辑的实现和创新,这对于资源有限的项目尤其重要。 AMSIS 5.9.0 pack包的使用,将有助于提高软件的可移植性和复用性,降低不同项目间的开发和维护成本。此外,随着物联网和嵌入式系统的发展,CMSIS标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因此,掌握和使用CMSIS pack包,对于参与这些领域的开发者而言,是一项关键技能。 由于文件包包含了压密码,这意味着该资源具有一定的授权管理。开发人员在使用该包时,需要确保他们有权访问和使用该资源,并遵守相关的授权条款。
2025-09-23 13:42:53 30.35MB pack包 ARM.CMSI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