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带隙基准电压源的电路设计与版图实现展开,详细介绍了工程文件构成(包括电路图、DRC/LVS/PEX验证及后仿真)、核心电路模块(如折叠运放钳位、启动电路、Power Down电路)的设计原理,并给出了在SM IC CMOS工艺下采用电压模式BG结构的具体参数:ppm为6.5(后仿真6.6),VDD为3.3V,PSRR达-45dB。配套提供Cadence 618支持的工程文件包及视频讲解,便于工程实践与学习。 适合人群:具备模拟集成电路基础,从事IC设计、版图实现或电路仿真的工程师,以及高校微电子相关专业研究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带隙基准电压源从电路设计到版图验证的全流程;②学习DRC/LVS/PEX一致性检查与后仿真方法;③在实际项目中复用工程文件结构,提升设计效率与可靠性。 阅读建议:建议结合提供的工程文件与视频讲解同步操作,重点理解启动电路与钳位结构的设计逻辑,并在Cadence环境中实践仿真流程以加深理解。
2025-09-24 17:08:05 2.69MB Cadence仿真
1
提出一种标准CMOS工艺结构的低压、低功耗电压基准源,工作电压为5~10 V。利用饱和态MOS管的等效电阻特性,对PTAT基准电流进行动态电流反馈补偿,设计了一种输出电压为1.3 V的带隙基准电路。使输出基准电压温度系数在-25~+120℃范围的温度系数为7.427 ppm/℃,在27℃时电源电压抑制比达82 dB。该基准源的芯片版图面积为0.022 mm2,适用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等领域。 《一种新型高精度CMOS带隙基准源的设计》 带隙基准源是模拟集成电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系统提供一个稳定的电压参考,对于诸如数模转换器、模数转换器等电子设备的精度至关重要。本文章介绍了一种采用标准CMOS工艺的新型低压、低功耗电压基准源,其工作电压范围为5~10V,设计目标是实现1.3V的输出电压,同时具有优良的温度稳定性和电源电压抑制比。 该设计巧妙地利用了饱和态MOS管的等效电阻特性,对比例于绝对温度(PTAT)的基准电流进行动态电流反馈补偿。这一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因温度变化导致的输出电压波动。在-25~+120℃的温度范围内,输出基准电压的温度系数仅为7.427 ppm/℃,意味着其对环境温度变化的敏感度极低,极大地提高了基准源的稳定性。 文章提到了在27℃时,电源电压抑制比高达82 dB,这表明该基准源对于电源电压的变化具有极高的免疫力,确保了在各种电源条件下的输出精度。此外,电路的芯片版图面积仅为0.022 mm2,这使得该设计非常适合在空间有限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等应用场景中使用。 带隙基准源的基本原理在于通过组合正温度系数和负温度系数的电压,以抵消温度对输出电压的影响。负温度系数的电压主要来自双极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VBE),而正温度系数的电压则通过不同电流密度下两个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差得到。通过精心设计,将这两部分电压加权相加,可以得到一个近似温度独立的基准电压。 文章提出的电路结构包含了带隙核心电路、反馈补偿电路和启动电路。带隙核心电路利用饱和状态MOS管复制基准电流,通过双极晶体管Q1和Q2的不同电流密度实现PTAT效应。反馈补偿电路则是对PTAT基准电流进行动态调整,以优化温度特性。启动电路则确保基准源在系统启动时能正确工作。 总体来说,该设计创新地利用CMOS工艺实现了高精度、低功耗的带隙基准源,优化了温度系数和电源电压抑制比,同时考虑了电路的小型化,为嵌入式系统和低电压应用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这一成果不仅提升了基准源的性能,也为未来集成电路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1
PSRR仿真教程:使用Cadence psspxf对分频器和环形压控振荡器电路进行PSRR仿真测量,提升电路对噪声源的免疫力,PSRR 仿真教程, 怎么仿真电路的psrr? [1]两个电路案例,一个是16分频的分频器; [2]一个是250MHz的环形压控振荡器; 仿真方法是用Cadence的psspxf。 PSRR的测量对于改善对噪声源的免疫力很重要; 如电源涟漪由于干扰或系统的数字部分。 同样的方法也被用来测量通过其深层耦合的基底噪声的影响。 ,PSRR仿真教程; 仿真电路的PSRR; 两个电路案例; 16分频分频器; 250MHz环形压控振荡器; Cadence的psspxf仿真方法; PSRR的测量; 电源涟漪干扰; 系统数字部分影响; 基底噪声影响。,"Cadence下PSRR仿真教程:16分频分频器与250MHz环形振荡器案例详解"
2025-09-23 16:50:15 469KB
1
基于一维CNN的轴承故障诊断迁移学习代码复现:从源域到目标域的特征提取与分布对齐实践,基于迁移学习的轴承故障诊断代码复现:一维CNN特征提取与JDA联合对齐的实现过程,top一区轴承诊断迁移学习代码复现 故障诊断代码 复现 首先使用一维的cnn对源域和目标域进行特征提取,域适应阶段:将源域和目标域作为cnn的输入得到特征,然后进行边缘概率分布对齐和条件概率分布对齐,也就是进行JDA联合对齐。 此域适应方法特别适合初学者了解迁移学习的基础知识,特别推荐,学生问价有优惠 ●数据预处理:1维数据 ●网络模型:1D-CNN-MMD-Coral ●数据集:西储大学CWRU ●准确率:99% ●网络框架:pytorch ●结果输出:损失曲线图、准确率曲线图、混淆矩阵、tsne图 ●使用对象:初学者 ,核心关键词: 一区轴承诊断; 迁移学习; 代码复现; 特征提取; 域适应; JDA联合对齐; 数据预处理; 1D-CNN-MMD-Coral; 西储大学CWRU数据集; 准确率; pytorch框架; 结果输出图示; 初学者。,复现一维CNN迁移学习轴承故障诊断代码:从基础到高级的深度学习之旅
2025-09-23 13:53:02 1.81MB
1
基于Vivado平台的AD9653四通道Verilog源代码工程。该工程实现了125M采样率,支持SPI配置以及LVDS接口自动调整最佳延时功能。文中首先简述了工程背景及其重要性,接着深入探讨了Verilog源代码的具体实现细节,包括SPI配置部分和LVDS接口自动延时调整部分。最后,文章总结了该工程的实际应用效果,并强调了代码中有详细的注释,便于工程师理解和维护。 适合人群:具备FPGA开发经验的硬件工程师、嵌入式系统开发者以及对高速数据采集感兴趣的科研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高精度、高采样率数据采集的应用场景,如通信设备、医疗仪器、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目标是帮助工程师快速掌握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其他说明:该工程已经在实际项目中得到了验证,证明其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提供了丰富的注释,有助于进一步的学习和改进。
2025-09-22 15:42:10 551KB
1
基于STM32G474的微型逆变器设计方案:源代码、原理图及PCB布局解析,基于STM32G474的微型逆变器设计方案,附源代码原理图与PCB设计参考图,400w微型逆变器, 基于stm32g474实现 设计方案,不是成品 带有源代码、原理图(AD)、PCB(AD) ,核心关键词: 400w微型逆变器; STM32G474实现; 设计方案; 源代码; 原理图(AD); PCB(AD),基于STM32G474的400W微型逆变器设计方案及源代码与原理图PCB详解 在当今追求绿色能源和高效能的背景下,微型逆变器作为一种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小型电力转换设备,因其可应用于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随着微控制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以STM32G474微控制器为基础的微型逆变器设计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本设计方案着重于400W级的微型逆变器,旨在通过提供详细的源代码、原理图以及PCB布局设计,帮助工程师和研究者理解和构建以STM32G474为核心的逆变器系统。 设计文档中会涵盖逆变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逆变器通常用于将太阳能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可供日常使用的交流电,它涉及到电力电子学、数字信号处理等多个技术领域。设计方案将详细阐述如何利用STM32G474的高性能计算能力进行逆变过程中的控制算法实现,包括但不限于SPWM(正弦脉宽调制)算法、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等关键功能。 文档中的源代码部分将展示如何编写适用于STM32G474的程序,实现逆变器的基本功能。源代码应包括初始化程序、中断服务程序、控制算法实现、故障检测及处理等关键模块。通过代码示例,开发者可以对STM32G474在逆变器中的编程应用有直观的理解。 原理图部分将利用专业的电路设计软件AD(Altium Designer)绘制,详细展示逆变器的电路设计。原理图将包括直流-直流转换电路、逆变桥电路、控制电路、采样电路以及保护电路等。每个电路部分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参数都会在文档中给予详细说明,以便于设计者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PCB布局部分同样采用AD软件进行设计。PCB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逆变器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因此在布局时需要考虑到信号完整性、电磁兼容性以及散热等问题。设计方案中将提供参考的PCB布局图,并对图中的关键布线策略、元件摆放以及热管理等要点进行讲解。 标签“xbox”在此处可能是一个无关的关键词,或许在原文件压缩包中存在与主题不相关的文件,但这不影响对微型逆变器设计方案核心内容的理解和学习。 基于STM32G474的微型逆变器设计方案,不仅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基于高性能微控制器的逆变器实现框架,还通过源代码、原理图和PCB布局的详细解析,极大地降低了逆变器设计的技术门槛,为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025-09-22 11:41:30 1.56MB xbox
1
《uCOS超小型操作系统源代码解析》 uCOS,全称uC/OS,是一款广泛应用在微控制器领域的实时操作系统(RTOS)。它以其小巧、高效、可移植性好等特点,深受嵌入式系统开发者喜爱。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uCOS的核心组成部分,以及其在蓝牙4.0设备中的应用。 我们来看看压缩包内的文件。`os_cpu_init.asm`是CPU初始化的汇编代码,这是操作系统启动的第一步,它负责设置硬件环境,包括堆栈指针、中断向量表等,为后续的uCOS内核启动做好准备。`uCOS.C`包含了uCOS的核心功能实现,如任务调度、信号量管理、事件标志组等。`uCOS.H`和`os_cpu.h`是头文件,分别定义了uCOS的API接口和与特定CPU相关的宏及数据结构,供用户应用程序调用和配置。 uCOS作为一个微操作系统,其核心机制包括任务管理、内存管理、时间管理等。任务管理是RTOS的基石,uCOS支持优先级抢占式调度,任务可以通过任务创建、任务删除、任务挂起和恢复等API进行操作。内存管理则涉及动态内存分配和释放,确保每个任务能有效地使用内存资源。时间管理则包括延时、定时器等功能,满足实时性的需求。 在蓝牙4.0的应用场景中,uCOS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蓝牙4.0,也称为Bluetooth Smart或Bluetooth Low Energy (BLE),主要针对低功耗设备。uCOS的轻量级特性使其成为这类设备的理想选择。通过uCOS,开发者可以创建多任务环境,实现蓝牙连接、数据传输、电源管理等多种功能的同时运行,且保持高效和低功耗。 例如,在一个蓝牙4.0的心率监测仪项目中,可能需要同时运行的任务有:与手机保持蓝牙连接的任务,负责数据传输;心率传感器读取任务,定期获取并处理心率数据;以及电池管理任务,监控电量并适时进行节能操作。这些任务都可以在uCOS上以独立的实体运行,通过信号量或事件标志组进行通信,确保系统的稳定和高效。 此外,uCOS的可移植性使得开发者可以轻松地将其迁移到不同架构的CPU上,这对于应对多样化的嵌入式硬件环境至关重要。中文注释的加入更是降低了学习和使用的门槛,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份极其宝贵的资料。 uCOS作为一款强大的微操作系统,结合蓝牙4.0技术,为开发者提供了构建高效、低功耗嵌入式系统的强大工具。通过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uCOS,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都能在嵌入式世界中大展拳脚。
2025-09-22 10:32:55 15KB 蓝牙4.0 操作系统 微操作系统
1
`flask-markdown-to-html` 是一个Python库,专为Flask框架设计,用于将Markdown格式的文本转换为HTML,以便在Web应用中更方便地显示富文本内容。这个库包含两个主要函数:`markdown_to_html()` 和 `render_markdown()`,它们提供了将Markdown解析为HTML的功能。 1. **Markdown**: Markdown是一种轻量级的标记语言,它允许用户使用易读易写的纯文本格式编写文档,然后转换成结构化的HTML文档。Markdown语法简洁明了,例如,使用`#`符号创建标题,`*`和`_`创建斜体和粗体,以及`-`和`*`创建无序列表等。 2. **Flask**: Flask是Python中的一个微型Web框架,它以轻量级和模块化著称。开发者可以使用Flask来构建各种规模的Web应用,包括简单的个人博客到复杂的商业系统。Flask支持模板引擎、路由系统、数据库集成等特性,而`flask-markdown-to-html`就是针对Flask的一个扩展,帮助处理Markdown内容。 3. **`markdown_to_html()` 函数**: 这个函数接收Markdown文本作为输入,然后返回其对应的HTML格式。它通常用于在后端处理Markdown字符串,将其转换为HTML,然后再发送到前端展示。这样可以保持后端和前端的职责分离,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 4. **`render_markdown("")` 函数**: 这个函数与`markdown_to_html()`类似,但可能更适用于Flask的模板渲染环境。它可能是将Markdown内容嵌入到Flask的Jinja2模板中进行渲染,允许开发者在模板文件中直接使用Markdown,并自动转换为HTML。 5. **`README.md`**: 这是项目的基本介绍文件,通常包含项目的目的、如何安装和使用等信息。在`flask-markdown-to-html`中,`README.md`可能详细解释了库的用法、依赖和安装步骤。 6. **`setup.py`**: 这是Python项目的配置文件,用于定义项目的元数据(如版本、作者信息)以及安装和打包指令。用户可以通过运行`pip install .`或`python setup.py install`来安装这个库。 7. **`.git`**: 这是Git版本控制系统的目录,包含了项目的提交历史、分支信息等。表明`flask-markdown-to-html`库是通过Git进行版本管理的。 8. **`flask_markdown_to_html`**: 这可能是库的主模块或包,包含了实际实现`markdown_to_html()`和`render_markdown("")`的代码。在这个目录下,可能有`.py`文件定义了这两个函数,以及其他辅助功能。 在实际开发中,`flask-markdown-to-html`库可以帮助Flask开发者轻松地处理Markdown内容,无论是存储在数据库中还是用户实时输入,都能快速、有效地将其转化为美观的HTML页面,提升用户体验。同时,这个库的源代码也提供了学习Markdown解析和Flask扩展开发的好材料。
2025-09-20 21:10:21 17KB python flask markdown html
1
标题中的“ActiveX EXEDLLOCXTLBOLB注册工具”指的是一个用于注册ActiveX控件的程序。ActiveX是微软开发的一种技术,允许在Internet Explorer或其他支持的环境中嵌入和运行小型应用程序或控件,主要用于增强网页交互性和功能。在Windows系统中,ActiveX控件通常以.DLL或.EXE文件形式存在,需要通过特定的注册工具进行注册才能在系统中使用。 描述中的“精品源代码”表明这个工具的源代码是可用的,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查看、学习和修改代码,以了解其工作原理或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功能。 标签“源代码”确认了这个工具是可以查看和编辑的原始编程语句,这为程序员提供了深入学习和自定义的机会。 压缩包内的文件列表揭示了工具的结构和组成: 1. **mEWmain.bas**:这可能是主程序模块,包含了整个应用的核心逻辑和控制流程。 2. **mRegUnRegActiveX.bas**:这个模块可能包含了注册和卸载ActiveX控件的函数和过程。 3. **mRegisterTypeLib.bas**:类型库注册模块,ActiveX控件通常需要注册类型库(.TLB文件),以便其他程序可以识别它们提供的接口和方法。 4. **cRegistry.cls**:这是一个类文件,可能用于处理注册表操作,如添加、删除或修改与ActiveX控件相关的注册表项。 5. **cToolTip.cls**:这可能是一个工具提示类,用于在用户界面上显示帮助信息或提示。 6. **cLogo.cls**:可能是一个自定义的logo类,用于在程序界面中显示图标或标识。 7. **cTypeLibInfo.cls**:类型库信息类,可能包含了读取和解析类型库元数据的代码。 8. **chameleonButton.ctl** 和 **chameleonButton.ctx**:这两个文件可能代表一个自定义的按钮控件,具有变色(chameleon)特性,可以根据环境或用户设置改变外观。 9. **EWregMain.frm**:这是主要的窗体文件,很可能包含了程序的用户界面和事件处理代码。 综合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推测这个工具通过调用不同的模块和类文件来实现ActiveX控件的注册。开发者可以通过分析源代码,了解如何与注册表交互、如何处理ActiveX控件的类型库以及如何创建动态的用户界面。对于学习和理解ActiveX技术,注册过程以及Windows编程来说,这是一个宝贵的资源。
2025-09-20 18:32:09 158KB
1
少儿编程教育作为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个领域,旨在通过教授编程知识,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Scratch作为一款由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终身幼儿园团队开发的图形化编程语言,特别适合于儿童和初学者,它通过拖拽代码块的方式来实现程序的编写,极大地降低了编程的入门难度。 提到的“防病毒”项目是一个具体的Scratch编程案例,该项目以“防病毒”为主题,利用Scratch编程环境中的角色(characters)、背景(backdrops)、声音(sounds)以及各种编程块(programming blocks)来构建一个互动式的编程游戏。在这个项目中,少儿学习者可以跟随项目源代码的逻辑,理解如何创建游戏中的敌人(病毒)、玩家控制的角色、得分机制、障碍物以及如何实现角色之间的交互。 项目源代码文件中包含了各种Scratch编程块的组合使用,比如运动、外观、声音、事件、控制、侦测、变量以及列表等,这些编程块的组合使用构成了游戏的基本逻辑和功能。例如,玩家角色需要避开病毒的攻击,同时收集游戏中的道具以增加分数。这些元素的组合要求学习者不仅理解每种编程块的功能,还要能够设计游戏逻辑和规则,这对于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 通过分析和修改这样的项目源代码,孩子们可以学习到编程的基础知识,例如循环、条件判断、事件处理等。这样的过程不仅仅提升了他们的编程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面对问题时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学习编程不仅仅是为了编写代码,更重要的是通过编程这一媒介,孩子们能够学会如何把一个想法逐步实现出来,从而培养出一个科学的思考方式。 此外,这类项目还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Scratch这样一个互动和创造的环境中,孩子们能够看到自己编写的代码所产生的直观效果,这种即时反馈的机制能够给予孩子们巨大的满足感,进而激发他们继续深入学习的动力。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使用“防病毒”项目作为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实践。通过观察项目源代码,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组织程序结构,如何设计游戏流程,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尝试和犯错,从而加深对编程概念的理解。通过这样的互动式学习,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编程知识,同时体验到学习编程的乐趣。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防病毒.zip”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产品,它是一个教育资源,一个平台,让孩子们能够以互动的方式学习编程。通过这样的项目,孩子们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到编程的精髓,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5-09-20 10:19:49 8.36MB 少儿编程 scratch 游戏源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