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的极化通常是用空间中一固定点上电场矢量的空间取向随时间变化的方式来定义的。如果电波传播时,电场矢量的尖端随时间变化在空间描出轨迹为一直线,则称为线极化波;如果传播时电场矢量的尖端在空间描出的轨迹为一个圆,则称为圆极化波。如果传播时电场矢量尖端在空间描出轨迹为一椭圆,则为椭圆极化波。
2021-12-06 11:23:35 121KB 电磁波 极化
1
一种新型宽带低交叉极化印制偶极子天线,周占伟,杨仕文,设计出一种新型宽带低交叉极化印制偶极子天线,该天线采用双层平面Balun偶极子结构,减小天线横向交叉极化的电场分量,使天线不仅�
2021-12-03 17:16:43 292KB 印制偶极子 宽带 低交叉极化
1
极化码的解码算法
2021-12-03 17:15:59 1KB 极化码解码
1
基于设计一种小型化的宽频双极化基站天线辐射单元的目的,采用减少辐射单元尺寸的方法实现小型化,应用阻抗匹配优化辐射单元的电压驻波比,利用局部不对称设计等优化方法提高交叉极化比和隔离度等参数。通过HFSS软件对天线性能进行了仿真,给出了1.71~2.69 GHz频段的驻波比和隔离度随频率变化的曲线,以及辐射方向图特性参数,最终得到的辐射单元尺寸比常见的宽频双极化基站天线辐射单元尺寸减少32%且性能完全符合移动通信行业标准。
1
自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微带天线理论得到很大发展以来,由于微带天线体积小、重量轻、馈电方式灵活、成本低、易于与目标共形等优点而深受人们亲睐,在雷达、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圆极化作为微带天线理论和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分支,被广泛的运用于雷达、导航、卫星等电子系统中。   由于其特性,使得收发天线间有很强的角度位置定位灵活性,并且能减小信号的多路径干扰和其他的一些影响。此外,宽带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保密性好、抗多径干扰能力强等许多优点,是21世纪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从而对通信设备的宽带化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宽带天线就是无线通信系统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本论文主要针对无线通信中的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分析与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在研究中采用了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等手段,提出了多种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结构,由于其卓越的宽带性能,成果已分别在本领域最高级别刊物IEEE Trans.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IET Microwaves Antennas&Propagation等上发表,集中体现了作者的研究成果。   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研究了双馈电宽带圆极化微带贴片天线设计技术。在对圆极化天线的一般特点和基本要求进行探讨的基础上,针对微带天线带宽窄的固有缺点,采用了一种由3dB Wilkinson功分器和移相器组成的新型宽带馈电网络,运用L型金属棒进行旋转900近耦合式双馈电,得到了具有宽带性能的圆极化微带贴片天线。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天线的面电流分布及辐射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又提出了圆极化微带环形贴片天线。并针对该天线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分析,采用了全波软件和aggressivespace mapping(ASM)优化算法相结合的办法,为天线的结构最优化节省时间和硬件资源,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2.研究了四馈电宽带圆极化微带贴片天线设计技术。在对天线双馈电的基础上,对称增加一对L型金属棒进行馈电。这种对称结构有效消除了天线馈电金属棒的辐射泄漏和之间的信号耦合,抑制了交叉极化,扩展了天线的圆极化带宽。并通过仿真和试验进行了验证。 3.研究了四馈电宽带圆极化缝隙天线设计技术。在接地板上开圆形槽进行电磁波的辐射,采用四条微带线进行馈电,不但具有宽带特性,而且具有双圆极化性能。 4.研究了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阵的设计技术。在对单个宽带圆极化天线研究得到比较充分的结果后,继续对圆极化天线阵进行了研究。采用相位旋转式单馈电形式的馈电结构对天线阵进行馈电,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保证了一定的圆极化带宽的基础上,增加了天线的增益性能,并通过仿真和试验进行了验证.
2021-11-25 21:10:04 3.95MB 微带天线天线阵
1
研究了圆极化微带阵列天线的设计方法。重点讨论了用双馈电正方形单元天线实现圆极化、高增益阵列天线的实现方法,并利用Ans-oftHFSS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在工作频带内天线增益>13dB。驻波33°,H面波瓣宽度>33°。
2021-11-25 10:28:17 242KB RF|微波
1
天线方向图和分集、极化方法 天线方向图和分集方法
2021-11-23 15:57:42 2.74MB 射频基础
1
一种结合最优相干运算的极化干涉SAR相干配准方法
2021-11-22 15:45:10 253KB 干涉SAR 相干配准
1
本文设计了一种双面印刷偶极子天线,采用双层平面偶极子结构降低了交叉极化电平,利用平衡巴伦匹配获得双谐振点拓展带宽。最后达到了40%的回波损耗小于-10dB的阻抗带宽,带内增益5-9dBi,交叉极化电平小于-50dB的结果。为印刷天线的宽带与低交叉极化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1
极化码的编解码Matlab代码仿真。只有在平稳信道下的sc译码仿真结果。希望能够给你提供帮助。
2021-11-09 22:03:47 1020B 极化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