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利用蜣螂算法(DBO)优化PID控制器的方法,并详细展示了在Matlab 2021b及以上版本中通过m代码和Simulink仿真的实现过程。文章首先解释了传统PID参数调整方法的局限性,如试凑法和Ziegler-Nichols法则的效果不稳定。接着,作者引入了蜣螂算法这一新颖的技术,通过模拟屎壳郎滚粪球的行为来优化PID参数。文中提供了关键的MATLAB代码片段,包括蜣螂初始化、适应度计算以及位置更新等步骤。特别强调了适应度函数与Simulink模型的集成,确保PID参数能够实时传递并进行性能评估。实验结果显示,经过DBO优化后的PID控制器显著提升了系统的响应速度、降低了超调量,并增强了对负载扰动的鲁棒性。此外,还提到了一些实用技巧,如选择合适的求解器、关闭不必要的选项以防止内存溢出等。 适合人群:自动化控制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需要优化PID控制器性能的人。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改进现有控制系统性能的研究项目或工业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机械臂振动抑制等领域。目标是通过优化PID参数,提升系统响应速度、减少超调量、增强鲁棒性和稳定性。 其他说明: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某些常见错误,如不适当的设置可能导致内存泄漏或其他问题。同时,对于不同版本的Matlab,可能需要做一些适配性的修改。
2025-06-20 15:07:33 428KB
1
RFID技术是确定对象位置的重要技术之一。 相对于RSSI振幅的校准曲线计算距离。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室内环境中移动物体的2D位置。 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在于表明,与传统的KNN方法相比,使用人工神经网络加卡尔曼滤波进行定位更为准确。 建立室内无线传感网络,该网络具有战略性地定位的RFID发射器节点和带有RFID接收器节点的移动对象。 生成指纹图并部署K最近邻算法(KNN)以计算对象位置。 部署指纹坐标和在这些坐标处接收到的RSS值以建立人工神经网络(ANN)。 该网络用于通过使用在这些位置接收的RSS值来确定未知对象的位置。 发现使用ANN技术比KNN技术具有更好的对象定位精度。 使用ANN技术确定的对象坐标经过卡尔曼滤波。 结果表明,采用ANN + Kalman滤波,可以提高定位精度,并减少46%的定位误差。
1
在探讨人工智能在学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风险时,本文详细分析了学校在人防、物防、技防及安全教育方面的现状,并针对人工智能应用所带来的潜在风险提供了应对策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仅颠覆了传统教育模式,也为学校安全管理带来了重大变革。人工智能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了校园安全的智能化管理,使得精准管理和个性化安全教育成为可能。它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定位,为学校提供精准服务,从而构建安全智慧校园。这不仅提高了校园安全管理人员的效率,还为师生员工提供了更加安全、无忧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然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并非没有风险。本文指出,学校在安全人防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需要强化的地方,如管理人员的配备、安全机构的独立性以及保安人员的招聘渠道等。在物防建设上,学校安全保护的物质实体配置也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在消防设备方面,需要严格符合国家规范。技防建设方面,虽然大多数学校已安装了视频监控和紧急报警装置,但其规范性和视频资料的保存时间仍需关注。此外,学校安全教育的加强也是重要环节,需要通过多种形式提升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在人工智能应用于学校安全的风险方面,主要提出了先进科技设备可能引发的消防隐患。随着教学设备的现代化,校园内的线路规划、用电量增加以及设备的安全维护等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到校园的消防安全。此外,人工智能设备的故障或不当使用,也可能带来诸如数据安全泄露、隐私侵犯等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对于消防隐患,学校需要制定严格的消防规范和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消防演练,以提高师生应对火灾等紧急情况的能力。在数据安全方面,学校应当加强数据保护措施,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设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人工智能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减少故障发生概率。在隐私保护方面,应加强人工智能设备的隐私保护设计,限制个人数据的收集和使用范围,并确保数据处理过程的透明度。 人工智能技术为学校安全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学校必须全面评估潜在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以确保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安全、有效地服务于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通过不断优化和规范人工智能设备和系统的应用,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险,保护师生员工的安全,为构建智慧型、安全型校园环境提供坚实保障。
2025-06-20 11:59:04 68KB
1
湖南师大翟绍军Appinventor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作业。12个作业分别是:你好猫猫加强版、求最大数、求斐波那契数、求水仙花数、数据排序、素数、调色板、几何图形生成器、课程表、API调用、人工智能应用。 每个作业的aia和word说明文档。欢迎大家下载学习。
2025-06-20 09:27:21 21.16MB 课程资源 人工智能 appinventor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一款基于Multisim仿真的四位密码锁电路设计。该设计采用两组4位拨码开关作为输入模块,利用异或门进行密码比对,通过或门汇总比对结果,最终由三极管驱动LED和蜂鸣器实现报警功能。文中还探讨了电路中的关键组件选择、布线技巧以及常见调试问题的解决方案。此外,提供了详细的仿真文件、原理说明书和演示视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现这一电路。 适合人群:对数字电路设计感兴趣的初学者、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教学实验、课程设计和个人项目开发。目标是掌握基本的数字电路设计方法,熟悉Multisim仿真工具的使用,理解逻辑门的应用及其在实际电路中的表现。 其他说明:配套资料详尽,包括完整的仿真文件和演示视频,便于读者跟随教程逐步实现电路设计。文中提到的一些调试技巧和注意事项对于提高电路稳定性非常有帮助。
2025-06-19 22:49:24 169KB
1
本资源是WebSocket写的实时通讯的一个基本类库,里面又用.net core6 写的后端服务和前端利用VUE3写的接受信息与传递信息。一个一个很小但是功能存在的类库。里面已经标号注释,根据注释运用即可。后台用的手API项目,启动项目服务就会启动,当然也写有1一个接口来进行测试。前端接收打印在浏览器控制台,打开控制台即可查看。
2025-06-19 22:02:36 938KB vue.js
1
CD4046锁相环构成的FM调制电路 CD4046锁相环的应用示例
2025-06-19 20:04:31 4.19MB 锁相环PLL原理与应用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MATLAB进行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仿真,重点探讨了不同调制方式(如BPSK、QPSK、16QAM、64QAM)在误码率(BER)方面的表现差异。文中首先解释了OFDM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背景,随后逐步展示了完整的仿真流程,包括参数设置、调制与解调、OFDM信号生成、信道建模以及误码率计算。通过多次实验和数据分析,作者揭示了调制阶数与误码率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了具体的MATLAB代码片段供读者参考。此外,文章还讨论了不同调制方式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优劣,如无人机图传、5G高速下载和Wi-Fi 6路由器等。 适合人群:对无线通信技术和MATLAB仿真感兴趣的初学者和中级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帮助读者理解OFDM的工作原理,掌握不同调制方式的特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依据。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通信系统的认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讲解,还包括丰富的代码实例和图表展示,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025-06-19 19:47:26 1018KB
1
内容概要:本文档介绍了《自然语言处理》课程设计的四个实验,涵盖了文本聚类、文本分类、文本情感分析和个性化新闻推荐。实验一通过经典机器学习方法对新闻数据进行文本聚类,使用TF-IDF和KMeans算法,分析了文本数据的预处理、特征提取和模型评估。实验二基于经典机器学习模型(SVM、K近邻、随机森林)对新闻进行分类,通过数据清洗、可视化、文本预处理、特征向量化和模型选择,实现了对新闻内容的精准分类。实验三利用深度学习方法(TextCNN、TextRNN、TextLSTM)对天问一号事件的Bilibili评论进行情感分析,通过数据探索、文本预处理、模型构建与评估,揭示了用户对航天事件的情感倾向。实验四基于浏览记录实现个性化新闻推荐,通过数据探索、预处理、构建物品相似度矩阵,实现了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推荐。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对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感兴趣的高校学生或初入职场的研发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文本聚类、分类、情感分析和个性化推荐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②掌握文本数据的预处理、特征提取和模型选择技巧;③熟悉经典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 其他说明:本文档详细展示了每个实验的具体步骤、代码实现和运行结果,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自然语言处理的实践过程。建议读者结合实际项目需求,灵活应用所学知识,逐步提升对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昆仑通态MCGS触摸屏、西门子S7-200 Smart PLC和台达VFD-M系列变频器构建一套完整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内容涵盖硬件架构搭建、PLC程序编写、MCGS组态配置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文中提供了详细的接线示意图、PLC编程代码示例、MCGS组态技巧,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避坑指南。 适用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特别是对PLC编程、HMI组态和变频器控制有一定基础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中小型自动化项目的实施,旨在帮助技术人员掌握昆仑通态MCGS、西门子S7-200 Smart PLC和台达变频器之间的通信与控制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稳定性。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理论指导,还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确保读者能够快速上手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此外,作者还分享了一些宝贵的实战经验和调试技巧,有助于解决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2025-06-19 19:41:32 366K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