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这一经过验证的参考设计概述了如何实现基于 SiC 的三级三相直流/交流并网逆变器级。50kHz 的较高开关频率降低了滤波器设计的磁性元件尺寸,并因此提高了功率密度。通过使用可降低开关损耗的 SiC MOSFET,可确保高达 1000V 的更高直流总线电压和更低的开关损耗,实现 99% 的峰值效率。此设计可配置为两级或三级逆变器。 特性 额定标称输入电压/最大输入电压:800V/1000VDC 在 400VAC 50/60Hz 并网连接时的最大输出功率为 10kW/10KVA 工作功率因数范围为 0.7 滞后至 0.7 超前 基于高压 (1200V) SiCMosFET 的全桥逆变器,峰值效率高达 99% 满载时的输出电流 THD 小于 2% 使用 AMC1301 进行隔离式电流检测,从而实现负载电流监测 用于驱动高压 SiC MOSFET 并具有增强型隔离功能的隔离式驱动器 ISO5852S,以及用于驱动中间 Si IGBT 的 UCC5320S
2022-04-20 13:18:33 16.17MB 电路方案
1
单相逆变器的并网模型,这个模型是用matlab搭建的,希望对大家有用!
2022-04-18 19:38:13 57KB dd
1
一种并网逆变器的新型复合控制设计.pdf,针对并网逆变器在瞬态能量回馈中快速性和抗干扰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复合控制方法。该方法融合了重复控制和滑模变结构控制的优点,利用重复控制优化了等效控制的跟踪特性,有效抑制了并网电流谐波,加快了系统动态响应速度,提高了系统抗干扰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稳态并网电流5次谐波畸变率可控制在1.5%,网侧功率因数接近于1,动态电流响应速度快,有效抑制了能量变化对直流母线电压的影响,从而证明了所提出复合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2022-04-12 14:48:16 3.22MB 论文研究
1
完整的参数设计过程,解耦过程,bode图,稳定性分析,Simulink建模,THD<3% 经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及对逆变器的了解并结合任务的要求,本文首先介绍LCL滤波器的结构以及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然后根据任务要求,合理地设计LCL滤波器电感及电容参数;针对LCL滤波器的谐振问题,分析比较无源阻尼以及有源阻尼两种谐振抑制策略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介绍基于有源阻尼的电流双闭环控制;最后进行仿真实验。 文章的组织结构如下: 第一章 LCL滤波器的建模与分析:介绍LCL滤波器的结构组成和数学模型,以及LCL滤波器的参数设计。 第二章 LCL滤波器谐振阻尼策略:对比分析LCL滤波器的有源阻尼和无源阻尼策略。 第三章 双电流闭环控制策略:介绍基于电容电流内环和并网电流外环的双电流闭环控制策略。 第四章 仿真实验:进行基于LCL滤波器的三相双闭环并网逆变器系统的仿真实验。
功能:某课设,完成并网逆变器硬件设计,包括AD19电路原理图,检测电路的Multisim仿真 来源:自己完成 下载:5积分,谢谢
2022-04-06 15:26:59 53.6MB 逆变器硬件
1
本文首先介绍了3kw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的组成和结构。3kw光伏并网逆变器 采用两级式结构,主电路由前级Boost变换器和后级的单相逆变桥组成。控制部分 以DSP(DSP56F803)为核心,实现了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的跟踪控制,以及产生与 电网压同频同相的正弦电流,实现并网的功能。本文重点对逆变器系统的最大功 率点跟踪(MPPT)控制进行研究。 设计了适用于额定功率为IO0w的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的B。。St电路,分别 给出了利用PIC单片机16F873实现扰动观察法和增量电导法的程序流程图,实现了 这两种算法控制下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并分析了两种算法的跟踪性能。
2022-03-29 10:33:45 4.42MB 光伏并网 最大功率点跟踪
1
熟悉并掌握Matlab/simulink库相关模块应用,构建直驱式风力发电的机侧和网侧变流器的数学模型(并网逆变器,机侧逆变器和相关的控制模块)并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 最好在matlab2018及以上中simulink运行,参数都是调好的,能得出正确电流电压结果。
1
分布式电源并网逆变器系统的设计pdf,DC-DC变换器是通过半导体阀器件的开关动作将直流电压先变为交流电压,经整流后又变为极性和电压值不同的直流电压的电路,这里要阐述的是中间经过变压器耦合的直流间接变换电路。
2022-03-20 18:31:42 118KB 逆变电源
1
分析了多机并网逆变器系统,得出其等效电路,推导出调节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相位可以调节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调节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幅值可以调节逆变器输出的无功功率。根据该理论,提出了一种多机并网逆变器的并网/并联统一控制策略,通过有功功率闭环调节逆变器输出电压的频率,通过无功功率闭环调节逆变器的幅值,给出了系统的运行流程,并分析了该方法内在的反孤岛能力。仿真和实验证明,所提控制策略在逆变器并网与并联时控制效果优良,并能实现平稳转换。
1
1.PI控制 2.SVPWM生成开关信号
2022-03-14 10:38:04 136KB PI控制 并网逆变器控制 SVPWM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