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韧性提升:理论与实践 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对于人民福祉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面对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时,交通基础设施的韧性显得尤为重要。韧性交通基础设施不仅关乎资产自身的抗灾能力,还涉及到整个交通网络的可靠性和用户在灾害中的安全与便捷。 李辉教授,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专注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和韧性研究。他的工作涵盖了从学术研究到实际应用的多个层面,包括博士后研究和指导研究生进行相关课题探索。李辉教授所在的同济团队——同济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CST),致力于推动交通基础设施韧性提升的理论与实践。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交通基础设施面临着更大的灾害风险。例如,全球公路和铁路系统中有相当一部分暴露在洪水等灾害风险下,而交通基础设施的破坏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内外的重大灾害事件,如汶川地震、北京特大暴雨、波多黎各飓风等,都突显了交通基础设施在抵御自然灾害方面的脆弱性。交通中断所造成的损失往往远超过设施本身的破坏,因此,构建韧性交通基础设施显得尤为必要。 我国在韧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政府已将“交通网韧性”纳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之中,强调要提升交通系统的应急保障能力和弹性。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如美国、日本和英国,我国正在规划和打造能够有效应对极端情况的韧性交通基础设施。 韧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涵盖了三个方面:资产韧性、网络韧性以及用户韧性。资产韧性旨在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提高设施的耐久性和抗灾能力;网络韧性则关注于提供更可靠的交通运输服务,确保在灾害发生时仍能保持基本的运输功能;用户韧性则关注于减少灾害对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的总体影响。 在韧性城市建设中,交通系统的韧性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我国对韧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逐渐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来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的韧性提升。未来,我国将持续致力于构建能够适应气候变化、有效抵御灾害、保障人民安全出行的交通强囯。
2025-11-27 17:08:41 8.2MB
1
### 开关电源EMI设计小结 #### 一、开关电源EMI源解析 开关电源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电磁干扰(EMI),这些干扰主要来源于内部元件的快速切换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 1. **功率开关管**:功率开关管在工作过程中处于高速开关状态,其电压变化率(dv/dt)和电流变化率(di/dt)都非常高,这使得功率开关管成为产生EMI的主要源头之一。由于快速变化的电流和电压,功率开关管不仅能够产生电场耦合干扰,还能产生磁场耦合干扰。 2. **高频变压器**:高频变压器中的漏感会导致电流快速变化(di/dt),这种变化会产生较强的磁场耦合干扰。因此,高频变压器也是EMI的一个重要来源。 3. **整流二极管**:整流二极管在反向恢复过程中会产生高dv/dt,进而导致强烈的电磁干扰。这一过程通常发生在二极管从正向导通状态转变为反向截止状态时,反向恢复电流的断续会在引线电感和杂散电感中产生较高的电压变化率。 4. **PCB设计**:PCB板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EMI的抑制效果。良好的PCB布局可以有效地减少EMI源之间的耦合,从而降低EMI的产生。 #### 二、EMI传输通道分类及特点 EMI可以通过传导和辐射两种方式传播,具体包括: 1. **传导干扰**: - 容性耦合:通过电容性连接,如寄生电容,将干扰信号从一个电路传到另一个电路。 - 感性耦合:通过互感效应将干扰信号从一个电路传递到另一个电路。 - 电阻耦合:主要包括: - 公共电源内阻产生的电阻传导耦合。 - 公共地线阻抗产生的电阻传导耦合。 - 公共线路阻抗产生的电阻传导耦合。 2. **辐射干扰**: - 在开关电源中,元器件和导线可以视为天线,产生电磁波。根据电偶极子和磁偶极子理论,二极管、电容、功率开关管可以被视为电偶极子;电感线圈则被视为磁偶极子。 - 当存在屏蔽体时,需要考虑屏蔽体的缝隙和孔洞对电磁波的泄露影响。 #### 三、EMI抑制的九大措施 针对开关电源EMI的产生机理,可以采取以下九项措施来有效抑制EMI: 1. **减小dv/dt和di/dt**:通过优化开关管的驱动电路或者使用软开关技术来降低电压和电流变化率,从而减少EMI的产生。 2. **压敏电阻的应用**:利用压敏电阻来吸收瞬态过电压,保护电路免受浪涌电压的损害。 3. **阻尼网络抑制过冲**:在电路中加入RC阻尼网络来抑制电压和电流的过冲现象。 4. **采用软恢复特性的二极管**:选用具有较慢反向恢复时间的二极管,减少反向恢复过程中产生的EMI。 5.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通过采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技术来改善电源效率,减少谐波失真。 6. **电源线滤波器的设计**:合理设计电源线滤波器来过滤掉高频干扰。 7. **合理的接地处理**:良好的接地设计可以有效减少EMI的传播。 8. **有效的屏蔽措施**:通过使用屏蔽材料和技术来隔离干扰源。 9. **合理的PCB设计**:优化PCB布局,如正确布置电源和地线、合理布线等,以减少EMI。 #### 四、高频变压器漏感控制 1. **选择合适磁芯**:选择合适的磁芯材料,降低变压器的漏感。 2. **减小绕组间的绝缘层**:使用更薄的绝缘材料,如“黄金薄膜”,既能保证足够的绝缘性能,又能降低漏感。 3. **增加绕组间的耦合度**:通过优化绕组结构来提高耦合度,从而降低漏感。 #### 五、高频变压器的屏蔽 为了防止高频变压器的漏磁对周边电路造成干扰,可以采用屏蔽带来屏蔽高频变压器的漏磁场。屏蔽带通常由铜箔制成,并进行接地处理。此外,还可以通过使用环氧树脂或玻璃珠胶合剂来固定磁芯,减少高频变压器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开关电源EMI设计的关键要素及其解决方案,这对于提高开关电源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11-24 17:23:53 68KB 开关电源 基础知识 课设毕设
1
Maxwell电机,Maxwell电磁仿真分析与振动分析 1、Maxwell仿真建模基础 2、Maxwell电磁分析仿真理论与分析计算 3、Maxwell电磁模型导入workbench中计算模态及频响 4、电磁力耦合到结构场谐响应分析等 收到电机设计及电磁分析的,也可进行相关内容的沟通和交流;可交流电机设计电磁学理论基础知识以及电磁仿真多案例 Maxwell电机是基于Maxwell电磁理论设计的电机模型,其涉及到的Maxwell电磁仿真分析与振动分析是电机设计中的重要环节。Maxwell电磁仿真分析主要包含几个方面:首先是Maxwell仿真建模基础,这是进行电磁仿真分析的前提和基础,涉及到电机模型的构建,以及模型的参数化定义,确保仿真能够准确反映物理世界中的电磁特性。其次是Maxwell电磁分析仿真理论与分析计算,这部分深入探讨了如何根据Maxwell方程组进行仿真分析,以及如何进行相关的分析计算,以预测电机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的电磁现象和特性。最后是Maxwell电磁模型导入workbench中计算模态及频响,这是将电磁仿真模型导入到通用仿真软件中进行更为复杂的机械振动分析,以及电机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响应情况。 除了电磁分析,振动分析也是电机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振动分析主要是考察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以及振动对电机性能的影响。通过振动分析可以识别和分析电机运行中可能出现的不正常振动,找到振动的来源,并通过设计优化减少或消除不良振动,从而提高电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在电磁仿真分析与振动分析的过程中,还涉及到将电磁力耦合到结构场中的谐响应分析。这类分析旨在研究电磁力对电机结构产生的动态响应,即在电机工作频率范围内结构对力的响应情况。通过此类分析,工程师可以预测电机在受到动态电磁力作用时的响应特性,确保电机设计能够满足耐久性与性能要求。 电机设计和电磁分析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需要结合电机学理论和仿真计算工具。Maxwell仿真软件是电机设计和电磁分析中常用的工具之一,它能够帮助工程师快速构建电机模型,进行电磁场分析,预测电机的性能指标。通过使用Maxwell仿真软件,可以实现从电机设计的初步概念到详细设计的全过程仿真验证,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电机电磁仿真分析与振动分析技术方面,还涉及到了多种案例的研究,每个案例都可能涉及到不同的电机类型、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性能要求。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研究,工程师能够积累宝贵的经验,提升对电机设计和电磁仿真分析的理解,为未来的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机电磁仿真分析与振动分析的内容广泛,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实践技能的掌握。工程师在进行电磁仿真分析时,需要熟悉仿真软件的使用,理解电磁场理论,掌握电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同时,还需要关注电磁振动分析的最新进展,应用现代分析技术,如有限元分析(FEA),来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 电机电磁仿真分析与振动分析不仅是电机设计的核心环节,也是提高电机性能、降低开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的重要手段。通过这种分析手段,可以在电机制造之前预测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制造出性能优良、可靠稳定的电机产品提供保障。 电机电磁仿真分析与振动分析是电机设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电磁学、材料学、力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通过对电机进行仿真分析和振动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电机的运行状态,为电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电机设计者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仿真分析工具,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不断优化电机的设计,提高电机的整体性能。
2025-11-24 13:43:01 736KB gulp
1
UML基础知识讲解及使用Rose建模的一本非常不错的教程,对面向DMA的开发很有帮助。
2025-11-24 08:20:46 19.99MB UML
1
UML基础与Rose建模教程.pdf,非常好的文档教程
2025-11-24 08:15:59 20.07MB UML
1
服务器技术基础及销售话术涉及了服务器的基础知识、关键部件的技术介绍以及服务器市场的趋势。以下是对这些内容的详细阐述: 1. **服务器概述** 服务器是网络环境中的高性能计算机,主要任务是接收和处理来自网络上其他计算机(客户机)的服务请求,确保高效、稳定的服务。服务器设计的关键要素包括RASUM: - R:Reliability(可靠性),衡量服务器部件或系统能够持续无故障运行的时间。 - A:Availability(可用性),通过正常运行时间和使用时间的百分比来评估。 - S:Scalability(可扩展性),服务器应具备随着需求增长而扩展的能力。 - U:Usability(易用性),强调硬件和软件的维护和修复便捷性。 - M:Manageability(可管理性),使服务器易于监控和管理。 2. **服务器与PC的区别** - 稳定性:服务器需要24/7全天候运行,而PC通常只在工作时间内使用。 - 性能:服务器需要快速响应大量并发请求,而PC通常处理单个用户的任务。 - 扩展性:服务器通常需要更多的扩展槽以添加如网卡、RAID卡、HBA卡等,内存、硬盘等扩展能力更强。 - 角色:PC作为客户端,用户直接操作;服务器作为服务提供者,仅与客户端通信。 - 多机协作:服务器可能组成集群,共同提供服务,PC通常单独工作。 3. **服务器分类** - 按外形:塔式(Tower)、机架式(Rack)、刀片式(Blade) - 按处理器个数:单路(UP)、双路(DP)、多路(MP,如4路、8路、32路) - 按应用功能:域控制、文件、打印、数据库、邮件、Web、通讯、虚拟化服务器 - 按CPU指令集:CISC(X86、IA-32、EM64T、AMD64)、RISC(Power、SPARC)、EPIC(IA-64) 4. **服务器关键部件技术** - 芯片组:控制服务器内部组件间的通信,如CPU、内存、硬盘等。 - CPU:服务器通常采用高性能的多核处理器,支持多线程处理,例如Intel的Xeon系列或AMD的EPYC系列。 - PCIe插槽:用于扩展服务器功能,如添加显卡、网卡、RAID控制器等。 - 内存:服务器通常使用ECC(Error-Correcting Code)内存,以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 **市场发展趋势及主流技术** - 高密度、高可用性的刀片服务器在集群计算和互联网服务中广泛应用。 - 虚拟化技术使得一台物理服务器可以运行多个虚拟机,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 高性能计算、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推动服务器技术不断创新,如GPU加速、AI计算等。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售前技术人员、销售人员和合作伙伴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提供合适的产品和服务建议,从而在竞争激烈的服务器市场中取得优势。
2025-11-23 17:13:53 11.25MB 文档资料
1
编写一个程序,输出"Hello, World!"。 编写一个程序,接收用户输入的姓名,并输出问候语。 编写一个程序,计算并输出两个数的和、差、积、商。
2025-11-21 17:24:11 4KB python 编程语言
1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卷积层在深度学习中的应用及其原理,首先介绍了卷积作为深度学习核心技术之一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接着阐述了卷积的本质,即一种局部加权计算方式,通过滑动卷积核在输入数据上进行逐点相乘并求和,从而高效提取图像中的边缘、纹理等特征。文中还详细比较了卷积与全连接网络的区别,指出卷积具有平移不变性、旋转不变性、缩放不变性和明暗不变性四大特性,更适合处理图像数据。此外,文章通过代码实例展示了卷积操作的具体实现过程,并介绍了卷积层中的重要概念如感受野、特征图、权值共享、计算量等。最后,文中对不同类型卷积(标准卷积、深度卷积、分组卷积、空洞卷积、转置卷积、可变形卷积)进行了分类讲解,解释了各自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对深度学习有一定了解的研发人员,特别是对卷积神经网络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读者理解卷积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掌握卷积层的工作原理;②通过代码实例演示卷积操作的具体实现方法;③比较不同类型的卷积,指导读者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卷积类型;④理解卷积层中的关键概念,如感受野、特征图、权值共享等,为后续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阅读建议:本文涉及较多数学公式和代码实现,建议读者在阅读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同时可以动手尝试文中提供的代码示例,以加深对卷积层的理解。此外,对于一些复杂的概念,如权值共享、感受野等,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学习。
1
《软件技术基础》是浙江大学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软件开发和技术的坚实基础。这门课程涵盖了软件工程的多个关键领域,包括软件设计、编程语言、算法分析、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软件项目管理。下面将详细讨论这些领域的核心知识点。 1.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将需求转化为可执行代码的过程,它涉及到模块划分、接口设计、数据结构选择等。良好的设计可以提高软件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在课程中,你将学习如何使用UML(统一建模语言)进行系统建模,如用例图、类图、序列图等,以及如何应用设计模式解决常见问题。 2. **编程语言**:理解至少一种编程语言是软件技术的基础。课程可能涵盖C、C++、Java或Python等语言,重点在于掌握基本语法、面向对象编程概念、异常处理和文件操作等。 3. **算法分析**:算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理解和设计高效算法是软件工程师的基本技能。课程会涉及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查找算法(如二分查找、哈希表查找)以及图算法(如Dijkstra算法、Floyd算法)等,并教授如何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4.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包括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理解不同的数据结构能帮助优化算法效率,例如,堆用于优先队列,哈希表用于快速查找。 5.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课程会讲解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I/O设备管理等基础知识,这对于理解系统级编程和优化软件性能至关重要。 6.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是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课程通常会介绍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如SQL语言、ACID属性、范式理论等,以及如何设计和优化数据库查询。 7. **软件项目管理**:这部分内容会涉及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阶段。还会讲解敏捷开发方法,如Scrum和Kanban,以及版本控制工具如Git的使用。 通过《软件技术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技能,还能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未来在软件行业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浙大光电系的课程中,你将有机会深入探究这些知识,并通过实践项目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2025-11-20 04:19:28 2.66MB 软件技术
1
Vue.js 是一款非常流行的前端JavaScript框架,由尤雨溪开发并维护。它的核心理念是让Web开发更加简单、直观,通过声明式的数据绑定和组件化,使得构建复杂的单页应用(SPA)变得容易。本资源包含`vue基础篇`、`vue进阶篇`和`Vue模块篇`三个部分,旨在帮助开发者全面理解和掌握Vue.js。 在`vue基础篇`中,你将学习到Vue的基础概念和核心特性,包括: 1. **安装与设置**:如何通过CDN或npm引入Vue.js,以及如何创建一个简单的Vue实例。 2. **模板语法**:理解Vue中的模板语法,如插值表达式、指令(v-if、v-for、v-bind、v-on等)、计算属性和侦听器。 3. **数据绑定**:双向数据绑定的概念及其实现机制,包括v-model指令的使用。 4. **组件**:Vue的核心组成部分,如何创建、使用和复用组件,以及组件间的通信方法。 5. **事件处理**:事件修饰符的使用,如.stop、.prevent、.capture等,以及自定义事件。 6. **条件与循环**:如何使用v-if和v-show进行条件渲染,以及v-for进行列表渲染。 `vue进阶篇`深入讲解Vue的高级特性和最佳实践,涵盖以下主题: 1. **Vuex状态管理**:理解Vuex的概念,如何创建store,以及使用actions、mutations和getters管理应用状态。 2. **Vue Router**:学习路由的基本概念,如何配置路由,以及动态路由匹配和导航守卫。 3. **组件设计模式**:高阶组件、异步组件、组合API的使用,提高代码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4. **生命周期**:深入理解组件的创建、更新和销毁过程,以及何时何地执行特定操作。 5. **混入(Mixins)**:混入的使用场景和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避免滥用导致的代码混乱。 6. **异步数据和 Suspense 组件**:在大型项目中如何处理异步数据加载,以及Suspense组件的应用。 `Vue模块篇`则聚焦于Vue的模块化开发和扩展功能: 1. **插件开发**:了解如何编写和使用Vue插件,扩展Vue的功能。 2. **Vue CLI**:Vue的命令行工具,用于快速初始化项目,配置自动化构建流程。 3. **Webpack 配置**:Vue项目中Webpack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技巧,包括按需加载、代码分割等。 4. **单元测试**:Jest或Mocha等工具进行Vue组件的单元测试,确保代码质量。 5. **服务器渲染(SSR)**:Vue Server Renderer的使用,提升SEO和首屏加载速度。 6. **国际化(i18n)**:Vue-i18n的使用,实现多语言支持。 通过这三部分的学习,你将能够从零基础逐步成长为一名熟练的Vue开发者,能够创建高效、可维护的前端应用,并具备解决实际开发问题的能力。无论是个人项目还是团队协作,Vue.js都能提供强大的工具和方法来简化前端开发流程。
2025-11-19 18:23:15 4.45MB vu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