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设计是基于ST的LNBH25器件的DC-DC转换器。它主要用来为碟形天线的LNB电源供电,接收卫星电视信号。LNBH25是一款单片式电压调节器和接口IC,专门用于天线盘中的LNB下变频器或多开关机顶盒提供13/18 V电源和22 kHz音频信号。在这个应用领域,LNBH25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具有极低的元件数量和低功耗,以及简单的设计和I²C标准接口。 该LNB电源电路包含一个I2C总线接口,由于电路采用完全集成的升压型DC-DC转换器,因此可以使用8 V至16 V的单输入电压电源。LNBH25实现机顶盒专用LNB电源电路板实物图: LNBH25实现机顶盒专用LNB电源板特点: LNB和I 2 C总线 之间的完整接口 内置DC-DC转换器,用于单个12 V电源供电和高效率(典型值为93%@ 0.5 A) 可通过外部电阻器选择输出电流限制 22 kHz音频波形的完整性也保证在空载条件下 低降压后置稳压器和高效升压PWM,集成电源N-MOS,可实现低功耗 LPM(低功耗模式)功能可降低功耗 I 2 C诊断位 过载和过热内部保护 LNB短路动态保护 DiSEqC 1.x通信 符合RoHS标准
2025-09-07 14:47:36 435KB dc-dc转换器 电路方案
1
描述 此参考设计基于 LMG1210 半桥 GaN 驱动器和 GaN 功率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HEMT),实现了一款数兆赫兹功率级设计。凭借高效的开关和灵活的死区时间调节,此参考设计不仅可以显著改善功率密度,同时还能实现良好的效率和较宽的控制带宽。此功率级设计可广泛应用于众多需要快速响应的空间受限型应用,例如 5G 电信电源、服务器和工业电源。 特性 基于 GaN 的紧凑型功率级设计,具有高达 50MHz 的开关频率 适用于高侧和低侧的彼此独立的 PWM 输入,或具有可调节死区时间的单一 PWM 输入 最小脉冲宽度为 3ns 300V/ns 的高压摆率抗扰性 驱动器 UVLO 和过热保护
2025-09-06 12:10:11 2.78MB 电路方案
1
Hspice软件是集成电路设计领域中常用的仿真工具,尤其在电子工程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它主要用于对集成电路和电路板进行温度、噪声、信号完整性等多方面的分析。由于Hspice软件的复杂性,对于许多新手用户而言,安装过程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导致在实际使用之前就感到困惑和挫败。 为了帮助新手用户顺利安装Hspice软件,本手册提供了一个详细的安装流程。新手用户需要了解的是,Hspice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软件,它是Synopsys公司出品的VCS(Verilog Compiled Simulator)仿真器的附加产品,因此安装Hspice之前,需要确保用户的计算机系统中已经安装了VCS。如果尚未安装,用户需要先下载并安装VCS。 安装教程开始之前,用户应当准备充足的系统资源,因为Hspice的安装和运行需要较高的计算能力。此外,由于Hspice是一个专业的电子设计软件,用户可能需要一定的权限才能顺利安装,因此,建议以管理员权限运行安装程序。 在本手册中,包含了作者多次尝试安装Hspice后总结出的有效方法和技巧。作者还贴心地提供了Hspice的官方安装包链接,确保用户可以下载到正确版本的软件,避免了因版本错误或文件损坏导致的安装失败问题。此外,作者还亲自测试了这些安装包,验证了它们的可用性,以保证用户能够顺畅地完成安装。 安装流程首先需要用户执行安装包中的安装程序,通常这会是一个setup.exe文件。启动安装程序后,用户需要按照提示一步步操作。在安装过程中,用户将会被要求选择安装路径、确认软件许可协议、选择安装组件等。这个过程中,用户需要特别注意不要随意修改默认设置,以免影响软件功能或导致安装失败。 安装完成后,用户还需要进行一些基本的配置。这些配置通常涉及到环境变量的设置,确保系统能够识别Hspice的执行文件和库文件。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这可能需要编辑系统的PATH环境变量,而在UNIX或Linux系统中,则需要在用户的shell配置文件中添加相应的路径设置。 本手册除了提供安装步骤和技巧外,还简要介绍了如何使用Hspice进行基本的仿真测试。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新手用户可以初步了解如何编写Hspice仿真的输入文件,以及如何运行仿真实验和分析结果。这样,用户在完成安装后,就可以迅速进入学习和应用阶段。 本安装手册是Hspice新手用户的福音,不仅详细解释了安装过程中的每一步骤,还包含了作者的亲测经验和提示,极大地降低了新手用户的学习成本,使得他们可以更加专注于集成电路设计的学习和实践。
2025-09-05 23:21:40 665KB 软件安装 集成电路 Hspice
1
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领域中,Fly-Buck转换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隔离型电源的拓扑结构,它能够在输入和输出之间提供电气隔离,同时保持高效率和高功率密度。Fly-Buck转换器的核心在于其能够利用变压器进行能量传递,并通过一个简单的反馈机制来控制输出电压。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反馈补偿电路在Fly-Buck转换器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二次侧稳压效果的改善。 我们需要了解Fly-Buck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Fly-Buck是一种基于反激式转换器原理的拓扑,它通过在变压器的一次侧和二次侧之间引入一个电感来实现能量的耦合和传输。在Fly-Buck转换器中,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电压关系是通过变压器的匝数比来确定的。然而,由于元件的非理想特性,实际应用中会出现输出电压的偏差,这需要通过引入反馈补偿电路来校正。 反馈补偿电路的作用在于监控输出电压,并通过反馈环路的控制机制来调整Fly-Buck转换器的工作状态,以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通常,反馈电路包含反馈网络和误差放大器两个部分。反馈网络用于隔离反馈信号并确定反馈补偿电路的频率特性,而误差放大器则用于放大反馈信号中的误差电压,提供必要的增益来调整输出电压。 在本文中提到的特定案例中,外部补偿电路利用了光耦合器来实现反馈隔离,而并联稳压器LM431A则被用作误差放大器。光耦合器是一种能够提供电气隔离的元器件,它通过光信号传递信息,从而避免了电路中的直接电气连接,这对于隔离式电源系统而言至关重要。LM431A是一款可控基准电压源,它能够提供稳定的基准电压,并具备较高的放大能力,这使得它非常适合用作误差放大器。 此外,本文中提到的典型I类补偿网络由电容C1和电阻R1组成,它具有确定反馈补偿电路截止频率的作用。I类补偿网络能够提供高直流增益,从而减少低频时的稳压误差。通过适当选择电容和电阻的值,可以设定反馈补偿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从而优化整体转换器的性能。 在Fly-Buck转换器的实际应用中,反馈补偿电路的效果非常显著。通过引入补偿电路,二次侧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改善。在原型LM5017电路中,二次输出电压在不同负载条件下出现了负梯度,而添加补偿电路后,这种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随着输入电压的变化,二次输出电压能够更接近其额定值,这表明补偿电路对于改善输出电压的稳压性能有明显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二次侧的稳压性能得到了改善,但是这种改善是以牺牲一次侧输出稳压性能为代价的。这是因为Fly-Buck转换器中一次侧和二次侧的输出电压基本关系是相互依赖的,一次侧的稳定直接影响二次侧的输出。因此,在设计反馈补偿电路时,必须考虑这种相互影响,并且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在一次侧和二次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反馈补偿电路对于提高Fly-Buck转换器的稳压性能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二次侧输出电压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通过合理设计反馈补偿电路,不仅可以提升电源系统的性能指标,还能有效地满足用户对电源品质的需求。在进行相关设计和应用时,工程师们需要充分考虑转换器的特性,以及反馈补偿电路与电源系统整体性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确保电路能够达到预期的性能目标。
2025-09-05 22:25:08 226KB LM5017 Fly-Buck 课设毕设
1
模拟集成单元电路 小结(20091210 6.8).ppt
2025-09-05 10:49:46 798KB 模拟集成
1
内容概要:本文档提供了关于10bit SAR ADC电路的详尽设计与仿真指导,涵盖200多页的设计文档和仿真资源。主要内容包括详细的电路设计说明、Virtuoso仿真环境配置、以太网和PLL电路实例、以及进阶ADC资源。文档不仅介绍了经典电荷重分配架构的SAR ADC设计,还包括优化的DAC阵列开关控制、电荷注入补偿机制、高精度电容布局方法、以及全面的仿真验证策略。此外,还提供了一些高级特性,如以太网PHY参考设计、PLL抖动分离脚本、Pipeline和Sigma-Delta ADC实现等。 适合人群:从事模拟电路设计和仿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ADC设计感兴趣的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SAR ADC设计原理及其仿真验证的技术人员。目标是帮助用户掌握从基本设计到复杂仿真的全过程,提高ADC设计的成功率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文档中包含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技巧分享,如动态逻辑控制、电容布局优化、蒙特卡洛仿真设置等,有助于解决实际项目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升设计质量。
2025-09-05 09:50:55 1.08MB
1
### 晶体振荡器电路+PCB布线设计指南 #### 一、石英晶振的特性及模型 石英晶振作为一种重要的频率控制组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尤其是在微控制器系统中扮演着核心角色。石英晶体本质上是一种压电器件,能够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反之亦然。这种能量转换发生在特定的共振频率点上。为了更好地理解石英晶振的工作原理,可以将其等效为一个简单的电路模型。 **石英晶体模型**: - **C0**:等效电路中与串联臂并接的电容(并电容),其值主要由晶振尺寸决定。 - **Lm**:动态等效电感,代表晶振机械振动的惯性。 - **Cm**:动态等效电容,代表晶振的弹性。 - **Rm**:动态等效电阻,代表电路内部的损耗。 晶振的阻抗可以用以下方程表示(假设 Rm 可以忽略): \[ Z = jX \] 其中 X 是晶振的电抗,可以表示为: \[ X = \frac{1}{\omega C_m} - \omega L_m \] 这里 ω 表示角频率。 - **Fs**:串联谐振频率,当 \( X = 0 \) 时,有 \[ Fs = \frac{1}{2\pi\sqrt{L_mC_m}} \] - **Fa**:并联谐振频率,当 \( X \) 趋于无穷大时,有 \[ Fa = \frac{1}{2\pi\sqrt{\left(\frac{1}{\omega^2C_0} + \frac{1}{\omega^2C_m}\right)L_m}} \] 在 Fs 和 Fa 之间(图2中的阴影部分),晶振工作在并联谐振状态,呈现出电感特性,导致大约 180° 的相位变化。这个区域内晶振的频率 \( FP \)(负载频率)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 \[ FP = \frac{1}{2\pi\sqrt{\left(\frac{1}{\omega^2C_0} + \frac{1}{\omega^2C_m}\right)\left(L_m + \frac{1}{\omega^2C_L}\right)}} \] 通过调节外部负载电容 \( CL \),可以微调振荡器的频率。晶振制造商通常会在产品手册中指定外部负载电容 \( CL \) 的值,以便使晶振在指定频率下振荡。 **等效电路参数实例**:以一个晶振为例,其参数为 Rm = 8Ω,Lm = 14.7mH,Cm = 0.027pF,C0 = 5.57pF。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得出 Fs = 7988768Hz,Fa = 8008102Hz。如果外部负载电容 CL = 10pF,则振荡频率为 FP = 7995695Hz。为了使其达到 8MHz 的标称振荡频率,CL 应该调整为 4.02pF。 #### 二、振荡器原理 振荡器是一种能够自行产生周期性信号的电路。在电子学中,振荡器被广泛用于生成稳定的时钟信号、射频信号等。对于微控制器来说,一个稳定且准确的时钟信号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振荡器的基本组成**: - **放大器**:用于放大信号。 - **反馈网络**:提供正反馈使得信号循环。 - **滤波器**:用于选择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 **振荡器工作条件**: 1. **巴克豪森准则**:振荡器必须满足巴克豪森准则,即环路增益必须等于 1(或 0dB),并且环路总相移必须为 360° 或 0°。 2. **足够的相位裕量**:为了保证振荡器的稳定性,系统需要有足够的相位裕量。 3. **足够的幅度裕量**:振荡器还必须有足够的幅度裕量,以确保即使在温度变化、电源电压波动等情况下也能保持稳定的振荡。 #### 三、Pierce 振荡器 Pierce 振荡器是一种常见的振荡器电路,特别适用于使用石英晶振作为频率控制元件的场合。它通过一个晶体与两个电容器(C1 和 C2)连接构成,晶体的并联谐振频率决定了振荡器的频率。Pierce 振荡器的优点在于其频率稳定性高、振荡频率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Pierce 振荡器设计要点**: 1. **反馈电阻 RF**:反馈电阻用于设定振荡器的增益,确保振荡器能够启动并维持振荡。RF 的值通常较小,以保证足够的增益。 2. **负载电容 CL**:负载电容对振荡器的频率有直接影响。选择合适的 CL 值可以微调振荡频率,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 **振荡器的增益裕量**:增益裕量是指振荡器工作时的增益与其稳定振荡所需最小增益之间的差值。较高的增益裕量可以提高振荡器的稳定性。 4. **驱动级别 DL 外部电阻 RExt 计算**:驱动级别指的是振荡器向晶振提供的电流水平。过高的驱动可能会损害晶振,因此需要计算合适的 RExt 来限制驱动电流。 5. **启动时间**:启动时间是指振荡器从开启到稳定输出所需的时间。合理的电路设计可以缩短启动时间。 6. **晶振的牵引度 Pullability**:晶振的牵引度是指晶振频率受外部电容变化的影响程度。低牵引度意味着晶振对外部扰动不敏感,更加稳定。 #### 四、挑选晶振及外部器件的简易指南 在选择晶振及外部器件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振荡频率、负载电容、温度稳定性等。 **晶振选择指南**: - **振荡频率**:确保晶振的标称频率与所需频率匹配。 - **负载电容**:选择与设计相匹配的负载电容值。 - **温度稳定性**:根据应用环境选择具有合适温度稳定性的晶振。 - **封装类型**:根据 PCB 布局选择合适的封装形式。 **外部器件选择指南**: - **电容器**:选择合适的电容值以实现精确的频率微调。 - **电阻器**:选择适当的电阻值以确保足够的反馈和增益。 #### 五、关于 PCB 的提示 PCB 设计对于振荡器的性能同样至关重要。良好的 PCB 设计可以减少信号干扰,提高振荡器的稳定性。 **PCB 设计要点**: 1. **布局**:合理布局晶振及其周边元件,尽量减小引线长度,避免形成寄生效应。 2. **接地**:确保良好的接地以减少噪声干扰。 3. **去耦电容**:在电源线上添加去耦电容,以减少电源噪声对振荡器的影响。 4. **隔离**:对于高频振荡器,应采取措施将振荡器与其它电路隔离,减少相互间的干扰。 #### 六、结论 通过对石英晶振特性的深入分析以及 Pierce 振荡器的设计要点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稳定可靠的振荡器不仅需要精心选择晶振和外部器件,还需要进行细致的 PCB 设计。只有综合考虑所有因素,才能设计出高性能的振荡器电路。此外,本应用指南还提供了针对 STM32 微控制器的一些建议晶振型号,有助于工程师们快速上手设计。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在实际设计中取得成功。
2025-09-05 09:43:24 465KB 振荡器电路设计 ST微控制器
1
如图1所示的普通电流源的精确度不低于1%,而且对温度不太敏感(温度系数低于5×10-5/℃)。该电路有较高的输出阻抗和较宽的电压允许范围(4.3~34V)。它采用电压参考集成电路IC1及电阻R1来产生一个稳定的电流源,并符合表达式ISOURCE=VREF/R1+IC1的对地电流。IC1的精确度扩展到5.5V供电电压极限之外(CMOS)。这归功于采用由IC2、R2及C2组成的自举积分电路,它能保持IC1的输入在允许范围之内,因而一个符合IC2的宽供电范围的精密电流源产生了。   IC2是为了保持IC1的输入在允许范围(<5.5V)内的旁路器件,由于IC2的自举,这个电路没有附加的IC2对地电流误
2025-09-05 09:24:31 101KB
1
摘要: VHF发射机是监控终端中的关键设备, 也是典型的数字通信射频无线收发设备。文中详细阐述了VHF发射机的指标、链路以及模块电路工作原理, 给出了载波频率为156.025~162.025 MHz的VHF发射机各模块电路的设计方法。   0 引言   超外差发射接收机的主要优点是可在比较低的中频频段实现相对带宽比较窄而矩形系数较高的中频滤波器, 此类中频滤波器可以提高接收机的选择性, 而且可以从中频级获得较大的增益,从而降低射频级实现高增益的难度。当射频信号频率上升到微波甚至毫米波时, 即可采用二次变频方法, 以进一步降低滤波器的实现难度, 保证接收机的选择性。在该VHF发射接收机中,
2025-09-05 09:00:51 493KB
1
### 倍压整流电路电容参数的优化设计 #### 摘要与背景 本文探讨了倍压整流电路中的电容选择及其参数优化的重要性。倍压整流电路是一种特殊的电路配置,能够将输入的低交流电压转换成较高的直流电压。这种电路常用于需要较高电压但电流需求较小的应用场景中。电路主要由电压源、变压器、电容器和整流二极管组成。通过合理选择电容值,不仅可以改善电路性能,还能有效降低成本。 #### 倍压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倍压整流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在于利用电容器存储和释放电荷的能力来提升电压水平。当输入交流电压处于正半周期时,部分电容器会被充电至电压峰值;而在负半周期,这些电容器与新的交流电压共同作用,进一步提升电压。随着周期的不断重复,电容器逐渐被充满电,最终输出的直流电压远高于输入交流电压峰值。 #### 电容参数的选择及优化 1. **电容的选择**: - 在倍压整流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容器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它们的选取标准也有所不同。 - 对于输入端的第一组电容器(C1),它们主要负责将交流电压转换为脉动直流电压,因此需要具备较大的容量以平滑电压波动。 - 随后的电容器(C2、C3等)主要用于电压提升阶段,其容量选择需要平衡成本与性能的需求。 2. **电容参数的优化**: - 通过仿真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电容器的参数变化对整个电路性能有着显著影响。例如,降低某些特定电容器的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成本,同时不影响整体性能。 - 仿真结果显示,当电容值较大时,电路进入稳态较快且纹波较小,但这也意味着成本增加。反之,减小电容值虽然可以降低成本,但可能会影响稳态时间和纹波大小。 #### 仿真分析案例 文中给出了具体的仿真案例,通过对比不同电容值下的电路表现,验证了优化电容参数的可能性: - 当所有电容值统一选择为较大的值(如47μF)时,电路能快速进入稳态,且输出电压稳定,纹波较小。 - 当改变部分电容器的值(如将C1设为10μF,其他保持47μF不变)时,虽然电路进入稳态的时间有所延长,但仍能维持较高的输出电压。 - 进一步改变其他电容器的值(如C2设为10μF),可以看到虽然稳态时间有所增加,但总体而言,输出电压和电流仍然可以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 结论 通过对倍压整流电路中电容参数的优化设计,不仅能够实现电路性能的最大化,还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具体而言,通过调整不同位置的电容器容量,可以在满足性能需求的同时,选择性价比较高的电容类型。此外,仿真工具的使用对于指导实际电路的设计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找到最优的电容参数组合,从而实现高效、经济的电路设计。 综上所述,倍压整流电路中电容参数的选择与优化是一个复杂但非常重要的过程。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指导实际电路的设计与优化,进而推动该类电路在各种应用场景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2025-09-04 10:26:07 428KB 倍压整流 电容参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