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书" 本设计报告书是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书的总结,旨在通过综合设计,深入了解计算机整机的综合理解,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原理和微程序的编制、调试技术,以及模型机设计的基本方法,强化设计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主要知识点: 1.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涉及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等。 2. 微程序控制器:微程序控制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件,负责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的所有操作,包括指令执行、数据处理和存储管理等。 3. 模型机设计:模型机设计是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设计和实现一个复杂的计算机整机系统,分析其工作原理和性能。 4. 变址寻址:变址寻址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寻址方法,通过使用变址寄存器来访问存储器中的数据,实现了灵活的数据处理和存储管理。 5. 微指令格式:微指令格式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指令格式,用于描述微程序的结构和执行过程,包括操作码、操作数和地址码等。 6. TD-CMA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TD-CMA 是一款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实验平台,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7. 设计实验:设计实验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践设计,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主要技术点: 1. 设计设备:PC 机一台,TD-CMA 实验系统一套。 2. 设计原理和方法: 采用变址寻址的方法设计模型机,使用微程序控制器实现指令执行和数据处理,通过设计实验验证模型机的正确性和性能。 3. 微程序设计:设计微程序流程图,描述微程序的结构和执行过程,包括微指令格式、微指令执行和数据处理等。 实验步骤: 1. 连接线路图,打开电源。 2. 选择联机软件的“[转储] - [装载]”功能,在打开文件对话框中选择上面所保存的文件,软件自动将机器程序和微程序写入指定单元。 3. 选择联机软件的“[转储] - [刷新指令区]”可以读出下位机所有的机器指令和微指令,并在指令区显示,对照文件检查微程序和机器程序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则说明写入操作失败,重新写入。 4. 进入软件界面,选择菜单命令“[实验]- [复杂模型机]”,打开复杂模型机实验数据通路图,选择相应的功能命令,即可联机运行、监控、调试程序。 5. 按动 CON 单元的总清按钮 CLR,然后通过软件运行程序,当模型机执行完 OUT 指令后,检查 OUT 单元显示的数是否正确。在数据通路图和微程序流中观测指令的执行过程,并观测软件中地址总线、数据总线以及微指令显示和下位机是否一致。 结论: 本设计报告书通过设计实验,掌握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原理、模型机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变址寻址的应用等,强化了设计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为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和参考。
1
武汉理工大学数字水印算法设计.doc
2024-06-13 18:34:35 521KB 文档资料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2024-05-22 21:36:16 11.98MB 武汉理工大学 计算机组成原理
1
武汉理工大学软件构件与中间件技术课程各类学习资料,包括2018年的实验过程说明文档,软件构件与中间件复习题,软件构件与中间件复习资料等。
2024-05-09 20:47:23 24.82MB 软件构件
1
近年来武汉理工大学通过重组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其校园覆盖范围日益扩大。但新校区网络必须要与校本区网络中心连接,才能实现新校区的宽带网络系统、“一卡通”校园消费系统、办公网络等系统的正常使用。鉴于此,武汉理工大学采用了智邦科技的无线解决方案,满足了武汉理工大学关于该部分网络的设计要求。并且经济实惠。SMC的无线解决方案超越了地形与建筑的限制,随时随地保持了稳定连网,实现了有线与无线的融合,降低了运营与管理成本,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和赞同。
2024-01-11 20:46:10 46KB 网络
1
武汉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系传感器课程设计 基于电阻应变片的拉压力传感器设计 由两人合作完成,本文件完成的为结构部分的设计
2023-04-14 23:01:42 2.01MB 传感器
1
此资源为第一次作业-开发环境搭建与第一个简单APP开发的示例代码,详情请戳:http://blog.csdn.net/qq347198688/article/details/52622536
1
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6月计算机网络考试试卷
2023-03-19 21:24:33 22KB 计算机网络
1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考研复试题 武汉理工考研计算机复试题 计算机考研复试 理工计算机考研复试 武汉理工大学考研复试
1
武汉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武汉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