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viewer-1.37-SNAPSHOT gc日志分析工具
2025-08-08 16:14:59 551KB java 日志分析
1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领域中,日志记录是不可或缺的功能,它帮助开发者进行程序调试和问题追踪。EasyLogger是一种轻量级的日志库,适用于资源受限的嵌入式设备。通过使用J-Linker的Real-Time Transfer (RTT) 技术,可以高效地将日志输出到主机端,从而便于开发者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RTT是SEGGER公司开发的一项技术,它允许双向高速数据传输,非常适合用于调试过程中的数据交换。 Ozone是一个集成开发环境(IDE),由SEGGER提供,它支持广泛的嵌入式微控制器,并且与J-Linker调试器无缝配合,提供了调试和分析工具。在Ozone中配置RTT,可以使得开发者可以更加方便地读取来自嵌入式目标设备的输出日志。 本篇内容将介绍如何将EasyLogger移植到使用STM32F407微控制器的项目中,并配置其通过J-Linker的RTT功能输出日志,以及如何在Ozone IDE中进行相应的RTT设置。这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STM32F407微控制器的基本知识,包括其硬件特性、性能参数及在行业中的应用。 2. EasyLogger库的工作原理,它如何集成在STM32F407项目中,并在项目中实现日志功能。 3. J-Linker调试器的介绍,特别是其RTT功能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RTT与嵌入式设备进行通信。 4. Ozone IDE的概述,以及如何在Ozone中设置RTT,以便捕获EasyLogger输出的日志数据。 5. 实际操作步骤,包括代码修改、编译、烧录到STM32F407开发板以及通过Ozone观察日志输出的过程。 6. 常见问题的排查和解决方法,比如在设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连接问题、配置错误等问题。 此外,文章还将探讨如何优化日志记录策略,如何根据项目的不同需求调整日志级别和格式,以实现更加高效和有针对性的调试。 文章最后会总结整个移植和配置过程,强调每个步骤的重要性,以及对于提高嵌入式系统开发和调试效率的贡献。通过这篇内容,开发者不仅能够学会如何使用EasyLogger和RTT技术进行日志输出和捕获,还能加深对STM32F407微控制器、J-Linker和Ozone IDE的理解和应用。
2025-08-07 07:57:36 18.03MB
1
文档支持目录章节跳转同时还支持阅读器左侧大纲显示和章节快速定位,文档内容完整、条理清晰。文档内所有文字、图表、函数、目录等元素均显示正常,无任何异常情况,敬请您放心查阅与使用。文档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用作商业用途。 HarmonyOS 让应用开发突破设备边界!通过分布式设计,一次开发即可让应用在手机、智慧屏、车载设备等多终端流畅运行。ArkTS 语言搭配简洁的 Declarative UI 框架,代码量减少 50%+,开发效率直线提升。DevEco Studio 提供可视化调试与多端预览工具,新手也能快速上手。华为开放 HMS Core 丰富能力,一键集成推送、支付等功能,助力应用快速落地。现在接入 Harmony 生态,不仅能抢占万物互联时代先机,更可享受开发者扶持计划,快来打造你的跨设备创新应用吧!
2025-08-06 09:38:28 5.55MB HarmonyOS
1
在IT行业中,构建高效、可扩展的服务器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高并发环境下。本文将深入探讨C#中基于IO Completion Ports (IOCP)的高并发服务器实现,以及如何结合log4net进行日志管理和SEH异常捕获机制,以确保程序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IOCP是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的一种高级I/O模型,它优化了网络编程中的异步I/O处理,尤其适用于处理大量并发连接。IOCP通过集中化地管理I/O操作,可以减少上下文切换的开销,提升系统吞吐量。在C#中,可以使用`System.Threading.IOCompletionPort`类来创建和操作IOCP。一个典型的IOCP服务器架构包括创建IOCP、绑定套接字、设置套接字为非阻塞模式、接收客户端连接、提交读写操作并处理完成回调等步骤。 接下来,log4net是Apache的一个开源项目,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日志记录框架,支持多种输出格式(如文件、数据库、控制台等)和不同的日志级别(如DEBUG、INFO、WARN、ERROR等)。在C#项目中,log4net可以通过配置文件或代码动态配置,方便地记录应用程序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帮助开发者追踪错误、调试问题。使用log4net,我们需要在程序中引入log4net库,配置日志Appender,然后在关键代码处调用Logger对象记录日志。 再者,Structured Exception Handling (SEH)是Windows平台特有的异常处理机制,用于捕获和处理运行时的未检查异常。在C#中,虽然有.NET框架的异常处理机制,但SEH仍然可以捕获一些.NET无法处理的底层异常,如访问违反、除零错误等。通过在C#中嵌入 unsafe 代码块,并使用__try/__except块,我们可以实现对SEH异常的捕获和处理,从而增强程序的健壮性。 在提供的压缩包文件中,`commMgr.sln`是Visual Studio的解决方案文件,包含了整个项目的配置信息;`commMgr.v11.suo`是用户特定的解决方案选项文件,通常不包含在版本控制系统中;`commMgr`可能是一个项目或编译后的可执行文件,具体用途需查看源代码才能确定。 这个C#项目结合了IOCP完成端口的高性能服务器设计、log4net的日志管理和SEH异常捕获,旨在构建一个稳定且高并发的服务端应用。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开发高效、可靠的网络服务至关重要。
1
logexplorer_sqlserver2000_7.0_日志查看器4.0(汉化包)logexplorer_sqlserver2000_7.0_日志查看器4.0(汉化包)logexplorer_sqlserver2000_7.0_日志查看器4.0(汉化包)logexplorer_sqlserver2000_7.0_日志查看器4.0(汉化包)
2025-08-02 18:17:24 6.73MB
1
网站日志蜘蛛在线分析工具源码 日志可视化管理工具源码 快速分析搜索引擎网络爬虫抓取记录 如果是 linux 宝塔面板 的服务器自然环境,大家登陆宝塔面板linux控制面板后,点一下左边“文件”,在www下的wwwlogs文件目录中就能见到网站访问日志了, ps:经实测,Windows系统的服务器沒有日志记录功能。 将网址日志全部內容拷贝到左边,随后点一下剖析按键,就能便捷的查询搜索引擎网络爬虫的抓取记录了。
2025-07-17 08:31:43 1.47MB 搜索引擎
1
Mybatis-log-plugin是针对IntelliJ IDEA开发的一款实用插件,专为提升Mybatis框架的开发效率而设计。在日常开发中,Mybatis作为一款强大的持久层框架,其SQL执行通常隐藏在Mapper接口和XML配置文件中,对于SQL语句的调试和优化,开发者往往需要在数据库或日志文件中查找,这无疑增加了开发的复杂性。Mybatis-log-plugin的出现,就是为了简化这一过程。 该插件适用于IntelliJ IDEA 2020版本,它能实时地在IDEA的控制台中显示Mybatis执行的SQL语句,帮助开发者快速定位问题、优化性能。安装方式非常便捷,用户只需将下载的插件文件进行离线安装,即可在IDEA中启用。这种直观的方式不仅节省了开发者在不同工具间切换的时间,也使得SQL调试变得更加直观和高效。 Mybatis-log-plugin的主要功能包括: 1. **实时显示SQL**:在运行或调试代码时,插件会自动捕获并展示执行的SQL语句,包括参数信息,无需再通过日志输出来查看。 2. **格式化输出**:插件会对捕获到的SQL进行格式化,使得SQL语句易于阅读,方便分析。 3. **性能分析**:部分插件还提供了查询耗时的功能,帮助开发者关注慢查询,从而优化数据库性能。 4. **多数据源支持**:如果项目中存在多个数据源,插件也能智能区分并显示对应的SQL,避免混淆。 5. **自定义配置**: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配置插件的显示样式和内容,如是否显示参数值,是否高亮等。 6. **兼容性**:除了Mybatis,这款插件通常也支持Mybatis-Plus等基于Mybatis的扩展框架。 7. **友好界面**:插件与IDEA的集成度高,界面简洁,操作直观,减少了学习成本。 Mybatis-log-plugin是提升Mybatis开发效率的利器,尤其对于处理大量SQL操作的项目,它的价值更为突出。开发者可以借助这个插件,更轻松地进行SQL调试,提高开发和维护的效率。对于初学者和有经验的开发者来说,都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通过查阅插件文档或在线社区寻求帮助,以便更好地利用这款插件。
2025-07-14 14:58:34 72KB IDEA 2020 Mybatis-log-plug mybatis
1
【Linux系统命令与网络、磁盘参数和日志监控】这一课件主要涵盖了Linux系统管理中的核心知识,包括基础命令的使用、系统性能监控以及优化方法。以下是详细的知识点解析: 1. **Linux基础命令和工具**:这些是日常系统管理的基础,包括`ls`、`cd`、`mkdir`、`rm`等,以及用于信息查询和系统状态监控的命令,如`free`(查看内存状态)、`ping`(网络连通性测试)、`top`(实时系统资源监控)。 2. **CPU性能监控**:`vmstat`显示虚拟内存统计,`mpstat`报告处理器相关统计,`top`和`htop`则提供系统整体的CPU利用率信息。`%usr`、`%sys`、`%idle`、`%iowait`等指标反映了CPU的使用情况。 3. **内存性能监控**:`free`命令可以查看内存和交换空间的使用情况,`vmstat`也提供了内存使用统计。`%free`和`%used`等参数用于分析内存压力。 4. **文件IO性能监控**:`iostat`和`iotop`用于监控磁盘I/O活动,`dstat`则提供更全面的系统资源统计,包括磁盘读写速率。 5. **网络IO性能监控**:`netstat`用于查看网络连接状态,`tcpdump`抓取网络数据包,`sar`记录系统性能历史数据,`blktap`针对块设备的性能监控。 6. **磁盘IO性能**:`hdparm`可以获取硬盘参数,`iostat`显示磁盘I/O统计,`fio`和`sysbench`是磁盘性能测试工具,用于评估磁盘读写速度。 7. **调度程序性能**:这部分可能涉及到Linux内核调度器的工作,如`pidstat`可以跟踪进程调度信息。 8. **日志监控**:`strace`和`ltrace`追踪系统调用和库函数,`lsof`列出系统当前打开的文件,有助于分析进程状态和资源占用。 9. **优化策略**:当发现性能瓶颈时,可以使用`perf`进行性能分析,找出热点函数。`sysbench`进行系统基准测试,找出性能短板。对于高`%iowait`,可能需要优化数据库操作、减少日志输出或调整I/O调度策略。 在实际操作中,了解这些命令的用法并结合系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能有效地管理和优化Linux系统,提升服务器性能。通过持续监控和调整,可以确保系统稳定运行,避免资源浪费和性能瓶颈。
2025-07-03 21:45:18 2.94MB linux 网络
1
【Linux系统运行时参数命令、网络、磁盘参数和日志监控】 在Linux系统管理中,了解并熟练运用各种命令是至关重要的。本课程重点涵盖了Linux基础命令、系统性能监控,特别是CPU、内存、磁盘I/O以及网络性能的监控。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管理员可以有效地诊断和优化系统的运行状况。 1. **Linux基础命令和工具** - `grep`: 在文件中搜索特定模式的行,支持正则表达式,可与其它命令结合使用。 - `free`: 显示系统内存状态,包括物理内存、交换空间等。 - `ping`: 用于检测网络连通性,测量网络延迟。 - `vmstat`: 显示虚拟内存统计信息,包括进程、内存、块I/O、CPU活动等。 - `iostat`: 监控磁盘I/O性能,报告磁盘的读写速率等。 - `dstat`: 综合性的系统资源监控工具,提供详细的CPU、内存、磁盘I/O、网络等信息。 - `pidstat`: 监控指定或所有进程的资源使用情况,包括CPU、内存、I/O等。 - `top`: 实时显示系统中各个进程的资源占用状况。 - `iotop`: 类似于top的命令,专门用来监控I/O流量。 - `htop`: 交互式的进程查看器,提供了颜色和更友好的界面。 - `mpstat`: 报告各CPU核心的统计信息。 - `netstat`: 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接口统计等网络相关数据。 - `ps`: 显示当前进程状态。 - `strace`: 跟踪进程的系统调用和信号。 - `ltrace`: 跟踪进程调用的库函数。 - `uptime`: 显示系统运行时间和平均负载。 - `lsof`: 列出系统中打开的文件,包括进程使用的文件、网络连接等。 - `perf`: Linux内核自带的性能分析工具,用于定位性能瓶颈。 - `tcpdump`: 网络数据包分析器,用于捕获和分析网络流量。 - `sar`: 系统活动记录,用于长期收集和分析系统性能数据。 - `blktrace`: 磁盘I/O跟踪工具,分析磁盘I/O行为。 2. **系统性能监控** - **CPU监控**: 关注`%usr`, `%sys`, `%idle`, `%iowait`, `%steal`, `%irq`, `%soft`等指标,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 **内存监控**: 注意内存的分配、使用和交换情况,以及内存效率。 - **磁盘I/O监控**: 使用`iostat`、`dstat`和`iotop`监控磁盘读写速度,分析`%iowait`的高低以识别I/O瓶颈。 - **网络性能监控**: 使用`netstat`、`tcpdump`等分析网络连接和流量。 3. **性能测试工具** - `sysbench`: 一个多用途的性能测试工具,用于评估CPU、磁盘I/O、内存、线程等性能。 4. **优化技巧** - 理解并分析`top`和`htop`中的各项指标,优化进程调度。 - 通过`grep`和其他命令组合,找出系统中性能瓶颈的线索。 - 根据`iostat`和`dstat`的结果调整I/O密集型任务的执行策略。 - 使用`lsof`找出占用资源的进程,优化资源分配。 - 利用`perf`进行深入的性能剖析,提升代码执行效率。 学习和掌握这些命令及工具,可以帮助Linux管理员实时监控系统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性能。同时,持续关注专家如Brendan Gregg的博客,可以获取最新的性能分析技术和最佳实践。
2025-07-03 21:44:46 2.86MB
1
文件系统都会被烧录在与某一存储设备上。在嵌入式设备上很少使用大容量的IDE 硬盘作为自己的存储设备,嵌入式设备往往选用ROM、闪存(flash memory)等作为它的主要存储设备。在嵌入式设备上选用哪种文件系统格式与闪存的特点是相关的。 在嵌入式系统中,文件系统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常见的嵌入式文件系统之一是针对闪存特性的文件系统。闪存技术主要包括AND、NAND、NOR和DiNOR四种类型,其中NOR和NAND在嵌入式设备中应用最广泛。NOR闪存以其低电压、高速随机读取和高稳定性著称,适用于执行代码,而NAND则以大容量、快速写入和擦除以及小芯片面积为优势,适合大量数据存储。 NOR闪存的优点在于其内部执行能力,传输效率高,但写入和擦除速度较慢。相比之下,NAND的写入和擦除速度远超NOR,擦除单元更小,操作更为简单,但其复杂的应用需要特定的驱动支持。在实际应用中,NOR通常用于存储只读映像文件如引导程序和内核,而NAND则更适合存储需要频繁读写的用户应用程序。 Ext2fs是Linux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文件系统,尤其在早期版本中。它支持大文件和长文件名,但不适用于闪存设备,因为其设计考虑的是传统块设备,如IDE硬盘,逻辑块大小固定且不适合扇区大小各异的闪存。此外,Ext2fs在闪存设备上使用可能会导致过度擦写,从而缩短闪存寿命,因为它不支持损耗平衡。如果在嵌入式设备中使用Ext2fs,需要考虑这些问题,或者选择专门为闪存优化的文件系统,如MTD(JFFS2)组合。 在嵌入式环境里,有时会利用Ramdisk的概念来创建和挂载文件系统,例如Ext2fs。通过将内存模拟成磁盘,可以创建一个基于Ext2fs的Ramdisk,这在需要快速访问但对持久性要求不高的场景下非常有用。例如,可以使用`mke2fs`命令创建一个Ext2fs Ramdisk,然后使用`mount`命令挂载到系统中。 嵌入式设备中的文件系统选择需考虑存储设备的特性,如闪存的类型和寿命,以及系统对读写速度和稳定性的需求。对于闪存,NOR和NAND各有优劣,而Ext2fs虽然在许多Linux系统中普遍,但在嵌入式设备特别是闪存设备上可能不是最佳选择。开发者需要权衡各种因素,包括成本、性能和耐久性,以选择合适的文件系统解决方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