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基于三相桥式逆变器的PQ并网控制及SVPWM调制技术。PQ并网控制旨在精确调控并网逆变器向电网注入的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采用功率外环和电流内环的双环控制结构。功率外环负责根据给定的功率指令生成电流指令,而电流内环则通过PI调节器确保实际电流快速稳定地跟踪参考电流。SVPWM作为一种高效的调制方式,通过控制逆变器开关的通断时间,优化直流母线电压利用,减少谐波含量。文中还提供了具体的Matlab/Simulink代码实现,并介绍了相关参考文献。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新能源发电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并网控制技术和SVPWM调制有兴趣的研究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并网逆变器控制机制的研发项目,特别是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应用中。目标是掌握PQ并网控制的具体实现方法,提升逆变器性能,优化电能质量。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代码片段和仿真模型搭建技巧有助于实际项目的实施,同时推荐了几本经典参考书籍,为读者提供进一步学习的资源。
2025-08-16 17:24:46 470KB
1
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和三相桥式逆变器的PQ并网控制策略。主要内容涵盖功率环与电流内环的协同优化,以及具体的实现方法和技术细节。文中提供了功率环控制中PID控制器的设计思路,包括抗积分饱和逻辑的应用,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同时,针对SVPWM的具体实现,给出了六扇区判断的MATLAB代码示例,并讨论了矢量作用时间计算中的注意事项。此外,还分享了一些仿真实验的小技巧,如Simulink中的离散仿真步长设置和PWM生成模块的构建方法。最后,推荐了几本重要的参考文献,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相关理论和技术。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新能源并网技术研发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对SVPWM和PQ并网控制感兴趣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和掌握PQ并网控制策略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目标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对SVPWM调制技术和三相桥式逆变器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包括具体的技术实现代码和仿真技巧,有助于读者快速上手并进行实验验证。对于不同版本的Simulink模型转换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2025-08-16 17:20:34 972KB SVPWM
1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在三相不平衡电压条件下,ANPC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的并网控制策略。主要内容包括:1) 正负序分离锁相环及其正序PI控制和负序PI控制的应用,以实现对并网电流的精准控制;2) 中点电位平衡控制——零序电压注入法,确保中点电位的稳定性;3) SPWM调制方式的采用,提升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精度。此外,还提供了详细的仿真研究,包括电流环参数设计、正负序分离方法、零序电压注入法及SVPWM调制原理的讲解。最终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适用人群:从事电力电子、新能源发电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特别是关注并网逆变器性能优化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并掌握三相不平衡电压环境下ANPC三电平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研发人员。目标是在实际项目中应用这些先进的控制方法来改善系统的电能质量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仿真源文件支持Simulink 2022以下版本,默认为2016b版本,可根据需求调整版本。
2025-06-23 16:09:08 845KB 电力电子
1
三相光储交直流系统中的高效能充放电技术与并网控制,光储充交直流三相并网离网系统:基于Matlab仿真平台的光伏大功率储能充电桩一体化设计与控制策略研究,光储充交直流三相并网 离网系统 基于Matlab三相光伏储能充电桩(光储充一体化) 关键词:光伏大功率 储能 充电桩 LLC 电池 并网PQ控制 SPWM 恒压 恒流充电 提供两个仿真可对比看效果,如图一,二。 点击“加好友”可先看波形效果细节 1、光伏,功率600kW,采用电导增量法 2、储能系统 采用双向DCDC,buck-boost变器,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稳定母线电压800V。 3、并网逆变器采用PQ控制,交流系统 含220V大电网,LC滤波器,采用SPWM调制 4、三组充电桩采用全桥LLC结构,输入800V左右,恒压输出350~480V,恒流输出100A~300A效果好(恒流设置越小达到稳定的时间越长,理论可以设0A空载运行),额定功率120kW,开关频率60k。 充电桩可设置不同工况运行。 具备恒流切恒压功能。 注:仿真运行时间很长,超过半小时,这是为了能满足LLC离散运行要求,把powergui设置的很小,导致运
2025-06-11 16:47:29 868KB
1
光伏储能三相PQ恒功率并网控制策略仿真研究:含网侧控制、储能双闭环及光伏Boost模型(附文献),光伏储能系统三相PQ恒功率并网控制策略仿真研究——基于双闭环控制与MPPT算法的优化实践(附参考文献及文档),光伏储能三相PQ恒功率并网控制仿真(附参考文献及文档) ①网侧:采用PQ恒功率控制,参考文献《_微电网及其逆变器控制技术的研究》。 ②储能控制:直流母线电压外环,电池电流内环双闭环控制策略直流母线电压外环:为了稳定Vbus在设定电压值 电流内环:则是由外环产生的电流信号控制电池充放电电流 ③光伏Boost:光伏板参考文献搭建的光伏电池模型,MPPT算法采用经典的扰动观察法,可以更其他算法,在功率等级差不多的情况下只需调光伏模块即可 ,核心关键词: 1. PQ恒功率控制; 2. 储能控制; 3. 网侧; 4. 直流母线电压外环; 5. 电池电流内环; 6. 双闭环控制策略; 7. 光伏Boost; 8. 光伏电池模型; 9. MPPT算法; 10. 扰动观察法。,光伏储能系统三相PQ恒功率并网控制仿真研究(附参考文献及文档)
2025-05-27 21:02:52 7.63MB 数据仓库
1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利用模型预测控制(MPC)对三相T型三电平逆变器进行并网控制的仿真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系统的拓扑结构及其面临的挑战,如中性点电压波动和共模电压问题。接着详细解释了MPC的核心思想,即通过构建代价函数来综合处理多个控制目标,包括电网电流跟踪、中性点电压平衡和漏电流抑制。文中提供了具体的代价函数和SVPWM实现方法,并通过仿真波形展示了不同阶段的控制效果。此外,作者分享了一些调试经验和常见错误避免技巧,强调了参数调整的重要性以及各控制目标之间的权衡关系。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控制系统设计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MPC感兴趣或希望深入了解三电平逆变器控制机制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提高逆变器并网性能的应用场合,旨在帮助读者掌握MPC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方法,从而实现更高效的多目标控制。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还包括了大量的代码片段和实践经验,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相关技术。同时,针对特定版本软件(如MATLAB 2018b)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出了改进建议。
2025-04-14 16:37:17 1.05MB
1
"新能源柔性并网控制-专题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东北电力大学" 本篇资源摘要主要介绍了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技术在新能源柔性并网控制中的应用。VSG 是一种新型的电力电子设备,通过模拟传统同步发电机的特性,提供类似同步发电机的功能,具有自主提供频率控制、自主无功电压控制、虚拟惯性支撑、阻尼控制、自同步等功能。 VSG 背景及发展历史 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技术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97年,IEEE task force 工作组提出了静止同步机(Static Synchronous Generator, SSG)的概念。随后,2007年德国的 Beck 教授率提出 VISMA(Virtual Synchronous Machine)概念;2008年,欧洲联合项目“VSYNC”提出VSG的概念(电压源VSG);2009年,钟庆昌教授提出“Synchronverter”概念(含励磁模拟的电压源VSG)。2012年,美国 Hussam Alatrash 将VSG引入光伏逆变器(光储结构)。2013~2016年,南瑞、许继先后研发虚拟同步样机;张北建成最大VSG示范基地。 VSG 控制概述 VSG 控制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变流器控制环节中模拟同步机的运行机制,使新能源发电设备具备主动支撑电网能力,由“被动调节”转为“主动支撑”。VSG 控制方法可以分为电压型VSG 和电流型VSG 两种。电压型VSG 控制方法可以模拟机械方程、定子电压方程和定子感应电动势方程,实现有功和无功的无差别控制。 VSG 应用场景 VSG 控制技术可以应用于储能VSG、分布式性新能源发电VSG(风电VSG、光伏VSG)、负荷VSG(电动汽车负荷、空调负荷等可控负荷)、柔性直流换流站VSG控制、全自主电力系统VSG协同研究趋势等领域。 VSG控制方法 典型VSG控制方法包括电压型VSG-虚拟频率惯性方法(二阶)、电压型VSG-synchronverter 方案(5阶)等。这些方法可以模拟同步发电机的特性,提供类似同步发电机的功能。 VSG仿真结果 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到,VSG 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有功和无功的无差别控制,具有良好的暂态特性和稳定性。 VSG 控制技术在新能源柔性并网控制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对于改进电网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4-09-01 15:13:50 2.56MB
1
新能源发电技术是当今全球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主要包括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东北电力大学的新能源柔性并网控制课程全面介绍了这一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控制策略。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能源发电的发展现状、并网规范以及关键的并网控制技术。 课程对新能源发电的概述包括了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电池主要分为硅基电池(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和化合物电池。硅基电池因其较高的转换效率而广泛应用,而薄膜太阳能电池由于其成本优势和易于集成的特点,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风力发电则涉及风力发电机和相应的并网控制系统,用于确保稳定的电能供应。 新能源并网准则对于确保新能源发电与传统电网的兼容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课程中会详细讲解这些准则,以便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并网控制策略。风力并网发电的基本控制涵盖了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以保持电网电压和频率的稳定。而光伏发电并网控制则关注光伏逆变器的角色,确保电能质量符合电网要求。 在控制技术方面,课程特别强调了锁相环(PLL)的工作原理,这是一种用于同步发电机和电网频率的电路,确保了发电设备与电网的精准同步。孤岛检测技术用于识别和处理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断开的情况,防止电网安全问题。无缝切换控制则关注在电网故障或维护时,确保供电连续性。低电压穿越技术则是指当电网电压骤降时,发电设备仍能维持并网运行的能力,以避免电网崩溃。主动功率控制是另一种重要的控制策略,允许发电设备根据电网需求动态调整输出功率。 课程的授课方式结合了讲解、讨论、小论文撰写和仿真作业,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操作。考核方式包括小论文、仿真作业和考试,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参考教材和扩展阅读材料提供了深入学习的资源,如《新能源发电与控制技术》和《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等。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将使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这是电力系统建模和分析的常用工具。此外,课程强调研究生课程的开放探讨性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 总体来说,这门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新能源发电及其并网控制的平台,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他们在未来应对电力系统中新能源挑战的能力。
2024-07-28 12:04:51 6.92MB 新能源发电 光伏发电 并网控制
1
Simulink虚拟同步机并网控制仿真模型,VSG控制,无电压电流环,直流侧1000V,交流侧380V,实现稳定并网,构网型控制,主动支撑电网。
2024-04-21 19:46:29 40KB Simulink 仿真模型
1
将矢量控制技术、逆系统方法、变结构控制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空载并网控制策略。双馈异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在m - t坐标系下是一个非线性耦合系统。采用逆系统方法将转子电压方程线性化解耦,构造出伪线性系统;然后,设计伪线性系统的变结构控制律;利用Matlab 软件搭建了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控制策略能够完成发电机平滑接入电网,并网运行效果理想,实现了定子输出有功与无功功率的独立调节。与PI控制方案相比,变结构控制方案具有更好的动态响应性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