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超宽带脉冲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超宽带脉冲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利用并联阶跃恢复二极管(Step Recovery Diode, SRD)产生超宽带的窄脉冲信号。这种微带结构电路能够生成宽度为1ns、重复周期为100MHz的窄脉冲信号,峰值电压可达10.44V。文中深入探讨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并特别关注了偏置电路与匹配电路的设计细节。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产生的脉冲信号具有良好的波形特性,脉冲尾部振荡非常轻微,适用于超宽带通信系统。 #### 关键词解析 - **脉冲信号发生器**:指能够产生特定形式脉冲信号的电子设备。 - **超宽带**:指的是频带宽度极大的信号传输技术,通常是指信号的相对带宽超过20%或者绝对带宽超过500MHz。 - **窄脉冲**:脉冲宽度极短的信号,通常在纳秒级别。 - **阶跃恢复二极管(SRD)**:一种特殊的二极管,能够在电流快速变化时产生短暂的反向电压脉冲,常用于脉冲信号的生成。 #### 设计原理与方法 ##### 阶跃恢复二极管(SRD) 阶跃恢复二极管是一种利用PN结在反向恢复过程中产生瞬态脉冲的元件。当通过阶跃恢复二极管的电流从正向突然转变为反向时,二极管会经历一个快速恢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个非常短的反向电压脉冲,这就是脉冲信号的发生基础。 ##### 微带结构电路 本文中的脉冲信号发生器采用了微带线技术。微带线是一种常见的传输线形式,由一条金属导体条带置于介质衬底上方,并且下方有接地平面。这种结构可以有效传输高频信号,并且便于集成到各种电路中。 ##### 偏置电路与匹配电路 - **偏置电路**:用于确保阶跃恢复二极管处于适当的工作状态,以便在输入信号的作用下能够产生所需的脉冲信号。 - **匹配电路**:用于优化信号源与负载之间的阻抗匹配,减少信号反射,提高能量传输效率。 #### 测量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电路成功地生成了宽度为1ns、重复周期为100MHz的窄脉冲信号,峰值电压达到了10.44V。这些脉冲信号具有良好的波形特性,脉冲尾部几乎没有明显的振荡现象,这意味着信号的质量非常高,非常适合用于超宽带通信系统中。 #### 结论 本文提出的一种基于并联阶跃恢复二极管的超宽带脉冲信号发生器设计,不仅能够生成高质量的窄脉冲信号,而且具有较高的重复频率和较大的峰值电压。这对于提高超宽带通信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包括进一步提高脉冲信号的稳定性和可调节性,以及探索更多应用场景的可能性。
1
基于三基站超宽带(UWB)DWM模块测距定位技术介绍:双边双向测距功能、官方与开源资料整合。,UWB定位 三基站加一个标签UWB相关资料 dwm1000模块 uwb定位 ds-twr测距 dw1000模块,双边双向测距,研创物联代码,最多支持4基站8标签测距,基站和标签、信道、速率等配置可通过USB串口进行切,支持连接官方上位机(有QT5源码),可实现测距显示及定位坐标解算并显示位置,原理图,PCB,手册等全套资料,有部分中文翻译资料,还有研创物联官方资料、网上几套开源全套资料等,代码关键部分中文注释,自己画板,移植源码,已经配置好,带定位信息显示,可在板子上OLED显示,也可以通过上位机显示。 UWB定位是一种利用超宽带技术进行定位的方法。它通过三个基站和一个标签来实现定位。其中,dw1000模块是一种常用的UWB模块,可以实现双边双向测距。研创物联提供了相应的代码和资料,支持最多4个基站和8个标签的测距。通过USB串口可以进行基站和标签、信道、速率等配置的切。此外,还可以连接官方上位机进行测距显示和定位坐标解算,并显示位置信息。相关的资料包括原理图、PCB设计、手册等,其中部
2025-10-11 16:56:04 3.51MB ajax
1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设计宽带消色差超透镜的方法,并详细阐述了从确定初始参数到最终优化结果的完整流程。文中强调了PSO算法在寻找最佳透镜参数组合方面的作用,确保超透镜拥有高透光率、宽频带和消色差特性。此外,还展示了如何用MATLAB编写核心程序,并借助FDTD(时域有限差分法)进行仿真分析,以验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适合人群:从事光学器件设计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超透镜技术和智能优化算法感兴趣的学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高效设计高性能超透镜的科研项目,旨在提高超透镜的光学性能,拓展其应用范围,特别是在光通信、光信息处理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理论指导,还包括具体的编程实现步骤,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和实际操作。
2025-10-09 09:28:36 511KB
1
本文讨论的是一项关于介质谐振器天线(Dielectric Resonator Antenna,简称DRA)的研究,特别是在宽带应用中具备极化可重构性的天线设计。在这项研究中,作者提出了一个新型的宽带极化可重构介质谐振器天线,并详细描述了其设计方法和工作原理。 介质谐振器天线是一种利用介质材料的谐振效应来工作的天线,它具有低Q因子、高辐射效率和易于激发多种模式等优点。与传统的金属导体天线相比,DRA不需要使用金属导体,从而可以减少由于金属损耗造成的辐射效率降低问题。此外,DRA的宽带特性使其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极具应用前景。 极化可重构性是无线通信中的一个重要特性,它允许天线改变其电磁波辐射的极化方式,从而满足不同通信场景的需要。在多功能无线通信系统中,频率可调、极化可重构和辐射模式可重构的天线系统被认为是满足复杂系统需求的关键技术。 在本研究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包含极化可重构性的宽带介质谐振器天线的设计。该天线仅需要五个P-I-N二极管即可实现重构,且重构电路与介质谐振器之间通过接地平面隔离开来,这使得天线结构相对简单。通过结合DRA模式和加载有十字缝隙的DRA模式的两个谐振频率,该天线能够实现较宽的频带宽度。 在所提出的天线设计中,通过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天线可以实现16%的3dB轴比带宽用于圆极化状态,19%的阻抗带宽用于线极化状态,并且交叉极化水平优于25dB,峰值增益可达7dB,适用于所有状态。这些性能参数对于宽带极化可重构天线设计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通信系统性能的优劣。 极化可重构天线的研究主要包括多种技术来开发基于DRA的可重构天线。其中,模式可重构天线设计允许电控地在平面上和锥形全向模式之间切换;频率可调的DRA设计可以覆盖不同的频率段;极化多样性设计则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天线设计中,并吸引了大量关注。 本文介绍的宽带介质谐振器天线通过结构上的创新和设计上的优化,成功实现了一种既简单又高效的极化可重构天线。这项研究为未来的多功能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了一种具有先进特性的天线解决方案,并为介质谐振器天线的设计和应用开拓了新的方向。
2025-10-08 14:21:50 3.16MB 研究论文
1
应用宽带叠层贴片天线的设计原理,设计宽频带叠层矩形介质谐振器天线.在矩形介质谐振器和金属地板之间插入空气缝隙或低介电常数的薄介质片,可有效降低介质谐振器的Q值,展宽介质谐振器天线的带宽.所设计的矩形介质谐振器天线带宽达59 .4 %,天线带内增益在4.5~6.0 dBi之间.仿真和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设计原理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2025-10-08 14:19:19 766KB 自然科学 论文
1
江安校区的宽带可通过这款软件进行破解之后,通过connetify等共享。算不了号?呵呵,试试这个吧
2025-10-08 10:43:35 10.73MB
1
引言   射频器件的用量正在与日俱增,而且其应用领域并 不仅限於蜂窝电话和无绳电话,其他的应用还包括 802.11 无线LAN、RFID (射频识别) 标签、库存监视 器、卫星收发器、固定无线接入和无线通信基础设 施。所有的RF 器件都必须仔细地监视和控制其RF 功率传输,以便与相关的政府法规保持一致,并 限度地减少与其他射频器件之间的RF 干扰。因此, 不管是在RF 接收器还是发送器中,的RF 功率 检波都是很重要的。   本文介绍了几种采用凌特公司的通用高频肖特基二 极管检波器系列所实现的解决方案。表1 概述了该系 列的特点和列举更多的应用。   一个双频移动电话发送器功率控
2025-09-15 09:56:32 262KB
1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双宽带带通滤波器(Bandpass Filter, BPF)设计,其创新之处在于使用了四分之一波长开路短截线加载的半波长耦合线结构。在通信系统中,带通滤波器是一种基本的高频组件,它允许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通过,同时抑制其他频率的信号。在现代的双模通信系统中,需要设计双带带通滤波器来提高射频端的电气性能。本文中所提的结构分析使用了等效电压电流分析方法,证明了该结构具有两个可调谐的传输零点和双宽带的频率响应。 研究者Jin Xu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针对卫星定位系统(GPS, Link1和Link2)和射频识别(RFID)应用,设计、制造并测量了一个覆盖1.228/1.57/6.8GHz的双宽带带通滤波器。滤波器的尺寸非常紧凑,为0.043λ×0.213λ,其中λ为自由空间波长。测量结果显示,制造出的滤波器具有低插入损耗、良好的回波损耗以及高带间隔离的优势。所提出的双带BPF还具有非常简单的物理拓扑结构和快速的设计流程。 在引言部分,作者指出,现代的双模通信系统需要能够提升射频端电气性能的双带带通滤波器。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近年来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结构。例如,在文献[1]中,使用两组均匀阻抗的半波长谐振器设计了一个适用于1.8GHz直流和2.4GHz WLAN应用的双窄带带通滤波器。文献[2]中使用非对称阶梯阻抗谐振器实现了一个具有多杂散抑制功能的双带带通滤波器。文献[3]中则提出了通过加载短截线的多种模式谐振器来实现紧凑型可控制带宽的双带带通滤波器。文献[4]采用四模谐振器设计了一个紧凑型且具有高选择性的双模双带带通滤波器。修改的耦合线是设计双带带通滤波器的另一种有效结构。众所周知,耦合线是一种用于单带带通滤波器设计的经典结构,其紧凑的一维平面物理配置和高通带选择性是其主要优点。文献[5,6]中首次引入了容性或感性短截线到传统的耦合线结构中。 本文的关键知识点包括: 1. 双宽带带通滤波器(Dual-Wideband BPF):在现代通信系统中,BPF被用来选择特定频带的信号并抑制其他频率信号,双宽带带通滤波器是指同时具有两个通过频带的滤波器。 2. 四分之一波长开路短截线加载(Quarter-Wavelength Open Stub Loading):这是一种实现滤波器特定功能的技术,通过在特定位置加载开路短截线来调整滤波器的电气特性。 3. 半波长耦合线(Half-Wavelength Coupled-Line):耦合线是带通滤波器设计中的基础结构之一,其特点是具有紧凑的一维物理配置和高的通带选择性。 4. 电压电流分析方法(Voltage-Current Analysis Method):这是一种分析和设计滤波器结构的方法,能够帮助了解滤波器内部的电气特性。 5. 可调谐传输零点(Tunable Transmission Zeros):传输零点是指滤波器频率响应中的零点频率,它们是可以调整的,从而影响滤波器的性能,比如阻带的宽度和位置。 6. 物理拓扑结构(Physical Topology):指的是滤波器组件在空间中的排列和连接方式,简单的物理拓扑结构有利于实现紧凑型设计。 7. 快速设计流程(Quick Design Procedure):指设计滤波器时采用的设计方法,可以快速得到所需要的滤波器性能参数。 8. 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回波损耗(Return Loss)、带间隔离(Band-to-Band Isolation):这些都是评估滤波器性能的关键指标,分别代表了信号在滤波器中的衰减、输入阻抗匹配程度和不同通带间的隔离效果。 根据以上知识点,本研究的贡献在于成功设计出一个新型的双宽带带通滤波器,它不仅拥有紧凑的物理尺寸,还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适合集成到现代通信系统中,特别是在需要双带宽信号处理能力的场合。
2025-09-06 21:19:09 841KB 研究论文
1
NBR连接数探测工具v1.0是锐捷公司自己做的,由于很多宽带(家宽、伪专线)等存在连接数限制,终端一多整体上网就会卡顿,但往往无法核实对应的会话数。工具便是针对此需求而做的,通过并发TCP连接测试宽带给予的最高会话数资源。 宽带会话数限制检测工具是一种专门用于检测宽带连接数限制的软件工具。在现代网络环境中,宽带连接数限制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家庭宽带和伪专线服务中。这种情况会导致当大量终端同时上网时,网络速度显著下降,从而引发上网卡顿现象。用户和网络管理员常常面临着难以判断网络瓶颈所在的问题,也难以确定宽带服务商是否提供了符合承诺的连接数资源。 NBR连接数探测工具v1.0是锐捷公司开发的一款专业工具,它可以帮助用户检测和评估他们所使用的宽带服务是否真的满足了服务商承诺的连接数限制。该工具的核心功能是通过并发TCP连接测试,模拟多个终端同时上网的情况,以此来测量宽带所能提供的最高会话数资源。 工具的使用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用户需要下载并安装该检测工具到需要进行检测的终端或网络环境中。然后,用户可以启动工具,并设置适当的参数以满足实际网络状况和测试需求,比如设置并发连接的数量、测试的持续时间等。接下来,运行测试后,工具将记录并展示宽带的实际性能表现,尤其是它能够支持的最大会话数。通过比较测试结果与宽带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承诺值,用户可以明确判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服务质量。 对于网络工程师和企业用户来说,这类工具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网络工程师能够利用这类工具进行网络性能评估和故障诊断,确保网络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企业用户而言,这不仅有助于评估所购买的宽带服务的实际性能,也可以用于监测企业内部网络的使用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拥堵的问题。 此外,宽带会话数限制检测工具对于网络服务商而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服务商可以使用此类工具来验证自己的网络架构和服务质量,确保网络的可扩展性和用户满意度。通过提前检测潜在的性能瓶颈,网络服务商能够及时调整和优化网络配置,从而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在技术层面上,这类检测工具涉及了网络编程、并发处理、TCP/IP协议栈等多个专业技术领域。它们需要精确地模拟网络行为,并对各种网络参数进行精确控制和测量。因此,工具的设计和实现需要具备深厚的网络技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宽带会话数限制检测工具为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网络性能评估手段。通过该工具,用户能够对宽带连接数限制问题进行有效的识别和量化,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而对于网络工程师和企业用户而言,此类工具能够助力他们更高效地进行网络管理和服务质量保障。
2025-09-06 16:46:50 8.99MB 网络 网络工具 网络工程师
1
"关于超宽带射频功放的同轴线巴伦匹配" 同轴线巴伦是一种常用的宽带匹配技术,在超宽带射频功放设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下面我们将对同轴线巴伦的原理、优缺点、选择标准、应用实例等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同轴线巴伦原理 同轴线巴伦通过同轴线之间不同的绕组方式达到不同的变换效果。它可以实现阻抗变换、平衡—不平衡转换、相位翻转等多种功能。在低频端,由于同轴线的电抗分路损耗造成变换比例下降,使得同轴线巴伦的低频响应特性不佳,但磁芯的补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二、同轴线巴伦的优缺点 同轴线巴伦拥有超宽带的工作频带范围,在宽带匹配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同轴线巴伦也有着以下的缺点:占用空间大、大部分时候需要手动绕制、一致性不够高、电路较为复杂。 三、同轴线巴伦磁芯选择 同轴线巴伦的磁芯选择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铁氧体磁芯以补偿低频响应特性的下降。磁芯的影响可以用等效电感来反应,等效电感决定了低频段反射量的大小。 四、同轴线选择 在选择同轴线巴伦的同轴线时,需要考虑特性阻抗、长度、材质、功率容量等几个方面。特性阻抗应该是输入、输出阻抗的几何平均值,长度需要注意避免主模谐振、引入过多寄生参数的考虑,材质需要考虑机械性能,功率容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缆。 五、应用实例 同轴线巴伦在超宽带射频功放设计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如 BLF645 的 demo 板半成品就是使用了同轴线巴伦进行平衡不平衡之间的转换和阻抗变换。 同轴线巴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宽带匹配技术,在超宽带射频功放设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选择合适的同轴线、磁芯和设计电路,同轴线巴伦可以实现宽带匹配,提高射频功放的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同轴线巴伦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如频率范围、功率容量、空间占用等。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择,同轴线巴伦可以发挥出它的最大价值,提高射频功放的性能和可靠性。
2025-08-29 09:06:40 210K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