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档是关于Vivado设计套件用户指南的最新版本,涵盖了动态函数交换的相关知识。动态函数交换(Dynamic Function eXchange)是FPGA设计中一种允许用户在保持FPGA芯片部分运行的同时,更新、配置或修改另一部分功能的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提高FPGA的应用灵活性和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降低整体系统的功耗。 文档的第1章介绍了动态函数交换的概念,包括与之相关的术语和设计考虑因素。在术语部分,文档对相关的专业名词进行了定义和解释,例如比特流(bitstream)、配置(configuration)等,以便于读者理解。设计考虑因素部分则提供了实施动态函数交换时应考虑的技术细节和策略,如静态和动态区域的划分、时序约束等。 接着,文档介绍了动态函数交换的许可问题,这是用户在实施该技术时必须考虑的法律和商业层面的问题。这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授权和合规性等。 第2章探讨了动态函数交换的常见应用,重点介绍了网络化多端口接口的应用场景。在这里,动态函数交换技术可以用于实现接口模块的动态更新和配置,以适应不同的网络协议和通信标准。这类应用在需要高度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的通信系统中非常实用。 整个文档的编排旨在方便用户从设计流程的角度来导航和理解动态函数交换的技术细节,使得用户可以系统地学习并掌握这项技术,从而在其FPGA设计项目中有效利用动态函数交换,提高设计的灵活性和效率。
2025-11-03 17:12:47 33.01MB fpga
1
本文档是关于Xilinx UltraScale架构中GTY收发器的用户指南,即《ug578-ultrascale-gty-transceivers_中英文对照版_2025年.pdf》。文档详细介绍了GTY收发器在UltraScale+ FPGA中的应用,提供了关于其功能、性能限制以及如何在设计中使用这些收发器的指导。 文档的修订历史部分列出了文档自发布以来的更新情况,包括日期、版本和修订内容。例如,在2021年9月14日,文档版本更新至1.3.1,此次修订仅涉及编辑上的更新,未涉及技术内容的修改。早期在2017年9月20日,文档版本升级至1.3,此版本中对第一章节进行了重要更新,其中包括添加了NE PMA环回路径的图示。第二章节则更新了关于GTY收发器在UltraScale+ FPGA中的新限制,并且在“多个外部参考时钟使用模型”和“功能描述”中增加了重要说明。文档还详细描述了SDM0DATA和SDM1DATA的相关内容,以及PPF0_CFG和PPF1_CFG在动态Frac-N中的应用,特别指出了在UltraScale+ FPGA中对GTRESETSEL和GTTXRESETSEL的描述更新,以及GTPOWERGOOD的描述更改。 在文档的第3章中,介绍了如何在图3-1中添加NE PMA环回路径,并且移除了图3-26中的S_TXSYNCDONE。同时,在关于TXUSRCLK和RXUSRCLK在多通道自动模式下使用TX和RX缓冲区旁路共享的描述中,新增了关于传入RX数据流的注释。此外,文档还说明了在配置完成时GTY收发器的TX复位和RX复位的条件。 整体而言,这份指南为设计师提供了深入的技术细节,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利用GTY收发器,以实现高性能的串行通信解决方案。文档的中英文对照版使得中文用户能够直接对照英文原文进行学习和参考,为跨语言的技术交流提供了便利。 这份用户指南不仅包含了技术更新和维护信息,还详尽地解释了设计、配置以及调试GTY收发器的各种要点。文档的结构化和详细程度表明其旨在作为工程师在开发高性能FPGA项目时的重要参考文献。 这份文档作为Xilinx UltraScale技术的重要部分,对于需要使用这些高端FPGA进行设计的工程师来说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它不仅提供了关于硬件特性的详细说明,还包括了在特定应用中如何配置和使用这些硬件的实际指导。 这份文档通过提供中英文双语对照,不仅使得非英语母语的工程师能够更好地理解GTY收发器的技术细节,而且也方便了那些希望提高自己英文技术文献阅读能力的工程师。 此外,文档中关于GTY收发器的限制和最新功能的描述,对于希望设计出高效和可靠通信系统的工程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信息。通过遵循文档中的指导原则,工程师可以设计出适应复杂应用场景的高性能FPGA系统。 这份指南的发布以及其内容的持续更新反映了Xilinx公司对于其产品性能优化和技术支持的重视。通过不断地更新技术文档,Xilinx不仅保证了其产品的竞争力,也确保了用户能够利用最新的技术信息进行设计创新。 这份用户指南作为对UltraScale+ FPGA中GTY收发器的技术指南,帮助工程师们能够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些关键组件,以及如何解决在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设计出能够满足最严格性能要求的复杂FPGA系统。
2025-10-29 22:39:41 9.71MB FPGA
1
LPMSPM0G3507中英文用户手册,个人调用Deepseek进行翻译,免费。
2025-10-29 19:11:51 3.56MB
1
《C#.Primer中英文版》是一本由斯坦利·L·利普曼(Stanley B. Lippman)编写的、旨在引导读者全面掌握C#编程语言的经典教材。本书首次出版于2001年12月10日,由Addison Wesley出版社发行,ISBN编号为0-201-72955-5,全书共416页。作者以其著名的入门指南格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这门新兴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C#。 ### C#:Microsoft .NET平台的基石 C#是微软.NET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继承了Java和C++的许多特性,旨在成为构建高性能Windows和Web应用程序及组件的首选高级编程语言。从基于XML的Web服务到中间层业务对象,再到系统级应用,C#都展现了其强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 语言之旅与内置特性 本书将带领读者进行一次语言之旅,详细介绍C#的内置功能,如类机制、类继承和接口继承,同时通过构建小型程序来实践这些概念。接下来,读者将探索.NET类框架内支持的各种库领域,学习如何利用语言和类框架解决问题并构建高质量的程序。 ### 核心亮点 本书亮点包括: - **基础篇**:涵盖命名空间、异常处理和统一类型系统的讲解。 - **.NET类库概览**:介绍ADO.NET,以及如何建立数据库连接和使用XML。 - **XML编程**:提供使用firehose和DOM解析模型、XSLT、XPath和模式进行XML编程的方法。 - **ASP.NET Web表单设计者**:重点介绍Web表单设计者,指导读者理解页面生命周期、缓存策略,并提供大量实例。 - **.NET公共语言运行时(CLR)介绍**:深入浅出地讲解.NET Common Language Runtime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提升Web编程能力与生产力 将C#加入您的工具箱,不仅能够提升您在Web编程领域的技能,还能显著提高您的工作效率。《C#.Primer》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经验,用一种不偏不倚的声音阐述了微软实现高效Web编程的有效途径。 ### 版权声明 书中提及的许多制造商和销售商用来区分其产品的名称或标志,可能已被声明为商标。当这些名称或标志在书中出现时,如果Addison-Wesley, Inc.知晓其商标声明,则会以首字母大写或全部大写的方式打印这些名称或标志。作者和出版社在编写本书时已尽最大努力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但不对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负责,也不承担任何责任。 《C#.Primer中英文版》不仅是C#初学者的完美指南,也是希望深化对C#理解的程序员的宝贵资源。无论您是想掌握C#的基础知识,还是希望通过实际案例深入研究.NET框架,本书都能为您提供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2025-10-28 09:16:48 3.39MB
1
ISO14229和ISO15765是与汽车诊断系统相关的国际标准。ISO14229标准详细定义了车辆统一诊断服务(UDS)的相关内容。该标准为制造商和诊断工具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框架,以支持诊断通信过程中的请求和响应。ISO14229标准覆盖了诊断通信、数据传输、诊断功能以及诊断故障处理等多个方面,是现代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诊断接口的核心标准之一。 ISO15765则是基于ISO14229的一个特定应用标准,它定义了车辆网络上诊断数据的传输协议。该标准专为汽车诊断通信而设计,特别是在控制器局域网络(CAN)上。ISO15765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CAN网络发送诊断信息,包括数据封装、地址分配、数据传输速率以及错误处理等。 两个标准都具有国际通用性和强制性,它们在汽车行业中非常重要,确保了汽车制造商和诊断设备供应商之间的兼容性与互操作性。汽车诊断系统通过这两个标准的实现,可以实现对车辆故障的快速定位和修复,从而提高了汽车维护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ISO14229和ISO15765标准都支持中英文两种语言版本,这意味着它们不仅能够被全球范围内的英语使用者所利用,而且也能服务于广大中文使用者,特别是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和维修市场,有利于推动国内外汽车行业的交流与合作。 两个标准的结合使用,使得汽车诊断系统更加标准化、高效化,同时也为车辆的远程诊断和维修提供了便利。车辆维修人员可以通过标准接口与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进行通信,从而获取车辆状态信息、故障代码以及执行诊断测试等功能,显著提升了诊断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汽车行业中,熟悉和掌握ISO14229和ISO15765标准已经成为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两个标准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对于汽车制造商、诊断设备生产商、维修技术人员来说,理解并遵循这些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效率的关键。 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技术的发展,ISO14229和ISO15765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技术要求和市场变化。例如,随着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诊断标准需要包含更多与电池管理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相关的诊断协议和故障处理方法。 ISO14229和ISO15765标准为汽车行业的诊断通信提供了统一的规范,它们的实施和应用对于提升汽车电子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维护效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标准将继续发挥其在汽车诊断领域中的基础性和指导性作用。
2025-10-23 11:08:58 32.71MB ISO14229 ISO15765
1
### ISO/IEC 27002-2022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信息安全控制 #### 一、概述 ISO/IEC 27002-2022 是一个国际标准,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的信息安全控制措施,帮助组织机构有效地管理和保护其信息资产的安全性。该标准覆盖了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等多个方面,并为组织提供了实用性的指导原则和控制措施。 #### 二、背景和环境(0.1) ISO/IEC 27002-2022 的制定基于全球范围内信息安全威胁日益增多的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攻击手段不断升级,数据泄露的风险也在增加。因此,本标准的发布对于提升组织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三、信息安全需求(0.2) 在制定信息安全策略时,组织需要考虑多方面的信息安全需求。这些需求通常包括但不限于: - **保密性**:确保敏感信息不被未授权访问。 - **完整性**:保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可用性**:确保系统和服务可以被授权用户及时访问。 - **可追溯性**:记录和追踪信息处理活动的能力。 - **合规性**:符合法律法规以及合同约定的要求。 #### 四、控制措施(0.3) 控制措施是实现信息安全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技术。ISO/IEC 27002-2022 提供了一系列控制措施的分类和示例,包括但不限于: - **物理和环境安全**:保护物理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或未经授权访问。 - **人力资源安全**:在招聘、培训和离职过程中实施的安全措施。 - **资产管理**:对组织的信息资产进行识别、分类和保护。 - **访问控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特定资源。 - **通信和操作管理**:保护通信网络和服务运行的连续性。 - **信息系统获取、开发和维护**:确保信息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安全性。 -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应对和处理信息安全事件的有效机制。 #### 五、确定控制措施(0.4) 组织在确定哪些控制措施适用于自身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 组织的业务目标和战略。 - 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类型及其潜在影响。 - 当前的安全态势和已有的安全控制措施。 - 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的要求。 #### 六、开发自己的指南(0.5) 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定制适合自己的信息安全控制指南。这包括: - 分析自身面临的特定风险。 - 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 选择并实施适当的控制措施。 - 定期审查和更新指南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 七、生命周期注意事项(0.6) 信息安全控制措施应贯穿于信息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包括规划、设计、实施、运维和退役阶段。这意味着: - 在项目的早期阶段就考虑安全需求。 - 在设计阶段集成安全控制措施。 - 在实施阶段确保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 在运维阶段持续监控和改进控制措施。 - 在系统退役时妥善处理遗留的信息资产。 #### 八、相关标准(0.7) 除了 ISO/IEC 27002 外,还有其他相关标准也值得关注,例如: - **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 **ISO/IEC 2700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指南。 - **ISO/IEC 27004**:信息安全的测量。 - **ISO/IEC 27005**:信息安全风险管理。 #### 九、范围(1) ISO/IEC 27002-2022 主要涵盖了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领域内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它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组织,无论其规模大小、行业领域或地理位置。 #### 十、规范性引用(2) 本标准参考了多个相关的国际标准和文档,以确保其内容的完整性和权威性。 #### 十一、术语、定义和缩写词(3.1) 为了便于理解和应用,标准中列出了关键术语和定义,以及常用缩写词的解释,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每个概念的含义。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ISO/IEC 27002-2022 不仅为组织提供了具体的信息安全控制措施,还强调了如何根据组织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定制和实施这些措施的重要性。这对于提高组织的信息安全水平、防范风险、保障数据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25-10-22 17:06:18 3.32MB 网络安全 27002
1
《MicroBlaze处理器参考指南》是一份详细介绍MicroBlaze处理器架构的官方文档。这份指南为系统设计者提供了关于MicroBlaze处理器核心的全面信息,包括其数据类型、字节顺序和指令集架构。文档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方便双语读者理解,其中左侧为英文原文,右侧为相对应的中文翻译,使阅读体验更为流畅。 在第1章简介部分,指南提供了对整个文档内容的概览,让读者对即将学习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着,文档在第2章MicroBlaze架构中深入探讨了处理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这一章节不仅涵盖了处理器核心的概述,而且详细解释了数据类型和字节顺序,这对于理解处理器如何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以及如何存储和传输数据至关重要。文档还提供了关于指令集的信息,这涉及到处理器执行的基本指令和操作,是理解处理器功能的基础。 该指南是针对使用Xilinx FPGA进行设计的专业人士和学者的宝贵资源,特别是在进行嵌入式系统设计时。在当今高度数字化的世界中,FPGA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需要高度定制和性能优化的领域。MicroBlaze作为一种软处理器核心,能够在FPGA上实现,通过该指南,用户可以高效地利用这种处理器核心来构建复杂的嵌入式系统。 此外,文档提及的技术细节对于开发者来说是极具参考价值的,因为它们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掌握如何在Xilinx的FPGA平台上利用MicroBlaze处理器来满足特定的性能要求。这对于进行高性能计算、实时控制和其他计算密集型应用的开发人员来说尤为重要。 由于文档是从扫描文本中提取出来的,可能会有一些OCR技术导致的识别错误,但整体而言,对于熟悉处理器架构和指令集的专业人士来说,这份指南仍然是一个可靠的参考资料。对于那些有志于深入学习嵌入式系统设计和FPGA开发的工程师,这份指南将成为他们不断查阅的重要文档。 无论读者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嵌入式系统设计者,这份指南都将是一份难得的资源,提供对MicroBlaze处理器深层次的技术细节和操作指南。通过这份详尽的参考指南,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MicroBlaze处理器的功能,并有效地应用于各种FPGA项目中。这份指南的发布,无疑将推动FPGA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2025-10-17 15:21:20 8.41MB FPGA
1
SD卡协议是存储设备领域的重要规范,主要用于定义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与主机系统之间的通信标准。这个协议详细规定了数据传输速率、命令集、错误处理机制、电源管理等多个方面,使得不同制造商生产的SD卡能兼容各种电子设备,如手机、相机、电脑等。以下是SD卡协议的关键知识点: 1. **SD卡版本**:SD卡经历了多个版本的升级,从最初的SD规格到SDHC(High Capacity)和SDXC(Extended Capacity),容量和速度都有显著提升。每个版本对应不同的最大容量和数据传输速度。 2. **CMD(Command)命令集**:SD卡协议定义了一套CMD命令,包括读写操作、状态查询、安全相关操作等,例如CMD0初始化、CMD16设置块长度、CMD24读单块、CMD25写多块等。 3. **SPI和MMC模式**:早期的SD卡支持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模式,适用于简单设备;后来增加了MMC(MultiMediaCard)模式,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复杂的功能。 4. **Data Transfer Mode**:数据传输模式分为单块传输和多块传输,单块传输通常用于小文件或随机访问,多块传输则用于大文件连续读写,能提高效率。 5. **CRC校验**:为了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SD卡协议使用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校验,能检测出大部分数据传输中的错误。 6. **电压和接口**:SD卡工作电压通常为3.3V,也有1.8V低电压版本。接口有串行和并行两种,串行接口通常用于小型设备,而并行接口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 7. **速度等级**:SD卡有Class速度等级,如Class 4、Class 10等,表示最低写入速度,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高速卡如UHS-I和UHS-II提供了更高的速度等级,满足高清视频录制等需求。 8. **安全性**:SD卡支持版权保护技术如 CPRM(Content Protection for Recordable Media),以及锁定特定区域的功能,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9. **文件系统**:SD卡通常使用FAT(File Allocation Table)文件系统,兼容性强,但也支持其他文件系统如exFAT,用于处理更大容量的卡。 10. **扩展功能**:随着技术的发展,SD卡协议还引入了UHS Speed Class、Video Speed Class等新特性,以适应4K、8K视频录制等高带宽应用。 通过阅读《SD Memory Card.PDF》(英文版)和《sd协议(中文版).pdf》,可以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和技术细节,有助于进行SD卡相关的硬件设计、驱动开发或者问题排查。这两个文档将提供完整的协议规范,包括具体的命令格式、响应码、错误处理机制等内容,对于IT专业人士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参考资料。
2025-10-09 09:54:17 2.24MB Card 协议(中英文)
1
《Jenkins 权威指南》是一本深入解析持续集成工具Jenkins的专业书籍,它为开发者、运维人员以及项目管理者提供了全面且详细的指导。该书的中英文PDF合集旨在帮助不同语言背景的读者理解并掌握Jenkins的核心概念、安装配置、插件使用以及最佳实践。 Jenkins是一个开源的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CI/CD)工具,最初由 Kohsuke Kawaguchi 在 Hudson 项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它允许开发团队通过自动化构建、测试和部署来加速软件开发流程,确保代码质量并提高工作效率。 1. **安装与配置**:Jenkins可以通过下载war文件在Java环境中运行,也可以通过Docker容器化部署。配置过程中涉及服务器设置、安全策略设定、插件安装以及工作节点的添加。在《Jenkins权威指南》中,读者可以学习到如何根据实际需求定制Jenkins环境。 2. **工作流与构建管理**:Jenkins支持多种构建触发器,如源码仓库(如Git)的变更、定时任务等。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创建和管理构建作业,包括构建步骤、脚本编写、参数化构建以及构建结果的报告和通知。 3. **测试集成**:Jenkins能与各种单元测试框架(如JUnit)和静态代码分析工具(如SonarQube)集成,自动执行测试并分析代码质量。这有助于快速发现并修复问题,保证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插件生态系统**:Jenkins拥有丰富的插件库,覆盖了自动化测试、部署、报表、通知等多个方面。了解如何选择和安装合适的插件,是提升Jenkins功能的关键。书中会详细介绍一些常用插件的用法,如Pipeline、Multibranch Pipeline、Email-ext等。 5. **Pipeline as Code**:Pipeline是Jenkins的核心特性之一,它允许将构建过程定义为代码,存储在版本控制系统中。这种做法增强了可维护性,使得构建流程更加透明和易于协作。书中会详细讲解如何编写和使用Pipeline脚本,以及如何利用Declarative和Scripted两种Pipeline语法。 6. **分布式构建**:通过设置多个工作节点,Jenkins可以进行分布式构建和测试,充分利用硬件资源,提高构建效率。书中会介绍如何配置和管理这些工作节点,以及如何处理负载均衡和故障恢复。 7. **监控与安全**:Jenkins提供了一系列监控工具,可以追踪系统性能和健康状态。同时,安全是持续集成的重要考虑因素,包括用户权限管理、HTTPS配置和防止恶意插件等。书中将阐述如何实施有效的安全策略。 8. **最佳实践**:除了技术细节,书中还会分享关于Jenkins的最佳实践,如定期备份、版本控制配置、优化构建速度等,帮助读者建立高效、可靠的持续集成流程。 通过阅读《Jenkins权威指南》的中英文PDF合集,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用户,都能从中受益,提升对Jenkins的理解和使用能力,更好地实现软件开发的自动化和持续改进。
2025-10-04 06:34:32 70.6MB jenkins 权威指南 PDF
1
SimpliciTI API是一款专为低功耗无线通信设计的软件开发工具包,主要应用于IoT(物联网)和无线传感器网络。这个API提供了一套简单易用的接口,允许开发者轻松地在微控制器上实现无线功能,如数据传输、设备配对和网络管理。 在“SimpliciTI API中英文文档”中,我们可以找到以下关键知识点: 1. **SimpliciTI协议**:SimpliciTI是一种低功耗无线协议,由Texas Instruments(TI)开发,它设计用于长寿命、电池供电的设备,具有高效能和可靠的通信特性。协议支持星形、网状和簇树等多种网络拓扑结构,可以适应各种物联网应用场景。 2. **API接口**:SimpliciTI API提供了丰富的函数调用,包括初始化、连接、发送和接收数据、加入或离开网络等操作。这些接口使得开发者无需深入理解无线通信的底层细节,就能实现高效的无线通信功能。 3. **网络管理**:文档会详细介绍如何使用API来创建、管理和维护无线网络。这包括设备的角色(如路由器、终端节点或协调器)、安全设置、网络参数调整以及睡眠模式的管理,以优化能效。 4. **错误处理和调试**:SimpliciTI API提供了错误处理机制,帮助开发者诊断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文档将解释如何理解和处理错误代码,以及如何使用日志和调试工具。 5. **应用示例**:文档通常包含示例代码,展示如何在实际项目中使用API。这些示例可能涵盖基本的点对点通信,到复杂的多节点网络操作,有助于初学者快速上手。 6. **兼容硬件**:SimpliciTI API适用于TI的CC系列无线微控制器,如CC13x0和CC26x0系列。这些微控制器内置射频模块,非常适合低功耗无线应用。 7. **跨平台性**:尽管SimpliciTI API主要是为TI的硬件设计,但其设计理念和许多概念可以应用到其他无线技术或平台,这对于跨平台的无线系统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8. **语言支持**:中文翻译文档使得非英语背景的开发者也能无障碍地学习和使用SimpliciTI API,降低了学习门槛,提高了开发效率。 9. **性能优化**:文档还会讲解如何通过调整参数和配置来优化网络性能,比如增加传输距离、提高抗干扰能力或者降低功耗。 10. **安全性**:SimpliciTI API支持多种安全机制,如AES加密,确保无线数据的安全传输,防止未授权访问和数据篡改。 通过阅读和理解这些文档,开发者可以有效地利用SimpliciTI API构建高效、可靠且低功耗的无线系统,无论是在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还是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5-09-27 22:40:39 807KB SimpliciTI 中英文文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