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文件新增加的键字: 显示文件增加了下列键字: CSRINPONLY(光标移至仅输入位置) HLPSHELF(帮助书架) MOUBTN(鼠标按键) PSHBTNCHC(按钮开关字段选择) PSHBTNFLD(按钮开关字段) SFLCHCCTL(子文件选择控制) SFLMLTCHC(子文件多项选择表) SFLRTNSEL(子文件返回选择) SFLSCROLL(子文件上卷) SFLSNGCHC(子文件单项选择表) VALNUM(有效数字) WDWTITLE(窗口标题) WRDWRAP(字卷) 这些键字在第三章“显示文件”按字母顺序来讲述。 加到DBCS设备中一些新的显示文件键字(具有调用日语DDS的能力): 下面键字加到显示文件中: GRDATR(坐标属性) GRDBOX(坐标框) GRDCLR(坐标清除) GRDLIN(坐标行) GRDRCD(坐标记录) 这些键字在附录E中以字母顺序来讲述。 以下新的键字加到系统内部通讯功能文件中: PRPCMT(准备落实) RCVROLLB(接收返回响应指示器) RCVTKCMT(接收取落实响应指示器) TNSSYNLVL(转换同步级) 这些键字在第五章“系统内部通讯功能文件”中以字母顺序讲述。 下面键字加到DBCS文件中: CNTFLD(续行项字段) 这个键字在附录E中讲述。 以下是显示文件中修改过的键字: EDTWRD(编辑字) MLTCHCFLD(多项选择字段) MNUBAR(菜单项) PULLDOWN(下拉菜单) RTNCSRLOC(返回光标位置) SFLEND(子文件结束) SFLRCDNBR(子文件记录号) SFLSIZ(子文件大小) SNGCHCFLD(单项选择字段) WINDOW(窗口) 这些键字在第三章“显示文件”中以字母顺序讲述。 以下是打印文件修改过的键字: GDF(图形数据文件) OVERLAY(复盖) PAGSEG(页段) 这些键字在第四章“打印文件”中以字母顺序讲述。 系统内部通讯功能文件修改过的键字: SYNLVL(同步级) 这个键字在第五章“系统内部通讯功能文件”中讲述。 需在打印设备描述中有AFP(*YES)的键字: 对于V3R1,这种先进功能的打印系统(AFP)是做为OS/400中称作打印服务设备/400(PSF/400)的独立部分定购的。为了能够打印特殊值的某些键字所规定的值,需要PSF/400。这些键字在4.2中讲述。 《DDS参考手册中文版》是针对AS400系统中数据描述规范(Data Description Specifications,简称DDS)的详细指南,涵盖了DDS的使用方法、语法规则以及相关文件类型的定义和修改。DDS是IBM i(以前称为AS/400)操作系统中用于定义数据库文件结构的关键工具。 在本手册中,新增的键字主要涉及显示文件、DBCS设备、系统内部通讯功能文件和打印文件。例如,显示文件中增加了`CSRINPONLY`,用于将光标设置在仅输入状态,`HLPSHELF`则与帮助书架功能相关,`SFLRTNSEL`则处理子文件返回选择等。这些键字的引入丰富了用户界面和交互性。 DBCS设备中,如`GRDATR`、`GRDBOX`等键字增强了处理双字节字符集(DBCS)的能力,特别是支持日语等多语言环境的显示。系统内部通讯功能文件新增的`PRPCMT`、`RCVROLLB`等则优化了系统间的通信效率和响应机制。 在打印文件方面,`GDF`和`OVERLAY`等键字的修改,可能涉及到更复杂的图形数据处理和页面覆盖功能。同时,系统内部通讯功能文件的`SYNLVL`同步级的更新,可能涉及到了数据同步策略的改进。 此外,DDS的使用包括了创建文件、定义物理文件和逻辑文件的步骤。物理文件定义了实际存储数据的结构,而逻辑文件则提供了访问这些数据的不同方式,如单格式和多格式逻辑文件,以及连接逻辑文件。每个字段有其特定的定义,如长度、数据类型、编辑码等,如`EDITCODE`和`EDITWORD`用于数据输入时的格式化和验证。 在显示文件中,位置项和键字项的详细说明,如`WINDOW`、`RTNCSRLOC`、`SFLSIZ`等,定义了屏幕布局、光标移动和子文件操作。这些元素对于创建用户友好的交互式终端应用至关重要。例如,`WINDOW`键字可以设定屏幕区域,`RTNCSRLOC`用于控制返回时光标的定位,而`SFLSIZ`则指定了子文件的大小。 《DDS参考手册中文版》提供了一套全面的指导,帮助开发者和管理员理解和利用DDS设计和管理AS400系统的数据库和用户界面,以实现高效的数据存储和交互。对于AS400环境下的应用程序开发和维护,这份手册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2025-11-26 11:15:28 2.12MB AS400
1
"UN R158 关于批准倒车装置和机动车的统一规定(中文版)" 该法规的目的是为倒车提供有关弱势道路使用者的接近感知规定。UN R-46提供机动车间接视野的条款。该法规在车辆倒车时扩展了驾驶员视野或车辆对后方的感知。 倒车运动装置的安装 倒车运动装置是指在15.2定义的视野内清楚看到车辆后方的装置。这些装置可以是传统的后视镜,后视摄像头系统或能够向驾驶员展示视野信息的其他装置。 定义 * 倒车运动装置:在15.2定义的视野内清楚看到车辆后方的装置。 * 近距离后视装置:提供本法规15.2定义的视野的装置。 * 间接视野装置:展示有关本法规15.2定义的视野相关信息的装置。 * 后视摄像头系统:任何旨在呈现外界图像并通过摄像头方式在15.2定义的视野范围内清晰展示车辆后方景象的系统。 * 近距离后视镜:旨在通过反射表面的方式在15.2定义的视野内清晰展示车辆后方景象的任何装置,潜望镜除外。 间接视野装置认证标志的排列 间接视野装置认证标志的排列是根据第158号法规规定的。该标志是为了证明该装置符合本法规的要求。 检测系统的试验方法 检测系统的试验方法是为了验证该系统是否符合本法规的要求。该试验方法包括近距离后视镜视野的试验方法和检测系统的试验方法。 生产一致性 生产一致性是指制造商必须确保其生产的倒车运动装置符合本法规的要求。 不符合保护规定的处罚 如果制造商未能符合本法规的要求,将面临处罚。 最终停产 如果制造商未能符合本法规的要求,将面临最终停产。 负责进行认证试验的技术服务机构和型式认证机构的名称和地址 负责进行认证试验的技术服务机构和型式认证机构的名称和地址是为了证明该机构拥有认证试验的资格和能力。 本法规的目的是为倒车提供有关弱势道路使用者的接近感知规定。该法规规定了倒车运动装置的安装、定义、检测系统的试验方法、生产一致性、不符合保护规定的处罚和最终停产等方面的要求。
2025-11-24 16:27:44 1.45MB 自动驾驶
1
函数 说明 输入/输出 pickling 从文件中加载pickled Pandas对象(或任何对 read_pickle(path[,compression]) 象)。 表格 read_table(filepath_or_buffer[, 将通用分隔文件读入DataFrame sep, ...]) read_csv(filepath_or_buffer[, sep, ...]) 将CSV(逗号分隔)文件读入DataFrame read_fwf(filepath_or_buffer[, 将固定宽度格式化行的表读入DataFrame colspecs, widths]) read_msgpack(path_or_buf[, 从指定的文件路径加载msgpackPandas对象 encoding, iterator])
2025-11-24 11:45:46 5.08MB Pandas
1
**HxD简体中文版:十六进制编辑器的强大工具** HxD是一款高效且功能强大的十六进制编辑器,尤其适合对计算机数据进行低级别分析和修改。它提供了丰富的功能,使得用户能够深入到二进制文件的底层,进行字节级别的编辑。这款软件已经本地化为简体中文,使得中国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更加便捷,消除了语言障碍。 **基本功能** 1. **二进制文件查看与编辑**:HxD允许用户打开和编辑任何类型的文件,无论其大小。它能够显示文件内容的十六进制表示,同时提供ASCII码的对应视图,方便查看文本信息。 2. **查找与替换**:HxD提供了强大的查找和替换功能,不仅支持常规的文本搜索,还支持十六进制数值、字符串以及正则表达式等复杂模式的查找和替换,这对于数据修复和分析极为有用。 3. **内存查看与编辑**:除了文件编辑,HxD还能直接连接到内存,允许用户查看和修改系统内存中的数据,这对调试和逆向工程来说非常实用。 4. **磁盘编辑**:用户可以直接在磁盘扇区级别操作,查看硬盘、USB驱动器、CD/DVD等存储设备的内容,这对于数据恢复和取证分析至关重要。 5. **校验和计算**:HxD可以计算文件或选定数据的MD5、SHA-1、CRC32等多种校验和,这对于验证文件完整性非常有用。 6. **批量修改**:对于需要对多个文件进行相同修改的情况,HxD提供了批量处理功能,可以快速应用相同的更改到多个文件上。 7. **插件支持**:HxD允许扩展其功能,通过安装插件,用户可以添加更多自定义工具,满足特定需求。 **安全性与可靠性** HxD以其高效和安全而闻名,它可以处理大型文件而不会导致崩溃,同时在进行数据修改时,软件会提醒用户备份原始文件,以防止意外数据丢失。 **应用领域** 1. **软件开发**:开发者可以使用HxD来调试程序,检查内存布局,查找内存泄漏等问题。 2. **数据恢复**:在数据损坏或误删除的情况下,HxD可以帮助分析硬盘扇区,寻找可恢复的数据。 3. **逆向工程**:黑客和安全研究人员用它来分析二进制文件,理解其内部工作原理。 4. **教学与学习**:计算机科学教育中,HxD是理解二进制和内存管理的好工具。 **安装与使用** HxD的安装过程相对简单,只需运行压缩包内的`setup.exe`文件,按照向导指示进行即可。安装完成后,软件界面直观,功能键布局清晰,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上手。 HxD作为一款强大的十六进制编辑器,无论是在日常的文件处理,还是在专业的数据分析和软件开发中,都能发挥出重要作用。它的简体中文版更是为中国用户提供了友好的使用体验,降低了学习和使用的门槛。
2025-11-24 00:19:09 843KB
1
**IEBUS协议详解** IEBUS协议,全称为Integrated Electronics Bus,是丰田汽车公司开发的一种车辆内部通信协议。这个协议主要用于丰田车系中的电子控制单元(ECU)之间的数据交换,确保车辆各系统的协同工作。IEBUS协议的中文版提供了一份详尽的指南,帮助工程师理解和实施该通信协议。 在《IEBUS协议》PDF文档中,你会找到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协议概述**:IEBUS协议旨在提高汽车电子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通过标准化的数据传输格式和规则,实现不同ECU之间的高效信息传递。它简化了车辆内部网络的复杂性,降低了布线成本,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 2. **通信流程**:协议详细描述了通信过程,包括初始化、数据帧的发送和接收、错误检测与处理等步骤。这些流程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无误传输,保证了汽车功能的正常运行。 3. **传输信号格式**:IEBUS协议定义了一套特定的信号格式,包括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这些格式规定了数据在总线上的表示方式,使得各个ECU能够正确解析和理解接收到的信息。 4. **数据帧结构**:数据帧是IEBUS协议中的基本单位,包含地址字段、功能码、数据字段和校验字段。每个字段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作用,如地址字段用于标识发送者或接收者,数据字段携带实际的信息,校验字段则用于检测传输错误。 5. **错误检测与恢复机制**:协议中包含了多种错误检测方法,如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CRC),以及错误处理策略,如重传机制,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6. **通信速率与兼容性**:IEBUS协议可能有不同的通信速率,适应不同的ECU需求。此外,协议的兼容性设计使得新旧设备能顺利集成,保证系统的升级和扩展。 7. **应用实例**:在丰田车系中,IEBUS协议广泛应用于发动机管理、刹车系统、空调控制、安全气囊等多个关键系统,实现对车辆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智能控制。 8. **协议分析工具**:了解协议后,工程师可以使用专用工具对IEBUS通信进行分析,如CAN分析仪,来调试和优化系统性能。 《IEBUS协议》中文版是理解和应用丰田汽车电子通信的重要参考资料,涵盖了协议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和技术细节,对于汽车电子领域的研发、维护和故障排查工作具有极高价值。通过深入学习,工程师可以更好地驾驭丰田车系的电子控制系统,提升车辆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2025-11-23 22:00:50 859KB 汽车协议 丰田车系
1
《ollyice中文版》是一款专为逆向工程爱好者和专业人士设计的反汇编工具,它在英文版的基础上提供了中文界面,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学习门槛。本文将深入探讨ollyice的相关知识点,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款强大的逆向分析软件。 1. **反汇编基础**:反汇编是将机器语言转换成人类可读的汇编代码的过程,是逆向工程中的关键步骤。ollyice作为一款反汇编器,能够解析二进制程序,将机器指令转化为汇编语言,便于分析程序逻辑和查找漏洞。 2. **图形化界面**:ollyice拥有直观的图形用户界面,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查看和操作内存、寄存器、堆栈等信息,更有效地进行调试和分析。 3. **断点与调试**:ollyice支持设置硬件和软件断点,允许用户在特定指令执行时暂停程序,以便观察程序状态,追踪代码流程,这对于分析恶意软件行为或优化代码至关重要。 4. **动态分析**:ollyice不仅提供静态反汇编,还能进行动态分析。通过监控程序运行时的行为,可以捕捉到变量的变化、函数调用等动态信息,对于理解程序实际运行过程非常有帮助。 5. **插件系统**:ollyice支持丰富的插件扩展,用户可以根据需求编写自定义插件,增强其功能,如内存搜索、字符串分析、加密解密算法识别等。 6. **内存映射**:ollyice能够显示进程的内存映射信息,包括模块加载地址、大小、保护状态等,这对于查找程序入口点、分析内存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7. **指令跟踪**:软件内置了强大的指令跟踪功能,可以跟踪并高亮显示被修改的指令,帮助分析者快速定位代码修改点。 8. **调试接口**:ollyice提供调试接口,可以与其他工具(如IDA Pro)配合使用,实现更高级的逆向分析任务。 9. **中文文档**:ollyice的中文文档对初学者极其友好,详细介绍了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各种功能,有助于快速上手。 10. **社区支持**:ollyice有一个活跃的用户社区,用户可以在这里交流经验,共享技巧,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逆向分析能力。 ollyice作为一款强大的反汇编工具,因其丰富的功能、友好的中文界面和详尽的文档,成为了初学者入门和专业人员工作的重要辅助工具。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用户可以利用ollyice进行复杂的逆向工程任务,提升自己的软件安全分析技能。
2025-11-21 16:29:58 4.22MB
1
USB 2.0协议是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的一个版本,它在2000年推出,极大地提升了数据传输速度和设备连接的便捷性。这个协议的中文版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资源,可以帮助他们理解USB技术的基础和应用。以下是关于USB 2.0协议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1. **接口与传输类型**: - USB 2.0定义了四种传输类型:低速(1.5Mbps)、全速(12Mbps)、高速(480Mbps)和超速(5Gbps)。其中高速模式是USB 2.0的主要提升,提供了比USB 1.1快40倍的速度。 2. **拓扑结构**: - USB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由主机(Host)控制多个设备(Device),每个设备通过集线器(Hub)连接。主机负责分配电源和管理数据传输。 3. **数据传输机制**: - USB采用令牌环协议,即主机发送令牌包启动数据传输,设备响应后发送数据包,最后主机发送ACK确认接收。 4. **端口与连接器**: - USB 2.0有A型、B型、Mini-B型和Micro-USB等多种连接器,其中A型通常用于主机,B型用于设备,而Mini和Micro则常见于移动设备。 5. **电力供应**: - USB能为设备提供最高5V、500mA的电力,USB 2.0规范还引入了On-The-Go (OTG)功能,允许设备间直接通信,无需主机。 6. **设备类**: - USB定义了多种设备类,如人类输入设备(HID)、存储设备类(Mass Storage)、打印机类等,每种类都有特定的数据传输协议和设备行为。 7. **总线功率与自供电**: - 设备可以是总线供电(Bus-Powered)或自供电(Self-Powered),前者从USB总线获取电力,后者有自己的电源。 8. **热插拔与即插即用**: - USB支持设备的热插拔,即在系统运行时插入或移除设备,以及即插即用,设备连接后无需手动配置即可使用。 9. **数据包结构**: - USB数据包包括令牌包(Token Packet)、数据包(Data Packet)和握手包(Handshake Packet),这些包构成了USB通信的基础。 10. **错误处理**: - USB协议包含错误检测和恢复机制,如CRC校验、重传请求和NAK响应,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11. **扩展性**: - 通过菊花链式连接,USB可以扩展到多个层次,最多可连接127个设备,同时每个集线器可以连接多个子集线器。 通过阅读"USB 2.0协议中文版.pdf",你可以深入了解这些概念,学习如何设计和实现符合USB 2.0标准的设备和接口。此外,了解USB 2.0协议还能帮助你理解USB 3.0、3.1、3.2及USB 4等后续版本的改进,因为它们都基于USB 2.0的基础架构。学习USB协议对于电子工程师、计算机科学家、软件开发者,甚至普通用户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它无处不在,深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025-11-20 11:28:53 956KB
1
USB 1.1协议是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的第一个主要版本,它在1996年发布,为个人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数据传输接口。这个协议的中文版使得中国用户能够更方便地理解和应用USB技术。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USB 1.1协议的主要特点、功能和相关知识点。 1. **USB概述**:USB是一种多用途的接口,可连接键盘、鼠标、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移动设备等众多外部设备。它的设计目标是简化设备连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并允许热插拔,即在不关闭系统的情况下添加或移除设备。 2. **USB 1.1版本**:USB 1.1标准包括两种传输速率:低速(Low Speed,1.5 Mbps)和全速(Full Speed,12 Mbps)。低速主要应用于如鼠标和键盘这类对数据传输速率要求不高的设备,而全速则适用于打印机、扫描仪和存储设备等需要较高传输速率的设备。 3. **USB拓扑结构**:USB采用星形拓扑结构,由一个主机(Host)控制多个设备(Device)。每个设备最多可以有五个下游端口,允许连接到其他设备形成一个最多127个设备的设备树。 4. **数据传输**:USB数据传输通过令牌(Token)、数据(Data)和确认(Acknowledgment)三个阶段进行。令牌包启动传输,数据包随后传输,最后接收方发送确认包表示数据已成功接收。 5. **电源管理**:USB规范允许设备从总线上获取电力,这使得某些设备无需额外电源就能工作。USB 1.1定义了四种设备功率级别:最大500mA的设备、100mA的挂起模式、微功耗模式(1.5μA)和不消耗电流的挂起模式。 6. **热插拔与即插即用**:USB支持设备在系统运行时插入或拔出,简化了用户的操作。设备插入时,主机自动识别并配置设备,实现即插即用。 7. **类与驱动程序**:USB设备根据其功能分为不同的设备类,例如人机交互设备(HID)、打印机类、存储类等。每种设备类对应特定的驱动程序模型,使得操作系统能正确识别和操作不同类型的设备。 8. **集线器(Hub)**:USB集线器可以扩展USB端口数量,允许更多的设备连接。USB 1.1规范定义了两种集线器类型:非电源集线器和电源集线器,后者能为连接的设备提供额外的电力。 9. **数据包格式**:USB数据包包括令牌包、数据包和握手包。每个包都有前导码、同步字段、地址/令牌字段、数据字段和CRC校验,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0. **错误处理**:USB 1.1协议包含重试机制和错误检测,如CRC错误检查和NAK响应,以处理传输中的错误。 总结,USB 1.1协议中文版的详细解读,不仅涵盖了USB的基本概念,还包括其数据传输机制、拓扑结构、电源管理、设备分类以及错误处理等方面,为开发者和用户提供了全面了解USB 1.1技术的参考资料。这个压缩包中的文件可以帮助中文用户深入理解USB 1.1协议,进一步提升他们在相关领域的实践能力。
2025-11-18 17:03:25 1.21MB USB 协议中文版.rar
1
USB 1.1协议是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的第一个主要版本,它在1996年发布,为个人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接口。USB 1.1协议定义了数据传输速率、设备分类、电源管理以及物理连接方式等多个方面,极大地推动了外设与主机之间的兼容性和易用性。 1. 数据流模型: USB 1.1协议的数据流模型基于主从架构,其中主机(Host)控制整个系统,而设备(Device)作为响应者。数据传输有两种模式:控制传输(Control Transfer)用于设备配置和状态查询;批量传输(Bulk Transfer)、中断传输(Interrupt Transfer)和同步传输(Isochronous Transfer)则分别用于非实时数据、周期性数据和实时数据的传输。控制传输是USB通信的基础,其他三种传输类型则根据设备需求进行选择。 2. 协议层: USB协议层包括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传输层(Transfer Layer)和会话层(Session Layer)。物理层处理信号传输,数据链路层确保数据帧的正确传输,传输层负责不同传输类型的管理和调度,而会话层则管理设备连接和断开,以及设备的枚举过程。 3. 设备架构: USB设备分为设备(Device)、接口(Interface)和端点(Endpoint)三个层次。每个设备可以有多个接口,每个接口又可以包含多个端点。端点是实际进行数据传输的实体,分为控制、批量、中断和同步四种类型。设备通过设备描述符(Device Descriptor)向主机报告其特性,如设备类、子类、供应商ID、产品ID等。 4. 主机软硬件: USB主机控制器(Host Controller)负责管理USB总线,执行设备枚举、配置和数据传输。在软件层面,主机驱动程序(Host Driver)是操作系统与硬件控制器之间的接口,处理设备识别、配置和通信。USB驱动模型包括通用驱动(Universal Host Driver)和设备特定驱动(Device-Specific Driver),前者处理通用任务,后者处理设备特有的功能。 5. 传输速率: USB 1.1提供了两种传输速率:低速(Low Speed,1.5 Mbps)和全速(Full Speed,12 Mbps)。低速设备主要用于简单设备如鼠标,全速设备则适用于更复杂的数据交换,如打印机和扫描仪。 6. 电源管理: USB 1.1协议支持设备的电源管理,允许设备在不活动时进入低功耗状态。主机可以通过设置设备状态来实现节能,如挂起(Suspend)和恢复(Resume)操作。 7. 物理连接: USB接口采用菊花链式连接,一个主机可以连接最多127个设备。每个设备通过一个A型插座连接到上一级设备的B型插口,而主机通常拥有一个A型插口。此外,USB还提供了电源,允许设备从总线获取电力。 总结,USB 1.1协议是现代USB技术的基础,其数据流模型、协议层次、设备架构和电源管理等方面的设计,为后续USB版本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理解USB 1.1协议对于硬件开发者、软件工程师以及对计算机硬件感兴趣的用户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
2025-11-18 17:02:01 518KB USB
1
ABAP/4开发宝典中文版是关于ABAP/4编程语言的手册。其目的在于: · 向新的ABAP/4程序员提供从基本语言组件到复杂报表和事务编码的全面指导 · 向资深ABAP/4程序员提供解决特殊问题的参考方案 为满足这些需求,特提供一个整体概述并本宝典分成三个部分,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 ABAP/4的基本组件 · 如何编写报表程序 · 如何编写事务 ABAP/4开发宝典中文版目的不在替换ABAP/4关键字文档。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调用该文档 · 从“ABAP/4编辑器:初始屏幕”(事务SE38)中选择“实用程序->ABAP/4关键字文档 · 选择ABAP/4编辑器中的“帮助” · 将光标放在ABAP/4编辑器中的关键字上,然后按下F1键 ABAP/4开发宝典中文版的真正目的在于说明如何使用以及为何使用ABAP/4关键字。并为此提供了许多示例,构成用户自己测试程序的基础。 要获取详细信息,可以进行以下某种操作: · 关于关键字的详细信息,请参阅关键字文档。 · 关于ABAP/4环境术语的详细信息,请从“ABAP/4编辑器:初始屏幕”(事务SE38)中选择“实用程序->ABAP/4关键字文档”。然后就会出现与解释文本相链接的主题层次。要找出这些文本用于哪些主题,请选择“查看->标题和关键字”。屏幕右侧就会出现一个名称列表。对于所有以ABEN而非TITL开头的名称,如果双击树结构中的主题,则会出现文本屏幕。 · 关于如何提高ABAP/4任务性能的技巧,请从“ABAP/4开发工作台”上选择事务SE30或“测试->运行时间分析”,然后单击“提示和技巧”。
2025-11-16 08:53:16 1.25MB ABAP 开发中文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