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SB固件研究:深入解析Cypress固件架构与关键知识点
#### 一、引言:初探USB固件世界
对于初次接触USB固件研发的工程师而言,探索这一领域可能会感到迷茫。许多人试图通过啃读USB协议、包定义、帧格式等理论知识来入门,然而,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往往更为复杂。本文旨在为这些朋友提供一个入门的契机,通过详细介绍Cypress固件架构,帮助读者理解USB固件的核心概念,并为编写首个成功的USB固件打下坚实的基础。
#### 二、准备工作:搭建开发环境
**步骤1:获取硬件资源**
你需要一块基于Cypress 68013芯片的USB开发板,市面上有多种选择,甚至可以从淘宝轻松购买,且通常会附带丰富的资料,方便初学者快速上手。
**步骤2:下载开发包**
访问Cypress官方网站,下载名为`cy3684_ez_usb_fx2lp_development_kit_15.exe`的开发包,确保拥有完整的开发工具集,包括CypressUSBConsole等核心组件。
**步骤3:安装与设置**
完成开发包的安装后,确保开发环境正确配置。特别是,将Cypress头文件如`Fx2.h`、`fx2regs.h`、`syncdly.h`复制至项目文件夹,以便于后续编程中引用。
#### 三、核心知识点:深入Cypress固件架构
在熟悉了开发环境后,我们将深入探讨Cypress固件架构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不仅对编写USB固件至关重要,也是成为USB固件高手的必经之路。
**1. fw.c:固件核心文件**
- **功能概述**:此文件包含了USB协议通信的所有核心逻辑,包括设备的上电枚举、重枚举、唤醒机制以及用户程序和控制命令的调用。
- **注意事项**:除非必要,避免修改`fw.c`的内容或在此文件中插入自定义代码,以免破坏固件的基本功能。
**2. periph.c(此处为bulkloop.c):用户代码文件**
- **初始化函数**:`TD_Init(void)`是在USB启动后仅调用一次的函数,用于进行设备初始化,如IO口配置、时钟设置、端点选择等。
- **轮询函数**:`TD_Poll(void)`是用户调度程序,在USB空闲时被频繁调用,适合实现需要周期性执行的代码。
- **自定义命令处理**:`DR_VendorCmnd(void)`用于处理自定义的Vendor命令,由`fw.c`自动调用。
**3. dscr.51:描述符文件**
- **作用**:包含了设备描述符、接口描述符、端点描述符等关键信息,是USB设备与主机通信的基础。尽管初学者可能无需频繁修改,但理解其结构对于调试和优化固件至关重要。
**4. 包含文件详解**
- `fx2.h`:提供了预定义、宏和函数声明,是理解和使用Cypress固件API的起点。
- `fx2regs.h`:定义了68013芯片的寄存器地址,对于底层硬件操作至关重要。
- `syncdly.h`:包含`SYNCDELAY`函数,用于实现精确的延时控制,是许多固件程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 四、总结与进阶建议
通过本篇文章的介绍,读者不仅能够建立起对Cypress固件架构的初步认识,还能掌握开发环境的搭建流程和关键文件的功能。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你将逐步掌握端点、控制、bulk、中断传输、Slave FIFO、GPIF等高级技术,最终能够自如地修改`FW.c`文件,标志着你已成为USB固件领域的专家。
记住,理论知识虽重要,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断尝试、勇于探索,你的技能将日臻完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