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827个降水监测站1951——1998年的逐月监测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计算分析黄河流域降水量近50年的时空变化.先重点研究了1951——1998年期间典型降水等值线200、400和800mm的空间移动情况,结果表明:黄河流域黄土高原一带干旱化趋势十分明显,典型降水等值线南移.然后对1951—1979和1980—1998年前后2个时段黄河流域年、汛期和非汛期降水量空间变化分别进行分析,发现黄河流域降水减少幅度最大的区域在黄土高原大部和黄河下游,但是在黄河源头、伊洛河流域、汾河源头及其下游等则呈
2023-04-14 20:53:46 750KB 自然科学 论文
1
分析流域归一化植被指数INDV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提出了植被生长量评价方法,并基于植被生长量、植被生长状态和年际植被变化趋势等方法分别对2000、2002、2004、2007年流域不同时空分布的植被进行了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上游、下游及分布在中游水源边的植被生长量较大,而且植被生长量较低的黄土高原经历先增加然后减少的变化趋势;2)生长状态较差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兰州、宁夏、内蒙地区,但是2000年后这些区域的植被生长状态趋向好转;3)黄土高原地区在2000、2002、2004、2007年之间有转好的趋势,而
2022-12-19 07:07:21 293KB 自然科学 论文
1
黄河流域四级河流.zip
2022-09-16 16:35:16 414KB 全国河网 黄河河网 shp
1
中国10大流域轮廓及主要河流shp
1
植被覆盖度是土地生态的重要指示因子,黄河流域横跨中国地形三大阶梯,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地带和“能源流域”。为揭示长时序黄河流域及其煤炭富集地区土地生态变化状况,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对1987—2020年黄河流域共40 525景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进行批量去云、融合和NDVI云计算等处理,获取34 a的植被覆盖度数据。综合利用最大值合成法、像元二分模型、一元线性回归趋势性分析和F检验等方法对黄河流域及流域内煤炭国家规划矿区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逐一识别地形因子和气候因子对黄河流域及其规划矿区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34 a间黄河流域的平均植被覆盖度由1987年的0.457 4上升至2020年的0.581 7,同期流域内煤炭国家规划矿区则由0.355 6增至0.536 1,2者呈现一致的波动上升的趋势;② 时序趋势变化类型构成中,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改善的面积(33.19%)远大于植被覆盖度退化的面积(3.55%)。规划矿区内植被覆盖度改善面积占比高于黄河流域,但其植被覆
2022-03-25 13:06:52 7.52MB Google Earth Engine(GEE) 黄河流域
1
2021黄河流域工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
2021-11-22 19:02:01 3.26MB
基于SQL Server的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数据库安全性访问控制设计与开发.pdf
2021-09-20 13:03:02 145KB SQL 数据库 数据处理 参考文献
黄河流域.rar shp文件
2021-08-20 14:16:52 138KB 流域
模糊聚类方法在黄河流域重点断面水质分类中的应用.pdf
2021-08-20 01:24:06 602KB 聚类 算法 数据结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