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电子设计领域,高效、稳定、小型化的电源系统成为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半桥LLC谐振变换器以其优越的性能在众多开关电源技术中脱颖而出。半桥LLC谐振变换器是一种典型的高频变压器设计,它结合了半桥结构与LLC谐振网络,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电源、电子设备、航天及电动汽车充电站等对性能要求极高的领域。 我们来了解一下半桥LLC型谐振变换器的拓扑结构。该变换器由四个主要部分构成:输入电源、谐振电路、变压器以及输出电路。在这四个部分中,谐振电路是整个变换器的核心。它不仅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能量传输效率,还影响到输出电压的稳定性。通过精心设计的谐振电路,可以有效减少高频运行时的损耗,并降低对变压器设计的要求。 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高频变压器的设计过程,这是半桥LLC型谐振变换器设计中的重中之重。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确定变压器的基本参数,包括变压器的类型、尺寸、所用材料、绕组数等。这些参数将决定变压器的总体性能和适用范围。 2. 精心选择合适的磁芯材料。磁芯材料的选择对于高频变压器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关系到变压器在高频运行时的损耗大小、热稳定性及整体效率。 3. 设计绕组结构。绕组结构的设计关乎到变压器的性能表现,良好的绕组结构设计能够进一步优化磁通分布,减少漏感和分布电容,从而提高变压器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4. 优化变压器设计。设计师需要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实际测试来不断调整和优化设计方案,力求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减小尺寸,提高效率,确保设计出的变压器在实际工作中既高效又可靠。 AP法(即铁氧体磁芯的功率损耗法)在高频变压器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AP法是一种有效的设计工具,能够帮助设计师快速确定变压器的基本参数,如尺寸、材料和绕组数等,同时它还能指导设计师进行变压器的优化设计,以提升变压器的效率和可靠性。 应用AP法和优化设计,赵慧超在其论文《半桥LLC谐振电路知识详解-半桥LLC型谐振变换器的高频变压器设计》中展示了具体的高频变压器设计结果:选定了EE-100型号的变压器,绕组数为59和80,采用了18号导线。设计出的变压器效率高达95%以上,损耗仅为16.187瓦。 半桥LLC型谐振变换器的高频变压器设计不仅要求工程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需运用现代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通过这样精密的设计流程,可以解决开关电源在高频运行时遇到的诸如高频损耗、输出电压不稳定、发热量大等常见问题。这样的设计方法不仅提高了电源系统的整体性能,而且对于推动电源技术的进一步革新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电子设计领域,这种对电源效率和稳定性的不懈追求,将驱动更多创新技术的涌现,为各行各业提供更为高效、可靠、便捷的电源解决方案。
2025-07-11 15:45:36 630KB 电子设计
1
### 串并联谐振电路知识点详解 ####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 **实验目的:** 1. **深入理解串并联谐振电路的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加深对串并联谐振电路条件及特性的理解,并掌握谐振频率的测量方法。 2. **品质因数Q与通频带的物理意义:** 学习如何理解电路品质因数Q和通频带的物理意义及其测定方法。 3. **频率特性曲线的测定:** 掌握测定RLC串并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曲线的方法,深刻理解和掌握串联谐振电路的意义及作用。 4. **Multisim软件的应用:** 掌握Multisim软件中的Function Generator、Voltmeter、Bode Plotter等仪表的使用以及AC Analysis等SPICE仿真分析方法。 #### 二、串联谐振电路 **实验原理:** 1. **回路阻抗** \(Z=R+j(\omega L-\frac{1}{\omega C})\),其中 \(\omega\) 为角频率,\(L\) 为电感,\(C\) 为电容。 2. 当 \(\omega L-\frac{1}{\omega C}=0\) 时,电路中的电流与激励电压同相,电路处于**谐振状态**。 3. 谐振角频率 \(\omega_0=\frac{1}{\sqrt{LC}}\),谐振频率 \(f_0=\frac{1}{2\pi\sqrt{LC}}\)。 **电路处于谐振状态时的特性:** 1. 回路阻抗 \(Z=R\),整个回路相当于一个纯电阻电路。 2. 回路电流 \(I_0\) 数值最大,\(I_0=\frac{U_s}{R}\),其中 \(U_s\) 为激励电压。 3. 电阻电压 \(U_R\) 的数值最大,\(U_R=U_s\)。 **电路的品质因数Q和通频带B:** 1. 品质因素 \(Q=\frac{\omega L}{R}=\frac{\sqrt{L/C}}{R}\)。 2. 截止频率定义为回路电流下降到峰值的 \(0.707\) 倍时所对应的频率,介于两截止频率之间的频率范围称为**通频带** \(B\),即 \(B=\frac{f_0}{Q}\)。 **实验步骤:** 1. 使用Multisim软件创建RLC串联电路。 2. 分别使用AC仿真、波特表、交流电压表等工具测量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曲线、谐振频率、-3dB带宽。 3. 随频率变化,测量电阻电压、电感电压、电容电压、电流的值,并记录所测数据。 4. 根据获取的数据绘制电流、电阻电压、电感电压等关于频率的谐振曲线。 **实验结果说明及结论:** 1. 谐振频率仅与元件 \(L\) 和 \(C\) 的数值有关,与电阻 \(R\) 和激励电源的频率无关。 2. Q值越大,曲线尖峰值越尖锐,选择性越好,但通频带越窄。 3. 计算品质因数时,电阻值需考虑电感的直流阻值。 4. 在实际测量时,由于电感存在直流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在谐振点并不等于电源电压。 #### 三、并联谐振电路 **实验原理:** 当RLC回路并联谐振时,电感及电容上的电流大小为激励电流的Q倍,称为“电流谐振”。电感与电容上的电流大小相等但符号相反,相互抵消,使得电源电流实际上是全部流过电阻R。 **实验步骤:** 1. 使用Multisim软件创建RLC并联电路。 2. 测量并绘制I-f谐振频率。 **实验结果说明及结论:** 1. 并联谐振电路的特点在于,电感和电容上的电流远大于电源电流,且相位相反,能够实现电流的放大。 2. 并联谐振电路适用于信号电流的放大场景。 #### 四、误差来源 1. **系统误差:** 系统本身存在的固有误差,不可避免。 2. **读数误差:** 调节信号源的同时读数,可能导致测量数据与理论值存在一定差距。 3. **图像识别误差:** 示波器上的图像未完全达到预期形状,导致数据不够精确。 4. **仪器内阻的影响:** 实际测量时,仪器如万用表、信号源的内阻不可忽略,会影响最终结果。 ####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RLC串并联谐振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特别是对于谐振频率的测量方法、品质因数Q和通频带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外,掌握了使用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的方法,包括Function Generator、Voltmeter、Bode Plotter等工具的应用,这对于后续的电路设计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实验中出现的误差来源也提醒我们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025-04-07 15:07:23 144KB Multisim Function Voltmeter Bode
1
LCC谐振仿真,电路已经搭建好,已经调好参数,可以直接观察谐振波形,可根据需要改变器件参数
2023-05-03 15:54:13 35KB matlab simulink LCC
1
针对弹光调制需要高Q值、高电压、高稳定性驱动电路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LC谐振升压原理的高压驱动电路,该电路主要由输入波形转换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充放电回路、阻抗匹配电路和反馈信号采集电路组成。采用低磁导率磁芯制作的高品质因数电感,使电路在输出高电压的同时,降低了对直流电源电压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在弹光调制干涉具谐振频率50.04 kHz下,谐振电路的输出电压在0~1200 VP-P可调,所需直流电源电压最大幅值为29 V。电路具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可以满足弹光调制晶体的驱动需求。
1
利用基波分析法对LLC谐振电路进行分析.pdfpdf,利用基波分析法对LLC谐振电路进行分析.pdf
2023-03-27 21:34:22 482KB 开关电源
1
LLC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够在比较宽的负载范围内实现原边MOSFET的零电压开通(ZVS),MOSFET的开通损耗理论上就降为零了。要保证LLC原边MOSFET的ZVS,需要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上下开关管50%占空比,1800对称的驱动电压波形;   2)感性谐振腔并有足够的感性电流;   3)要有足够的死区时间维持ZVS。   图a)是典型的LLC串联谐振电路。图b)是感性负载下MOSFET的工作波形。由于感性负载下,电流相位上会超前电压,因此保证了MOSFET运行的ZVS。要保证MOSFET运行在感性区,谐振电感上的谐振电流必须足够大,以确保MOSFET源漏间等效的寄生电容
1
摘要:详细分析了电磁炉主谐振电路的拓扑结构和工作过程,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给出了负载变化时控制功率稳定的智能控制方法。 关键词:电磁炉;主谐振电路;模糊控制引言由电力电子电路组成的电磁炉(Inductioncooker)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加?原理,对锅体进行涡流加热的新型灶具。由于具有热效率高、使用方便、无烟熏、无煤气污染、安全卫生等优点,非常适合现代家庭使用。电磁炉的主电路是一个AC/DC/AC变换器,由桥式整流器和电压谐振变换器构成,本文分析了电磁炉主谐振电路的拓扑结构和工作过程。图1 当电磁炉负载(锅具)的大小和材质发生变化时,负载的等效电感会发生变化,这将造成电磁炉主电路谐振
1
摘 要: 从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方程分析出发, 推导了电路在谐振状态下的谐振频率、通频带、品质因数和输入阻抗, 并且基于Multisim 10 仿真软件创建RLC 串联谐振电路, 利用其虚拟仪表和仿真分析, 分别用测量及仿真分析的方法验证它的理论根据。其结果表明了仿真与理论分析的一致性, 为仿真分析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的运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   在含有电感L 、电容C 和电阻R 的串联谐振电路中,需要研究在不同频率正弦激励下响应随频率变化的情况, 即频率特性。Multisim 10 仿真软件可以实现原理图的捕获、电路分析、电路仿真、仿真仪器测试等方面的应用, 其数量众多的元件数据库、
2022-12-18 20:34:17 887KB 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实验研究
1
RLC串联和并联谐振电路谐振时的特性
2022-10-12 11:00:27 689KB RLC串联和并联谐振电路谐振
1
近来, LLC拓扑以其高效,高功率密度受到广大电源设计工程师的青睐,但是这种软开关拓扑对MOSFET的要求却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硬开关拓扑。特别是在电源启机,动态负载,过载,短路等情况下。CoolMOS 以其快恢复体二极管,低Qg 和Coss能够完全满足这些需求并大大提升电源系统的可靠性。
2022-08-01 16:31:16 552KB 谐振电路 LLC 谐振转换器 文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