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OK V3 英文版概述 BABOK(Business Analysis Body of Knowledge)是国际商业分析研究所(IIBA)开发的一套商业分析知识 体系。这是一份详细的商业分析指南,旨在帮助商业分析师和项目经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商业分析的知识和技能。 BABOK V3 英文版是 BABOK 的第三个版本,于 2015 年发布。这一版本对 BABOK 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了大幅更新,旨在满足现代商业分析的需求。 BABOK V3 英文版的主要内容包括六个知识领域: 1.商业分析规划和监控(Business Analysis Planning and Monitoring):这部分讨论了商业分析的计划和监控,包括商业分析的范围和目标、商业分析的计划和资源分配等。 2.需求管理(Requirements Management):这部分讨论了需求的管理,包括需求的收集、分析、记录和维护等。 3.商业分析技术(Business Analysis Techniques):这部分讨论了商业分析的技术,包括业务流程再造、用例图、SWOT 分析等。 4.解决方案评估和验证(Solution Evaluation and Validation):这部分讨论了解决方案的评估和验证,包括解决方案的选择、评估和验证等。 5.实施和交付(Implementation and Delivery):这部分讨论了解决方案的实施和交付,包括项目计划、风险管理和变更管理等。 6.评估和改进(Evaluation and Improvement):这部分讨论了商业分析的评估和改进,包括评估指标、 lessons learned 和改进措施等。 BABOK V3 英文版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技术,例如商业模型画布(Business Model Canvas)、_architecture_、CMMI 等,以帮助商业分析师和项目经理更好地应用商业分析的知识和技能。 BABOK V3 英文版是商业分析领域的权威参考指南,旨在帮助商业分析师和项目经理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2025-10-11 15:20:14 2.99MB BABOK
1
《Foxit PDF SDK ActiveX 5.4 开发文档详解》 Foxit PDF SDK ActiveX 5.4 是一款强大的开发工具,专为开发者设计,用于在应用程序中集成PDF处理功能。这款SDK提供了丰富的API接口,使开发人员能够轻松创建、编辑、显示和打印PDF文档,从而满足各种业务需求。本文将深入探讨该开发文档中的核心知识点。 我们要理解什么是ActiveX。ActiveX是微软推出的一种技术,允许开发人员创建交互式、可重用的组件,这些组件可以在多种支持ActiveX的环境中运行,如Internet Explorer或其他Windows应用程序。Foxit PDF SDK ActiveX 5.4就是利用这种技术,提供了PDF处理的ActiveX控件。 1. **安装与配置**:安装Foxit PDF SDK ActiveX 5.4后,开发者需要在项目中注册控件,使其能够在开发环境中正常使用。这通常涉及到在注册表中添加相应的条目,或者在代码中进行动态注册。 2. **API接口**:开发文档详细列出了各种API函数,如`CreatePDFDoc`用于创建新的PDF文档,`LoadPDFDoc`用于加载已有的PDF文档,`SaveAs`用于保存文档,`GetPageCount`获取文档页数等。开发者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API进行调用。 3. **页面操作**:SDK提供了对PDF页面的全面控制,包括添加、删除、复制、旋转和调整页面顺序。例如,`InsertPage`函数可以将一个页面插入到指定位置,而`RemovePage`则可以删除指定的页面。 4. **文本和图像处理**:通过API,开发者可以读取、修改或添加PDF文档中的文本和图像。`GetText`用于获取文本,`SetText`用于设置文本,`DrawImage`则用于在页面上绘制图像。 5. **表单处理**:Foxit PDF SDK支持交互式表单的处理,包括填充、提交和导出表单数据。`FillField`用于填充表单字段,`ExportForm`则能将表单数据导出为XML或其他格式。 6. **安全与权限管理**:SDK提供了加密和解密PDF文档的功能,以及设置访问权限的选项。`SetSecurityHandler`函数可以设置密码保护,`SetPermission`可以限制用户的操作权限,如打印、复制等。 7. **注释与标记**:开发者可以通过API添加注释、高亮、下划线等标记,增强PDF的互动性。`AddComment`函数用于添加注释,`AddHighlight`用于高亮文本。 8. **批处理操作**:对于大量PDF文档的操作,如批量转换、合并等,SDK提供了高效的批处理接口,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9. **事件处理**:通过注册事件处理程序,开发者可以监听PDF文档的打开、关闭、页面切换等事件,实现更复杂的用户交互逻辑。 10. **调试与错误处理**:开发文档还包含了详细的错误代码和调试指南,帮助开发者解决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Foxit PDF SDK ActiveX 5.4开发文档为开发者提供了全面的工具和指导,使得在应用程序中集成PDF功能变得简单易行。通过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开发者可以构建出强大且定制化的PDF解决方案,满足各种业务场景的需求。
2025-10-04 22:00:07 2.94MB Foxit PDF SDK ActiveX
1
[Morgan Kaufmann] MATLAB GPU 加速计算 教程 (英文版) [Morgan Kaufmann] Accelerating MATLAB with GPU Computing A Primer with Examples (E-Book)
2025-09-22 16:50:50 23.01MB matlab gpu 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
1
本书是关于机器人学和机器视觉的实用参考书,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第2章和第3章)介绍机器人及其操作对象的位置和姿态描述,以及机器人路径和运动的表示方法;第二部分“移动机器人”(第4章至第6章)介绍其基本运动控制模式及其导航和定位方法;第三部分“臂型机器人”(第7章至第9章)介绍其运动学、动力学和控制方面的知识;第四部分“计算机视觉”(第10章至第14章)包括光照与色彩,图像形成和处理技术,图像特征提取,以及基于多幅图像的立体视觉技术;第五部分“机器人学、 视学与控制”(第15章和第16章)分别讨论基于位置和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及更先进的混合视觉伺服方法。 本书将机器人学与机器视觉知识有机结合,给出了实例算法和程序。
2025-09-17 22:08:51 38.43MB Robotics Vision
1
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标准,它允许设备之间进行低功耗、低成本的数据交换。标题中的"蓝牙协议 中文版+英文版核心-v5.3"指的是蓝牙技术规范的第5.3版本,包含了该技术的详细规范文档,分为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此资源对于开发者、工程师以及对蓝牙技术感兴趣的人员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参考资料。 蓝牙协议栈由多个层次组成,主要包括物理层(PHY)、链路层(LL)、主机控制接口(HCI)、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L2CAP)、服务发现协议(SDP)、配对和安全协议等。这些组件协同工作,确保设备之间的无缝连接和通信。 1. **物理层 (PHY)**:蓝牙5.3的物理层引入了新的频率分复用(Channel Hopping)策略和增强的频率选择性衰落抵抗,提高了抗干扰能力。此外,它支持2Mbps的高速率,提供了更高效的数据传输。 2. **链路层 (LL)**:负责设备间的连接管理和数据传输。在蓝牙5.3中,LL优化了连接参数更新过程,增强了连接稳定性,并引入了连接质量指示器(CQI),帮助设备评估链路质量。 3. **主机控制接口 (HCI)**:是主机(如手机或电脑)与蓝牙控制器(如蓝牙芯片)之间的通信桥梁,定义了命令、事件和数据包的格式。 4. **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 (L2CAP)**:处理高层协议的数据分段和重组,支持服务质量(QoS)设置,并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功能。 5. **服务发现协议 (SDP)**:使设备能够查找并理解其他设备提供的服务,如音频流、文件传输等。 6. **配对和安全协议**:包括配对过程、加密和认证,确保蓝牙通信的安全性。蓝牙5.3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特性,例如改进了配对过程中的漏洞,提升了隐私保护。 在提供的压缩包中,"Core_v5.3.pdf"可能是蓝牙核心规格的英文版,而"BT_Core_v5.3-中文.pdf"则是对应的中文翻译版。通过阅读这些文档,你可以深入了解蓝牙5.3的详细工作原理、协议交互过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范来设计和实现蓝牙设备或应用。 蓝牙技术在物联网(IoT)、智能家居、穿戴设备、无线音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版本的不断升级,蓝牙在性能、安全性和兼容性方面持续优化,为开发者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学习并掌握蓝牙协议,对于理解和开发相关产品至关重要。
2025-09-09 00:15:41 32.73MB
1
《3D数学基础:图形与游戏开发 第2版》是一本深入探讨3D图形学及其在游戏开发中应用的专业教程。这份英文版的PPT,虽然缺失了第9章和第10章的内容,但仍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细节,对于想要在3D图形编程领域深化理解的人来说,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3D数学是计算机图形学的基础,它包括向量、矩阵、坐标系统、变换、几何建模等核心概念。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知识点: 1. **向量**:向量是3D空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表示有方向和大小的量。它们在游戏开发中用于表示位置、速度、力等。向量的加减、标量乘法、点乘和叉乘是基本的运算,其中点乘用于计算两个向量的夹角,叉乘得到一个新的法向量。 2. **矩阵**:矩阵在3D图形中用于表示变换,如平移、旋转、缩放。4x4的矩阵常用于组合这些变换,形成一个复合变换。矩阵乘法遵循特定的顺序规则,即先进行局部变换,然后是世界变换,最后是观察(相机)变换。 3. **坐标系统**:理解局部坐标系、世界坐标系和观察坐标系的概念至关重要。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局部坐标系,用于定义其内部结构;世界坐标系是所有物体共享的大环境;观察坐标系则反映了相机的视角。 4. **变换**:3D物体的位置、旋转和大小改变通常通过变换实现。平移变换通过向量进行,旋转可以用欧拉角或四元数表示,缩放则是对每个轴的长度进行独立调整。 5. **几何建模**:包括多边形建模、曲线曲面建模等,用于创建复杂的3D形状。多边形是最常见的基本形状,而NURBS(非均匀有理B样条)和细分表面技术可以创建更平滑的模型。 6. **光照和着色**:3D图形的视觉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照和着色模型。基础的光照模型如Lambertian模型考虑了物体表面的漫反射,而Phong模型增加了镜面反射和环境光的成分。着色器是实现这些效果的关键,从固定管线到现在的着色器语言(如GLSL),开发者可以直接控制像素级别的渲染。 7. **视锥体裁剪和投影**:为了提高效率,只有在视锥体内的物体才会被渲染。视锥体裁剪确保了不必要的几何体不会进入渲染管线。接着,物体从3D空间投射到2D屏幕空间,这涉及到透视投影和平行投影两种方式。 8. **深度缓冲**:深度缓冲(Z-Buffer)是解决多个物体在同一像素位置重叠问题的技术,通过比较每个像素的深度值来决定哪些像素应该显示。 9. **纹理映射**:纹理是为3D模型添加细节的重要手段,通过将2D图像贴在3D模型的表面上,可以模拟各种材质和图案。 10. **碰撞检测**:在游戏开发中,判断物体之间的碰撞是必不可少的,有简单的轴对齐包围盒(AABB)检测,也有更复杂的球体、胶囊和多边形碰撞检测方法。 尽管这个PPT可能缺少了第9章和第10章,但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3D数学在图形学和游戏开发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涵盖了许多高级主题。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开发者可以创建出更真实、更交互的3D环境和体验。
2025-09-07 09:40:37 40.83MB
1
### C语言大全英文版知识点概览 ####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作者介绍 - **书名**:《C语言大全》第四版(英文版) - **作者**:Herbert Schildt - **出版时间**:2000年 - **出版社**: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 **ISBN**:0-07-213295-7 **Herbert Schildt简介**: Herbert Schildt 是全球知名的编程大师,尤其在C语言及C++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他不仅是这两门语言的权威专家,同时也是Java语言方面的资深人士。Schildt的编程著作在全球销量超过250万册,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他的其他畅销作品包括《C++: The Complete Reference》、《Teach Yourself C》、《Teach Yourself C++》等。Schildt拥有伊利诺伊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 二、书籍内容概要 《C语言大全》是一本详尽的C语言参考手册,适合初学者和有经验的程序员使用。该书全面覆盖了C语言的所有方面,包括基础语法、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函数库等内容。此外,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示例代码和实践案例,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和掌握C语言的各个方面。 #### 三、核心知识点解析 1. **C语言的历史与发展** - C语言由Dennis Ritchie于1972年在贝尔实验室开发。 - 它是为Unix操作系统设计的,后来成为最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之一。 - C语言具有高效性、灵活性和强大的底层操作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系统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游戏开发等领域。 2. **C语言的基础语法** - 数据类型:包括整型(int)、浮点型(float/double)、字符型(char)等。 - 变量声明与初始化:如何声明变量以及初始化变量的基本方法。 - 控制结构:条件语句(if/else)、循环(for/while/do-while)等。 - 函数定义与调用:如何定义和调用函数,包括参数传递方式、返回值等。 3. **高级特性** - 指针:指针是C语言中的一个关键概念,用于处理内存地址和直接访问内存。 - 结构体(struct)与联合体(union):结构体用于组合不同类型的数据成为一个整体;联合体则允许多个不同类型的变量共享同一段内存。 - 动态内存分配:使用malloc、calloc、realloc和free进行动态内存管理。 - 文件操作:打开文件(file open)、读写操作(read/write)、关闭文件(file close)等。 4. **标准库函数** - 输入输出:printf、scanf等。 - 字符串处理:strlen、strcpy、strcat等。 - 数学运算:sqrt、pow、fabs等。 - 时间日期处理:time、asctime等。 5. **程序调试与优化** - 调试技巧:使用断点、单步执行、查看变量值等。 - 性能优化: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利用缓存、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等。 6. **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在C语言中的应用** - 尽管C语言本身不支持面向对象编程,但可以通过结构体、函数指针等方式模拟面向对象的特性。 - 使用结构体来封装数据,通过函数指针实现类似对象的方法调用。 7. **实际案例分析** - 通过具体的项目案例,如简单的计算器程序、文本编辑器等,加深对C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分析常见错误和陷阱,帮助读者避免常见的编程问题。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读者不仅可以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还能深入了解其高级特性,从而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对于想要入门或深入学习C语言的人来说,《C语言大全》无疑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2025-08-20 10:18:07 5.07MB C语言大全
1
《uCOS-III中文版、英文版手册》是嵌入式操作系统领域的宝贵资源,它包含了对uCOS-III操作系统详尽的介绍和技术指导。uCOS-III是一款实时、多任务的嵌入式操作系统(RTOS),设计用于微控制器环境,提供高效、可靠且可扩展的系统服务。 从英文版手册《uCOS-III User Manual》中,我们可以学习到uCOS-III的基本架构和设计理念。它讲解了如何创建和管理任务,包括任务的优先级设置、任务调度机制以及任务间的同步与通信。手册还涵盖了uCOS-III的中断服务,解释了中断处理的层次和中断嵌套规则,这对于理解和优化中断响应时间至关重要。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信号量、互斥锁、消息队列等同步机制,帮助开发者实现复杂的并发控制。 《uCOS-III中文手册》为中文读者提供了方便,使国内开发者能够更轻松地理解和应用uCOS-III。该手册详细阐述了uCOS-III的安装、配置过程,以及如何在目标硬件上移植操作系统。特别对于初学者,中文手册能帮助他们快速入门,理解RTOS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流程。手册还会涉及内存管理,包括静态和动态内存分配策略,以及如何避免内存泄漏。 uCOS-III还支持一系列的内核对象,如事件标志组、计时器和服务调用。事件标志组允许任务通过设置和清除标志来传递简单信息,计时器则可以用于超时控制和周期性任务。服务调用是uCOS-III提供的API,用于执行各种内核操作,如任务创建、删除、挂起和唤醒等。开发者需要熟练掌握这些服务调用来编写高效的RTOS程序。 在开发过程中,调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手册会介绍uCOS-III的调试工具和技巧,如如何使用OSSemPend调试信号量操作,或使用OSTaskQuery检查任务状态。这些工具和方法有助于开发者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提高开发效率。 了解uCOS-III的移植性是至关重要的。手册会讲解如何将uCOS-III移植到不同的处理器架构和开发平台上,包括编写硬件抽象层(HAL)代码,确保uCOS-III能充分利用硬件资源并适应不同环境。 这两份手册为学习和使用uCOS-III提供了全面的指导,无论你是初次接触RTOS还是寻求深入理解,都能从中受益。通过深入阅读和实践,开发者可以构建出高效、稳定的嵌入式系统,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2025-08-10 19:28:25 11.55MB uCOS-III
1
《会话发起协议(SIP):架构、应用与特性》 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是一种用于控制多媒体通信会话的信令协议,由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定义并标准化。SIP最初是为了在互联网上建立语音呼叫而设计的,但其功能已扩展到支持视频会议、即时消息、存在信息通知等多种通信场景。本文将详细介绍SIP的协议架构、组件架构、寻址机制、操作流程、可靠性、服务特性、安全性和编程接口等关键知识点。 ### SIP协议架构与组件 SIP协议架构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协议架构**:SIP是一种基于文本的应用层协议,使用类似于HTTP的请求/响应模型。它支持多种传输层协议,如UDP、TCP和TLS,以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和安全性需求。 2. **典型组件架构**:SIP系统由用户代理(User Agent)、代理服务器(Proxy Server)、重定向服务器(Redirect Server)、注册服务器(Registrar Server)和位置服务器(Location Server)等组件构成。用户代理负责发起和接收SIP消息,代理服务器处理消息转发,重定向服务器提供目标用户的新位置,注册服务器维护用户位置信息,而位置服务器则用于查询用户的位置数据。 ### 寻址与定位SIP实体 SIP使用类似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来标识用户,例如`alice@example.com`。这种寻址机制使得SIP能够支持个人移动性,即用户可以在不同地点通过不同的接入点参与会话,而无需改变其SIP地址。此外,SIP还支持统一资源定位符(URL)形式的电话号码寻址,如`tel:12015551234`。 ### 协议操作与扩展 SIP的核心操作包括会话的创建、修改和终止。协议消息包括INVITE、BYE、ACK、CANCEL、REGISTER等,分别用于会话邀请、会话结束确认、响应确认、取消会话邀请以及用户注册等场景。此外,SIP支持丰富的扩展,如消息摘要(Message Summary)、事件通知(Event Notification)、即时消息(Instant Messaging)等,增强了其应用范围和服务能力。 ### 可靠性与服务质量 SIP通过在传输层采用可靠的传输协议(如TCP或TLS)以及在应用层实现超时重传和确认机制来确保消息的可靠传输。同时,SIP可以与RSVP(资源预留协议)结合使用,为多媒体流提供质量保证。 ### 服务、特征与呼叫者偏好 SIP支持各种高级服务,如呼叫转移、多方会议、呼叫等待等。同时,SIP允许呼叫者指定特定的媒体类型、编解码器偏好和其他会话参数,从而满足个性化需求。 ### 安全性与QoS SIP的安全机制包括认证、加密和授权,通常通过TLS、SIPS(安全SIP)和SIPS URI(安全SIP统一资源标识符)实现。对于QoS,SIP可以利用RSVP来预分配网络资源,确保多媒体流的质量。 ### SIP服务编程 SIP服务的编程涉及使用SIP API(应用程序接口)进行开发。常见的API包括JAIN SIP(Java API for Networked Information)和Parlay API,它们提供了与SIP网络交互的工具和方法。此外,还有基于脚本的语言如CPL(Call Processing Language)和SIP servlets(SIP小服务程序),用于实现更复杂的服务逻辑。 SIP作为一种灵活、可扩展的协议,不仅在VoIP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也在多媒体通信、即时消息和存在信息管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SIP将继续演进,以适应未来通信的需求。
2025-08-09 17:39:58 634KB
1
"USB 3.0 协议规范与技术详解" USB 3.0 是 Universal Serial Bus 的第三代版本,是一种高速的串行总线协议,能够提供高达 5Gbps 的数据传输速率。该协议规范由 Intel Corporation、Microsoft Corporation、NEC Corporation 和 NXP Semiconductors 等公司共同制定。 USB 3.0 协议规范 USB 3.0 协议规范是指 USB 3.0 规范的详细描述,包括协议的架构、数据传输机制、设备类别、接口描述、错误检测和纠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该规范由 USB 实现者论坛(USB Implementers Forum,USB-IF)制定和维护,并且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USB 3.0 的技术特点 USB 3.0 协议规范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 高速数据传输速率:USB 3.0 的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达到 5Gbps,是 USB 2.0 的 10 倍。 * 双向数据传输:USB 3.0 支持双向数据传输,可以同时传输数据和控制信号。 * 低功耗设计:USB 3.0 设备可以在低功耗模式下工作,减少了功耗和热量生成。 * 可热插拔:USB 3.0 设备支持热插拔,可以在不需要重启的情况下连接和断开设备。 USB 3.0 的应用场景 USB 3.0 协议规范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 * 外置存储设备:USB 3.0 的高速数据传输速率使其非常适合外置存储设备,如外置硬盘和固态硬盘。 * 数码相机和摄像机:USB 3.0 的高速数据传输速率使其非常适合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的数据传输。 *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USB 3.0 的高速数据传输速率和低延迟特性使其非常适合 VR 和 AR 应用。 USB 3.0 协议规范的发展历史 USB 3.0 协议规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 2007 年,当时 Intel Corporation、Microsoft Corporation、NEC Corporation 和 NXP Semiconductors 等公司开始制定该协议规范。2008 年,USB 3.0 协议规范的第一个版本发布,之后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USB 3.0 协议规范的未来发展 USB 3.0 协议规范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 * USB 3.2:USB 3.2 是 USB 3.0 的继任者,具有更高速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功耗。 * USB Type-C:USB Type-C 是一种新的接口标准,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供电功能。 * Thunderbolt 3:Thunderbolt 3 是一種高速接口标准,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供电功能。 USB 3.0 协议规范是 Universal Serial Bus 的第三代版本,具有高速数据传输速率、低功耗设计和可热插拔等技术特点,广泛应用于外置存储设备、数码相机和摄像机、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领域。
2025-08-05 17:16:10 4.09MB USB USB3.0标准 USB3.0 USB3.0协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