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BLDC直流无刷电机的磁场定向控制(FOC)在Matlab/Simulink中的实现方法。首先,文章解释了FOC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细节,包括转子位置、速度和扭矩的精确控制。接着,文章阐述了FOC控制架构的关键组成部分,如估计模块、诊断模块、控制管理器、FOC算法模块和控制类型管理器。文中还具体描述了三种控制模式——电压模式、速度模式和扭矩模式的工作原理。最后,文章讨论了代码实现过程,帮助读者深入了解FOC控制的具体实现步骤。 适合人群:对电机控制技术感兴趣的工程师、研究人员和学生,尤其是那些希望掌握BLDC电机FOC控制实现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BLDC电机的应用场合,如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目标是提高电机控制精度、灵活性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通过Matlab/Simulink平台实现FOC控制,不仅有助于理论的理解,还能通过仿真验证实际效果,为后续的实际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2025-09-01 17:29:07 552KB
1
基于LabVIEW的运动控制与机器视觉协同系统:双卡控制、高精度组装作业与模块化软件架构源码,基于LabVIEW的运动控制与机器视觉协同系统:双卡控制、高精度组装作业与模块化软件架构源码,LabVIEW运动控制+机器视觉源码。 设备用到两张雷赛运动控制卡11个轴和海康上下相机定位进行高速高精度组装作业。 同时使用基恩士GT -H10高精度数字传感器进行产品组装后检查。 设备多个工位协同作业,并发进行,对软件架构要求极高。 软件模块化设计和必要的注释增加了可读性,需要的同学可以联系学习借鉴。 代码为本人100%,供源代码,源代码需要2018版本或更高版本可打开 ,LabVIEW运动控制;机器视觉源码;雷赛运动控制卡;海康相机定位;基恩士GT-H10传感器;多工位协同作业;软件模块化设计;源代码可读性。,基于LabVIEW的运动控制与机器视觉协同作业源码
2025-09-01 02:21:32 2.79MB xbox
1
2.2 模型验证 对取 0.2,0.3,0.35,0.4,0.5,0.6,0.7 七个值,并根据相应的参数用 Matlab 软件进行模型演 变演示。 2.2.1 Matlab 求解模型 当有效传染率 =0.2 时: 175 >> 9997.0s ; >> 0003.0i ; >> ;2p >> ));2̂(**2.2)^1*(( pispssqrtd  >> ;/)1*( dpsx  180 >> ));1/()1log((*5.0 xxo  >> );*/( 1 psdx  >> ));2̂(*/()1*( 2 pspsx  >> ));2̂(*/( 3 psdx  >> ;8:01.0:0t 185 >> )));tan()*1.0**5.0(tan(*exp(1 11 ootdxy  >> );*1.0**5.0tanh(* 32 otdxy  >> ; 221 yxyy  >> );,( ytplot >>title('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 SIR 模型'); 190 >>xlabel('时间:t,单位:天'); >>ylabel('传播者数量比例 '); 得出模型,如图 3: 图 3  =0.2时舆情演变情况 195 同理,当取 0.3,0.35,0.4,0.5,0.6,0.7 时,编译代码与上述代码类似,得到的模型分别为 如图 4,图 5,图 6,图 7,图 8,图 9:
2025-08-28 18:12:08 999KB 首发论文
1
内容概要:本文系统阐述了端到端自动驾驶系统的完整实现链路,从Comma.ai架构解析到PyTorch模型训练,再到TensorRT部署优化,最后实现安全接管机制。文章首先介绍了端到端架构的技术背景及其相对于传统分模块处理的优势。接着,详细描述了系统架构设计,包括多模态传感器融合方案(如摄像头+雷达+IMU的时空对齐)和神经网络架构设计(如3D卷积+LSTM的时空特征提取)。然后,讲解了数据采集、数据增强策略及模型训练与优化的具体方法。此外,还探讨了安全接管机制的实现,如多模态接管预警系统和故障安全降级策略。最后,通过闭环测试框架和性能基准测试评估系统性能,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如引入Transformer架构、强化学习等。 适合人群:对自动驾驶技术感兴趣的工程师、研究人员以及有一定编程基础并希望深入了解端到端自动驾驶系统设计与实现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读者理解端到端自动驾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细节;②指导读者使用Comma.ai架构和PyTorch框架构建高性能自动驾驶模型;③提供安全接管机制的设计思路,确保系统在异常情况下的可靠性。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附有详细的代码示例,涵盖了从数据采集到模型部署的各个环节。同时,文中还展示了性能测试结果,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也为进一步研究指明了路径。
2025-08-27 17:20:50 191KB 自动驾驶 PyTorch TensorRT 深度学习
1
ARM SMMU 架构介绍
2025-08-27 13:29:04 2.24MB arm
1
这是国内第一本深度讲解如何架构与设计高并发Oracle数据库系统的著作,也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讲解内存数据库TimesTen的专著。作者是拥有10余年Oracle从业经验的资深数据库架构师,本书的内容也得到了业界以盖国强为代表的数位数据库专家的一致认可。本书秉承大道至简的思想,技术与艺术并重,从技术、方法论、原理和思想等角度讲解了如何架构与设计高并发Oracle数据库系统。, 全书主要内容从三个维度展开:首先是内部扩展的维度,深入探讨了高效B树索引、高效表设计、查询优化器等数据库架构设计与优化的核心技术,以及高并发Oracle数据库系统架构与设计的方法论和常见的高并发案例;其次是纵向扩展的维度,国内首次详细讲解了内存数据库TimesTen的基本使用、高可用架构设计、缓存应用、监控方法、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迁移以及高并发场景;最后是横向扩展的维度,详细讲解了如何使用GoldenGate构建数据库群,重点是结合链路原理的实现,介绍了拓展数据集成平台和异构数据库群的设计思路。此外,还从容灾和高并发的角度介绍了Data Guard的妙用,以及超出纯技术范围的一些最佳实践。
2025-08-27 11:08:30 61.92MB Oracle
1
arm架构下的docker jdk8镜像
2025-08-25 23:14:47 147.15MB docker arm java
1
PCI Express(简称PCIe)是一个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主要用于计算机内部连接各种外围设备。PCIe 7.0规范是PCIe技术发展的最新阶段,其提供了比以往更高带宽的数据传输能力,适用于处理大量数据的高性能计算环境。 PCIe技术自2002年提出以来,已经经历了多个版本的迭代发展,每个新版本都致力于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好的性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PCIe 7.0作为该技术的最新标准,代表了当前硬件接口技术的最前沿水平。 PCIe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高带宽和高效率的数据传输能力。PCIe总线采用点对点的数据传输方式,每个设备通过一条专用的通道与PCIe根复合体连接,这大大降低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冲突和延迟,确保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PCIe的链路(link)是指PCIe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每个PCIe链路由一对差分信号线组成,通过这些信号线,数据可以高速双向传输。PCIe设备在物理层面可以是多个链路的集合,这些链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聚合,以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PCIe的架构(fabric topology)是整个PCIe设备互连的拓扑结构,它决定了各个PCIe设备如何通过链路相互连接。在PCIe架构中,复杂的拓扑结构可以通过PCIe交换器(switch)和桥接器(bridge)实现。PCIe交换器提供了灵活的连接方式,使得不同的PCIe设备可以形成更加复杂和高效的互连网络。 在规范文件中,PCI-SIG组织对PCIe 7.0规范进行了详尽的说明,包括其架构、功能、性能参数等。此外,规范文件还强调了对文档使用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错误不承担任何责任,同时声明该文档是“按原样”提供,不包含任何形式的保证。文档中还明确了对知识产权的处理,禁止修改文档内容,保留了PCI-SIG和其他产品名称的商标权。 PCIe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在内的各种计算机平台。此外,PCIe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图形处理、存储、网络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PCIe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以适应新应用需求和技术趋势。 PCIe 7.0规范的推出,是PCIe技术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其为未来计算机系统提供了更高性能的硬件接口标准,将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025-08-25 10:02:14 30.37MB Express 硬件接口 通信协议 计算机架构
1
在深入探讨ARM架构以及与之相关的Nginx服务器配置和打包技术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几个关键概念。ARM架构是一种基于精简指令集(RISC)的处理器架构,主要应用在移动设备以及嵌入式系统中。由于其功耗低,性能高效,ARM处理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网络设备、游戏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Nginx是一款高性能的HTTP和反向代理服务器,也是一个IMAP/POP3/SMTP服务器,以其轻量级和高性能而知名,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部署。 Nginx在ARM架构的设备上的应用,通常是为了构建低功耗的Web服务器。由于ARM处理器的指令集与x86架构的处理器指令集存在差异,因此专门为ARM架构编译的软件包会有更好的性能和兼容性。在ARM架构的设备上,Nginx软件包的安装和配置过程与在x86架构上可能有所不同,需要考虑平台特异性的问题。 在探讨"arm-nginx.tar.gz"这个压缩包文件时,我们可以从中推断出一些关键信息。"arm"一词提示我们这个压缩包包含了针对ARM架构定制的Nginx版本。"nginx"则表明该压缩包的焦点是Nginx服务器。"tar.gz"是一个常见的Linux下的压缩文件格式,表明文件被压缩存储,以节省空间并方便传输。 文件列表中的"manifest.json"和"index.json"很可能是用来描述压缩包内容和结构的JSON格式文件,它们通常用于软件包的分发和管理,提供包内文件的元数据信息。"oci-layout"文件表明该压缩包遵循开放容器倡议(Open Container Initiative)的布局规范,这通常用于描述容器镜像的目录结构,其中可能包括Nginx在ARM架构下的容器化部署配置信息。"repositories"文件包含有关包管理器仓库的信息,这在安装和管理软件时非常重要。"blobs"则是二进制大对象(Binary Large Object)的缩写,通常用于存储大型二进制文件,这里可能指的是针对ARM架构编译后的Nginx可执行文件以及相关的库文件。 这个压缩包是一个为ARM架构设备准备的Nginx软件包,它遵循了容器化规范,包含JSON格式的元数据文件以及可能的Nginx二进制文件和库文件。这样的打包方式有助于实现快速的部署,尤其是在需要构建高效、低能耗的Web服务时,ARM架构配合Nginx能够提供一个强大的组合。
2025-08-22 23:24:17 59.08MB arm nginx
1
资源介绍:x4.31(2018-11-11)修正了因为修改配置项格式 导致了一处问题 会照成代理生命值异常(获取了代理 代理剩余数量不减少)x4.3(2018-11-10)提取和验证配置都支持自定义附加协议头修正了一处问题修改了配置项格式使用黑月3.65重新编译PS: x4.3应该是最后一个单提取API版本 x5.0将支持最多20个提取API提取代理 并支持带用户密码的代理资源作者:
2025-08-21 22:24:23 359K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