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是现代通信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分支,它允许用户在没有固定物理连接的情况下进行数据和语音通信。随着技术的进步,无线通信已从第一代模拟通信系统发展到如今广泛使用的第四代(4G)和正在发展的第五代(5G)通信系统。魏崇毓在其著作中详细介绍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个方面,特别是在第五章中,他探讨了不同类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GSM、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卫星通信以及无线局域网等。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代表之一,它提供了一个数字蜂窝网络的标准。GSM系统广泛应用于全球多个频段,支持包括语音、数据在内的多种业务。GSM网络由运营支持子系统(OSS)、网络子系统(NSS)和基站子系统(BSS)组成。OSS负责网络的运营和维护,NSS承担交换功能及与其他网络的互联,而BSS则管理无线传输通道。每个BSS由多个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机(BTS)组成。GSM网络的安全性由SIM(用户识别模块)卡实现,确保了用户认证和加密通信。 除了GSM系统,书中还介绍了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CDMA(码分多址)技术是另一种第二代通信技术,提供了频谱利用效率高的通信方式。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是进一步提升无线通信性能的系统,它在GSM和CDMA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改进的通信服务质量。 卫星通信则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实现远程区域的通信覆盖,突破了地面通信设施的局限性。无线局域网(WLAN)是允许移动设备在一定范围内接入网络的系统,例如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Wi-Fi网络。 第五章中还提到了其他无线通信系统,这些系统可能是针对特定应用或区域的定制解决方案,或者是新兴的无线技术,例如物联网(IoT)通信技术等。 魏崇毓的这本书对于理解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书中详细阐述了各种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优势和局限性,对于通信工程师、学者和对无线通信技术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一本宝贵的参考资料。
2025-08-29 10:24:03 9.39MB
1
《MIMI-OFDM无线通信技术及matlab实现》代码是关于现代无线通信领域中的关键技术,即多输入多输出(MIMO)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详细阐述。这本书通过MATLAB编程环境,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理解和实践OFDM和MIMO系统的方法。 OFDM是一种高效的数据传输技术,它将高速数据流分解成多个较低速率的子载波,每个子载波在正交的频率上进行调制,从而减少了信号间的干扰。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4G、5G移动通信和Wi-Fi网络中。在压缩包内的"OFDM_basic.m"文件可能是用来演示OFDM基本原理和生成OFDM符号的MATLAB脚本。 MIMO技术则通过利用空间多样性的优势,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和可靠性。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使用多个天线,MIMO系统能够实现数据流的并发传输,从而大幅提升通信效率。"SD_detector.m"可能是一个空间分集检测器的实现,用于处理MIMO系统的接收信号。 在无线通信中,信道条件对信号传输质量有很大影响。"channel_estimation.m"文件可能包含信道估计的MATLAB代码,这是OFDM系统中的关键步骤,因为准确的信道信息有助于消除由于多径传播引起的衰落。 "STO_estimation.m"可能涉及符号定时偏移(STO)的估计,这是OFDM系统中纠正时间同步误差的重要部分。"do_STO_CFO1.m"可能与符号定时偏移和载波频率偏移(CFO)的校正相关。 "QRM_MLD_detector.m"可能实现了基于最大似然检测(MLD)的量子化残留误码率(QRM)检测算法,这是一种高级的接收机策略,用于在高斯白噪声(AWGN)环境中提高解调性能。 "plot_UWB_channel.m"可能用于绘制超宽带(UWB)信道的特性,UWB技术以其低功率、高分辨率和抗多径能力而被广泛应用。 "STTC_stage_modulation.m"可能涉及到级联编码调制(STTC)的实现,这是一种利用时空编码提高MIMO系统性能的方法。 这些MATLAB代码文件覆盖了从基础的OFDM生成到复杂的信道估计、同步调整、检测算法和编码调制等多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实践平台,以深入理解MIMO-OFDM无线通信系统的运作机制。通过实际操作这些代码,学习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理论知识,并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5-08-21 00:35:56 182KB OFDM matlab
1
一些应用需要定制开发无线串口、指定发送频点、调制方式、加密传输等等,需要使用无线数据的传输场景,需要使用公用频段进行数据传输。 采用STM32+CC1200架构设计,进行无线数传,无线通信,无线串口开发,参见博客 https://blog.csdn.net/li171049/article/details/128639915
2025-07-29 15:16:38 28.85MB STM32 无线数传 无线串口
1
基于 MATLAB 的 IR-UWB 无线通信信道模型仿真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基于 MATLAB 的 IR-UWB 无线通信信道模型仿真,探讨了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分析了 TH-UWB 信号特点和传播特性,并对比了超宽带信道模型与窄带无线信道的不同。 一、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概述 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利用极窄脉冲传输数据,具有传输速率高、功耗低、抗多径能力强等许多优点。该技术以其独有的特性正受到通信学术界和产业界乃至军方的重视,并将取得进一步的发展,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 二、TH-UWB 信号特点和传播特性 TH-UWB 信号是一种特殊的脉宽调制信号,具有很高的带宽和非常短的脉冲宽度。TH-UWB 信号的特点是具有高频率、短脉冲宽度和高频率带宽,能够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和低功耗的特性。 三、超宽带信道模型与窄带无线信道的比较 超宽带信道模型和窄带无线信道模型是两种不同的信道模型。超宽带信道模型主要用于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而窄带无线信道模型主要用于窄带无线通信系统。两种信道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带宽和频率带宽的大小。 四、路径损耗模型和多径衰落模型对 PPM-TH-UWB 超宽带信号传输的影响 路径损耗模型和多径衰落模型是两个重要的信道模型参数,它们对超宽带信号传输的影响非常大。路径损耗模型描述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而多径衰落模型描述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和多径效应。 五、MATLAB 仿真分析 使用 MATLAB 仿真分析了 PPM-TH-UWB 和 PAM-TH-UWB 信号的时域表达式及其功率谱密度(PSD)。仿真结果表明了 PPM-TH-UWB 和 PAM-TH-UWB 信号的时域表达式和功率谱密度的特点,并且分析了信号在信道模型下的传输特性。 六、修改 S-V 室内信道模型 本文还修改了 S-V 室内信道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了修改后的 S-V 室内信道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超宽带信号在室内信道中的传输特性。 七、结论 本论文对基于 MATLAB 的 IR-UWB 无线通信信道模型仿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得出了丰富的仿真结果和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以为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25-07-23 10:48:39 1.82MB
1
利用FPGA实现无线通信的设计,里面包括信道编码,系统同步,以及自适应滤波等内容
2025-07-19 21:30:16 12.01MB FPGA 无线通信
1
si24r1测试demo,包括 1. NOACK 通信模式 2. ACK通信模式 3.多对一通信模式 配置方案: 多对一通信 4.Si24R1 与NRF24LU1OTP芯片通信例子----NOACK Si24R1为发送端,NRF24LU1OTP为接收端 5.ACK通信模式---跳频通信(四个通道) 发送端程序: TxTest_ACK_FP 接收端程序:RxTest_ACK_FP 6.Si24R1 与NRF24LU1OTP芯片通信例子----ACK WITH 5BYTE PAYLOAD
2025-07-17 14:28:28 133KB Si24R1 无线通信 nrf24l01
1
### 数字通信在衰落信道中的传输 #### 标题与描述中的核心知识点解析 **数字通信在衰落信道中的传输**(Digital Communication over Fading Channels)这一书名直接指出了本书研究的核心主题——即如何在存在衰落现象的无线环境中实现高效可靠的数字通信。在无线通信领域,“衰落”是指信号强度随时间和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这种变化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多径传播、移动设备的速度等。 #### 作者背景与书籍价值 该书的作者之一Mohamed-Slim Alouini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在无线网络性能分析方面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根据描述,这本书被评价为“进行无线通信物理层性能分析非常好用”的参考书籍,这意味着它不仅提供了理论基础,还深入探讨了实际应用中的技术细节和技术挑战。这对于研究人员、工程师以及学生来说都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参考资料。 #### 衰落信道的基础概念 - **多径传播**:当信号通过多个路径到达接收端时发生的现象。不同路径上的信号可能因时间延迟而相互干涉,导致信号强度发生变化。 - **快衰落与慢衰落**:快衰落通常指的是由于快速变化的环境(如移动通信)引起的信号强度快速变化;而慢衰落则是由于较长时间内环境变化较小而导致的信号强度缓慢变化。 - **频率选择性衰落**:当信道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影响不同时,就会发生频率选择性衰落。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多径环境下,不同路径长度对应不同的相位差,从而对信号的不同频段产生不同影响。 #### 书籍的主要内容概述 - **第一版回顾**:如果该书有第一版,那么第二版很可能会基于第一版的基础之上进行更新和完善,包括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 - **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书中很可能包含对无线通信基本原理的介绍,包括信号调制与解调、编码与解码等基础知识。 - **衰落信道建模**:详细阐述了如何建立准确的衰落信道模型,这些模型对于理解信号在不同环境下的传播特性至关重要。 - **性能评估方法**:介绍了用于评估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方法和技术,包括误码率(BER)、信噪比(SNR)等关键指标的计算。 - **高级技术与解决方案**:针对特定场景下的问题提出了先进的解决方案,如自适应调制与编码(AMC)、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等。 #### 结论 《数字通信在衰落信道中的传输》这本书作为无线通信领域的权威著作,不仅适合于从事无线通信研究的专业人员,也适合希望深入了解无线通信物理层设计与优化的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对衰落信道特性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无线通信系统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2025-07-16 11:28:09 57.64MB 无线通信 性能分析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MSK(最小频移键控)调制与解调的Matlab仿真过程,特别是延时相干解调方法及其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文中首先概述了MSK调制的基本原理,然后逐步讲解了如何在Matlab环境中搭建仿真平台,包括信号源、MSK调制模块、信道模块、延时相干解调模块和差分编码与解码模块的具体实现步骤。接着,文章深入探讨了信道模型及传输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并展示了延时相干解调和差分编码解码模块的工作机制。最后,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评估了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适合人群:从事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MSK调制技术和Matlab仿真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理解和掌握MSK调制与解调技术的研究人员,帮助他们通过Matlab仿真工具验证理论并优化实际通信系统的设计。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解释,还附有具体的实现步骤和仿真结果分析,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MSK调制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2025-07-04 11:19:59 585KB
1
在无线通信领域,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是一种重要的传输方式,通过利用空间多样性和信号处理技术来显著提升通信系统的容量和可靠性。均衡算法是MIMO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消除多径传播和干扰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准确性。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MIMO技术以及各种均衡算法。 MIMO系统的基本概念是通过多个天线同时发送和接收信号,利用空间多重载波和空间分集来提高频谱效率和通信可靠性。这种技术可以显著提升无线通信的吞吐量,尤其是在多径传播环境下,能够通过多径分集抵抗衰落,增强信号强度。 均衡算法是MIMO系统中解决信道衰落和干扰的关键。常见的均衡算法有: 1. 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MMSE)均衡:MMSE均衡器旨在最小化接收信号与原始发送信号之间的均方误差,从而获得最佳的信噪比。该方法考虑了信道状态信息,对多径衰落和干扰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2. 预测性零-forcing(Predictive Zero-Forcing, PZF)均衡:PZF均衡器结合了零-forcing(ZF)均衡器和MMSE均衡器的优点,通过预测未来信道状态来减少误码率,尤其适用于快速变化的信道环境。 3. 最优线性自适应(Optimal Linear Adaptive, OLA)均衡:OLA均衡器是一种递归算法,不断调整均衡器权重以减小误码率。它在有限的计算资源下,能够达到接近MMSE均衡器的性能。 4. 预编码(Precoding)技术:预编码是MIMO系统中的一种前向纠错策略,通过在发射端应用特定的矩阵来改善信号质量,降低接收端的均衡复杂度。 5. 动态程序化均衡(Dynamic Programming Equalization, DPE):DPE通过动态规划算法寻找最佳的均衡路径,以实现最小错误率,适用于高阶调制和复杂的信道环境。 每种均衡算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缺点。例如,MMSE均衡器虽然性能优异,但计算复杂度较高;而ZF均衡器计算简单,但在信道相关性较强时性能下降。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根据系统需求和资源限制选择合适的均衡策略。 此外,MIMO系统与各种均衡算法的结合还涉及到信道估计、反馈机制、多用户调度等问题。信道估计是获取信道状态信息的关键,它决定了均衡器能否有效工作;反馈机制用于将接收端的信道信息传递到发射端,优化预编码和均衡策略;多用户调度则需要考虑如何公平地分配系统资源,提高总体性能。 MIMO技术借助均衡算法实现了无线通信的性能飞跃,而选择合适的均衡算法则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信道特性、系统资源和实际需求的挑战。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还将出现更多创新的均衡算法,进一步推动MIMO系统的性能提升。
2025-06-23 16:20:42 21KB
1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LDPC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其编译码原理和技术实现。首先,文章解释了LDPC码的基本概念及其在DVBS2、IEEE802.11n和IEEE802.16e等标准中的应用。接着,通过Python代码实例展示了LDPC码生成矩阵的构建方法以及译码算法的具体实现,特别是置信传播(Belief Propagation,BP)算法和最小和算法(Min-Sum)。此外,文章讨论了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优化策略,如动态调整迭代次数、硬件实现中的并行度设计等。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强调了LDPC码在未来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和潜力。 适合人群:对无线通信和信道编码感兴趣的工程师、研究人员及高校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帮助读者理解LDPC码的工作原理,掌握其编译码技术的实际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Python代码片段,便于读者理解和实践。同时,针对实际工程中的常见问题给出了实用的解决方案,如量化精度不足导致的消息振荡等问题。
2025-06-16 13:35:23 228KB
1